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04-20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给予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30d,并发肺部感染8例、导管阻塞5例、气道狭窄2例、脱管1例。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并发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原因,并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气道湿化不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气道湿化不佳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切开是保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系统畅通的重要方法,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气道切开湿化护理措施,能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其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护理策略。方法通过对3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护理、吸痰护理、及时堵管、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3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均未发生肺部感染、气管切开部位感染、缺氧和窒息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做好基础护理,有效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可改善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4.
王秀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73-187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持续湿化气道组的堵管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湿化气道有利于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的管理,着重做好以下四个环节:气道感染的预防,气道湿化,气管内吸引,减少引起气道刺激的因素,防止气道黏膜的损害。结果:70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者6例,肺不张者2例,无肺部并发症者6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管理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适量湿化,有效吸痰以及减少刺激因素,从而降低肺部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2006年11月~2008年9月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气管切开术治疗及术后护理,治愈41例(53.95%),好转16例(21.05%),自动出院9例(11.84%),因其他原因死亡10例(13.1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可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呼吸道吸痰及湿化是气道切开后气道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能够缩短带管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管理方法及效果。回顾性总结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过程。16例患者未出现痰痂堵塞气道、中程脱管、气管切开局部感染等不良结局。因此,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非常重要,需做到减少呼吸道水分的丢失及科学有效的湿化,综合评估吸痰指征,行充分有效的吸痰,加强气囊管理和消毒隔离,其对防止患者缺氧、窒息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秦赞秋 《淮海医药》2003,21(4):327-327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持续湿化加温是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 ,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有效措施。我科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3月对 2 7例重型 (GCS≤ 8)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气道持续加温加湿 ,与 1998年 4月~ 1999年 3月 2 3例气管切开后实施气道间断湿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比较 (其它治疗、护理措施常规执行 )。结果气道持续湿化加温 ,大大降低了肺部感染的死亡率 ,缩短了气管切开带管时间 ,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气管切开气道持续湿化加温的患者2 7例 ,男 2 1例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微创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并发症预防工作内容,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微创气管被切开后,实施严格的套管管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后的效果。结果在患者行微创器官切开后,并没有发生术后不良反应。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微创器官切开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实施综合护理,可以防止器官切口感染、呼吸道缺氧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套管护理等。结果 58例患者中,46例成功拔管,没有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出现痰痂堵塞气道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行气管切开术后,正确而精心的护理能够利于重型颅脑损损伤者呼吸道顺畅,排痰无碍,对缩短拔管时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丁硕  李梅  渠时学  王雪英  赵家玉 《河北医药》2012,34(17):2570-2572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ICU既往无糖尿病史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给予7d强化胰岛素治疗,随后给予常规血糖控制,对照组始终给予常规血糖控制。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4.4~8.3mmol/L,常规血糖控制在4.4~11.1mmol/L。结果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天数、ICU最后1 d APACHE Ⅱ评分、院内感染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和病死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对照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减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动脉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环池显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132例急诊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周文柱 《中国基层医药》2010,18(21):1631-163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特点与急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其中手术治疗85例,非手术治疗47例.按GC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101例占76.4%;死亡9例,占7.2%;伤残22例,占16.4%.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必须强调早期的有效急诊治疗,包括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休克等合并伤、去骨瓣降低颅内压等措施是急诊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132例急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31-163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特点与急诊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其中手术治疗85例,非手术治疗47例.按GC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101例占76.4% 死亡9例,占7.2% 伤残22例,占16.4%.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必须强调早期的有效急诊治疗,包括现场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处理休克等合并伤、去骨瓣降低颅内压等措施是急诊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诊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使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输注剂量为4 mg·kg-1·h-1,对照组剂量为8 mg·kg-1·h-1,观察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硬脑膜切开后(T3)、输注2 h后(T4)、手术结束时(T5)时间点颅内压、脑氧分压的变化以及在T1和T5时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蛋白(S100β)的变化,记录术后不良神经功能情况。结果T5时间点,观察组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T5时间点,观察组IL-1、IL-6、TNF-α、S100β蛋白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手术后,观察组不良神经功能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静脉麻醉中不宜使用8 mg·kg-1·h-1剂量的丙泊酚,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对此类患者应选择4 mg·kg-1·h-1剂量丙泊酚,以提高脑组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所有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均急诊行开颅探查术、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弥漫性脑肿胀者实施双侧去大骨瓣减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死亡33例(48.5%),植物生存9例(13.2%),重残12例(17.6%),中残6例(8.9%),良好8例(11.8%)。结论加强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变化的观察,积极行手术减压及生命支持,维持有效的脑血流灌注和脑供氧,改善脑微循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环池显露情况及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和术后脑梗塞等并发症的情况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标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残疾、植物样生成及死亡等情况来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为5.41%、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6.22%、术后脑梗塞发生率为10.8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62%、45.95%、40.54%),术后3d环池显露发生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16.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轻残及植物样生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为51.35%,高于对照组的37.03%,重残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5.41%、10.81%,低于对照组的21.62%、2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环池显露较早,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情况较好,是一种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丁源 《安徽医药》2018,22(8):1530-1532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硬脑膜网状切开和放射状切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网状组和放射状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网状组患者硬脑膜采用网状切开,放射状组患者硬脑膜采用放射状切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ICP)及格拉斯哥评分(GCS)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IC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GCS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后网状组ICP[(16.21±2.17) mmHg比(23.94±2.43) mmHg]、GCS评分[(10.28±2.94)分比(8.71±3.23)分]、预后及神经功能保留均优于放射状组;网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分别为37.5%、40.6%,放射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分别为53.1%、2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硬脑膜网状切开在缓解脑水肿、减少并发症、保留认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硬脑膜放射状切开,值得临床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087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影像学普查,筛选出合并颈椎损伤的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中合并颈椎损伤107例(9.84%);其中,中、重度颅脑损伤361例中合并颈椎损伤37例(10.2%),合并颈髓损伤8例(8/37,21.6%)。结论:中、重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交通伤为主要原因,颈部损伤进一步增加了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要高度重视中、重颅脑损伤的颈部检查并予以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标准大骨瓣切口开颅,清除血肿或减压,对关颅困难者选择性切除部分膨出非功能区脑叶后关颅。结果本组34例患者中,单侧大骨瓣减压8例;双侧开颅26例,术后疗效采用GOS标准,于伤后治疗6个月评定结果:恢复良好7例;轻残4例,中残3例,重残1例,术后植物生存1例;死亡18例。结论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弥漫性脑肿胀,手术中处理正确,可以减少脑膨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