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97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5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7例(63.79%),微血管性心绞痛4例(6.90%),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1.72%),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6例(27.59%);非冠心病39例。97例患者行心电图检查Ⅲ导联Q波28例,q波15例,无Q/q波15例;Ⅲ导联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48.28%、79.49%、60.82%、77.78%)均高于Ⅲ导联q波(22.41%、25.64%、23.71%、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Ⅲ导联QRS波群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超声心动图(UCG)、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及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冠心病患者的UCG、ECG、Holter及SPECT检查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作对照。结果 120例患者中,CAG检查98例患者为冠心病,UCG显示82例患者室壁节段运动异常,ECG显示68例患者ST-T段改变,Holter显示74患者例呈阳性,SPECT显示90例患者显像异常。UCG、ECG、Holter及SPECT诊断冠状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59%、60.20%、65.31%、83.67%和81.82%、59.09%、54.54%、63.64%。结论 UCG的敏感性略低于SPECT,但特异性明显高于其他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宗华  徐尚银 《临床荟萃》1997,12(14):640-641
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指导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我们在门诊和病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查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92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依据WHO标准(Circu-lation,1979,56:607),其中男68例,女24例,年龄60~日8岁,平均68±3.6岁。其中心肌梗塞20例,心绞痛38例,心律失常25例,心力衰竭9例。  相似文献   

4.
臧奎  常超  李东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53-2254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前1周内行静息、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观察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对于25例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以PCI术后3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评价硝酸甘油介入99Tc-MIBI心肌SPECT检测存活心肌的应用价值.结果: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3.9%、76.5%、81.3%,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91.8%,准确性为84.9%.结论: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SPECT在诊断冠心病及估测心肌存活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Heidenhain染色)诊断冠心病猝死(CAD-S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4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CAD-MI组)、119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HHD组)、9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HS组)、75例心脏病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HD-HS组)、6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COP组)以及同期体检科确诊的60例健康个体(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肌Heidenhain染色检查,分析各组心肌Heidenhain染色检测结果。结果 6组研究对象心肌Heidenhain染色阳性强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心肌Heidenhain染色检查结果强阳性(2+)作为CAD-SD的诊断标准,心肌Heidenhain染色诊断CAD-S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4.8%、99.5%、98.4%、98.3%、98.4%。结论心肌Heidenhain染色诊断CAD-SD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电图破裂QRS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60例患者属于急性心肌梗死,对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的QRS波、病理性Q波、破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进行观察,分析各波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症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破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症诊断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QRS波,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的敏感性与病理性Q波进行对比,两者之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心电图破裂QRS波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病症诊断的重要指标,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检查更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电图(DSE)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冠心病(CAD)的常规方法,是评价心肌梗死(MI)的一种较为理想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后,造成室壁运动异常的心肌中可以是坏死的心肌,也可以是存活的冬眠心肌,识别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是否存在活性,对选择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电图试验是识别存活心肌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应用酚丁胺负荷超声心电图试验来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MSCs)移植对合并心力衰竭的冠心病心梗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2004年6月~2005年6月,收治EF<50%的冠心病心梗患者23例,其中7例通过介入法经冠脉移植MSCs,16例仅行常规治疗。术后通过心脏超声以及核素显像方法全面评价心功能。结果2组患者均健康存活。实验组MSCs移植后2周起EF及CO显著提高,第6周最为明显;SPECT显示心肌梗死面积(MI)2周起明显缩小,第6周最为明显,第8周与第6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SCs移植应用于冠心病心梗患者能减小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MSCs移植有望为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1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冠心病多源性室性早搏的心电监护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源性室性早搏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以致猝死 ,而在老年冠心病中多源性室性早搏也较多见。本文对6 4例老年冠心病多源性室性早搏病人进行心电监护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收集 1997~ 2 0 0 0年心电监护老年冠心病多源性室性早搏 6 4例 ,其冠心病诊断均按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1979)而确立。其中男 5 9例(92 19% ) ,女 5例 (7 81% )。年龄 6 0~ 6 9岁 37例(5 7 81% ) ,70~ 79岁 2 1例 (32 81% ) ,80岁以上6例 (9 38% )。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 19例(2 9 6 9% ) ,合并高血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标准,评价核素心肌显像(SPECT)、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及两者合用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97例患者同期(1周)内行CAG、SPECT及TET,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PECT和TE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7.1%、83.9%,特异性分别为34.8%、77.3%,对双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3.3%、100%。除敏感性外,两者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者合用对于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轻、中度病变的检出率与TET、SPE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检查,TET具有价格便宜、简单实用、准确率较高等优点,是临床冠心病筛查的主要方法之一;与SPECT合用可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造影与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次极量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运动心肌核素显像两项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并在同期内(间隔<8周)接受SPECT检查,将CAG结果与SPE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冠心病35例,其它心脏病14例中,高血压病11例,心肌核素4例为阳性(占36.4%),3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为阳性(占33.3%),1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中2例心肌核素阳性(占18.2%).