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段后凸畸形截骨术中矢状面移位(ST)的研究进展。方法:在PubMed和CNKI数据库,分别以“ankylosing spondylitis” “sagittal translation”和“强直性脊柱炎”“矢状面移位”为关键词,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和中文,检索1970年1月—2...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矢状面机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矢状面上膝关节二维机构模型,求解矢状面髌股关节求解屈膝过程中髌骨与股骨的接触点移动,髌骨倾角、髌韧带倾角变化,髌股关节功能角变化以及髌股接触力和髌韧带作用力的变化等髌股关节运动及动力学参数.依据膝关节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间连接关系,以股胫关节交叉四连杆模型为基础,通过对髌股关节的几何描述及力平衡限定,并运用ADAMS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髌骨位置的改变是否会对髌股关节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03月-2021年03月于本研究中心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初次手术和内固定取出过程中进行关节镜诊断,比较各关节软骨状况及临床结果,采取影像学测量,评估髌骨位置变化。探究关节软骨状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60名,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8.6±7.2)岁,平均随访时间(26.8±8.5)月。患者接受手术后,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 Index并无统计学差异,Blackburne-Peel index指数由术前的(0.90±0.11)变为(0.81±0.13)。通过二次关节镜检查,依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评分系统评估,股骨内侧髁的软骨状况从3.81改善至3.35 (P=0.005),胫骨内侧平台的软骨状况从3.75改善至3.48(P=0.005)。股骨外侧髁的平均ICRS评分从0.15下降到0.43 (P=0.004),胫骨外侧髁的平均ICRS评分从0.38下降到0.96 (P<0.001)。髌骨侧平均ICRS分级为2...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骨盆截骨术治疗髋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骨盆-髋-股骨头完整新鲜尸标本4具,应用实验方法测定骨盆-髋-股骨头上压应力、剪应力、髂部应力以及不同髋臼指数下股骨头的下沉位移与髋臼接触应力。结果:表明不同髋臼指数下,在30°以下测试组股骨上应力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30°以上应力增加较快,两者应力相差15%,满足手术要求,股骨头位移里相似规律性,髋部接触应力集中有所改善。结论:骨盆截骨术治疗够脱位是一种既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又安全可靠的造盖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联合Smith-Petersen截骨(SPO截骨)对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矢状面失衡矫形效果,并与单纯后路矫形融合手术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64例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联合SPO组(33例)和单纯后路矫形组(31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脊柱全长X线评估脊柱侧凸冠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与腰椎前凸角(LL)差值(PI-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等情况,并观察随访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包括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PJK)、近端交界区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failure, PJF)、内固定失败等。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4 ~ 51个月,平均(34.38±8.6)个月。OLIF联合SPO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单纯后路矫形组(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单纯后路矫形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冠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同时OLIF联合SPO组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小于单纯后路矫形组(术后1周6.8°±4.5° vs 12.3°±7.3°,末次随访9.1°±7.3° vs 15.2°±11.7°,P<0.05)。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PT、LL、PI-LL及SV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OLIF联合SPO组末次随访LL大于单纯后路矫形组(34.3°±6.4° vs 29.6°±8.9°),PI-LL小于单纯后路矫形组(16.4°±5.3° vs 21.9°±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LIF联合SPO组PJK、PJF及内固定失败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后路矫形组(18.2% vs 2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结论 OLIF联合Smith-Petersen截骨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其能够提供坚强的前柱支撑,有效地恢复腰椎前凸,纠正矢状面失衡,并且还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作者设计的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新术式(“Z”型截骨术),提供生物力学基础。方法:采用8侧青年新鲜尸体上肢标本,用MTS试验机控制加载,用压敏片方法测压力。分析“Z”形截骨术对尺侧腕传递载荷功能的影响。结果:尺骨正向变异后腕关节在各种位置尺侧腕间隙测的压力均较正常标本高。“Z”型截骨术后,尺骨传递轴向载荷的量接近正常标本水平。结论:“Z”型截骨术符合局部解剖及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人膝关节正中矢状面的解剖特征和侧位膝关节X线像,借助于数字仪,并应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人膝关节股骨-胫骨和股骨-髂骨在矢状面内各自的啮合曲面方程。  相似文献   

9.
在50侧成人下颌骨的切面上,观察测量了下颌管在下颌支矢状截骨术的位置,下颌管至下颌骨内、外侧面,上、下缘的距离等。从解剖学角度讨论了术中防止下齿槽神经损伤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肘后正中心的手术入路,即尺骨鹰嘴矢状面薄片截骨入路的可显露范围以及缝线固定后的效果,探讨其用于肱骨髁间骨折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在18具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行肘后正中尺骨鹰嘴矢状面薄片截骨,观察测量此入路对肱骨远端的可显露范围,用PDS-Ⅱ缝线原位间断缝合所截两侧肌骨瓣,以MTS试验机模拟持续被动运动进行屈伸疲劳试验,检测固定效果。结果①所有标本均能完全显露向内至肱骨内髁及髁上的内侧面,向外至肱骨外髁及髁上外侧面,屈曲肘关节至100°以上则可将髁间窝、滑车及肱骨小头的后、下关节面完全显露。②疲劳试验前后横向距离差值、纵向距离差值分别为:(0.025±0.009)mm、(0.030±0.009)mm,均不超过0.05mm(P0.001)。结论肘后正中尺骨鹰嘴矢状面薄片截骨的新入路显露肱骨髁间满意,缝线固定两侧肌骨瓣后完全能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要求,此新的手术入路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11.
