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理化指标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与不同中医证候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一次性采集12个分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与中医证候在理化检查指标方面的关系。结果: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半胱氨酸、血尿酸、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彩超、心电图、心脏彩超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病证间的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后,颈动脉彩超、心电图、心脏彩超均与各中医病证关系密切,并且甘油三酯与射血分数在疾病组中存在特异性,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1.432,0.764,血尿酸与空腹血糖在痰瘀组中存在特异性,OR分别为1.366,1.649,甘油三酯在气瘀组中存在特异性,OR值为1.478。结论:临床理化指标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与其不同中医证候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理化检查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法,收集1989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血脂、彩超、C反应蛋白、凝血等理化指标,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探究理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AVL与I;V4与V5、V6、及ST段下降总和;V2与V3及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心脏彩超与颈动脉彩超等理化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度相关的理化指标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诊病的准确性,也可以节省诊病时间及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文献回顾、教材梳理、标准收集、临床流调、专家讨论等前期研究所形成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初步框架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条目筛选方法优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敦实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数据基础。方法:在病证结合患者自评量表概念及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德尔菲专家问卷咨询法、临床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三种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筛选并优化条目,初步确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结果:确立疾病、体质两个维度,构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初步确定该量表包含胸痛、胸闷、气短、诱因、运动耐量、唇舌青紫、四肢沉重七个条目。结论:德尔菲专家问卷咨询法、临床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相结合可在量表条目筛选时充分考虑专家、临床医师、患者的意愿,且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所建立量表条目的科学性、代表性、敏感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应用临床调查法多元统计筛选并优化条目,敦实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数据基础。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编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预调查表》,现场调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180例,健康者90例,重测34例。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离散趋势分析、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等分析方法筛选条目。结果:将以上各种方法统计分析的结果汇总,保留3种以上方法均选中的条目,删除心悸、气短、口黏、偏嗜4个条目。结论:通过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筛选出敏感性、代表性、重要性、一致性、独立性、相关性、稳定性均较好的条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制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筛选、优化条目。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编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专家问卷调查表》,向全国40余位专家发送3次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第3轮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3次调查问卷发出43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3.02%,专家总体权威系数为88.31%,专家意见的总体协调系数W为0.57,P<0.05。量表分疾病、体质2个维度,删除3个条目,确定胸痛、胸闷、诱因、运动耐量、气短、唇舌青紫、四肢沉重7个条目。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协调性好,应用Delphi法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筛选的结果可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与不同中医证候在理化指标方面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该院接收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93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该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借助于χ~2检验、t检验方式对冠心病心绞痛与不同中医证候在多项理化指标方面的相关性展开探究。结果检测结果表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与不同中医证候之间在血尿酸、半胱氨酸、心脏彩超、心电图、空腹血糖、颈动脉彩超、高密度脂蛋白等理化指标方面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半胱氨酸、心脏彩超、心电图、空腹血糖、颈动脉彩超、高密度脂蛋白等各项理化指标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与不同中医证候之间具备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缺乏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数据采集通过多中心、随机、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法建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数学模型,明确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其的相关性,探索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重要条目的关系,建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的函数式。方法:研究选择了全国12家医院作为分中心,采集人群涉及到不同地区。样本总量1788,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和数据录入。用统计学相关系数法选取变量,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从而得到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相关性特征。结果与讨论:入选合格病例共为1788。SAQ、SF12的所有条目都与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有关(P〈0.05),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是对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8.
