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应用GEVV 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E峰、二尖瓣A峰,并根据公式计算颈动脉Young's弹性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脏输出指数、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二尖瓣E峰/二尖瓣E峰(E/A)比值.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为68.3%,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tHcy水平(27.75±8.97)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87±2.35)μmol/L(P<0.05).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至少一项心血管指标异常的占83.3%(50/60),心血管指标异常者中高tHcy的占82.4%,心血管指标异常组与正常组高tHcy的发生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IMT,颈动脉Young's弹性指数、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与血浆tHcy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0.31,0.23,P均<0.05).而射血分数、E/A比值与血浆tHcy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5,-0.21,P均<0.05).这种相关性在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剔除了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等因素影响后仍然存在.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动脉顺应性下降,直接影响心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动静脉内瘘栓塞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上海市静安中心医院和解放军第455医院MHD患者120例,根据其在半年内是否有过1次或1次以上的动静脉内瘘栓塞事件,将其分为动静脉内瘘栓塞组(AVFT)和动静脉内瘘非栓塞组(NAVFT),所有患者采用Phl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IMT,于透析日抽空腹血测定血浆tHcy、叶酸(FA)、VitB12、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糖(glu)、血浆白蛋白(Alb)、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MH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为90%,是正常人的34.6倍,其血浆tHcy水平(27.6±8.3)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5±1.7)μmol/L,P〈0.01。AVFT组tHcy血浆浓度、IMT平均值明显高于NAVFT组,P〈0.01,tHcy〉40μmol/L的患者数也明显多于NAVFT组,P〈0.05;MHD患者血浆tHcy浓度与IMT呈明显正相关,r=0.362,P〈0.01。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HHcy,HHcy可能是动静脉内瘘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磊  徐晓萍  于嘉屏 《检验医学》2009,24(2):106-108
目的探讨糖耐量受损的冠心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技术测定45例糖耐量受损的冠心病患者(糖耐量受损组)和51例糖耐量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耐量正常组)血浆tHcy水平,同时测定常规血脂。结果糖耐量受损组血浆tHcy、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糖耐量正常组(P〈0.05、P〈0.01);而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I(apo A-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cy水平和患者年龄、apo A-I相关(P〈0.05),而与其他血脂指标不相关(P〉0.05)。结论血浆tHcy水平的增高与糖耐量受损和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Hcy水平与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Hcy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均高于正常Hcy组(均P〈0.05)。结论 高Hcy血症与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测定82例MHD患者透析前的血浆总Hcy(tHcy)、CR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及白蛋白(Alb)和80例健康对照者的tHcy、CRP;应用Sequoia512超声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①MHD组IMT平均值、IMT增厚阳性率、斑块阳性检出率、血清CRP以及血浆t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MHD伴动脉硬化者的年龄、CRP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动脉硬化组的tHcy、BMI和Alb显著低于非动脉硬化组(P〈0.05),而血浆TC、BUN、舒张压等指标两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颈动脉IMT的因素有年龄、CRP、血浆tHcy水平(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they水平与Alb显著正相关(r=0.528,P=0.000)。结论 MHD患者血浆tHcy及血清CRP均明显高于健康人,MHD患者AS的发生与高水平血清CRP、相对低水平的血浆tHcy(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及Alb等密切相关,评价tHcy在MHD患者As中的作用时可能综合考虑到炎症、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关系。方法将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3月的101例患者分为两组:动静脉内瘘狭窄组37例,动静脉非狭窄组64例:分别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液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UV)、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结果动静脉内瘘狭窄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非狭窄组(P〈0.01),此外,动静脉内瘘狭窄组长期口服叶酸、VitB6例数明显低于动静脉内瘘非狭窄组(P〈0.05),动静脉内瘘狭窄组患者平均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平均动脉压、Scr、TG、CHO、HDL、LDL、TP、ALB、Hb、Hct等与动静脉内瘘非狭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动静脉内瘘狭窄有关,长期口服叶酸、维生素B6能减低动静脉的狭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血管高危因素与 IL-18水平的关系,探讨 SLE 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59例 SLE 女性患者按血浆 IL-18浓度分成3组:≤200 pg/mL(A 组),>200~350 pg/mL(B 组),>350 pg/mL(C组)。检测受试者传统和非传统心血管高危因素: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血糖、血脂、踝臂脉搏波速度(baPWV)、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等。结果IL-18血浆浓度最高的 SLE 患者(C 组)与 IL-18血浆浓度最低的 SLE 患者(A)组相比,血浆胰岛素、三酰甘油、Hcy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LE 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 Hcy 血症和血管硬度等协同作用最有可能促进 IL-18浓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李晔 《中国临床医学》2011,18(3):320-321
