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我们就螺内酯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CHF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5-04~200604我院收治的CHF患者56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者不予入选。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患者最终要经历的阶段。治疗CHF的目的为纠正和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的变化及各指标间相关性,以期发现上述因子与CHF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01/2002-03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一病房、二病房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NYHA心功能Ⅱ~Ⅳ级CHF患者176例和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176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60例,Ⅲ级86例,Ⅳ级30例。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TNF-α,IL-6和CRP水平。比较分析CHF患者与正常人以及不同心功能程度的CHF患者之间各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TNF—α,IL-6和CRP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Ⅱ级CHF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心功能Ⅲ级以上CHF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1),且心功能Ⅱ级与Ⅲ级、Ⅱ级与Ⅳ级、Ⅲ级与Ⅳ级间各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1)。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血清CRP水平与IL-6,TNF-α呈高度正相关(r=0.62,0.57,P&;lt;0.01)。血清IL-6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2,P&;lt;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免疫激活和心肌炎症反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炎症反应也越明显,且与心功能状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是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我院2005—01以来,应用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杭州默沙东生产)治疗CHF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对2003-01~2005-12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进行临床分析,并部分患给予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L-T4)短程治疗,观察在CHF合并ESS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王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249-2250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脏病患者的最终表现,病因多见于各种心脏病。传统观念认为CHF是血液动力学障碍所致,近年来新的观点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神经内分泌因素参与造成心脏负荷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心衰液体潴留,体循环淤血,肝静脉淤血致肝功能损害及肝血流量减少,干扰醛固酮代谢,进一步导致肺循环淤血致猝死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长期随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尽管对CHF患者使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剂能改善其临床症状,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 CHF则可以明显降低其并发症与病死率,但有许多CHF患者不能耐受ACE-I而失去治疗的机会。本研究旨在长期随访厄贝沙坦对CHF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福辛普利对心力衰竭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病因的心衰(CHF)患者加用福辛普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716-1717
我院2002-2005年对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药的心脏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1):2479-2479
2004—08~2006—08我们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绍武  宁洁  陈达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35-36,39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l25)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180例CHF患者通过超声测定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电化学发光法(ECLIA)测定其血清CAl25和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Ⅲ、Ⅳ级组。另随机抽取40例有心血管疾病但无CHF的患者作为非CHF组。【结果】①CHF组血清CAl25及NTproBNP水平高于非CHF组,Ⅳ级心功能组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且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②血清CAl25及NT-proBNP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CHF患者血清CAl25及NT-proBNP水平升高,并且其水平与LVEF有关,而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剂量即常规剂量和大剂量伊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降低,其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本文对350例CHF患者心衰加重诱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选择102例CHF伴有低钠血症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利尿、ACEI、洋地黄等)基础上随机分两组,A组限水并给予补充高渗盐水,B组限水但不补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浓度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钠浓度均有所改善,但A组改善优于B组(t=6.85,P0.01)。结论:说明及时纠正低钠血症是成功救治CHF的关键;3%氯化钠10 ml/h泵入为静脉补充高渗盐的安全界限。  相似文献   

16.
仇琴  张妍  徐桂芳  关敬树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4):628-629,63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特点,以及合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方法】选取CHF患者104例(NYHAⅡ级38例,Ⅲ级40例,Ⅳ级26例),对照组(NYHAⅠ级)23例,分别测定血清T3、FT3、T4、FT4、TSH、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ESS组和非ESS组之间BNP、LVEF等指标变化。【结果】①不同心功能组T3、FT3、T4、FT4水平随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而下降,ESS发生率依次升高;②CHF合并ESS患者BNP明显升高,LVEF下降、LVEDD扩大、心率增快。【结论】CHF合并ESS患者,心肌结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17.
2004—01~2005—12我院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与倍他乐克,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患者92例,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5~75(平均64)岁。  相似文献   

18.
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4例住院CHF和4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利用雅培Axsym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BNP,并采用日本Alokaa5超声心动仪检查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纽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BNP逐渐增高,患者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BNP对CHF诊断和心功能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小剂量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其生存率的影响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9—09-2006—06应用Olympus CHF—P20纤维胆道镜对237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患行胆道镜取石术384例次,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