基于深度访谈法的冠心病疗效自评量表条目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症状条目,规范症状条目下的语言描述,为构建量表提供现实基础。方法:运用深度访谈法获取访谈资料,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名预访谈对象和10名正式访谈对象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条目。结果:获得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疗效评价相关的23个条目指标及各指标对应的规范化语言描述。结论: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深度访谈资料所获的条目指标,可以作为构建自评量表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敷贴组,每组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加用穴位敷贴.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 敷贴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SAQ积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P>0.05).结论 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目前中医药领域已经采用的自评量表或健康状况量表的研究,根据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所体现的病因病机,结合中医理论,经过文献研究、Delphi专家调查问卷、深度访谈、临床预调查,建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理论模型,为量表的进一步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52)和常规西药治疗组(n=4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治疗14 d。采用SAQ、心电图疗效分析、标准治疗用药情况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以及治疗后两组之间各观察指标的统计学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较治疗前改善,硝酸酯类药物停减率及心电图指标和症状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降低无效率,SAQ可以确定病人的症状和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心脑合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血压与中医四诊症状及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血压与中医证型间关系研究采用频数(构成比)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血压与四诊症状间关系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及ROC曲线法。结果:①心脑舍病患者既往史中高血压排在首位,占73.73%。②高血压在心脑合病风痰阻络证、痰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痰瘀互结证及风痰阻络气阴两虚证中的分布高于气虚血瘀证。③建立了心脑合病中高血压与四诊症状的判别模型:高血压=0.926%肥胖+0.879言謇+2.055*腹部凹陷+0.6478舌苔稍后+0.829*燥苔-1.388*半身不遂-1.739*肌肤甲错-0.677*头晕耳呜-0.898*涩脉-6.048*舌态吐弄+0.296。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结论:①高血压患者在心脑合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高血压在心脑合病中医证型中分布排在前四位的是:痰瘀阻络证(82.76%)、风痰阻络证(82.43%)、痰浊中阻证(82.35%)及肝阳上亢证(82.35%)。③本研究挖掘出肥胖、言謇、胸闷程度、燥苔、舌苔滑腻、舌苔黏腻、半身不遂、数脉、涩脉、舌态吐弄等中医四诊症状与心脑舍病患者的血压具有相关性,并可建立相应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缺乏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且对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的判别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的系统研究。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法建立基于数学模型的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判别函数式,明确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的相关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择国内12所医院作为分中心,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采集不同地区人群的数据资料。样本数为1788,经过严格质量控制数据录入。用统计学方法选取变量,用Logistic回归及判别分析方法建模,从而得到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的判别方程极其主要特征。结果与讨论:29个理化指标经过因子分析得出13个公因子。建立的Logistic回归及判别模型是对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进行评判,拟合度比较差。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的主要相关理化指标为ST段下降总和、I、V5、AVL、V4、V6、V3、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凝血酶原时间、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发作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干预后2组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及每周硝酸甘油用量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绞痛发作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电针内关、针药并用、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探讨针药并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20例),药物组(20例)、针药组(20例),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同时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VCG[QRS/T(F、H、RS)]、HRV(HF、LF/HF)值的变化.结果 (1)在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方面比较,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2)在降低T(H)、T(RS)值及升高HF,改善LF/HF等方面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针药结合3种不同方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均能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变,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LF/HF,升高HF;但针药组作用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提示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以针药结合治疗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红通络颗粒配合西药基础疗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凝、降脂基础治疗,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给予降压、降糖对症治疗;治疗组除西药基础治疗外加用参红通络颗粒口服3个月,服药结束后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中医症状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积分情况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综合评定患者疗效。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后,2组患者在心绞痛复发率、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积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方参红通络颗粒配合西药基础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治性研究.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的(hs-CRP)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P〈0.01) 不稳定型心绞痛又高于稳定型心绞痛(P〈0.01).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积极降低hsCRP水平有可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诱因条件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及其与中医证候类型的关系。方法:以国际上公认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作为生存质量测量工具,采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疾病发作诱因,并由中医师对这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通过频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合并有心绞痛诱因的患者SAQ得分均较未合并心绞痛诱因患者分值低;(2)不同心绞痛诱因条件下,SAQ各维度得分的高低存在差异;(3)诱因与SAQ总分及各维度相关性存在差异;(4)不同心绞痛诱因形成不同的病理产物从而导致不同的中医证候类型,病因病机的差异影响着生存质量。结论:不同疾病诱因对于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有差异,提示着冠心病心绞痛在疾病预防上应该重视诱因的避免;不同疾病诱因是形成不同病理产物的条件,也是导致疾病不同证侯类型的原因,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在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上应该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