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瞳孔夹持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 例发生瞳孔夹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术后1 天)发生瞳孔夹持者5 例,迟发者(术后1 个月至半年)4例。能复位者有7 例。结论: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预防或减少瞳孔夹持的发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则是减少瞳孔夹持后产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陆华文 《华夏医学》2009,22(5):924-926
随着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量的不断增加,其术后并发症也日渐增多,其中人工晶状体瞳孔夹持是术后并发症之一。笔者对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治疗的18例18眼发生人工晶体夹持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蔡方荣  王晓莉 《西部医学》2008,20(6):1248-1248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患者,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复位14例,1例取出人工晶状体,2例未行复位。所有病人门诊随访半年至1年,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复位后未再发瞳孔夹持;2例未复位者瞳孔夹持未加重,无视力下降及视物变形。结论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经及时正确处理,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已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 71例 77眼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 1.0以上者 39眼 ,占 5 0 .7% ;0 .5以上者 6 9眼 ,占 89.6 % ;0 .5以下者 8眼 ,占10 .4%。术中并发症有后囊破裂 ,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虹膜睫状体炎、瞳孔夹持、继发性青光眼及后囊混浊。结论 提高手术技巧及术后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减少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瞳孔夹持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特有的并发症(1,2 ) 。正确处理、积极预防可提高手术后效果。我院近年来共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36 3例394眼 ,其中发生术后瞳孔夹持 13例 13眼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术后瞳孔夹持 13例 ,男 4例 ,女 9例 ,年龄 13~ 72岁 ,平均 5 4岁。白内障类型 :老年性 4例、青年性 2例、外伤性 2例、先天性 3例、并发性 2例。右眼 8例、左眼 5例。术式均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体类型 :10例为中外合资产 ,3例为美国产的后房型人工晶体 ,均为PMMA材料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的治疗效果。方法 6例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应用Q开关Nd:YAG激光切开瞳孔缘虹膜与后囊膜之间的粘连。结果 5例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缓解,1例未能缓解。2例患者激光治疗后眼压一过性升高。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是治疗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夹持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毅宏  蔡涛 《华夏医学》2006,19(1):109-110
目的:分析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固定性瞳孔夹持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收集11例(11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固定性瞳孔夹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及采取的处理方法。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伴有虹膜后粘连和不同程度的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葡萄膜炎症、人工晶体植入位置、人工晶体的类型是导致人工晶体固定性瞳孔夹持的主要原因。处理可根据患者视力和并发症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的治疗效果. 方法6例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瞳孔夹持,应用Q开关Nd:YAG激光切开瞳孔缘虹膜与后囊膜之间的粘连. 结果5例人工晶体瞳孔夹持缓解,1例未能缓解.2例患者激光治疗后眼压一过性升高. 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是治疗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夹持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小瞳下行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摘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7例21眼葡萄膜炎后严重粘连并发性白内障眼采用该种手术治疗。手术要点包括:剪除瞳孔区机化的前囊膜、瞳孔缘剪开、水离分核、囊袋内晶体圈匙翻转娩出晶体核、灌洗囊袋内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19眼人工晶体顺利植入囊袋中,术后瞳孔为3~5mm,无严重并发症。术中有2眼出现后囊破裂。结论小瞳下行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临床观察。方法:对38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观察。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7例,术后并发症,前房出血,虹膜炎症粘连,后囊混浊,人工晶体偏移,瞳孔夹持变形。结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其并发症比老年性白内障严重。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先天性瞳孔残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2011年3月至 2016年8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瞳孔残膜患者12例(16只眼)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8例(12只眼)不合并白内 障患者接受瞳孔残膜单纯切除术,4例(4只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瞳孔残膜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接受联合手术的 患眼中3眼植入人工晶体,1眼未植入人工晶体。术后早期1例1只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随访结果显示:接受瞳孔残 膜单纯切除术者中7例(11只眼)视力有提高,1例(1只眼)单眼瞳孔残膜患者视力无提高。接受联合手术的患者中2例(2 只眼)视力有提高,2例(2只眼)视力无改善。