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肺癌疾病的特点及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内科收住院的60岁以上的523例老年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23例老年肺部疾病住院患者,男327例,女196例;占同期住院患者1489例的35.12%,有并发症者223例,占42.64%,并发症所涉及的病种有49种之多,其中以呼吸系统并发症最多,为112例占50.2%,其次为心血管系统34例占15.25%,糖尿病19例占8.5%。病种分布以肺结核,肺癌,慢性支气管炎为前三位,分别占49.17%、18.93%和8.60%。结论:老年肺部疾病发病率高,病种包括广泛,并发症我,病情复杂,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4月-2004年10月,共诊治1076例糖尿病患现报告如下:男性548例。占51%;女性528例。占49%。≤30岁47例,占4.38%;31~40岁168例。占15.63%;41岁~50岁356例。占33.13%;51岁~60岁309例。占28.75%;≥61岁196例,占22.50%。病程1年135例,占12.5%;1年~3年293例,占25.36%;5年~10年468例,占43.52%,≥11年200例,占18.56%。  相似文献   

3.
作者统计了1955~1990年我院收治的58例肠蛔虫致急腹症病例资料,其中胆道蛔虫病32例,蛔虫性肠梗阻24例,蛔虫致急性阑尾炎和蛔虫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各1例。患者多数为儿童(7~15岁),占70.69%(41/58);青壮年(16~60岁)15例,占25.86%;60岁以上2例,占3.45%。现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动脉导管封堵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玫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3,9(4):288-289,292
目的 通过对412例小儿动脉导管封堵术后的观察,总结该封堵术的发生率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PDA封堵术后观察患儿的面色、心电、血压、体温、尿色、足背动脉搏动、下肢皮温及心脏杂音等的变化。判断术后是否有相应并发症,若发现并发症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配合医生做好治疗抢救工作。结果 412例中,感染有18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占4.4%;发生出血及局部血肿16例,占3.8%;发生血管并发症主要为股动脉血栓有8例,占1.9%;溶血9例,占2.2%;失血性贫血1例。占0.24%3双面伞脱落1例,占0.24%。结论 小儿PDA封堵术的并发症中以溶血,股动脉血栓等并发症为严重。因此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护理工作及早发现并发症,协助医生及时处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本地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为防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经过培训的专人登记我院急诊科2003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收治的所有确诊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中毒时间、中毒地点、中毒原因、中毒途径、住院天数和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62例,年龄14~78岁,平均(39.2±15)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3,20~40岁患者占50.6%;女性患者20~40岁占59.6%;男性患者20~30、50~60岁共占62.5%;6~9月份中毒患者为50.7%;农民占50%,其次为学生(17.5%)、离退休老人(12.5%)、无业人员(11.1%);服毒自杀占85.3%,其中因夫妻吵架或其他家庭问题自杀占60.5%,其次为喷洒农药和食用农药污染食物中毒;住.院时间为1~17天,平均(6.2±3.7)天,死亡率5.5%。结论本地区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率女性于高于男性,20~40岁是女性中毒高发年龄;男性20~30、50~60岁是中毒高发年龄;6~9月份是发生中毒事件高峰季节;中毒原因主要为自杀,多因家庭纠纷引起;农民、学生为主要中毒职业分布;中毒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龚智峰  唐盛  彭小梅  闭闵  张文欣  吴潮清 《内科》2008,3(5):675-67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2006—2007年在广西血液净化中心首诊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病人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新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为455例;男274例,女181例,平均年龄52.60岁。职业为农民占39.56%,机关干部37.72%。主要病因为慢性肾炎46.37%,糖尿病肾病18.46%,高血压肾病15.16%,梗阻性肾病9.89%;慢性肾炎与梗阻性肾病平均年龄显著小于糖尿病和高血压。开始透析时已存在多种并发症,同时合并4种并发症占12.09%,3种并发症占27.69%,2种并发症占47.25%。结论尿毒症的病因主要为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和梗阻性肾病。不同病因尿毒症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可能存在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我国西部县级院前急救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度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的全部病例。结果 院前急救共1553例。其中各种创伤700例,占45.07%;急性中毒142例,占9.14%;心脑血管疾病239例,占15.38%;恶性肿瘤5例,占0.32%;传染病10例,占0.64%;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并发症122例,占7.85%;其他系统疾病335例,占21.6%。危重病人448例,占28.84%。院前死亡69例,42例为严重创伤(60.87%)。结论 我国西部山区县市,外出务工人员多,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需求大,应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保健意识,珍惜生命,注重安全。同时应加强“120”急诊网络建设,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高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9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方法 对478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部超声检查。对195例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在未使用保护装置的283例患者中,对202例患者采用预扩张,占71.4%;66例采取后扩张,占23.3%;12例采用球囊扩张式支架,占4.2%;3例未扩张,占1.1%。结果 47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患者症状消失或好转率为78.7%。心率<50次/min者占26.4%;术中栓子脱落5例,其中2例治疗后恢复,2例遗留一侧肢体运动障碍,1例死亡;术后颅内出血死亡1例,术后30d内卒中或死亡6例,占1.26%。随访率为77.8%。再狭窄17例,占4.6%。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安全的,若操作规范,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人工心脏起搏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院自1973~1995年8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0例,术后各种并发症149例,发生率为18.6%。并发症的发生与起搏方式、术中操作、起搏系统质量及起搏器使用不当有关。与起搏方式有关的并发症82例,占并发症发生率的55.0%;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30例,占20.1%;起搏系统并发症37例,占24.8%。对患者危害较大的并发症有VVI起搏后心力衰竭、起搏器综合征及术后皮囊感染。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影响起搏功能,重者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本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绝大部分对患者预后无影响。并发症防止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上,即合理选用起搏器及严把手术操作关。  相似文献   

