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急性重症胰腺炎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SAP患者46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全肠外营养(TPN),肠外营养(PN)加肠内营养(EN)。观察两组在血清学指标、并发症、继发感染、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PN加EN组全部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在给予营养后总蛋白、清蛋白、血钙水平与营养支持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两组间在总蛋白、清蛋白、血钙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上PN加EN组均少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是可靠、有效、可行的,并可作为营养支持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王文忠  高峰  张丽 《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4(3):176-178,195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与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治疗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二者疗效.方法 29例SAP随机分为TPN组(14例)和PN+EN组(15例),并均行非手术治疗14 d,观察疗效及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14 d后,各组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SP)、血钙(Ca2+)、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较营养支持前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血糖、血清淀粉酶、血WBC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下降(P〈0.05);各组血总胆红素(T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EN组血WBC显著低于TPN组(P〈0.05),其余化验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N+EN组评分显著低于TPN组(P〈0.05).PN+EN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PN联合EN治疗SAP优于TPN.  相似文献   

3.
潘莉 《河北医学》2016,(12):2111-211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 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探讨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SAP 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入科就诊顺序为所有患者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N 组( n=23)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PN+EN 组( n=23)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CRP ( 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科时,相对于 PN 组, PN+EN 组患者在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 )、白蛋白(ALB)、CRP 水平、血钙(Ca)、血糖(BS)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PN组,PN+EN组在ICU停留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N+EN组低于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相对于肠外营养支持,其效果更加明显、更加可靠,是首选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营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SAP患者67例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n=30)和阶段性肠内外联合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enteral nutrition,PN+EN)组(n=37),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经2周的营养支持,PN+EN组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糖水平较较治疗前显著改善,APACHEⅡ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TPN组(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EN组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显著低于TPN组(P<0.01).结论 PN+EN支持对SAP治疗疗效明显,优于TPN.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 1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3组:TPN组(n=42)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EN组(n=42)先行TPN,再过渡为PN+EN,最后EN;EN组(n=42)行肠内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选短肽型制剂,通过空肠造瘘管或鼻空肠管给予,观察3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TPN组血总胆红素明显升高(P<0.05),而治愈率、病死率、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PN组、EN组相比,TPN+EN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与TPN组相比,EN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外与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S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双歧杆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随机分成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组(PN+EN组,n=20)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组(EEN组,n=2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淀粉酶、APACHE-Ⅱ评分、C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钙、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EEN组的APACHE-Ⅱ评分、CT评分均低于PN+EN组(P<0.05),血清白蛋白高于PN+EN组(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的血淀粉酶、血钙比较无差异(P>0.05);EEN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PN+EN组(P<0.05).结论 在SAP的治疗中,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较肠外、肠内阶段性营养支持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16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PN)14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SI较前显著降低,且EN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营养支持后两组的血糖、血清白蛋白、血钙和血肌酐均较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中转手术率、感染率、病死率方面EN组均明显低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N治疗SAP疗效优于TPN,应用于临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53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分为两组:EN组25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组(PN组)28例,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及机械通气(MV)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后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别P<0.05),且均高于PN组治疗后水平(分别P<0.05).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1周内平均营养费用则明显低于PN组(分别P<0.05);两组1周内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费用低,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接受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与早期先接受肠外营养后再行肠内营养(PN+EN)对病情恢复有无差异,评价EEN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二科收治的80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EEN组和PN+EN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相应的治疗,14 d后抽血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血清白蛋白(ALB)、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钙、血淀粉酶(AM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预后(胰腺继发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AMS、CRP、WBC、AST、AL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ALB、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EEN组AMS、CRP、WBC、AST、ALT水平均低于PN+EN组,ALB、血钙水平均高于PN+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N组胰腺继发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N+EN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PN+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接受EEN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实验室指标,并减少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分为EN组和PN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48 h内开始营养支持治疗。