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413-1415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贴外用治疗肝癌轻度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肝癌轻度疼痛(瘀血阻络证)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止痛贴和安慰剂,1周后进行疼痛相关指标、镇痛满意率、治疗满意率、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价。结果:1试验组及对照组NRS评分安静状态分别下降(1.515±0.83)和(0.697±1.10)分,运动状态分别下降(1.485±0.92)和(0.697±1.16)分,疼痛时间分别减少(3.303±2.64)和(1.394±2.40)h,止痛起效时间分别为(2.523±3.07)和(1.394±2.40)h,睡眠时间分别增加(1.061±1.57)和(0.121±1.40)h,疼痛影响评估平均减少(10.924±6.53)和(4.545±9.86)分,β-内啡肽平均增加(7.530±5.64)和(2.459±3.66)pg/m L,均优于对照组(P0.05);2中药止痛贴治疗肝癌轻度疼痛镇痛满意率为90.91%,治疗满意率为84.8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39.39%,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中药止痛贴外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实验室指标临床意义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中药止痛贴外用可以有效缓解肝癌轻度疼痛,使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药外敷抗癌止痛贴联合针刺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疗法,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身心舒适度。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的126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纳入A组与B组,每组63例,A组予以吗啡止痛,B组予以中药外敷抗癌止痛贴联合针刺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VAS评分)、疼痛介质(5-羟色胺、前列腺素E2、内皮素-1)、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舒适度(GCQ评分)、生活质量(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便秘、腹泻、皮疹疱疹、恶心呕吐)。结果 治疗后,B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4.14±0.98)分,A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6.03±1.07)分,B组明显低于A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治疗后的VAS评分(1.76±0.87)分,A组治疗后的VAS评分(3.91±1.03)分,B组明显低于A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两组的5-羟色胺为、前列腺素E2、内皮素-1的水平均无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外治法在治疗癌性疼痛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本文拟通过小样本的临床试验,初步探讨中药止痛贴对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瘀血阻络证的骨转移癌痛患者48例,其中癌症骨转移伴轻度疼痛与中重度疼痛病例各24例,随机分为中药止痛贴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连用7天。结果轻度癌痛患者用药后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疼痛数学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静止)分别下降(1.500±1.167)和(0.168±0.577)分,NRS评分(运动)分别下降(2.083±1.379)和(0.583±1.379)分,镇痛满意度分别提高(1.833±0.825)和(0.333±1.231)分;中重度疼痛患者用药后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疼痛NRS评分下降程度、镇痛满意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用量分别减少(63.274±12.235)和(86.143±30.219mg),爆发痛减少(0.416±0.923)和(1.600±1.174)次,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镇痛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中药止痛贴在治疗骨转移癌痛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增强吗啡的止痛效果,减轻吗啡的用量,同时减少疼痛发作次数,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癌症止痛贴治疗癌性疼痛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晨光 《陕西中医》2007,28(5):521-522
目的:观察癌症止痛贴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中度癌痛病人采用癌症止痛贴外贴治疗,每日1换,7d为1个疗程,观察疼痛强度、疼痛缓解度、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侯的变化。结果:癌症止痛贴止痛作用总有效率96.7%,平均起效时间1.5h,平均持效时间25h,中医证侯改善总有效率70%。提示:癌症止痛贴治疗中度癌性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消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03月到2014年0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癌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三阶梯疗法,观察组加以应用消止痛外用方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疗效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起效快,持续止痛时间较长,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消癥止痛外用方对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方法将纳入研究的中晚期癌痛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消癥止痛外用方+三阶梯疗法)64例和对照组(单纯三阶梯疗法)60例,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h记录患者疼痛强度、药物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癥止痛外用方组的起效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短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组(P〈0.001)。消癥止痛外用方对癌痛的不同部位的疗效不同,对胸胁部疼痛的疗效最好,其次为背部、四肢部、腹部,对骨转移所致腰部疼痛的疗效最差,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的疗效,而且疗效持续时间亦大于重度疼痛(P〈0.05)。消癥止痛外用方平均疗效持续时间约为8天。