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水母蜇伤性皮炎是指被水母(海蜇)蜇伤3~5min后,局部皮肤刺痒、疼痛或烧灼痛,随即皮损处渐起红斑,丘疹,荨麻疹;1~2天后皮损处可出现长条形或不规则地图形的密集小米粒样水疱,并有瘙痒、刺痛感;蜇伤严重者2h内可出现全身皮疹及全身症状。自2005年以来,笔者以生扛板归为主结合中药汤剂治疗水母蜇伤性皮炎1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胡蜂蜇伤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9月至10月118例胡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经过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痊愈出院,1例因蜇伤程度过于严重,送入我院时间太迟抢救无效死亡。4例送往省级医院治疗。结论:胡蜂蜇伤局部处理很要紧,对于过敏性休克,临床上及时迅速的抢救和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蜂蜇伤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急外伤害。蜂蜇伤是指蜂尾部毒刺刺入皮肤后,其毒素引起的局部皮肤明显症状或全身反应[1]。蜂蜇伤部位多见于头面部、上肢、下肢及皮肤外露部位,伤死率因蜂的种类、进入体内毒素的量及临床表现不同而异。对蜂蜇伤患者进行抢救并给予良好的护理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共收治蜂蜇伤患者32例,经及时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对8例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从急救护理、病情监测、伤口处理、生活起居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7个方面进行抢救和护理。结果:8例患者均痊愈。结论:及时有效地急救与护理是成功抢救马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蜂蜇伤尤其是野蜂蜇伤可导致局部红斑、水肿、疼痛等一系列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应积极抢救。外科治疗上应先用针、刀尖挑出蜇刺,再用中西医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蜂毒属生物毒素,其中毒多见于外出活动时被蜂蜇伤引起,中毒程度与个体毒素的敏感性有关,中毒时间长、程度重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易引起心、肝、肾功能的损害和消化道出血.我院自2001年~2002年抢救蜂中毒病人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院曾收治1例蜂类刺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的患儿,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蜂蜇伤指的是被蜂(蜜蜂、黄蜂、马蜂等)蜇伤,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数小时后缓解,严重者可导致恶心、心慌等,更甚者可危及生命.在民间,桑蚕业较发达的地区,人们常用桑叶汁来治疗蜂蜇伤.笔者曾亲自试用,屡试不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鉴于使用桑叶汁治疗蜂蜇伤的案例临床还未见报道,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广其在民间的应用,笔者现将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2007年6月24日接诊1例蜜蜂蜇伤致严重过敏的病例,经积极抢救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救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海月水母蜇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月水母 Aurelia aurita(Linne,1 75 8)又称水母、海蜇 ,属腔肠动物门 ,生活在海水中 ,呈伞状 ,直径约几厘米至十厘米 ,有触须。每年 6~ 1 0月是水母螫伤的发病季节。近年来 ,致严重危害或死亡者屡见不鲜 ,但未引起重视 ,至今国内外未见报道。我院1 997~ 1 999年中西医结合救治取得显著疗效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 3 6例 ,男 1 3 2例 ,女 4例 ,年龄 1 3~5 6岁 ,平均 2 2 .5岁 ,于伤后 2~ 1 2 h入院。诊断及分级参照《临床皮肤病学》中的临床症状体征。单纯四肢皮肤蜇伤 ,水肿、红斑、刺痛、灼痛、刺痒为轻度 ( 级 ) ,6 6…  相似文献   

11.
蜂类有蜜蜂、马蜂、黄蜂、胡蜂等,蜂蜇伤是由蜂尾部的毒刺刺伤皮肤所引起的.蜂尾部的毒刺与毒腺相连,蜇人后,毒腺中的毒素(主要含蚁酸和神经毒)通过毒刺注入人的皮肤,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笔者2002~2008年对26例被毒蜂蜇伤患者诊疗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海蜇皮炎也称水母皮炎,是刺胞皮炎的一种,刺胞是刺胞动物特有的细胞器。这些含有刺胞的动物接触人体时,可将刺胞刺入皮肤并将毒药注入人体,引起皮肤损伤,称刺胞皮炎~([1])。每年6~10月是海蜇成熟季节,受各种因素影响,2012年以来,秦皇岛渤海湾近海海蜇数量明显增加,海蜇蜇伤人数剧增。海蜇属于空肠动物,伞盖下有许多触须,其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血浆置换(PE)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蜂蜇伤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CVVH+PE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治疗),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IL-6水平和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肌酶谱及预后转归的结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及心肌酶谱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体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蜂蜇伤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及时行CVVH治疗对清除炎症因子、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改善肝肾功能效果明显,特别是对重度肝功能损害及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及时行PE治疗效果良好,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能进一步改善重要器官微循环,提高蜂蜇伤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夏季正是蚊虫蜂蝎等繁琐殖孽生与活动猖獗的时期,由于天气炎热,人们着衣单薄,难免会被蚊虫叮咬、蜂蝎蜇伤,导致皮肤瘙痒或疼痛难忍.造成红肿、化脓、溃烂等皮肤感染,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致人死亡.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中国医学古籍,分类、归纳及总结中国古代蜂蜇伤的急救方法,并分析现今有关救治蜂蜇伤的病例报告,归纳整理出现在人们对蜂蜇伤的危害性的认识及急救方法,从简、便、用、效、廉等五方面,古今对比,总结出适合现今需要的较佳的急救蜂蜇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蜂蜇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单蜂蜇伤采取口服季德胜蛇药及抗过敏治疗的同时给予局部治疗;对2群蜂蜇伤采取局部处理、碱化尿液、抗感染、营养支持、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结果:痊愈32例,好转12例,死亡8例。结论:群蜂蜇伤多属临床重症,死亡率高,必须及时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东方养生》2008,(7):136-136
香港邮政总局日前推出本港首套荧光水母邮票。该邮票一套六枚,总值十六点一港元,邮票首次采用特别印刷效果,让缤纷悦目的水母,在黑暗中更显奇幻绚丽。六枚邮票分别为花帽水母、八爪水母、啡海刺水母、月水母、幽灵水母和太平洋海刺水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黄蜂蜇伤眼部病例1例,现予报道,并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对眼部黄蜂蜇伤的文献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1临床病例及分析1.1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湖南临湘人。患者2010年10月7日在田间劳作时不慎左眼被黄蜂蛰伤,当即感觉左眼疼痛明显,并左眼肿胀,视物不清。立即到当地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  相似文献   

19.
<正>蜂蜇伤是夏秋季较为常见的临床急诊疾病。蜂的种类很多,常见有马蜂(也称黄蜂或胡蜂)、蜜蜂、蚁蜂等。马蜂体大,毒性强,危害性大,如群蜂蜇伤很容易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我所10余年来用季德胜蛇药治疗23例单蜂蛰伤,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3例均为我所门诊患者,5例蜜蜂蜇伤,18例胡蜂蜇伤,均为单蜂蜇伤。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6~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应用三七伤药片治疗蜂蜇伤 6例 ,均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将三七伤药片 1 0片及地塞米松 5 mg共研细末 ,加入 2 %奴佛卡因及 75 %酒精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局部 ,每日 4~ 5次。一般 1日可愈。典型病例王某 ,女性 ,2 3岁 ,不慎被蜂蜇伤 ,应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