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疾病(DeBakeyⅢ型)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和患者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连续收治的768例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中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最为常见(62.9%),约6.8%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全程主动脉CT检查在主动脉夹层的确诊与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在减少住院病死率方面,腔内修复术较保守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对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患者及时行主动脉CT、D-二聚体等检查,早期确诊,尽早控制血压、心率,腔内修复术可以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0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股动脉置管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2周复查CTA,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位、扭曲;术后3个月复查,1例出现轻度内漏,无胸背部疼痛等症状,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内漏自行闭合。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对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国产覆膜支架血管腔内置入术,围术期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支架置入成功,无死亡病例。患者未发生截瘫、其他器官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胸背疼痛完全缓解,真腔受压12例明显减轻,1例部分缓解。术后随访1-9个月,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形态正常。认为在围术期做好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3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国产覆膜支架血管腔内置入术,围术期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支架置入成功,无死亡病例.患者未发生截瘫、其他器官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胸背疼痛完全缓解,真腔受压12例明显减轻,1例部分缓解.术后随访1~9个月,CT复查显示支架位置、形态正常.认为在围术期做好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和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3月间收治的117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背部疼痛通常为其首发症状;继发性内膜破口多见于内脏动脉开口处。围手术期死亡多与夹层破裂、逆向撕裂引起的脑卒中和心包填塞有关。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安全有效的,对近端锚定区的扩展、继发破口的处理等仍需大样本的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在急诊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在急诊确诊或经急诊收入院最终确诊的1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背部疼痛为常见首发症状,就诊时有些首发症状已不明显,而以并发症的表现为急诊时的重要体征;高血压是本病发病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血压波动幅度大的患者.病史、体检、辅助检查需要相互补充才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率,降低病死率.结论 主动脉夹层症状呈多样性,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高危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发病时首发病史的询问,结合体检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可以提高该病在急诊的诊断率.对可疑患者,稳定生命体征后进行相关检查,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的手术时机及操作技巧。方法1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胸主动脉瘤(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9例、胸主动脉瘤1例)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前行CTA或MRA及主动脉造影检查,判断主动脉夹层裂口位置与数量及胸主动脉瘤范围、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左侧胸主动脉直径、近端裂口至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真腔直径以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来源,选支架规格及输送路径,然后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切开,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释放系统,定位准确后释放覆膜支架,完成腔内隔绝术。1例因破裂口位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而先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结果10例患者腔内隔绝术均获得成功。近端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平均3.5cm,出现Ⅱ型内漏1例。随访1~24个月,术后无截瘫发生,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1例胸主动脉瘤破裂伴食道瘘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感染。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但远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虽然医学诊断及治疗技术在不断地提高,但是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的总病死率仍高居不下。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常见,且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相对突出,甚至为首发症状,而胸背部疼痛相较不典型。故本研究搜集5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韩瑞芳 《临床医学》2012,32(8):41-4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患者首选硝普钠或乌拉地尔进行降压治疗,并对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结果 内科保守治疗20例,好转16例(80%),死亡4例(20%).死亡原因:夹层破裂2例,重度心力衰竭2例.另4例转外科治疗.结论 及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明确诊断,确诊后积极降低收缩压和左室射血速度可降低急性期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诊断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病情稳定后出院,2例死于夹层破裂,1例死于心包填塞;5例转外院后行支架治疗4例,其中3例痊愈,1例死亡,1例保守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多以剧烈胸痛为主要表现,疑及AD时,及时行有效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策略,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12月血管外科收住入院并行外科干预的4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因发热并腰部或腹部疼痛入院,根据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血培养和白细胞升高等,确诊为感染性腹主动脉瘤。2例采用外科手术,2例采用腔内修复术。外科手术组1例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后4 d死亡,腔内修复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3例存活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其中1例腔内治疗15个月后因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本组共死亡2例,病死率为50%。结论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案尚不完善,腔内修复术近期疗效满意,为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简便的术式选择,但需密切随访。今后还需进行更多的相关研究和长期随访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致死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1年10月26例主动脉夹层致死的临床及法医尸检病理资料,对其发病、死亡经过、诊断、死因进行总结。结果 26例主动脉夹层平均发病年龄为39.2岁,男女比例为3.3︰1;26例中6例无临床诊断,17例误诊,3例疑似诊断。26例主动脉夹层中,夹层破裂致心包填塞死亡20例,夹层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死亡5例,主动脉夹层未破裂1例系心衰致死;26例按DeBakey分类标准9例为Ⅰ型,14例为Ⅱ型,3例为Ⅲ型。结论临床应警惕主动脉夹层的特殊临床表现并采取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治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并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误诊为重症肺炎的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检索CNKI数据库命中的60篇文献共36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临床资料进行综述分析。结果 1本例因胸痛伴气促、发热1 d就诊,外院诊断重症肺炎。转我院后出现脓毒性休克,后于胸腔引流液中发现食物残渣,行胃镜检查于食管下端近贲门处见破口,确诊为自发性食管破裂、食管胸膜瘘致脓胸。予肠内营养、胃肠减压等综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2文献检索的36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中误诊108例,误诊率29.5%,误诊为溃疡病穿孔30例,急性胸膜炎20例,急性胰腺炎18例,液气胸16例,急性胆囊炎9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心绞痛5例,肺栓塞2例,主动脉夹层、食管憩室各1例。经食管造影、胸腔引流液检查及手术探查等确诊;其中282例接受手术治疗,84例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共治愈310例,死亡56例。结论对于急性起病、剧烈呕吐后出现的胸部疼痛、上腹部疼痛者,应警惕食管破裂的可能,及时行胸部CT、食管造影、胸腔穿刺或引流口服亚甲蓝染色及胃镜等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14.