胫骨旋转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胫骨旋转状态对髌股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7个新鲜离体膝关节,在屈膝30°、60°、90°状态下,分别用压敏片测量胫骨中立位、内旋10°、20°、30°和外旋10°、20°、30°时的内、外侧髌股关节接触压力与峰值。结果外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接触压峰值呈非线性递增趋势,内侧呈非线性递减趋势;内旋过程中,外侧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均值和峰值逐渐减小,内侧则增加显著。上述变化在内旋20°到外旋20°的范围内较有规律。结论胫骨旋转畸形使髌股关节应力分布严重失衡,可能是引起髌股关节退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髌股关节排列异常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电测实验应力分析和压敏片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髌股关节的运动肌群应力的变化特点、髌股关节接触面积和应力分布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试。材料与方法:采用8具人膝关节标本,保留关节囊及股四头肌机腱,髌股关节间隙内安放压敏片,肌腱上安放应力传感器,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加载试验。结果:(1)股四头肌肌力对髌骨的稳定起重要作用。股内、外侧肌力不平衡(即股内侧肌肌力较弱)可使骸股关节接触压力和分布状态发生变化,使外侧髌股关节面接触压力升高。(2)在模拟髌股关节排列异常(髌骨外侧倾斜)的标本上,外侧髌股关节面接触压力及范围均明显增高,但髌骨固定在相对较小范围,使局部应力集中。(3)模拟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标本上,外侧关节接触压力和面积均有所下降,髌骨活动度增大,缓解了局部高接触压状态,但股四头肌肌力的不平衡仍影响髌骨的稳定。结论:股四头肌肌力不平衡对髌股关节接触应力和分布状态以及髌骨的位移范围均有较大影响,提示临床治疗中不应忽视对股四头肌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取6具尸体膝关节标本以晶体管压力传感器和Bourdon电子管压力仪测定胫骨平台的接触压力,结果表明,半月板完整时,如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则峰压力可增高至4.2MPa,大致与载荷成正比。然而,除半月板游离缘的软骨外.覆有半月板的软骨其压力不到2.0MPa。如将半月板30%切除或全切除,在2700N载荷作用时,峰压力分别高达5.6和7.6MPa。  相似文献   

14.
镍钛抓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镍钛抓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集成年新鲜膝关节标本6具,制成髌骨骨折,用NiTi-PC和AO张力带固定,并测定其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二种内固定在生物力学性能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镍钛抓髌器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特性,手术操作简单,避免髌骨的部分切除,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温热灌注疗法对低位直肠切断-吻合术后大鼠直肠愈合的抗拉强度等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同时对鼠肠的本构方程及其粘弹性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清洁级SD大鼠32只,先进行直肠低位切断-吻合术,然后随机分为单纯切断-吻合对照组(A)和腹腔温热灌注组(B),于术后第5天、 第15天取材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灌注组的抗拉强度、增量弹性模量。粘弹性性能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温热灌注疗法对直肠癌低位吻合术后直肠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不仅无不良影响,且有助于组织力学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软骨Ⅱ号方对兔骨关节炎软骨承受压缩载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设计关节软骨的单向压缩实验,观察以中医学柔肝为治法的中药软骨Ⅱ号方对实验性家兔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本方的作用机制。方法:按Hulth法建立家兔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维骨力)、中药组(软骨Ⅱ号方)。用环氧树脂塑造与关节软骨表面紧密贴切的顶盖与底座,顶盖用以提供机器加载时的施力作用面并消除因关节软骨表面平坦度的差异所带来的随机误差,底座用以限制标本的滑动。测试前揩干软骨表面水份,用电子游标卡尺测算标本平均厚度为1.0mm,设定机器的恒定加载形变为0.5mm,恒定加载时间为2min,在AG-100KNA岛津万能试验机下进行单向压缩实验,同时自动描记形变-载荷曲线。结果:民空白组相比,模型组0.5mm形变对应的载荷值及硬度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及西药组相比,中药组0.5mm形变对应的载荷值及硬度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实验设计体现了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软骨Ⅱ号方明显提高了软骨抗压缩载荷的能力,改善了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胶原-蛋白多糖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比较空心加压螺钉加张力带与其他方法固定髌骨。方法:8具新鲜膝关节尸体标本,分别行空心加压螺钉和克氏针等内固定,比较它们的受力状态。结果:空心自攻加压螺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能承受高负荷,性能优于克氏针内固定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看髌骨骨折以空心加压螺钉加张力带内固定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静脉瓣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部位静脉瓣膜的拉伸、滞后、压力松弛实验,表明静脉瓣膜的加载卸栽滞后现象和不同部位静脉瓣膜具有不同的抗张能力,作出对静脉瓣膜的生物力学性质的探索,为人造静脉瓣膜材料选择决定,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