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茜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127-12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内皮素(ET-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mg,1次/d,治疗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ET-1、MCP-1和MMP-9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ET-1、MCP-1和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ET-1、MCP-1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ET-1、MCP-1和MMP-9水平,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分别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d和40mg/d治疗。测定术前,术后4、12、24周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4周,2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hs-CRP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和hs-CRP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2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张宏  姚威  罗平 《中国药业》2013,22(5):77-78
目的回顾性分析瑞舒伐他汀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医院行直接PCI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208例,其中106例患者术前应用辛伐他汀40 mg(对照组),102例患者术前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瑞舒伐他汀组)。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PCI术中给予患者硝酸甘油于冠脉内注射并静脉注射肝素。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术后CK-MB峰值小于常规对照组,1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常规对照组,STR例数多于常规对照组,1个月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组。结论在直接PCI术前口服瑞舒伐他汀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PCI手术患者182例均分为2组:A组PCI术前72h应用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强化治疗;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口服)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24、72h的空腹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比较两组CIN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4、72h两组SCr、hs-CRP均明显升高(P<0.05),Ccr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及72h,A组SCr、hs-CRP低于B组(P<0.05),A组Ccr高于B组(P<0.05)。A组CIN发生率低于B组(2.20%vs.8.79%)(P<0.05)。结论 PCI术前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可降低PCI术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应用不同种类的负荷量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连续213例诊断为NSTEACS并行PCI术的老年患者(≥60岁)随机分为4组,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A组,55例)、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B组,51例)、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组(C组,53例)、瑞舒伐他汀负荷剂量组(D组,54例)。观察比较四组患者术后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术后造影剂肾病(CIN)、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四组患者cTNI、CK-MB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负荷剂量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且D组最低(P<0.05);术后四组sCr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eGFR明显下降(P<0.05),负荷剂量组比常规剂量组术后变化幅度小(P<0.05),且B组小于D组(P<0.05)。四组术后CIN发生率分别为21.8%、19.6%、3.8%、5.6%(P=0.006),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分别为25.5%、5.9%、18.9%、5.6%(P=0.005),负荷剂量组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老年NSTEACS患者PCI围术期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80 mg、瑞舒伐他汀20 mg治疗较常规剂量能减少围术期心肌损伤,更好地保护肾功能,降低CIN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杨光耀  燕威 《安徽医药》2018,39(10):1228-1232
目的 比较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84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SH水平分为A组(TSH为0.45~1.49 mIU/L,n=71)、B组(TSH为1.50~2.49 mIU/L,n=59)、C组(TSH为2.50~3.49 mIU/L,n=36)、D组(TSH为3.50~4.49 mIU/L,n=18),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6个月随访调查,记录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TSH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PCI术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4组对象性别、年龄、基础疾病、ACS类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血压、冠脉病变数目、置入支架数目、服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及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浓度及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所占比例高于A、B、C组(P<0.05)。②4组对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入院、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D组最高。③正常范围内TSH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呈线性相关,经多因素校正后,TSH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率仍呈正相关(P<0.05)。结论 TSH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正常范围内TSH水平上调,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栾蓉  邱丽筠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4-42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mg,1次/d,治疗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MMP-9、IL-6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MMP-9、IL-6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MMP-9、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发生与机体炎性反应激活有关。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MMP-9、IL-6和TNF-α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清内脂素和Syndecan-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非序贯治疗),每组45例.观察组PCI术前1 d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1个月改为40 mg/d,之后改为20 mg/d维持;对照组术前1 d及术后一直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维持,患者于入院即刻、术后72 h测定血清内脂素和Syndecan-4水平.记录2组患者的肝功损害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Syndecan-4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5、3.24,P<0.05);2组患者ALT、AST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Syndecan-4表达呈正相关(r=0.548,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7.8%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可以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AMI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降低MACE事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对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ACS患者随机分三组,A组30例,每晚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B组41例,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C组55例,采用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联合24~48 h替罗非班.随访6个月,观察血浆hsCRP、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变化.结果 三组治疗12个月,均能显著降低hsCRP,且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C两组能降低双侧IMT,且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CS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明显抑制hsCRP,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PCI经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d、20 mg/d,观察2组用药后4周、12周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心肌梗死、心绞痛、再次进行血运重建、心脏性猝死)、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12周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2组血脂均下降,LDL-C达标率分别为76.4%和55.8%,A组高于B组(P<0.05).hs-CRP水平降低,A组降低幅度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服药后4周A组3例、B组1例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正常上限值3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阿托伐他汀80 mg治疗提高LDL-c达标率、减少心脏缺血事件等方面效果明显,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江苏医药》2012,38(14)
目的 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PCI手术患者182例均分为2组:A组PCI术前72 h应用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睡前口服)强化治疗;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睡前口服)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24、72 h的空腹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比较两组CIN的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24、72 h两组SCr、hs-CRP均明显升高(P<0.05),Ccr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及72 h,A组SCr、hs-CRP低于B组(P<0.05),A组Ccr高于B组(P<0.05).A组CIN发生率低于B组(2.20%vs.8.79%)(P<0.05).结论 PCI术前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可降低PCI术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艳梅 《中国药业》2011,20(22):37-3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予以安慰剂、辛伐他汀(20 mg/d)和瑞舒伐他汀(10 mg/d)连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B组、C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C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B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效果优于辛伐他汀,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方面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缬沙坦80mg,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缬沙坦80mg,均1次/d,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B组及C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ACS患者早期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及缬沙坦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140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n=70)和B组(n=70),A组接受阿托伐他汀一日1次10 mg,B组接受阿托伐他汀一日1次20 mg治疗.测定术前、术后4、12和24周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4周,两组血脂和CRP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和CRP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心脏事件发生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伞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均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同时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冠脉血流改善情况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 3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白智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13-241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血脂和心脏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32例按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分别于PCI手术成功后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B组与C组TC和LDL-C降低更为显著(P<0.05);C组心脏缺血事件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A组和B组,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脂水平,减少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A组(n=32)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1),B组(n=33)用瑞舒伐他汀(20 mg·d-1)联合雷米普利(5 mg·d-1)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设健康对照组(n=30)。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和MMP-9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中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组在治疗后血清MMP-9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左室重构发生率低(P<0.01),再发心血管事件也有下降趋势。结论 AMI后给予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治疗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达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毛剑辉  刘迟 《中国药业》2014,(23):107-108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医院进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试验组术前及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给予普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给药后炎症反应、ST段回落、心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时心室重构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以评价中期疗效,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以评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室重构和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更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参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92%高于参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浆内皮素-1(ET-1)及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O水平高于参照组,ET-1、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IL-6水平(4.06±0.11)ng/L、hs-CRP水平(3.15±0.16)mg/L低于参照组的(8.95±0.29)ng/L、(6.95±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4.08%低于参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对AMI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行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miR-155/SHIP-1信号通路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81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和瑞舒伐他汀组(90例,PCI术前12 h、2 h分别给予20 mg瑞舒伐他汀),记录临床基线资料。分别于术前及PCI术后24 h取外周血,检测c Tn I、IFN-γ、TNF-α、IL-6水平,以及血清miR-155和外周血单核细胞SHIP-1的mRNA表达,检测调节性T细胞(CD4~+Foxp3~+T)。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出现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患者c Tn I、IFN-γ、TNF-α、IL-6和血清miR-155的表达显著降低,SHIP-1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CD4~+Fox P3~+Treg比例增加(P<0.0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术后30 d的严重心血管意外事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使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iR-155/SHIP-1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