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了解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入院的104例NS患者(NS组)及42例已行脑脊液(CSF)检查阴性的血清梅毒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104例临床确诊为NS的患者,男71例,女33例,平均发病年龄(47.3±11.4)岁;其中无症状型患者12例,脑膜炎型患者18例,脑血管型患者28例,树胶样肿型患者5例,脊髓痨型患者16例,麻痹性痴呆型患者25例。无症状型NS组的平均年龄、CSF总蛋白浓度及CSF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均低于症状型NS组(P<0.05);42例血清梅毒组患者,平均年龄(34.6±11.4)岁,其平均年龄、CSF白细胞计数、CSF总蛋白浓度、血清RPR滴度及CSF-RPR滴度均低于NS组(P<0.05);无症状型NS组、间质型NS组和实质型NS组患者之间的平均年龄、CSF总蛋白浓度及CSF-RPR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7例NS患者经规范驱梅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N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实验...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神经梅毒屡有报道,但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我院于2002~2003年收治两例神经梅毒,入院时都曾误诊,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6岁,表现为一侧肢体乏力,诊为脑梗塞。例2女,39岁,因头痛入院,误诊为低颅压性头痛。后均经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  相似文献   

4.
神经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神经梅毒 (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pallidum ,Tp)在全身系统性播散的同时侵犯脑膜和 (或 )血管引起神经组织变性或血管病变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随着我国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 ,艾滋病进入快速增长期 ,神经梅毒也开始复活。鉴于此 ,有必要对神经梅毒的诊断及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复习。1 诊断  神经梅毒的发病是螺旋体活力和宿主免疫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 :二期梅毒患者中出现脑脊液异常 (包括细胞计数增多、蛋白含量升高、VDRL(+ )或活性Tp检测 (+ )可高达 4 0 % ,然而仅不足 1 -2 %者有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5.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其临床表现多样。为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现对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71例症状性神经梅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症状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1月本院诊治的症状性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共分析71例症状性神经梅毒患者,男52例,女19例,年龄23~71岁.20例(28.2%)有明确梅毒史,12例血清RPR滴度≤1:4...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2010-2019年收治的36例HIV阴性的神经梅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中男29例,女7例;平均年龄49岁;无症状神经梅毒9例,平均年龄(36.07±8.05)岁,症状性神经梅毒27例,平均年龄(58.12±13.33)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脊液检查示:TPPA阳性36例,RPR阳性21例;白细胞升高13例;蛋白阳性24例。症状性神经梅毒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阳性率、RPR阳性率和蛋白质定量水平高于无症状神经梅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36;P=0.019;P=0.00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例伴有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分析。结果本组伴有临床症状的神经梅毒中,4例麻痹性痴呆,3例脑膜神经梅毒,1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脊髓膜血管梅毒;均给予水剂青霉素G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6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程度不一,2例患者失访,1例死亡。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神经梅毒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本院120例梅毒住院患者,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非神经梅毒和54例神经梅毒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9例有症状神经梅毒者,从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到诊断神经梅毒的时间为(11.53±17.00)个月。神经梅毒患者血清TRUST滴度高于非神经梅毒患者,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TRUST滴度高于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其中18例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血清TRUST滴度、脑脊液TRUST滴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症状神经梅毒比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有核细胞数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有症状神经梅毒比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蛋白、IgG、IgA、IgM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梅毒治疗后脑脊液有核细胞数、蛋白、IgG、IgA、IgM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曲线下面积大于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常延迟。男性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者,需要积极行腰穿脑脊液检查以早日发现神经梅毒。除了脑脊液TRUST、TPPA、有核细胞数、蛋白等检测外,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神经梅毒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结果。结果:81例神经梅毒患者中,非三期梅毒38例,三期梅毒43例,男性患者居多;55例(67.9%)有神经梅毒临床症状和体征,26例(32.1%)无神经梅毒症状和体征。81例梅毒血液检查结果显示,TRUST阳性80例,TPPA阳性81例;74例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16例(21.6%)VDRL阳性,31例(41.9%)白细胞计数>10×10~6/L,52例(70.3%)蛋白量>500 mg/L。结论:神经梅毒患者多发于男性,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化。临床医生应全面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规范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神经梅毒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中较为严重的类型脑实质梅毒(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痨)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实质梅毒患者(5例麻痹性痴呆和4例脊髓痨)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点.结果:其临床特点为:①麻痹性痴呆: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或情绪躁动.5例患者100%血清学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60%(3/5)脑脊液TPPA阳性;5例患者100%脑脊液蛋白和60%(3/5)脑脊液细胞数增高.②脊髓痨:表现为双下肢乏力、电击样疼痛伴麻木感.4例患者100%血清学RPR、TPPA和75%(3/4)脑脊液TPPA阳性;75%(3/4)脑脊液蛋白和100%(4/4)脑脊液细胞数升高.③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结论:脑实质梅毒多见于中年男性,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首诊误诊率高,及时正规和足量的药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8例神经梅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6-2008年诊断的18例神经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包括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膜血管梅毒7例,麻痹性痴呆5例及颅内占位2例。18例患者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16例(88.89%)患者脑脊液TRUST阳性,18例患者脑脊液TPPA阳性。7例脑脊液白细胞升高(≥10 × 106/L),13例患者脑脊液蛋白 > 0.5 g/L。头颅磁共振(MRI)分别表现为脱髓鞘、脑萎缩、脑梗死等。除2例血清TRUST滴度1 ∶ 4的患者外,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时,TRUST滴度均有4倍降低。除1例麻痹性痴呆外,所有患者在随访中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结论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其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30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0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果 30例患者符合神经梅毒的诊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脑膜血管型梅毒占37%,其次为脊髓痨占20%、麻痹性痴呆占20%。平均发病年龄是50.8岁,除了1例为女性外,均为男性。常见的症状是脑卒中,占37%,常见的体征是腱反射减弱、痴呆和深感觉障碍,分别占30%。结论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均为中青年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性痴呆、精神障碍、癫癎样发作;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100%阳性.脑脊液TPPA100%阳性,脑脊液RPR阳性率80%;8例患者曾被误诊,6例患者经青霉素驱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误诊率高;诊断要根据临床特点、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综合考虑.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小儿药疹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药疹的临床特点,分析致敏药物,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小儿药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其次为解热镇痛药,而药疹类型以麻疹样型、荨麻疹型、猩红热样型多见。结论小儿药疹应停用致敏药物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并予抗过敏治疗,重症者宜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合并感染者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并为预防救治此类疾病提供指导。方法将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07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抗菌药物所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维生素C为主要治疗药物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的联合治疗组(实验组)。观察两种不同疗法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过程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组患者均在16~180min内中毒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率100%。联合治疗组平均恢复时间(65.40±25.60)min,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93.00±36.87)min,P〈0.01。结论双硫仑样反应虽然发病急,临床症状重,但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施救,多能很快治愈。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为主要治疗药物的疗法是目前治疗本病的较好诜择。  相似文献   

19.
HIV阴性神经梅毒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8例神经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神经梅毒患者中男16例,女2例;平均发病年龄50.6岁,其中麻痹性痴呆9例,其次为脊髓痨3例,无症状型2例,视神经炎2例,脑膜型1例,脑膜血管型1例。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均为阳性,脑脊液检查:lO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阳性,18例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均为阳性,10例蛋白定量〉500mg/L;12例白细胞数≥10×10^9/L,CT、磁共振成像、肌电图等均无特异性,首诊误诊率为77.8%。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预后较差,应重视脑脊液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