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PLLA纳米纤维担载紫杉醇对体外培养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株的抑制杀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细胞毒试验(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及形态学观察,研究紫杉醇对脑胶质瘤C6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PLLA纳米纤维担载紫杉醇作用于脑胶质瘤C6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有丝分裂周期被阻滞于G2/M期,DNA含量≥4C或DNA含量<2C的细胞比例增加。肿瘤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及多核细胞。结论:PLLA纳米纤维担载紫杉醇对胶质瘤细胞有肯定的抑制杀伤作用,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效应表现为时间依赖性与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诱导9L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紫杉醇对恶性胶质瘤9L细胞株有否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在经MTT比色法测试到紫杉醇对9L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来检测其细胞毒作用是否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结果:紫杉醇对9L细胞具显著细胞毒作用;01μmol/L紫杉醇作用下9L细胞分裂主要被阻滞在G2/M期,并在第72h出现凋亡细胞峰,此时培养细胞HE染色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抽提其DNA做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凋亡特有的DNA“阶梯”。结论:紫杉醇具有抗胶质瘤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通过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可为其最终广泛应用于临床脑胶质瘤病人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稳定的9L/Wistar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方法24只近交系雄性Wistar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大鼠右尾状核接种1×105个9L细胞,观察大鼠生存状态;接种后8天行MRI检查,观测颅内肿瘤生长情况.大鼠死亡后,取脑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后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果大鼠接种肿瘤细胞30天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3.38±1.60天.脑内均见肿瘤形成,未见肿瘤颅外生长.肿瘤周边界线明显,未见包膜.瘤内新生血管丰富,可见出血坏死。结论该方法建立的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稳定可靠,符合恶性胶质肉瘤生物学特性.该模型是理想的脑胶质瘤实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稳定的9L/Fischer 344大鼠颅内脑胶质瘤模型.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34只Fischer 344大鼠右侧额叶尾状核接种5×104个9L细胞.在接种9L细胞后第3、7、10和14天分别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1只的标本行冰冻切片处理,其余5只的标本行石蜡切片处理.余下10只大鼠自然死亡.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及生存时间,观测颅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和中间丝蛋白(Vimenti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 34只大鼠脑内均见肿瘤生长,成瘤率100%.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6.5±1.6)d,在接种9L细胞初期无明显不良反应,随着肿瘤的生长而逐渐出现相应的表现,其过程符合临床脑胶质瘤的发展过程.HE结果显示Fischer 344大鼠颅内生长的9L胶质瘤具有该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荧光结果显示9L脑胶质瘤细胞高表达特异性的蛋白Vimentin,肿瘤周围有表达GFAP的胶质细胞.结论 9L/Fischer 344大鼠原位脑胶质瘤模型良好地模拟了人颅内脑胶质瘤的发展过程,具备该肿瘤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模型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抗癌新药紫杉醇有否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培养细胞HE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观察到多行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株在紫杉醇作用下发生凋亡,将其作用于小鼠胶质瘤细胞G422动物模型,计算抑瘤率、观察瘤细胞形态及分析DNA片段。结果:BT325细胞在紫杉醇作用下,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细胞分裂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小鼠皮下G422胶质瘤在紫杉醇作用下肿瘤抑制率明显增加,细胞形态学表现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结论:紫杉醇具有明显的抗胶质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杉醇脂质体细胞毒作用和抗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稳定的9L/Fischer 344大鼠颅内脑胶质瘤显微切除模型.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在Fischer 344大鼠右侧额叶尾状核接种5× 104个9L细胞.在9L细胞种植后第7天应用神经外科显微技术近全切除大鼠颅内胶质瘤,分批处死动物.观察未手术大鼠及术后大鼠的生存状态及生存时间,观测颅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形态学特点;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和中间丝蛋白在脑胶质瘤切除术前及术后复发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未手术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6.5±1.6)d,手术切除肿瘤可提高大鼠的生存状态,延长生存时间[术后大鼠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8.4±2.3)d],但最终会因肿瘤复发而死亡.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术后复发的肿瘤无论是形态学还是生物学特性方面与术前相比都无明显变化.结论 近全切除9L/Fischer 344大鼠原位脑胶质瘤良好地模拟了人颅内脑胶质瘤手术切除的疾病发展过程,具备该肿瘤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模型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鼠脑胶质瘤细胞c6和鼠脑内皮细胞bEnd.3为模型,研究载多烯紫杉醇(DOC)的转铁蛋白(TF)修饰脂质体(DOC—TF—LP)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普通脂质体(LP),后插入法制备TF修饰LP(TF—LP)。荧光定量实验观察c6细胞和bEnd.3细胞对TF+LP和LP的摄取。MTT实验检测不同LP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构建c6细胞肿瘤球模型,观察不同LP对肿瘤球的穿透能力以及对肿瘤球体积的增长抑制能力。结果脑胶质瘤c6细胞对TF—LP的摄取效率是LP的3.2倍(P〈0.05);脑内皮细胞bEnd.3对TF—Lp的摄取效率是LP的2.6倍(P〈0.05)。DOC—TF—LP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大于DOC—LP和DOC游离溶液(P〈0.05)。载香豆素一6的TF—LP与肿瘤球共孵育4h后,TF—LP的荧光强度强于LP。DOC游离溶液、DOC—LP和DOC—TF—LP分别使肿瘤体积减小到原体积的80%、65%和38%。结论与DOC和DOC—LP相比,DOC—TF—LP能够更加有效地被脑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摄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球生长,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紫杉醇脂质体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及体内抗瘤作用。进行噻唑蓝(MTT)体外试验法和腹腔给药体内抗瘤试验。发现紫杉醇脂质体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COC1在浓度为22.5μg/ml、45μg/ml和90μg/m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78.48%、84.90%和93.53%。体内腹腔给予紫杉醇脂质体5mg/(kg  相似文献   