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的敏感性为97.1%,运动心肌核素的敏感性为91. 4%,特异性为81.8%.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显像均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由于后者的无创性,易于重复,是临床随访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SPECT)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患者同时进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SPEC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CAG为标准,SPE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3·18%,特异性50%,准确性指数81·67%,阳性预测值83·67%,阴性预测值72·73%。结论:SPECT与CAG从不同的角度诊断CAD符合率高。若CAG阳性则冠心病诊断成立,CAG与SPECT均阴性,可排除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的浓度 ,探讨二者在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中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冠心病患者 4 2例 ,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4 2~76 (6 1± 11)岁。按照 1979年国际心脏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其中不稳定心绞痛 (UAP)2 5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17例。高血压患者 4 5例 ,男 32例 ,女 13例 ,年龄 4 0~ 78(6 5± 14 )岁。按照 1999年EHO/ISH第四次修订的诊断标准 ,其中Ⅰ期高血压 18例 ,Ⅱ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显像 (SPECT)与电子束CT(EB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 (CAC)联合评价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于同期行EBCT和SPECT检查的患者 72例 ,记算每例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CS) ,结合CS和SPECT评价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1)按年龄和性别给定的CS阈值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7%、81%、75 %和 83 % ;(2 )按SPECT阳性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1%、76%、71%和 84% ;(3 )结合CS阈值和SPECT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平行试验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达 97%和 96% ,系列试验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达 95 %和 91% ,均显著高于单项试验的相应指标 (P <0 0 5 )。结论 :合理应用BECT冠状动脉钙化与核素心肌显像联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的准确性 ,减少漏诊或误诊 ,是临床诊断冠心病较为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15.
128例老年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对我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128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本组128例系我院1995年1月~1998年12月老年病房住院患者,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和WHO诊断标准)。其中男121例,女7例,年龄60~89(平均69.5)岁。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4300B型DCG仪,选用双极胸前(CM5、CM1)导联进行24小时监测。2 结果2.1 心律失常类型 本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多以2~3种心律失常并存,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居首位,尤其是室上性早搏的检出率很高,几乎所有的受检者均有室上性早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中a VR导联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地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89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最终均经过临床症状(和/或)电生理检查得到确诊;给予患者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将心电图a VR导联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心电图中a VR导联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诊断地位。结果所有心血管病患者临床辅助检查,患者中左主干病变18例、心室肥大17例、急性前壁MI 15例、急性下壁MI 11例、急性心包炎10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左前分支阻滞6例、心动过速4例。心电图中a VR导联确诊87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75%(P0.05)。结论心电图中a VR导联在心血管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地位,能提供较高的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14-4215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冠心病组108例,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64.15±10.80)岁。冠心病组再分为以下两亚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含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4.21±9.71)岁;稳定型心绞痛组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5~101(64.14±9.31)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显示缺血性ST-T段变化(ST-T段下移≥0.1mV);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18.
核素心肌显像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红  黄石安  袁岩 《临床荟萃》2001,16(9):423-423
迄今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因其为有创性检查 ,有一定的操作并发症 ,患者常常顾虑较大 ,依从性较差 ,且由于设备条件限制 ,在基层医院中难以开展。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各有优劣之处 ,现以 CAG结果为标准 ,分析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ECT)和动态心电图(Holter)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选自 1994年 11月至 2 0 0 0年 3月间因临床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而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 ,共 40例 ,男 32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8.8± 9.6 )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3例 ,陈旧性…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MI)并发脑梗死(CI)多见于老年人 ,由于其预后差 ,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CT与MRI在临床应用上的普及 ,MI合并CI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对此进行调查 ,旨在探讨老年MI合并CI的发生率、CT表现和相关的危险因素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MI患者110例为MI组 ,男86例 ,女24例 ;年龄60~79岁 ,平均69.8岁 ,MI的诊断均符合WHO标准。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74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OMI)24例 ,再梗死12例。MI部位为前壁(包括前间壁、前壁、侧壁和广泛前壁)50例 ,下壁(包…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出现J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是心律失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静息心电图对此仍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Osborn波 (J波 )是近年来在无创性心电图领域发展的一些新的预测方法和指标之一[1] 。本文通过对我院 97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中有无J波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以观察J波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5月收住院的 97例经临床、心电图和血清酶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 ,男 72例 ,女 2 5例 ,年龄 43~ 88(平均 6 3± 9.5 6 )岁。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30例 ,前壁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