10.
活动性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病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肝硬化住院病人的12%~26%,占肝硬化所有重症感染的60%~75%。我科自2002年12月~2003年11月共收治活动性肝硬化病人并发SBP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报告16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外循环方法及结果。男145例,女15例,年龄30~75岁,60岁以l;:52例(占32%),体重45~98kg,平均71kg,术前伴有心肌梗塞93例,高血压45例,风湿性瓣膜病变2!例,糖尿病18例,脑、肢体栓塞13例,grCA后失败5例,颈动脉狭窄4例,心功能Ill级以上75例,心胸比率039--068,射血分数32%~sl%,平均60%,合并手术有:二尖瓣置换术及室壁瘤切除术各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例。搭桥l~8支,平均3支。本组应用膜肺135例,鼻咽最低温度26℃士2℃,颈动脉狭窄者23℃;中度血液…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393例老年患者,男251例,女142例,年龄60~94(77.5±5.3)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7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44例,双束支阻滞12例。置入单腔起搏器255例;双腔起搏器135例;三腔起搏器1例;置入性心脏除颤器2例。结果各种并发症共29例,发生率7.4%。导线电极移位14例(3.56%),囊袋血肿6例(1.53%)、囊袋感染3例(0.76%),废弃电极脱入右室、起搏器综合征各2例(0.51%),电极导线不全断裂、心肌穿孔各1例(0.25%)。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熟练的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和随访,可减少老年人永久起博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发症.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仪观察142例高血压(EH)患者24h动态血压,显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62例中,EH并发症者50例,占80.6%,无并发症者12例,占19.4%;在50例EH并发症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中,脑卒中28例,占56.0%;在36例脑卒中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消失28例,占77.8%。提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较多见于高血压有并发症者,尤其是脑卒中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运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5000u,每12h1次,疗程7~14天进行治疗。结果显效15例,占41.7%;有效14例,占38.9%;无效7例,占19.4%。总有效率为80.6%。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的优点是方便、安全、有效,不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阵室速与年龄、病因及其伴随情况的关系。方法对226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短阵室速患者的年龄、病因、定位诊断及动态心电图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260例动态心电图中共检出短阵室速43例,检出率1.46%;②43例短阵室速中,60岁以上发生率最高(占65.1%);③短阵室速多见于冠心病(占46.5%),其次为高血压(占14.0%);④短阵室速起源于左心室24例(占55.8%),右心室16例(占37.2%),起源于左右心室3例;⑤每阵短阵室速3~11个心搏。结论短阵室速的发生与增龄、冠心病、高血压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235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细菌谱和药敏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82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126株。占44.68%;革兰阴性菌150株,占53.19%;真菌6株,占2.1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6株,占30.50%;大肠埃希菌72株.占25.5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大于6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为44%~65%。结论糖尿病足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菌和大肠埃希菌多见,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呈上升之势。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7.
本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统一制定的调查方案,调查了1999-2000年500例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的情况,结果分析:(1)住院病人男女比为1:1.12;1型与2型糖尿病比为13.2比82;(2)有糖尿病家族史102人占20.4%。(3)1型主要见于<20岁组占91%,与2型比为10:1,随年龄增高发病峰逐渐下降,2型则在50岁后持续高峰 达92%-93%,(4)BMI>25组中94.1%为2型糖尿病;(5)大部位病人住院时的病程在一年内达31.4%,伴各种并发症;脑血管占12.4%,心血管占36%,高血压占27.6%,眼部并发症占20.4%,肾脏病变占22.4%,末梢神经病变占32.4%,植物神经病变占13.2%,BMI>25占35.7%。  相似文献   

18.
北京部分城区老年人群高血压现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分析2002~2003年北京部分城区60~74岁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有关特点。方法以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60~74岁1157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该地区60~7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5%、60.9%和23.4%;(2)随着年龄增长,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P〈0.05);与60~64岁组相比,70~74岁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0.3%,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2.1%;(3)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5.0%,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42.3%;(4)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至少一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5.9%。结论高血压是北京部分城区60~74岁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类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06年山西省运城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进行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方法收集79例确诊为乙脑的住院患者及相关资料,对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乙脑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占78.5%;发病季节集中于7、8、9月份;农民69例,占87.3%。所有患者均有发热;73例患者有意识障碍,占92.4%;27例有呼吸衰竭,占34.2%;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5.1%。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5.3%。出院时完全康复37例,占46.8%;死亡14例,占17.7%;好转和自动出院分别为12和16例。7例(8.9%)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是诊断乙脑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消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复杂、虽然手术、放疗、化疗、中药各自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单一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笔者1985年1月~1995年1月对52例胃癌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34~79岁、根据文献[1】,其中B期18例,且期20例,N期14例。按Karnofsky患者活动状况分级标准[‘],达到80%者占56%,70%者占35%,近于60%者占9%。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较多(25例),其次为腺癌2例,管状腺癌14例,印戒细胞癌4例,粘液腺癌2例,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