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收集某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例,其中术后并发脑梗死12例,未合并脑梗死8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受伤时间、损伤程度、诊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阻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脑损伤程度以及脑疝发生率进行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非脑梗死组的值Bederson评分(1.48±0.34)和凋亡细胞数(59±12)低于脑梗死组的(2.79±0.28和116±19),两者之间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P0.05)。12例脑梗死患者中预后良好率为33.33%,死亡率则为8.33%,且治疗前后GOS预后评分对比,治疗后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后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和脑损伤程度等,需及时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提高脑梗死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标准及防治措施。方法将98例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情况,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受伤时间及术中脑损伤程度等方面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受伤时间以及脑损伤严重程度都显著增加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梗死的并发概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梗死须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合并症情况将其分为A组(50例)和B组(33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年龄、颅脑损伤时间、颅脑损伤程度、脑疝率、脑细胞凋亡数量以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进行对比,研究影响脑梗死发生率的各类因素,并探讨预防方式。结果 A组患者颅脑损伤率为76.00%(38/50)、脑疝发生率为56.00%(28/50),分别高于B组42.42%(14/33)和24.24%(8/33)。同时A组患者受伤时间、细胞凋亡数以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高于B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血肿开颅清除术后出现脑梗死病症的诱因和患者颅脑损伤时间、损伤程度、脑疝发生率、细胞凋亡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14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6例患者均采取去骨瓣减压、开颅清除血肿等手术治疗。术后1~4d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经去骨瓣减压术、抗血管痉挛、亚低温疗法及保守治疗措施治疗后,患者出院前按GOS评分,其中恢复良好74例,中残32例,重残24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差,致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尹宁  张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215-216
目的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成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患者均采取去骨瓣减压、开颅清除血肿等手术治疗。术后14 d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经去骨瓣减压术、抗血管痉挛、亚低温疗法及保守治疗措施治疗后,患者出院前按GOS评分,其中恢复良好37例,中残16例,重残12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差,致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宁亮  钱令涛  李严  梁卫东  朱司阳 《安徽医药》2015,36(9):1106-1108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47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后的4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和常规治疗,试验组2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疗效评估。结果 试验组脑梗死、脑积水、纵裂积液、硬膜下积液、癫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腰大池引流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03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颅清创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7%(4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2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7/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1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术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远期效果对比常规清创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GCS)评3~8分]的患者在开颅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雎或内减压术后的病死率在35%左右,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术后脑水肿导致的颅内高压,2004~2007年我们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高血压病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与开颅手术的效果差异,探讨微创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及常规开颅手术组各70例分别实施常规开颅手术及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0.34±11.35)min、术中出血平均(16.12±4.0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9%低于常规开颅手术组的(76.51±18.89)min(、97.45±15.70)mL、18.57%;微创血肿清除术组总有效92.86%与常规开颅手术组的94.2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脑组织损伤小,效果可靠,对全身影响较少,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例,自动出院2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7例,轻残16例,治愈1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常使病情加重,重视手术操作和早期诊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ICP、脑水肿体积和中线移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率为82.76%,对照组总生存率为4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以彻底有效地清除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的坏死脑组织并确切止血,有效清除其颅内血肿,改善其血液循环,降低其颅内高压,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2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CT或MRI诊断和治疗。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病情加重,出院时20例疗效评定中良好8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查CT或MRI,使其并发的大面积脑梗死及早得到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引流组(55例)和开颅组(52例)。引流组患者采取钻孔引流术治疗,开颅组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组患者NIHSS评分为(9.56±1.38)分,低于开颅组的(15.46±3.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开颅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除术后1例家属要求提前出院,2例无明显效果,余40例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为(9.71±2.45)分,高于分流术前(6.84±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术后2周行头颅CT检查,示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以侧脑室为主),体检骨窗压力较术前明显减低。结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仍需手术治疗,术前早期诊断及术中减少手术的创伤,是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颅内压及昏迷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颅内压(10.78±3.05)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20.73±2.82)mm 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2.67±1.96)分高于对照组的(9.24±1.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3年8月间急性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然后两组患者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CS)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6.67%,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6.6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并外伤性脑梗死,其患者病死率较高,如果及时发现该病症,应及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行去骨瓣减压对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并与常规开颅术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结果 大骨瓣术式组脑膨出20.0%,常规术式组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致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术式清除血肿彻底,减压充分,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70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实施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对照组实施实施单侧去骨瓣减压。记录患者术后1 d、3 d、7 d的颅内压,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GOS预后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研究组术后1 d、3 d、7 d的颅内压分别为(32.12±8.89)mm Hg、(25.72±4.26)mm Hg、(14.12±4.39)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7±6.58)mm Hg、(26.09±5.38)mm Hg、(19.12±4.39)mm Hg(P <0.05)。研究组预后良好31例(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60.0%)(P <0.05)。结论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质量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100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舒适组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操作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应激程度评估值;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结果舒适组满意度、应激程度评估值、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操作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住院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结论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100例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舒适组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操作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应激程度评估值;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结果舒适组满意度、应激程度评估值、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操作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住院时间、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 <0.05。结论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