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LE病人PBMC分泌IL—6活性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了SLE病人PBMC分泌IL-6的能力,我们采用MTT比色法,用IL-6依赖细胞株(7TD1)分别测定了15例活动期,15例非活动期SLE病人和15例正常对照者PBMC培养上清IL-6的活性水平。结果表明SLE患者PBMC自发分泌IL-6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2或P〈0.001),活动期患者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01)。pHA-M刺激培养体系后,SLE患者及正常人PBMC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和可溶性IL-6受体β链(sgp130)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咐法检测慢性肝炎患者4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5例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IL-6R和sgp130水平。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6R和sgp130含量(μg/L)分别为224.27和489.3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ug/L)分别为174.81和273.64,其中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上述二参数高于慢性肝炎各组;慢性肝炎组中的上述二参数显示为重度>中度>轻度,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慢性肝病组血清sIL-6R和sgp130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 0.481, P< 005), sIL-6R、 sgp130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7和0428, P值均< 0.01),与AL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173和0182, P值均>0.05)。结论血清sIL-6R和sgp 130与慢性肝病的病情演变有关,对其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IL)-6mRNA表达与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的关系。方法 对12例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8例缓解期患者及9例健康人,采用RT-PCR法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PBMC中IL-6mRNA的表达水平及ECP和FEV1%。结果 发作期患者IL-6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P〈0.0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病时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功能异常。gp130是白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receptor,IL6R)的亚单位,参与IL6的信号转导。可溶性gp130(solublegp130,sgp130)为gp130的膜外可溶性成份。为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IL)6mRNA表达与血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的关系。方法对12例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8例缓解期患者及9例健康人,采用RTPCR法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PBMC中IL6mRNA的表达水平及ECP和FEV1%。结果发作期患者IL6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P<001),而缓解期患者无明显升高。发作期患者IL6mRNA的表达水平与血清ECP呈中度正相关(r=0679,P<001),而与FEV1%呈中度负相关(r=-0589,P<005)。结论过敏性哮喘发作期患者PBMC中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其气道炎症程度与IL6基因转录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IL—3血浆水平和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3mRNA表达及IL-13血浆水平变化。方法:选择10名健康正常对照者和16名NS患者。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NS患者PBMC中IL-13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IL-13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3血浆水平。结果:NS患者PBMC中IL-13mRNA表达量及血浆IL  相似文献   

7.
gp130是IL-6受体的β亚单位,作为信号转导分子,通过激活Ras依赖性径路和非Ras依赖性径路,将胞外刺激传入核内,诱导靶基因表达。近年研究发现心肌病与gp130和/或其转导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L6在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6例MsPGN、5例非MsPGN患儿肾活检组织及4例正常肾组织中IL6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MsPGN、非MsPGN患儿肾组织中IL6mRNA表达水平(x±s)分别为:0433±0111和0271±0023。MsPGN组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sPGN组(P<002)。4例正常肾组织中3例无IL6mRNA表达,余1例表达水平为0192。中度MsPGN和轻度MsPGN表达水平分别为:0491±0084和0317±0018,二者比值为15∶1,MsPGN伴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和不伴硬化组其表达水平分别为0516±0083和0350±0058,二者比值为147∶1。另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MsPGN患儿尿中IL6活性水平,发现尿中IL6活性与肾组织中IL6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正相关(r=0977,P<0001)。结论:IL6可能与MsPGN发病机理有关,IL6可能参与MsPGN系膜增殖和硬化,尿中IL6活性测定可反映肾组织局部IL6mRNA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6信号传递系统中GP130,JunB是否参与了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分子病理过程。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20例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肾小球细胞中IL6、GP130、JunB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尿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患者IL6、GP130、JunB基因mRNA表达分别是66±09,86±09,67±08,较对照组明显增加(Ρ<001);IL6、GP130mRNA表达与系膜区增宽、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结论: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IL6及其信息传递中的GP130,JunB基因异常表达在其分子发病机理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自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erleukin-6 recptor,sIL-6R)和可溶性IL-6受体β链(sgp130)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慢性肝炎患者4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5例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IL-6R、sgp130水平。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6r、spg130含量(μg/L)分别为224.27和489.35均显著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TNF-α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炎和肝硬化(LC)患者中的作用。检测了15例正常人,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H),37例慢性肝炎(CH),20例LC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TNF-α水平。结果以CH患者IL-6、TNF-α水平最高(血清及PBMC的IL-6水平分别为72.1±32.94U/ml,140.7±33.5U/ml;血清及PBMC的TNF-α水平为3.97±1.38ng/ml,6.35±1.41ng/ml)。恢复期或稳定期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或活动期(P<0.01)。CH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分数与PBMC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分别为0.89,0.68;P<0.05)。提示IL-6和TNF-α是肝脏损害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12.