结论:手术治疗膜状先天性瞳孔残膜的手术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严重的 膜状瞳孔残膜应早期手术治疗,且术后应重视弱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预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过熟期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7例(67眼)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行角膜缘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和总结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1d视力为0.1-0.3者11眼,0.3~0.8者56眼;术后1周时扩瞳后检查,仅有5眼脱位范围大于120度但小于180度,出现轻度的人工晶体偏位.结论采取先植人人工晶体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方法,在晶状体半脱位过熟期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儿童白内障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探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治儿童白内障67例71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9眼,外伤性白内障51眼,并发性白内障1眼,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67眼,术后随访观察1-12月,结果:术后58眼(81.7%)脱盲(视力>0.05),44眼(62%)视力0.1-0.3,15眼(21.1%)视力大于0.4。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葡萄膜炎,瞳孔夹持,继发性青光眼,后囊混浊,弱视和斜视,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或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可有效提高患眼的视功能,而术后的弱视治疗对术后患儿视功能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应用三片式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光学夹持(optic capture)治疗儿童小眼球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6例11眼行一期人工晶体夹持术,7例11眼行二期人工晶体夹持术,一期或二期夹持植入三片疏水性丙烯酸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眼压、人工晶体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6.55±11.03)个月,所有术眼均保持圆形瞳孔,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2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PCO)。2眼虹膜后粘连。未观察到人工晶体偏位、瞳孔夹持或术后青光眼。结论 人工晶体光学夹持术可做为治疗儿童小眼球先天性白内障的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使用此种手术方式,可以改善术后视力,忽略对囊袋大小及人工晶体尺寸是否匹配的顾虑,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工晶体偏位及瞳孔夹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瞳孔缘环形成形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在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3例34眼(实验组)粘连性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采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进行原位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选择34例同一术者完成的排除眼部疾病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经巩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前后两组视力及角膜内皮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组术后视力低于0.1者3眼;0.1-0.3者3眼;0.3-0.6者12眼;高于0.6者16眼。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前后内皮细胞丢失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粘连性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采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法,可以保证超声乳化术安全进行,术后视力恢复理想,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对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2例12只眼作了分析。术后随访3~20个月,裸眼视力≥0.3者10只眼,占83.3%,矫正视力≥0.3者11只眼,占91.7%。脱盲率达100%,脱残率达91.7%。主要术后并发症是角膜内皮水肿、葡萄膜反应、后发障及瞳孔夹持。并对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9~2007-06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5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59眼中,0.05~0.1者2眼(3.39%);0.1~0.3者9眼(15.25%);0.3~0.5者20眼(33.40%);0.5~0.8者26眼(44.06%),其中:>1.0者2眼(3.39%);术后平均眼压稳定在(12.35±1.65)mmHg;术后出现角膜水肿7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5眼,后囊膜混浊2眼,经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后,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PC-IOL)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对滤过泡影响。方法:选择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60眼,避开滤民选择颞下方角膜缘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5眼(75%)术后裸眼视力达0.5或以上,术前平均眼压为1.65kPa,术后为2.12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对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眼,通过进行颞下方角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青光眼患者 14 7例 182只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  14 7例 182只眼术后发生浅前房 62例 70只眼 ( 3 8.4% ) ,时间在术后 1~ 14天 ,其中滤过过畅为 47只眼 ,脉络膜脱离 19只眼 ,结膜漏 2只眼 ,恶性青光眼 2只眼。手术恢复前房 6只眼 ( 8.5 % ) ,其余均非手术治疗恢复前房 64只眼 ( 91.5 % )。结论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为房水滤过过畅 ,通常发生在术后 1~ 2天。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恢复 ,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应密切眼压及眼底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30人(40眼),总结病因、晶状体脱位方式、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结果:手术方式因晶状体脱位方式、晶状体核硬度及眼部并发症而异,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术中及术后少有严重并发症,仅1例术中行上袢悬吊的患者术后2年发现人工晶状体向颞下方移位。结论:非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病因复杂,手术难度大,但只要术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成熟的手术技能,仍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