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充气止血带已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中以减少失血,但其造成大块肺栓塞已有几例报道,通过简单的临床观察难以识别静脉内栓子的发生,可以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仪,并评估栓子的形成与血液动力学、呼吸变化的关系。 研究对象为28例成年病人,共30次下肢矫形手术。在硫喷妥钠或乙咪酯全麻诱导气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手术中使用气压止血带充气压力的设定范围.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住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6例,按接受手术时间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下肢气压止血带充气压力设定:止血带充气后肢体动脉血流阻断压(LOP)加8~10 kPa;对照组患者压力设定:止血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手术患者术中气囊止血带的合适压力及其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10例自愿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行下肢动脉血循阻断压力试验,确定适宜的止血带压力.根据试验结果对38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采用阻断血循压力(180 mmHg)加120 mmHg(共300 mmHg)缚绑患肢实施手术.于止血带充气前(T0)、充气后即刻(T1)、充气30 min(T2)、松止血带后(T3)分别测定患者皮质醇、血糖、胰高血糖素的变化;观察不同时段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判断术中止血带使用效果.结果 不同时段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各时段血压、脉搏、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38例患者术中止血带使用达优率100%.结论 止血带止血能引起人体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而适宜的压力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选择152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测定腘动脉血流100%阻断时的压力,以测定值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时的压力为依据确定手术时充气压力,以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的压力加5~8 k Pa作为个体化的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选择236例骨科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1例)和对照组(115例),观察组止血带压力采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的压力加5~8 k Pa,对照组止血带压力采用气囊止血带参考数值(下肢为40~50 k Pa),观察术中创面的止血效果和术后止血带损伤发生情况。结果预实验组152例腘动脉血流10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为(23.85±3.26)k Pa,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为(22.65±3.18)k Pa。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效果均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止血带副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法可用于下肢手术时个体化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所致的并发症。方法对151例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儿,采取正确的方法绑扎止血带,选择恰当的压力(上肢使用压力19~29kPa,下肢使用压力28~55kPa)和使用时间,遵循充气快、放气慢的原则,使用中严密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51例患儿术中术野清晰,无渗血和出血。手术结束肢端血运良好,皮肤无淤血点及水疱发生;术后72h随访无1例发生止血带疼痛,肢体对各种刺激反应正常,无神经肌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是预防四肢手术患儿止血带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下肢手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虽不多见,一旦发生肺栓塞却十分危险。文献报道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发深静脉栓塞可高达80%,不过由于止血带引起者却比较少见。作者报道两例使用充气止血带实施膝手术,于放气时出现肺栓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四肢手术患儿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所致的并发症。方法对151例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四肢手术患儿,采取正确的方法绑扎止血带,选择恰当的压力(上肢使用压力19~29kPa,下肢使用压力28~55kPa)和使用时间,遵循充气快、放气慢的原则,使用中严密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51例患儿术中术野清晰,无渗血和出血。手术结束肢端血运良好,皮肤无淤血点及水疱发生;术后72h随访无1例发生止血带疼痛,肢体对各种刺激反应正常,无神经肌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是预防四肢手术患儿止血带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静脉区域麻醉完成四肢手术34例,效果满意,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适应征本法适用于上肢和下肢中段以下的软骨组织、骨、肌腱和神经损伤的清创缝合、肌腱或神经修补和骨折复位内固定等手术麻醉.忌用于药物过敏或严重心脏病患者.二、方法术前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正常后,在伤部以上置气囊止血带,暂缓充气.在伤部以下静脉穿刺备用,再将患肢抬高了分针或驱血带驱血后止血带充气,上肢250~300mmHg,下肢550~600mmHg,然后将麻醉药液由静脉内缓慢注入(我们用利多卡因,上肢80mg加5%葡萄糖液40ml,下肢100mg加葡萄糖液60ml).拔出针头,5~8分钟后即可手术(这段时间可用来消毒皮肤及铺巾).如需要在注射药物之远端(趾、指端)手术,则在推入药液前在腕或踝部用手或橡皮带压迫静脉使药液能返流到肢端.手术宜在60~90分钟内结束,以免止血带过久致并发症,一般局部静脉麻醉30分针内禁松止血带,术终放开止血带时,也宣间隔3~5分钟的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布比卡因用作局部静脉内麻醉的效能和安全性,作者对30例上肢手术成年患者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观察。术前用药如常规,麻醉前用生理盐水配制0.25%布比卡因40ml。用输液针在患肢远端行静脉穿刺,在近端分别缚扎两个空气止血带,用驱血带驱血或抬高患肢5min,然后将位置较高的止血带充气至45kPa左右,经静脉通路快速注入配制布比卡因溶液。麻醉完善后将下方止血带充气至上述压力,然后放松第一止血带,术毕或术中手术需放松止血带时,采用逐渐的间歇释放法。常  相似文献   

10.