结论消癥止痛外用方配合三阶梯口服药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相比,可获得协同作用,止痛起效时间短,达到最佳止痛时间短,且对疼痛部位表浅相对固定的胸胁部、背部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体表部位不固定的内脏疼痛局部用药效果相对略差,对骨转移引起的腰痛效果最差,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而且疗效持续时间亦长于重度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消癥止痛外用方对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方法将纳入研究的中晚期癌痛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消癥止痛外用方+三阶梯疗法)64例和对照组(单纯三阶梯疗法)60例,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h记录患者疼痛强度、药物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疗效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癥止痛外用方组的起效时间、最佳止痛时间短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组(P〈0.001)。消癥止痛外用方对癌痛的不同部位的疗效不同,对胸胁部疼痛的疗效最好,其次为背部、四肢部、腹部,对骨转移所致腰部疼痛的疗效最差,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的疗效,而且疗效持续时间亦大于重度疼痛(P〈0.05)。消癥止痛外用方平均疗效持续时间约为8天。结论消癥止痛外用方配合三阶梯口服药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相比,可获得协同作用,止痛起效时间短,达到最佳止痛时间短,且对疼痛部位表浅相对固定的胸胁部、背部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体表部位不固定的内脏疼痛局部用药效果相对略差,对骨转移引起的腰痛效果最差,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而且疗效持续时间亦长于重度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癌痛一贴宁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癌痛一贴宁贴敷。两组治疗10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最佳止痛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痛一贴宁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与单纯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相比,可获得协同增效作用,可缩短止痛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止痛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药止痛胶囊治疗癌性疼痛2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胶囊对癌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将5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5例采用WHO3级止痛法,试验组25例在治疗癌痛第1阶梯止痛中仅口服中药止痛胶囊,第2、3阶梯止痛中同时加服西药,2组进行止痛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等对照观察。结果:试验组止痛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郾05),副反应试验组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止痛胶囊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低副反应,与2、3级止痛西药联合用药,能增强止痛效果,并减轻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龙藤通络酒剂外用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0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三阶梯止痛药物止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龙藤通络酒剂外用。两组疗程均为8 d,观察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评价疼痛疗效;观察等效吗啡消耗量、爆发痛次数及止痛起效时间,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①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65.85%,显效率为31.70%,均高于对照组的44.19%和18.60%;在整体疼痛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NRS评分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各疼痛程度患者NRS评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在中度疼痛患者中,治疗组NRS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首日吗啡消耗量、日均等效吗啡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层比较,治疗组中度疼痛患者的日均等效吗啡用量少于对照组相同疼痛程度患者(P<0.05)。④两组爆发痛次数、爆发痛平均止痛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癌性疼痛的治疗中,龙藤通络酒剂与阿片类止痛药物合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度癌性疼痛患者,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日均消耗量,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五灵止痛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对癌症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将60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复方五灵止痛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来缓解疼痛;对照组用可待因、吗啡缓释片治疗来缓解疼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6%(P〈0.05)。结论复方五灵止痛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在癌症疼痛的治疗中有良好的缓解疼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消痰通络凝胶外用治疗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外用制剂消痰通络凝胶对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外用消痰通络凝胶)22例、西药组(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24例,评价消痰通络凝胶对癌性疼痛的疗效、药物起效时间、不良反应、NR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癌性疼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7%与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起效时间为(10.00±4.50)min,较西药组(30.27±5.26)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用药后较用药前NRS评分、卡氏评分、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分值均下降(P0.05),疗效基本与西药组相当;中药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痰通络凝胶对癌性疼痛有明确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温中止痛方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中止痛方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功能性腹痛患儿随机按单盲法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口服温中止痛方,对照组口服山莨菪碱(654-2),连续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在改善腹痛症状、减少腹痛发作次数以及减轻腹痛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