重型乙型肝炎肝内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在重型乙型肝炎肝内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1例非肝病对照者,5例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1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内ICAM-1 mRNA原位表达。结果 非肝病者和AsC肝细胞无ICAM-1 mRNA;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ICAM-1 mRNA表达明显增强,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结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几种骨代谢参数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密度(BMD)和几种骨代谢参数相互关系及其在OP发病中的作用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74例,根据BMD分为OP组、非OP组,以绝经前妇女31例为对照组,将3组中BMD与白细胞介素-6(IL-6),雌二醇(E2),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和磷(P)等进行比较。结果BMD与骨代谢参数的表现为:BMD与IL-6、BGP、ALP呈负相关(r分别为-0.558,-0.532,-0.419),与E2呈正相关(r=0.405),与Ca和P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分别为0.073,0.080),结果显示:随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BMD减少,BMD减少时,血清IL-6、BGP、ALP水平则升高。结论IL-6高表达与OP发病以及雌激素减少有关,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IL-6分泌增多,IL-6水平升高,则可能是引起骨丢失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15例CHB病人及6名正常人血清及PBMC。PBMC体外单独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或重组HBcAg(rHBcAg)共培养48小时后。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液IL-H10水平。结果 CHB病人血清IL-10水平为(123.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IL-13血浆水平和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中IL13mRNA 表达及IL13 血浆水平变化。 方法:选择10 名健康正常对照者和16 名NS患者。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技术,对NS患者PBMC中IL13 m 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IL13 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IL13 血浆水平。 结果:NS患者PBMC 中IL13 mRNA 表达量及血浆IL13 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IL13 mRNA 表达量为1-28±0-13 vs0-45±0-12 ,P< 0-05 ;IL13 血浆水平为55-73 ±12-72 vs28-51 ±8-36 ,P< 0-05)。蛋白尿伴肉眼血尿组NS患者的IL13 血浆水平较单纯蛋白尿组降低(68-91 ±4-34 vs54-65 ±2-11 ,P< 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IL13 血浆水平与NS患者蛋白尿和血尿程度呈负相关,r 分别为-0-553 和-0-708,P均小于0-05。 结论:IL13 参与NS分子发病机制,IL13 蛋白质分泌水平相对下降,在NS患者肾小球硬化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Liu X  Lin H  Yuan G  Huang F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448-450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笥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及其与临床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IL-6信号传导途径。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检测16例SLE(9例活动,7例非活动)、17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29例正常人血清IL-6和sIL-6R水平。并在体外用IL-6刺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IL)-5mRNA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激活作用的影响,本研究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半定量分析了哮喘患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5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检测了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20%时的乙酰甲胆碱(MCH)激发浓度(MCH-PC20值)和基础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等指标。结果发现,糖皮质激素不仅能改善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和通气功能,而且还可抑制PBMC中IL-5mRNA的表达和降低血清ECP浓度(P<0.05);血清ECP浓度下降幅度或MCH-PC20值改善幅度与IL-5mRNA表达水平下降幅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426和0.4857,P值<0.05)。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通过抑制IL-5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后者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而发挥其抗气道炎症反应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调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和Northern blot杂交方法分别检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OPN蛋白和mtnA的表达。结果 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PBMC OPN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P〈0.01),SLE患者OPN蛋白主要在淋巴细胞表达,而活动期患者PBMC OPN蛋白及mRNA的表达高于稳定期患者(P〈0  相似文献   

19.
选择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检测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睾酮(Tc)水平。用疾病活动评分(SLAM)判断疾病活动性,并对sIL-2R和Tc水平的变化及两者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Te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SLE活动期sIL-2R水平与SLAM指数显著高于非活动期(P〈0.01),Te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IL-2及其受体角度探讨宫内感染HBV导致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对22例HBV宫内感染儿童和15例正常儿童的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在非特异性刺激(PHA)和特异性刺激(HBsAg)下的膜IL-2受体表达水平和IL-2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HBsAg刺激情况下,HBV宫内感染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无反应组PBMC的IL-2膜受体表达水平低于有反应组和正常儿童组。在PHA或HBsAg刺激情况下,HBV宫内感染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无反应组PBMC细胞培养上清的IL-2水平低于有反应组和正常儿童组。结论IL-2分泌能力低下,以及IL-2膜受体表达不足可能是宫内感染HBV导致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