PN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行早期肠外营养(EPN)支持;EN组行EEN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7、14 d,两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肌围(AMC)水平均高于支持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14 d,EN组TP、ALB、TSF、AMC水平高于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HGB)在支持前后及各时间段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期间EN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和PN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但EN比PN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35例患者接受全胃肠外营养(TPN组),40例同时接受肠内外营养(PN+EN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PN+EN组同TPN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两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缩短胰腺炎的自然病程,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7例,26例接受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EN+PN)治疗,21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化指标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无一例因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使用而使血尿淀粉酶升高。鼻空肠管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比全肠外营养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生化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EN+PN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合适的肠内营养能有效降低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闫百智  阴建兵  陈炜 《医学综述》2008,14(22):3510-3512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经过。结果全胃肠外营养(TPN)组(40例)持续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25.58±3.84)d,胰腺和周组织感染率达33.3%。全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TPN+EN)组(46例)的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17.58±4.2)d,胰腺和胰周组织的感染率为17.3%,5例(10%)的胰腺炎有反弹,无患者死亡。与TPN组比较,TPN+EN组营养支持时间短,住院天数少,平均住院费用低,感染性并发症率低,治疗后前清蛋白和清蛋白值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在肠功能恢复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降低胰腺炎并发症及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营养支持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以我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全部3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描述营养支持的应用,并比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妊娠合并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例(25.81%)均未进行营养支持,妊娠合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分别有32.26%(10/31)和41.94%(13/31)的患者采用PN、PN和EN联合进行营养支持.PN和EN联合营养支持治疗组的感染发生率(18.18%)、腹胀缓解时间(3.85±1.07)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6.31 ±2.29)d、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PN支持治疗组(P<0.05),但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治疗组间的胎儿终止妊娠率、早产率和足月生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病例中,营养支持应用广泛;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营养支持总体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置管行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8例非手术治疗的SAP患者,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26例,EN组12例。TPN组常规予全胃肠外营养,直至完全经口进食;EN组在胃肠功能恢复后即开始实施EN治疗。结果:EN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支持是SPA的重要治疗手段,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及早行EN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年间纳入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6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36例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组),25例患者采用长期静脉营养治疗(TPN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转手术率,病死率、住院天数的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为(10.5±2.2)和10.4±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7天后,EN组APACHE-Ⅱ评分与TP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的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较TPN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病死率、住院天数较EN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营养支持对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无统计学差异,EN组(81.8%)对血清转氨酶的改善明显优于TPN组(56.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减缓急性胰腺炎细菌及内毒素移位以及改善宿主免疫应答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将 80只SD大鼠分 4组 ,6 0只用胆胰管注射法制成急性胰腺炎模型 ,其中 30只行肠造瘘进行肠内营养 ,30只行肠外营养 ;余 2 0只分别不形成急性胰腺炎模型 ,各用 1 0只行肠内外营养 ;检测的血内毒素水平 ,外周血、脾、肠系膜淋巴结CD4、CD8淋巴细胞亚群 ,并进行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结果 :与AP/TPN组相比 ,AP/EN组回肠绒毛高度比AP/TPN组明显高 ,P <0 .0 5 ;内毒素水平AP/TPN组为 (0 .4 89± 0 .1 6 2 )EU·ml-1 ,比AP/EN组的 (0 .1 1 2± 0 .0 0 8)EU·ml-1 明显高 ,P <0 .0 5 ;AP/TPN及AP/EU中细菌种属无差别 ,均为肠内细菌 ,但与AP/TPN组相比AP/EN组细菌量显著减少 ;肠系膜淋巴结、脾及外血中CD4 /CD8比率AP/EN组比AP/TPN组明显高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P中早期肠内营养能很好耐受 ,EN可维持正常肠结构从而减少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并可维持宿主的免疫应答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EN)与完全胃肠外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d的血淀粉酶(AMS)、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等指标,及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费用、SPACHE-Ⅱ等指标。结果:EN组CRP降低及血清白蛋白升高程度显著大于TPN组,感染及死亡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小于TPN组,治疗后APACHE-Ⅱ明显降低。结论:EN为SAP的重要治疗手段,合理应用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