目的:探讨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将183例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2组:高同型半胱氨酸组(A组)57例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B组)126例,比较2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超敏CRP(hs-CRP)的差异。结果:A组的SBP、TC、LDL-C、Lp(a)、UA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Lp(a)、UA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95例子痫前期伴高(Hcy)血症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叶酸治疗,B组采用甲钴胺治疗,C组采用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监测治疗后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及平均动脉压和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C组和A组治疗后血浆t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叶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平均动脉压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且C组显著低于A组(P〈0.05)。C组和B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C组比A组、B组降低患者血浆tHcy水平、平均动脉压和24h尿蛋白定量疗效更显著。经过精心护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快,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的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CMBs分为CMBs组和非CMBs组,观察两组血脂水平、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CMB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CMBs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脂蛋白水平高于非CMBs组,而高密低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CMB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s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非CMBs组高,凝血酶原时间较非CMBs组短(P<0.05),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别;有高血压史、有颈动脉斑块、高三酰甘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糖尿病史的患者CMBs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合并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郝晓萍  邬碧波  唐琦  张黎明  俞华  贾洁爽 《临床荟萃》2010,25(18):1589-1592
目的 观察口服羟苯磺酸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相关营养、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MHD患者62例,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口服羟苯磺酸钙(2片,每日3次)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主要人体学指标、改良主观总体评价(SGA)评分、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总半胱氨酸(tHcy)、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析充分性(Kt/V>和蛋白分解代谢率(PCR).结果 ①治疗1个月后,MHD患者的干体质量、上臂肌围(MAMC)即有上升;治疗6个月后,患者平均干体质量、MAMC平均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改良SG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②治疗6个月后,MHD患者的血Alb治疗后(40±5)g/L较治疗前(37±5)g/L升高(P<0.05),PA(292±33)mg/L和血红蛋白(Hb)(95±14)g/L治疗后较治疗前(247±23)mg/L和(88±12)g/L明显升高(P<0.01).③CRP、IL-6、TNF-a、MDA、t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④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PCR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Kt/V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67例MHD患者通过SGA评分、人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进行营养评估,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标记物并记录心血管并发症.分析营养状况、炎症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根据SGA评分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9.3%.营养不良组hs-CRP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hs-CRP升高者22例(32.8%),其白蛋白(ALB)水平低于正常者(P<0.05).hs-CRP与SGA分值、ALB、血肌酐(Scr)负相关(P<0.05).合并心血管并发症者ALB、preALB低于无并发症者,而hs-CRP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67例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7.9%.结论 部分MHD患者存在MIA综合征,营养不良与炎症相互影响,二者可能共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MHD治疗3个月以上的稳定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TnT。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cTnT与其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原(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左心室肥大的相关性。结果 123例MHD患者血清cTnT中位数为0.046(0.028~0.066)ng/ml。合并CVD的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高于非CVD患者(0.062[0.044~0.083]ng/ml比0.031[0.020~0.046]ng/ml,P=-0.002)。糖尿病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0.061[0.042~0.102]ng/ml比0.044[0.025~0.064]ng/ml,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TnT与年龄(ρ=0.309,P=0.002)、糖化白蛋白(ρ=0.192,P=0.040)、NT—proBNP(ρ=0.448,P〈0.001)、hsCRP(ρ=-0.335,P〈0.00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ρ=0.315,P=0.004)及左心室质量指数(ρ=0.369,P〈0.001)呈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ρ=-0.280,P=0.00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ρ=-0.201,P=0.047)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204,P=0.043)、NT—proBNP(β=0.299,P=0.020)及左心室质量指数(β=0.345,P=0.003)与血清cTnT水平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cTnT水平与CVD的相关性高于NT—proBNP及hsCRP,与左心室肥大的相关性介于NT—proBNP与hsCRP之间。结论 MHD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升高,cTnT水平升高与患者高龄、容量负荷、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左心室肥大及伴发CVD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诊断营养不良血液透析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和20例正常人,检测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脂和TEG。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比较三组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1)MHD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6.6%,营养不良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低于营养正常者(P〈0.05)。