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保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保持平稳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进一步发展。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主要是依据随测血压情况来选用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尽管使用大量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然而每年因高血压并发症而引发脑血管意外死亡的病例数仍旧逐年上升[1]。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与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中医时间护理干预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中医时间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口服降压药,根据每日服药次数不同按医院规定时间服药。干预组患者通过对其血压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将服药时间定为患者血压峰值前1.2h。每个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干预组患者血压水平下降更为显著,其血压降低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时间护理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控效果良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对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控制血压的效果。方法:针对本社区建档的79例高血压患者,在饮食、行为和规范用药,监测血压等方面给予指导。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结果:社区护理前后比较,对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区护理在帮助高血压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较好的控制血压有重要作用值得探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中青年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方法,整体护理组患者则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不同护理方法后,整体护理组SP、D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中青年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从而大大减低了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促进原发性高血压中青年病人的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金凤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141-1142
目的:通过对78例在校高中生原发性高血压(EH)的护理,研究探讨这一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治疗及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2013年就读的4863名高中生在健康体检中被临床确诊的EH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12周后,通过检测血压获得治疗护理效果,观察对比两组实行不同管理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高中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有积极的作用,是高中生高血压康复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按WHO标准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4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处理,干预组在患者就诊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护理人员进行随诊,实施监测血压,药物治疗,生活、行为方式方面的健康指导,并及时反馈、评价.1年后对两组患者测定的血压进行分析,作X2检验.结果:1年后,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为2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41.78%,X2检验,P<0.05,两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改变,从而影响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科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针对其心理障碍给予相应个性化护理措施,同时对其血压、心理障碍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护理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得以控制且心理障碍得以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及个性化护理.结果: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及时间,氧饱和度、血压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低氧血症、睡眠呼吸障碍,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的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加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3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对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收治的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与血压控制率。结果护理之后,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低于护理之前,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探究其对降压效果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 3例,常规护理)与干预组(43例,护理干预),就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压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黄静琼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57-1258
目的: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防止高血压急症和至残,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2011年间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辅导、生活方式和用药安全指导等护理支持,其突发意外情况和住院率优于常规治疗。结论:高血压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只有根据患者的不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文化程度不同等,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护理指导,更好的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同时监测其血压控制情况。通过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76例患者晨间血压的变化,探讨预防高龄高血压患者晨峰时段血压骤变导致意外的护理措施,以加强预见性护理。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行动态血压检查的患者76例,均为男性,60~97岁,平均(80.28±7.23)岁,并以80岁为界,<80岁为低龄组35例,≥80岁为高龄组41例,观察晨间血压变化及进餐、服用降压药后对血压的影响,分析年龄、临床症状与血压变化的关系。结果 76例晨峰时段服药、进餐后血压均呈下降趋势;高龄高血压患者服药、进餐后各时间段收缩压与服药进餐前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P<0.05),且临床症状发生率较高。结论 高龄高血压患者晨峰时段是病情观察的重点时段,因此,进行晨峰时段防止进餐、服药后血压下降所致意外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临床高血压病人护理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我科室80例患者自入院起通过对用降压药物的使用,以及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至出院时80例病人血压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治疗高血压除应用降压药物外,合理膳食,规律生活,自我监测血压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高血压病人护理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我科室80例患者自入院起通过对用降压药物的使用,以及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至出院时80例病人血压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治疗高血压除应用降压药物外,合理膳食,规律生活,自我监测血压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晓萍 《西南军医》2012,14(2):216-21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采用随访观察,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指导血压监测,定期随访护理干预等措施,随访时做好记录,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护理干预后血压下降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的控制血压,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对血压水平及相关并发症影响。方法收集2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明显,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时,使用强化护理的手段可明显提升护理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有着极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闵晓萍 《西南军医》2010,12(1):167-168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穿刺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7例,无死亡病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4例,20例恢复正常生活工作,18例生活能自理,14例生活不能自理,1例植物生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之一。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有效血压控制、合并症的及时处理,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1年12月-2013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8.5±7.9)岁。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以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为依据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率高达86.00%,对照组血压控制率仅为52.00%,两组患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各项评价内容的满意度均较高,最高的高达98.00%,而对照组各项评价内容的满意度相应较低,均在80.00%左右,两组患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能取得较好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