10.
周佳  王峥  郑新法  黄素文  林新跃  厉民 《浙江医学》2015,37(13):1136-1138,1174
目的 探讨伽玛刀联合紫杉醇治疗术后复发的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73 例胶质瘤术后 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5 例)和伽玛刀组(38 例)。联合治疗组在伽玛刀治疗前2h 静脉滴注紫杉醇100mg/m2,伽玛刀组仅行伽玛刀治疗。所有患者伽玛刀治疗方案均采用50%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病灶中心剂量28~32Gy,周边剂量14~16Gy。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伽玛刀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7.1%和39.5%,无统计学差异(P=0.838);近期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7.1%和81.6%,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1);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42.9%和42.1%,无统计学差异(P=0.948);两组中改善及稳定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7.1%和76.3%(P=0.010);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1%和34.2%,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9);总生存率分别为17.1%和13.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34)。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58)。结论 伽玛刀联合紫杉醇治疗能提高术后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近期疾病控制率,提高临床症状稳定改善率,并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4):113-116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对脑胶质瘤患者血清TGF-β、GFA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脑部恶性胶质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血清TGF-β及GFA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00%,明显低于观察组46.67%(P0.05);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63.33%,明显低于观察组83.33%(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GF-β、GFA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及化疗结束后,观察组血清TGF-β、GF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D及SD患者较PR患者血清TGF-β、GFA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PD患者较SD患者血清TGF-β、GFA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PR、SD、PD患者血清TGF-β、GF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可有效提高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疗效,并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GF-β、GFAP表达水平,对临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并对其进行活性测定,探讨临床应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理论根据。方法 采用机械分离、酶解聚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从10例脑胶质瘤制备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单细胞悬液,体外培养扩增;采用NAG酶荧光比色法测定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得率达到72.5±3.21;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生长旺盛,第3、4周能够达到10^9数量级,此时杀伤活  相似文献   

13.
红景天素对脑胶质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景天亲(rhodison)取自生长在长白山海拔约2000m苔原带的高山红景天。实验证明本品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和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亦有抗肿瘤作用[1],但报道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红景天素对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药物所用红景天素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提供。其性状为红色粉末,味苦,可溶于热水,配制成50μg/ml和100μg/ml两种浓度的原液,试验时分别取两种浓度的原液,按实验分组要求加入到1ml长满细胞的培养液中而成5μg/ml和10μg/ml的终浓度。1.2实验分组1.2.1制备细胞生长曲线分组采用体外C。细…  相似文献   

14.
紫杉醇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鼠连续5d腹腔注射紫杉醇的毒性作用。方法80只大鼠分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剂量分别是11.6、5.8、1.16mg/kg;另设溶剂对照组。分别在第8、33d各处死一半动物,测定血液生化、尿、病理等指标来判断其毒性作用。结果紫杉醇的毒性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与骨髓抑制等。结论紫杉醇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但其毒性是依赖剂量的,停药后可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连续5d腹腔注射紫杉醇的毒性作用.方法80只大鼠分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剂量分别是11.6、5.8、1.16mg/kg;另设溶剂对照组.分别在第8、33d各处死一半动物,测定血液生化、尿、病理等指标来判断其毒性作用.结果紫杉醇的毒性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与骨髓抑制等.结论紫杉醇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但其毒性是依赖剂量的,停药后可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培养人脑胶质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并对其进行活性测定,探讨临床应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理论根据。方法采用机械分离、酶解聚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从10例脑胶质瘤制备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单细胞悬液,体外培养扩增;采用NAG酶荧光比色法测定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结果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得率达到725±321;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生长旺盛,第3、4周能够达到109数量级,此时杀伤活性亦达到高峰。结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适当条件体外培养扩增,在数量和杀伤活性等方面能够满足临床要求,培养第3、4周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应用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多烯紫杉醇(DOC)联合Hh信号通路拮抗剂环靶明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MTT法考察多烯紫杉醇联合Hh信号通路拮抗剂环靶明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构建U87脑胶质瘤细胞肿瘤球模型,考查联合给药对肿瘤球体积的增长抑制能力。构建脑胶质瘤裸鼠异位肿瘤模型,随机分组,考察联合给药对脑胶质瘤的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并记录荷瘤裸鼠的生存期。结果 相比于单独用药组,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单独用药。通过异位肿瘤模型证实,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抑制肿瘤体积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的中位生存期。结论 多烯紫杉醇与环靶明均能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二者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是一种潜在的高效的脑胶质瘤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SD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参照有关文献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构建SD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顺铂(CDDP)联合吡柔比星(THP)对脑胶质瘤U87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DDP、THP以及两者联合应用时对U8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随药物浓度增加,CDDP组、THP组和联合组对U8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均P<0.01).联合组对U87细胞增殖抑制率较同浓度CDDP组、THP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当CDDP和THP浓度为≤0.625μg/mL时,联合组Q值分别为1.72、1.31,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当CDDP和THP浓度≥1.25 μg/mL时,联合组Q值分别为0.94、0.88、0.86、0.89,两药联合应用具有相加作用.结论 CDDP联合THP较单纯的CDDP或THP抑制U87细胞增殖作用更强,具有浓度依赖性.在较低剂量下就能达到明显肿瘤抑制效应,对杀伤U87细胞具有确切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易误诊为胶质瘤的非典型脑脓肿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全 《广西医学》2007,29(4):569-570
脑脓肿为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其中耳源性、鼻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者较易诊断,隐源性者容易误诊和漏诊.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类固醇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脑脓肿的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非典型的脑脓肿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易与脑胶质瘤混淆,两者鉴别困难,往往误诊误治.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脑脓肿56 例,其中误诊9例,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