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患者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压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疗效相对较高,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选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90例,对照组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监测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96.7%vs 83.3%)(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症状轻微对症治疗后消失,均坚持服药未终止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以后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用药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对照组组,组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降低程度、心率加快程度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新型降压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苯磺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硝苯组)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态血压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不明显(P0.05)。苯磺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6.2%、94.3%均高于硝苯组的38.5%、88.5%,但差异不明显(P0.05)。苯磺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3.8%),较硝苯组的8例(15.4%)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均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但相对后者,前者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常用降压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疗效。方法实验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80例均在2019年2—9月期间入院治疗,抛硬币法下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90)给予缬沙坦治疗,实验组(n=90)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糖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药物使用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疗效较好,血糖控制理想,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率,因此应用于临床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作用缓和而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A组)和氨氯地平组(B组),各40例。A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B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诊室血压达标率为92.5%(37/40),B组为87.5%(35/40),两组诊室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非杓型纠正为杓型)为52.5%(21/40),高于B组的32.5%(13/40)(P0.05)。结论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傍晚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但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昼夜节律异常改善率更高,能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要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7%(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先于对照组降至正常(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差距加大,整个治疗期间观察组的舒张压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拜新同治疗,研究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纽临床降压疗效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9,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一4.26,P〈O.05)。结论拜新同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均能显著降压,但是苯碘酸氨氯地平片除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依从性,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拜新同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19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与对照组9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非洛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恶心、轻度外周水肿、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对照组为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达到较好的降压效果,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心脑舒通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76例).两组病人均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加服心脑舒通胶囊,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2.85%,优于对照组的77.63%(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提高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C三组,各42例。A组给予缬沙坦片治疗,B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C组给予缬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各组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 C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出现头晕、水肿以及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部诊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案,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93.3%,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15.5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甚佳,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比较硝苯地平与是否合并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血压值均比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有效降低肝肾负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9月广西骨伤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69.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BP、S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Cor、E、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Cor、E、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血浆Cor及儿茶酚胺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A组(n=58)、贝那普利治疗的B组(n=58),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n=58),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三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83%,高于A组的68.97%,B组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为3.45%,低于A组的12.07以及B组的1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职工医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并早期肾损伤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后判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及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水平及治疗前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以上不良反应均未做特殊治疗而自行缓解,且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并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血压、缓解早期肾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普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伴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其对病人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17例老年2型DN伴高血压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58)。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普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93%)显著高于对照组(7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治疗前,2组间舒张压(DBP)、收缩压(SBP)、UAER、CRP、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BP、SBP、UAER、CRP、SCr及BUN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cr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1,P0.05),且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普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2型DN伴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病人血压、UAER及CRP水平,改善肾功能,安全性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于辉月 《内科》2014,(6):647-648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A组)50例和单一用药组(B组)47例,B组患者给予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A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0%)显著高于B组患者(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B组患者(P0.05)。治疗后A组患者SBP及DBP均明显低于B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雷米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