(2)营养正常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营养不良组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纤维蛋白原升高(P〈0.05);与营养正常组比较,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MHD患者TEG反应时间(R值)延长,凝血指数(CI)负值增大,营养不良患者最大振幅(MA值)增大(P〈0.05)。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比较,MA值增大,CI负值增大(P〈0.05)。结论MHD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凝血功能改变较为复杂,常规凝血功能结合TEG检查能够早期发现不同营养状况血透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20例,常规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检测2组透析前、后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结果常规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联合组治疗后血压、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其治疗作用与血液灌流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中、大分子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不同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ndogenous digitalis-like substance,EDLS)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行低通量血液透析(low-flux hemodialysis,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液ET和EDLS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ET和血清EDL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LFHD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水平由(74.58±11.09)pg/ml升高至(89.97±26.09)pg/ml,而血清EDLS由(246.59±25.73)pg/ml降至(211.96±25.01)pg/ml,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FHD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水平由(75.27±17.58)pg/ml升高至(80.70±23.83)pg/ml,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DLS由(250.92±28.71)pg/ml降至(212.56±27.40)p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F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水平由(76.66±17.53)pg/ml降至(68.69±17.48)pg/ml,血清EDLS由(251.17±23.13)pg/ml降至(210.65±20.60)pg/ml,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ET水平在LFHD组和HFHD组升高,而在HDF组下降,其变化程度较LF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清EDLS均有明显下降,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透析模式均可有效降低血清EDLS,HDF可明显降低血浆ET。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心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FGF-23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本院MHD患者50例,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FGF-23,同时行血液生化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 MHD患者血清FGF-2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FGF-23与血清肌酐、磷、全段甲状旁腺激(iPTH)呈正相关(P〈0.01),与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VitD]呈负相关(P〈0.01),与血清钙无关(P〉0.05)。心血管病变组血清FGF-23显著高于非心血管病变组(P〈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GF-23是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β=0.189,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FGF-23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是重要的磷调节因子。FGF23与MHD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变化,探讨FKN、TIMP-1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长期规律血液透析(HD)的患者30例,应用ELISA法检测其透析前、后的FKN、TIMP-1血清水平,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透析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检测其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指数(BMI)、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及透析前后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MHD患者HD后的血清FKN水平比HD前升高(P〈0.01),HD后的TIMP-1水平比HD前升高(P〈0.01)。HD前血清FKN水平与HD前Hs-CRP呈正相关(r=0.387,P〈0.05),HD前血清FKN与HD前TIMP-1、透析年限无相关性(P〉0.05);HD前TIMP-1水平与HD前Hs-CRP、透析年限无相关性(P〉0.05)。HD前后FKN差值与HD前Hs-CRP呈正相关(r=0.291,P〈0.05),与HD前后TIMP-1差值及透析年限无相关性(P〉0.05);透析前后TIMP-1差值与HD前Hs-CRP呈正相关(r=0.226,P〈0.05),与透析年限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清FKN及TIMP-1水平增高。HD前后FKN及TIMP-1水平的瞬时变化可能与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与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经生物电阻抗检测干体质量达标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1名进入研究,根据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波动情况分为年龄相匹配的3组:透析中高血压组(n=11)、低血压组(n=12)和血压平稳组(n=8)。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患者透析前、后血浆ADMA水平,探讨ADMA与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关系,并进行组间矿物质骨代谢指标、电解质、营养指标、炎性标记物、血脂水平、脉压差和降压治疗等的比较。结果 31例MHD患者透析前血ADMA均值为3.37±1.48μmol/L,透析后降至1.71±0.80μmol/L(P0.001),均显著高于国外正常参考值。透析中低血压组透析前、后血ADMA值(4.38±1.56μmol/L,2.25±0.83μmol/L)均高于透析中高血压组和血压平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1.18μmol/L,1.32±0.60μmol/L和2.78±0.88μmol/L,1.43±0.56μmol/L;P=0.006和0.006)。透析中高血压组患者透析中的平均脉压差高于透析中低血压组和血压平稳组(62.41±11.57mmHg,48.80±12.88 mmHg和44.56±8.30 mmHg,P=0.004)。高血压组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高于血压平稳组(P值分别为0.036、0.039、0.046、0.046),低血压组同样指标也高于血压平稳组(P值分别为0.046、0.035、0.040、0.004),上述指标在高血压组和低血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体质量达标的MHD患者中,血ADM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波动与内皮功能不良、血管僵硬、微炎症状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