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型骨科手术辅助工具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目前对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操作细节,尤其是充气压的选择存在许多争议.为充分发挥气压止血带的作用,需要在使用范围、使用时间及设定充气压方面有一规范认识,及时防止可能引发的副损伤,避免并发症发生.该文就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11.
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连续入院的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组,40例),一组不使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40例).全部采用后十字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固定人工膝关节(Smith-Nephew),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术中栓子面积百分率%Ae(即总栓子面积占右心房面积的百分率).术前及术后第1~10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房,评估止血带释放后的%Ae.结果 止血带组患者术中失血最小于非止血带组患者,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止血带组患者和非止血带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的1 min达到高峰;非止血带组患者%Ae仅在扩髓和植入假体时出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大于非止血带组患者.结论 止血带的使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连续入院的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止血带(止血带组,40例),一组不使用止血带(非止血带组,40例).全部采用后十字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固定人工膝关节(Smith-Nephew),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术中栓子面积百分率%Ae(即总栓子面积占右心房面积的百分率).术前及术后第1~10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房,评估止血带释放后的%Ae.结果 止血带组患者术中失血最小于非止血带组患者,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止血带组患者和非止血带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的1 min达到高峰;非止血带组患者%Ae仅在扩髓和植入假体时出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止血带组患者%Ae在释放止血带后大于非止血带组患者.结论 止血带的使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科下肢手术围手术期的血栓发生率,分析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手术804例患者,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804例患者中诊断有下肢静脉血栓134例,应用止血带组63例,未应用止血带组71例。根据修正的Geneva量表评分,非止血带组血栓危险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止血带组血栓危险度与年龄和血红蛋白相关。结论下肢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6.7%,多因素影响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临床骨科杂志》2021,24(2):292-296
气压止血带通过充气加压袖带压迫肢体近端动脉以达到手术区域止血的效果。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气压止血带可以获得优质的手术视野、无血的操作区域以及良好的假体置入环境。但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气压止血带使用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不断被挖掘与重视。如何更加精确地使用气压止血带,发挥其优势并规避风险,已成为气压止血带研究的主要方向。该文对气压止血带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用于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预防效果。方法将6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均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照组在术后开始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比较两组不同阶段的D-二聚体浓度,术后下肢肿胀程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有效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道40例择期足或踝手术的门诊成年病人,使用静脉内区域麻醉的经验。术前病人禁食8~12小时,来门诊后,休息1~2小时。经静脉输液后,大多数病人术前可静注芬太尼0.05~0.15mg、安定2~5mg。先用标准上臂止血带置于病人腓骨头下方3吋的小腿最粗处;另用一标准大腿止血带置于大腿中段。穿刺足背静脉或踝静脉并固定。抬高患肢,用驱血带驱血,小腿止血带充气使压力达300mmHg,大腿止血带备用不充气。患肢放平后,先注入0.5%利多卡因10ml,观察1分钟无毒性反应,然后注全量30~40ml,不留针。利多卡因剂量依患肢粗细而定,作者认为以肢体预测麻醉药量比按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获得更为清晰的手术野,使得义肢固定更为简便,气囊止血带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尤其是四肢手术。本研究就气囊止血带的最适充气压力、最佳捆绑部位、使用时间、释放时间点、止血带并发症及其对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康复等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系统地介绍止血带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下肢手术时于止血带充气前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在术毕松止血带时血药浓度往往呈一过性增多。使用肌松药又用充气止血带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作者选择16例体质良好(ASAⅠ~Ⅱ)实施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观察。 术前30~45min静注咪达唑仑15~25μg/kg,芬太尼1~3μg/kg。然后静注硫喷妥钠3~4mg/kg、芬太尼3~5μg/kg和琥珀胆碱1.5mg/kg,气管内插管,吸0.5~0.6%异氟醚-N_2O-O_2维持麻醉。保持ETCO_24.0~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至1990年共应用局部静脉麻醉于尺、桡骨骨折手法复位(26例)、手外伤清创(5例、尺桡骨骨折切开固定(1例)、脚外伤清创1例和包皮环切(7例)等手术。四肢手术常规用止血带阻断血流后于远端静脉内注入利多卡因溶液,上肢为0.5%40ml,下肢为0.25%60ml。包皮环切则用橡皮筋在阴茎根部阻断血流后向背静脉内一次注入1%利多卡因5ml。手术时间除1例外分别为40±10min,70min和30±5min,全组均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超过30~+min时,病人感止血带痛时则靠近原止血带的远端另换止血带,全组术中均未用辅助药。术后止血带痛一般不作处理,严重者肌注哌替啶1mg/kg。术毕时(须在注药30min后)缓慢和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置换术是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可减少出血,提供良好术野,且有利于关节假体与截骨面贴合。但是,术中使用止血带也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部分学者提出了优化使用止血带以减轻不利影响的策略,并得到验证。该文对初次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