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治疗的80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阿司匹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阿司匹林)和联合用药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组(90.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6.0%,高于阿司匹林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心绞痛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次数和心电图缺血时间均少于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心绞痛的治疗方式比单用阿司匹林的治疗方式疗效更为明显,该种联合治疗心绞痛的方式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临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魏酸钠+氯吡格雷)与对照组(阿司匹林+丹参),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魏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李伟 《西南军医》2011,13(6):1001-100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改善脑循环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综合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脑卒中的发生比率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反馈主要是胃肠道不适,病例数和严重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停药后自行消失。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该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负荷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单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用负荷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1周时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1)。两组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荷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14天;治疗组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加波立维(氯吡格雷)75mg,连服14天。结果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P<0.05),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总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较少发生缺血性脑卒中(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疗程均为15 d。治疗前后检测临床神经缺损程度及血清hs-CRP水平,并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有影响(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之间无明显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疗效均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血清hs-CRP水平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曲美他嗪和氯吡格雷,疗程8周,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有效控制率、心电图改善情况和总缺血时间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氯吡格雷治疗,每次75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等。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改善81例(90.0%),对照组67例(7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77例(85.6%),对照组66例(68.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洪宝武 《航空航天医药》2014,(10):1426-1427
目的:探讨大剂量氯毗格雷与阿司匹林、尿激酶溶栓联合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治疗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和大剂量氯毗格雷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梗后心绞痛发生率及再发心梗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梗后心绞痛发生率(5.88%)及再发心梗的发生率(2.94%)和病死率(5.8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11.76%,20.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氯毗格雷与阿司匹林、尿激酶溶栓联合方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梗后心绞痛发生率及再发心梗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唐微  闫翔  刘芳  沈桂林 《武警医学》2020,31(9):782-785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09至2016-09西部战区总医院18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凝集率(PA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进行2年的随访,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心血管事件生存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PT、APTT、LVEF、SV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FAR、D-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T、APTT、LVEF、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AR、D-D、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发现,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平均无心血管事件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提高抗血小板治疗效果,降低凝血系统活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患者远期预后的改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急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并对其血清指标、病情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总有效率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的10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视为对照组,另50例采用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视为观察组。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透明质酸(HA)、 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水平均较低(t=2.298、t=2.751、t=2.873,P<0.05);观察组的每天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t=2.909,P<0.05),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t=3.396,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χ2=4.332、χ2=5.316,P<0.05)。结论 采用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可促进其血清学指标的恢复,改善患者病情,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收治的86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降糖、溶栓等综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血管再通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程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1—3月收治的ACS患者201例,均行PCI治疗,其中,101例接受替格瑞洛治疗,作为研究组(n=101)。选取同期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阿司匹林(100 mg,1次/d)基础上,研究组服用替格瑞洛(90 mg,2次/d),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行PCI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但有一定出血风险和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疗法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对外周动脉疾病血管内治疗的病人局部血小板活化与临床终点的影响。方法病人于介入前服用500mg或300mg氯吡格雷,介入后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或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与安慰剂(氯吡格雷替代品),为期6个月。主要终点是血小板活化标记物β-血小板球蛋白和CD40L的局部浓度,以及病人对氯吡格雷的抗药率。次要终点包括介入后6个月的临床进展。结果入组病人80例,两组各40例。氯吡格雷组和安慰剂组β-血小板球蛋白平均介入周围浓度分别为224.5与365.5(P=0.03),CD40L的浓度分别为127和206.5(P=0.05)。30%接受氯吡格雷的病人具有抗药性。2例氯吡格雷组和8例安慰剂组病人需目标病灶血运重建(P=0.04)。需血运重建的氯吡格雷组病人对氯吡格雷均具抗药性。1例氯吡格雷组和2例安慰剂组病人并发轻微出血。结论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可减少介入周围血小板活化,并可改善其功能而未并发大量出血。个体化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对于外周动脉疾病病人的血管内治疗效果较满意。要点①探讨血管内治疗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作用。②相比单纯应用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可减少介入周围血小板活化。③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可改善血管内治疗病人的疗效。④当治疗血管内外周动脉疾病时,氯吡格雷抗药性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观察血塞通联合拜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与拜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的拜阿司匹林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结论 血塞通联合拜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拜阿司匹林、降血脂等治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稀释后静脉注射,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心绞痛改善有效率为66.6%。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6.6%,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63.3%,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拜新同联合血府逐瘀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35例于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拜新同联合血府逐瘀汤组(治疗组,n=68)和单纯拜新同组(对照组,n=67),治疗期28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4.7%和53.7%,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拜新同联合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提高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8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与血塞通静滴,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口服与血塞通静滴。总结护理干预的主要措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其疗效显著,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探索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的96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院阿司匹林治疗的94例为对照组,应用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77.1%,不良反应率12.5%,死亡率1.01%;对照组冠脉再通率为58.5%,不良反应率18.1%,死亡率9.6%,经统计学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日常生活能力)与MMSE(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半个月末、治疗1个月末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的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