复发率方面,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中止痛方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伤敷愈敷神阙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伤敷愈敷神阙穴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22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伤敷愈敷神阕穴外治,对照组采用七叶皂甙钠静脉滴注,分别观察两组肿胀消退、疼痛缓解程(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肢体肿胀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对疼痛的缓解,伤敷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伤敷愈在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伤敷愈敷神阕穴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给药途径独特,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外治法治疗肝癌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外治法治疗肝癌癌性疼痛。用痛康宁腰围带置于患者脐部,每15天更换药袋1次,连续使用。对照组用强痛定,肌肉注射,每次100mg,2次/d。结果:痛康宁治疗癌性疼痛有较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双柏散局部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入组患者按疼痛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疼痛组(42例)及中重度疼痛组(19例),再分别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轻度疼痛对照组/治疗组,中重度疼痛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予双柏散或安慰剂外敷治疗7天,通过对比组间治疗后的Numerical RatingScale(NRS)疼痛评分、Karnofsky(KPS)评分及其毒副反应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NRS评分下降的趋势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KPS评分、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不同处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双柏散局部外敷可减轻患者疼痛,其副作用小,简单易行,是治疗肝癌癌痛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属于中医痛证范畴。痰是产生癌痛的重要中医病机,消痰法是治疗癌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鸡胚地龙接骨膏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设计方案将24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0例,对照组90例,另外将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使用无药物之纱布治疗的患者设为开放组。治疗组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外贴鸡胚地龙接骨膏,对照组待骨折手法复位后,口服伤科接骨片。开放组不使用任何药物,3组均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治疗后21天、治疗后28天计算中医证候疗效评分、X线骨痂质量评分、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48例(32.00%),显效68例(45.30%),有效31例(20.67%),无效3例(2.00%),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临床痊愈25例(27.78%),显效24例(26.67%),有效35例(38.89%),无效6例(6.67%),总有效率93.33%;开放组临床痊愈0例(0.00%),显效4例(13.33%),有效20例(66.67%),无效5例(16.67%),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开放组(P0.05)。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疼痛、肿胀、压痛情况,X线骨痂质量评分以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开放组。3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鸡胚地龙接骨膏对骨折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加速促进骨折的愈合,是一种治疗骨折较好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复方苦芩软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探讨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痛反应实验和小鼠醋酸扭体反应试验研究复方苦芩软膏的镇痛作用。结果 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实验组均显示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分别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苦芩软膏可显著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值,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实验中,复方苦芩软膏可减少由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扭体次数,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苦芩软膏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Q复方对大鼠骨癌痛模型的痛觉敏化干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进行操作对照和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移植于胫骨的转移性癌痛造模手术。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Q复方高、中、低剂量组(200,150,100 mg·kg~(-1))及加巴喷丁组(100 mg·kg~(-1)),每组8只大鼠。以Von frey纤维丝测定的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作为大鼠疼痛行为学评价指标;采用微透析分析仪检测脑脊液内谷氨酸(glutamate,Glu),放射免疫法检测脊髓L4~L6节段内P物质(substance P,SP)及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采用Aim Plex流式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分析肿瘤局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P70),神经生长因子(β-nerve growth factor,β-NGF)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Q复方各组及加巴喷丁组均明显提高了大鼠的MWT,前者投药30 min后MWT上升,60 min升高最明显(P0.05,P0.01),CQ复方高、中、低剂量组之间其阈值升高呈量效依赖关系,且连续3 d投药的镇痛效果强于第1次投药;与模型组相比,CQ复方及加巴喷丁降低了骨癌痛模型大鼠脑脊液中Glu,脊髓L4~L6节段中SP,β-EP和肿瘤局部组织中β-NGF水平(P0.05),提高了IL~(-1)2-P70的浓度(P0.05)。结论:CQ复方具有干预骨癌痛大鼠痛觉敏化行为学指标的作用,强度与加巴喷丁相似;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内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肽类神经调质SP,β-EP及周围组织β-NGF的水平、并促进机体免疫反应的IL~(-1)2-P70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