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开苦降法与脾升胃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魏玮  郝建军  周晓莉 《中医杂志》2004,45(9):715-716
李杲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升降相因,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用辛开苦降法升清降浊是治疗脾胃病的大法. 1 脾升胃降是对脾胃功能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2.
朱良春证治胃病经验钩述浙江省绍兴市中医医院(312000)董汉良,胡再永关键词:中医师,朱良春,脾胃病,经验朱良春主任医师为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临床经验丰富,总结其经验的《朱良春用药经验》一书,切切实实地记载了他的实践经验,现将其证治胃病经验钩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单兆伟从脾湿,胃热辨治脾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锐强 《河南中医》1999,19(1):36-36
单兆伟老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笔者有幸随单师临诊,获益匪浅。单师认为,脾病多湿、胃病多热,故脾胃病常从脾湿和胃热辨治,现就其治疗及用药特点,简要介绍如下。1脾湿与胃热的辨证要点单师在辨脾湿和胃热方面,主张从辨舌象、辨口渴和辨脉象入...  相似文献   

4.
治胃病3法     
徐家明 《新中医》1994,26(7):60-61
治胃病3法徐家明经云:“胃者、水谷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于胃”。此谓胃为受纳水谷之腑,水谷必经胃的作用,五脏六腑方能得以水谷之精气来维持其不断的生理活动。然其病机,不外有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劳倦之论。又有寒、热、虚、实、痰、湿、火(...  相似文献   

5.
郅琳  张雪鹏 《中医研究》2010,23(5):60-6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脾胃病已成为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脾胃病的发生多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而其中情志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机能密切相关,情志的产生、活动是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一,脏腑对情志的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相应地情志的异常活动也会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小儿脾胃病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所见,小儿脾胃病多属里证,病机性质有虚有实,病理因素有水湿、痰饮、气滞、血瘀、食积等等。脾之虚每以气虚为主,由气虚而致阳虚,阳虚及阴,而致阴虚。这一病机特点,提示了在临床上对小儿脾阴不足证候,拟用补养脾阴法的同时,必须顾及健脾益气,脾气健旺,利于脾阴来复。小儿脾病多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容  相似文献   

7.
8.
胃下垂一病,习以补气升提为法治之。笔者根据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通降法治疗,收到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其治疗机理探讨如下,望同道指正。胃为水谷之海,容受饮食。其主纳,纳则责下行,下行属通降。下行通降,胃则和顺。饮食入胃,胃泌津液,将水谷腐熟,下排入小肠。小肠接受胃腐熟的食物,吸收其精微,又将食物残渣向大肠传送。大肠将食物残渣吸收水份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些由八至出的过程,即通降过程。胃之纳腐,小肠受盛化物,大肠传导变化而出,均与胃肠的通降功能有关。胃居中焦,承上启下,是通降功能之枢纽,是肠道通降功能的…  相似文献   

9.
田勇  王晓岚  胡满香 《河北中医》2005,27(5):356-356
自《内经》提出“人以胃气为本”之说,脾胃的重要性在中医学治疗思想体系中已得以建立,经后世张仲景承气在胃,李东垣升阳在脾、甘寒益胃、甘温健脾、苦寒降逆在胃、诸虚皆由脾胃等诸说的进一步的发展充实,使“脾为后天之本”的思想深入医者之心,调补后天安五脏法也为广大医者所青睐。医家普遍认为脾胃病多由脾虚所致,故多用健脾益气之法。但是不详查病机,  相似文献   

10.
风药在脾胃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即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然而,风药多具辛味,其性属阳,善行气、发散,故能协助气机升降,疏通气机郁滞因此,风药也常用于气机失调所致的内伤杂病.笔者将风药在脾病中的应用略述如下1升阳除湿脾虚气弱,内外湿盛诸病,可用“风药胜湿法”如风药香薷能发越阳气,通利水湿,单用或与白术配伍,即薷术九,对脾虚水肿患者能散水和脾风药桂技能温化水湿,用于心脾阳虚,阳气不行,水湿内停而致之痰饮证,常与茯苓、白术配伍,即苓桂术甘汤,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风药葛根有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而奏止泄泻之效.湿…  相似文献   

11.
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徐立然 《中医研究》2010,23(2):53-54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和调五脏、洒陈于六腑之功能。《景岳全书·脾胃》曰:“胃司收纳,脾主运化,一运一纳,化生精气。”脾与胃的正常功能活动,体现在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3个方面。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则安。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旧’。针对脾胃病的特点,临床治疗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审证求因,通补结合,以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之功能为关键。现将脾胃病治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杨少山辨治胃病之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娣 《江西中医药》2005,36(1):13-13,22
杨少山系浙江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60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厚,擅理杂病沉疴,临床尤精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4.
药粥治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建华 《新中医》2001,33(9):24-24
揭招模老中医师承先祖父,行医40余年,治疗胃病有丰富临床经验,其药粥疗法别具一格,现介绍如下。方药与用法凡脾胃气虚,中气不足之胃病,治以补中益气,益脾健胃,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山药各100g,党参、白术各50g,当归、升麻、柴胡、肉苁蓉各20g,白芍、陈皮、炙甘草各10g。属肝胃不和者,治以养胃疏肝,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处方:柴胡、白芍、白及、蒲公英各20g,香附、炒枳壳、延胡索、黄连各15g,吴茱萸、乳香、没药各6g。上药均研末为散,每次用药散10g与粳米50g熬成清粥1碗,虚寒者…  相似文献   

15.
郝允海 《光明中医》2013,28(4):873-F0003
胃病乃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十人九胃"足以言明。余从医二十余年,素喜研读经典著作及各家学说,治疗胃病博采众家之长,效法于李东垣、喻嘉言、陈士铎等名家,施之临床,效如浮鼓。兹将心得及验案数则总结如下,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6.
17.
眩晕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证治体会原平市中医院(034100)皇甫云喜关键词眩晕疏肝和胃化痰升清补气升阳镇肝潜阳补肾填精眩晕在临床上颇为多见,以头晕眼花为主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严重者伴有呕吐,出汗等证。引起眩晕的原因较多,历代医家看法也颇不一致。例如...  相似文献   

18.
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振华 《河南中医》1998,18(1):9-10
浅谈对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李振华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脾胃病/中医病机脾胃病/中药疗法李振华,1925年11月生,河南省洛宁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现中医教授、主任医师,兼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9.
韩先知 《新中医》1991,(9):24-24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辨治脾胃病,力求从整体出发,全盘考虑,顾及脏腑间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和疾病的传变,随症变而拟抑补之方,现选两则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20.
脾胃病临床治验举隅北京通县新华医院(101100)张连合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治脾胃是中医治法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之一,兹举四法验案于下,以飨读者。一、调理气机法病例一赵××男35岁司机于1988年5月4日初诊。自述1978年开始胃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