Acute dissection of the ascending aorta is a life-threatening disease. Successful management requires close teamwork of internal medical specialist, radiologist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 is reviewed on the basis of 18 of our own cases - 15 men and 3 women aged from 42 to 88 years. Peculiarities of history, pain and ECG give valuable clues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ortic dissection from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 As a non-invasive rapidly available diagnostic method echocardiography may yield decis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ortic root and the presence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Definite confirmation of diagnosis is accomplished by aortography and/or computed tomography. Blood pressure and aortic flow must be decreased to the lowest level tolerated by the patient to prevent pericardial tamponade or rupture into the mediastinum. The urgency of surgical repair is underlined by a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12 hours from onset of symptoms to death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7 of our patients were operated on. In 6 cases surgery was performed by means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and the ascending aorta was replaced by a graft. 3 patients survived the operation (2 for over 2 years and three died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due to cerebral 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 one case with inoperable dissection an axillo-femoral bypass was performed for relief of complete ischaemia of the left lower limb. Postoperatively, maintainance of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t the low normal level ist mandato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7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中63例(87.5%)以剧烈胸背痛或腰腹痛为首发症状,发病时伴有高血压(70.8%,51/72)、脉搏短缺(8.3%,6/72)、血管杂音(9.7%,7/72)、主动脉瓣区杂音(11.1%,8/72)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常见临床特点;主动脉全层CTA为主动脉夹层患者首选且有确诊意义的检查。主动脉夹层分型以De BakeyⅢ型为最常见(90.3%,65/72),镇痛、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为其主要治疗。48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9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15例未行手术(假腔血栓形成未见明显破口3例,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起自假腔不能手术1例,因破口位置复杂、外科风险高而未行手术2例,消化道出血并脑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未手术3例,急性期主动脉破裂死亡2例,因病情严重自动出院4例)。好转出院61例,院内死亡7例,自动出院4例(未随访)。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患有高血压病,症状以胸痛为主,主动脉CTA是首要检查方法,药物治疗是基础,腔内修复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采用双侧序贯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24例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采用右腋动脉插管或同时行右股动脉插管,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时右侧单侧顺行脑灌注,继以双侧脑灌注,必要时再改为左单侧脑灌注保护,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死亡2例,分别死于顽固性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迟发性消化道大出血,均非严重中枢神经性并发症致死;存活患者严重脑部并发症.结论结合深低温停循环的双侧序贯顺行性脑灌注技术,可以为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提供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其特点、死亡因素。方法: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酸相关疾病122例,占59.51%,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7例,占18.05%,胃癌21例,占10.24%,三者占总数的87.80%;死亡31例,直接死于出血6例,占19.35%,死于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24例,占77.42%,死因不明1例,占3.23%。病死率为15.12%。结论:酸相关疾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全身疾病恶化及基础病变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要点。方法2003年10月~2007年10月对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急救治疗及护理。结果27例(71.1%)好转或治愈出院,4例(10.5%)实施手术治疗,7例(18.4%)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5d,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较高,易发生动脉瘤破裂而导致死亡;护理上应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纠正体克;出现胸部突发性剧烈疼痛,应密切注意疼痛的性质、血压的变化等,及早应用降压药,防止并发症发生,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诊断和治疗胸部外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胸部外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诊断肺挫裂伤38例,肋间血管出血6例,心包填塞1例,膈肌破裂、胸腹贯通伤5例,除2例辅助小切口进胸外,余均在VATS 下缝合修补及止血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30.1)min.结果 术后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5~14d,平均8d,未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用于探查诊断治疗胸部外伤的患者,具有安全、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减少胸外伤术前观察时间,改变了传统经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漏气、出血量,再决定手术与否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3例骨盆骨折病例资料.患者在伤后5~10 d内,按Tile分型,选择相应手术入路,用重建钢板固定,术后功能锻炼.应用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定,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回顾分析.[结果] 除1例死亡外,余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