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四逆汤中药附子、附片甘草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串联质谱ESI-MS/MS检测,定性分析附子、附片中的主要成分在配伍前后含变化。结果:附子、附片与甘草配伍后主要双酯生物碱、单酯生物碱乌头类生物碱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草乌花煎煮过程中三酯型乌头生物碱的酯交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中草药》2006,37(8):1156-1158
目的研究草乌花煎煮过程中脂类生物碱的变化。方法利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比较草乌花乙醇提取液、草乌花单煎液和草乌花煎煮后残渣中的生物碱。结果在草乌花单煎液中易溶于水的别那宁质量分数显著提高,未检测到脂肪酸酯型生物碱,三酯型脂类生物碱成为煎煮过草乌花中的主要生物碱。结论在草乌花煎煮过程中,双酯型和三酯型乌头生物碱除发生水解反应外,还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双酯型和三酯型脂类生物碱。三酯型乌头生物碱的C8位乙酰基被各种长链脂肪酰基取代的酯交换反应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麻黄附子甘草汤配伍过程中炮附子生物碱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ESI-MS/MSn)和内标法分析麻黄附子甘草汤方剂中二萜类生物碱种类和含量的变化,通过拆方研究了麻黄、甘草对附子生物碱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麻黄附子甘草汤的配伍内涵。研究表明,麻黄、甘草单独与炮附子配伍时能够通过化学和物理作用减少热解型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并生成脂型生物碱,但方剂组合后有效成分热解型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增加。结合初步药效学实验表明,热解型单酯型生物碱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说明炮附子在复方中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为热解型单酯型生物碱,同时复方的整体配伍利于有效成分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ESI-MS/MS^n)和内标法分析麻黄附子甘草汤方剂中二萜类生物碱种类和含量的变化,通过拆方研究了麻黄、甘草对附子生物碱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麻黄附子甘草汤的配伍内涵。研究表明,麻黄、甘草单独与炮附子配伍时能够通过化学和物理作用减少热解型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并生成脂型生物碱,但方剂组合后有效成分热解型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增加。结合初步药效学实验表明,热解型单酯型生物碱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说明炮附子在复方中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为热解型单酯型生物碱,同时复方的整体配伍利于有效成分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方法:采用电喷雾质谱方法(ESI-MS)分析附子炮制前后生物碱在种类和含量方面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附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在电喷雾质谱条件下可形成结构相似质子化分子,因而具有相似电离能力,利用离子峰的相对丰度可以近似地反映同类生物碱的相对含量的特点,通过添加结构相似的内标化合物,对附子及其炮制品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比较,找出其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减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四逆汤药物配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张宇  王朝晖等 《中成药》1996,18(12):9-11
四逆汤由附子、甘草、干姜三味药组成。本实验对附子与甘草、附子与干姜以及三味药配伍前后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碱类生物碱类生物碱的含量降低28.68%。附子与干姜配伍后乌头碱类生物碱的含量升高36.40%;附子与甘草、干姜配伍后乌头碱类生物碱的含量升高17.54%。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4,(7)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四逆汤(生附子、干姜和炙甘草)中11个有效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和6-姜酚)的量。方法四逆汤水提液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上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4 mmol/L乙酸铵和0.08%甲酸),梯度洗脱;地西泮乙腈溶液作为内标。MS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结果 11种成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4%10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可靠准确、灵敏高,可用于四逆汤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草乌叶及其煎煮液中的乌头碱类药效组分进行定性分析,说明煎煮前后化学成分发生的变化。方法: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法。结果:煎煮后草乌叶中的双酯型生物碱和三酯型生物碱均发生了水解。前者水解产物为苯甲酰乌头原碱和乌头原碱类生物碱;后者水解产物为3-乙酰乌头原碱类生物碱。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为草乌叶及复方制剂煎煮液中的生物碱类药效组分的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附子与半夏不同炮制品种配伍应用的ESI-MSn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采用电喷雾质谱方法(ESI-MS)分析附子与半夏不同炮制品配伍前后生物碱在种类和含量方面的变化。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生附子、生附子加生半夏、姜半夏、清半夏、法半夏共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进行系统考察。结果:与生附子相比,双酯型生物碱在附子加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共煎液中含量增高,附子加法半夏共煎液中的双脂型生物碱含量降低。结论:附子与姜半夏配伍的解毒机制是使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毒性小的单脂型生物碱;与清半夏、姜半夏、生半夏配伍的毒性增大的原因是其具有抑制附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水解或热解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逆汤中乌头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 ,复方中的有效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有效成分的研究 ,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 ,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 ,优化制剂工艺 ,制定质控标准 ,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四逆汤是东汉张仲景所创名方 ,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 ,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 ,临床常用于阳虚欲脱、脉微欲绝等证。四逆汤主要含乌头类生物碱 ,包括乌头碱 (Aconitine)、新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 (H ypaconitine)及其水解产物 ,对其进行研究对于阐明四逆汤回阳救逆的物…  相似文献   

11.
附子、四逆汤镇痛、抗炎作用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小鼠热板法测定不同时程痛阈,得知附子、四逆汤镇痛效应半衰期分别为11.05h及6.84h;又用ED50补量法测定附子、四逆汤抗大鼠蛋清性关节肿效应,推算得药物抗炎成份在大鼠体内6h存留率分别是0.60及0.69,抗炎药效半衰期分别是8.11h及11.35h。  相似文献   

12.
四逆汤组方配伍减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四逆汤组方中所含的有毒中药附子,从毒理学角度研究四逆汤组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平行比较附子、附子配伍甘草、附子配伍干姜和四逆汤全方水煎液小鼠急性毒性、大鼠心脏毒性和毒性成分,测定小鼠急性毒性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鼠心脏毒性半数中毒剂量(TD50)和水煎液液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从急性毒性、毒性靶器官和毒性成分3个方面研究四逆汤组方中不同配伍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结果四逆汤组方中附子配伍甘草急性毒性的 LD50和心脏毒性的 TD50高于单用附子与四逆汤全方。而附子配伍干姜对附子的急性毒性的 LD50和心脏毒性的 TD50影响不明显。附子配伍甘草水煎液中主要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低于附子配伍干姜。结论四逆汤组方配伍药物中甘草对附子毒性具有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逆汤组方科学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志南  王娟 《中草药》2016,47(2):358-362
分析四逆汤的组方背景,以四逆汤临床急救休克病证为主线,探讨了张仲景抢救休克病证面临的三大问题:(1)在不能快速补充血容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附子回阳救逆;(2)在胃肠微循环严重障碍的休克病理状态下,如何让附子的有效成分能更快吸收;(3)在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前提条件下,如何解除附子毒性。旨在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且对于传统经典方剂应用于现代临床或中药新药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比较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 (U V)法在测定附子总生物碱中差异 ,探讨适宜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两种方法测定相同样品 ,比较测定结果差异 ,并考察操作步骤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对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滴定法的加样回收率为 97.7% ,而U V法为 75 .6 % ,滴定法测定结果更准确。水分及萃取静置时间对 UV法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结论 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测定以滴定法 (药典法 )为宜 ,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其测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八味地黄汤各药味对附子生物碱影响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八味地黄汤为研究对象,考察各药味对附子生物碱的影响规律,揭示附子配伍组方的科学内涵,为科学阐释八味地黄汤配伍规律提供化学依据。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八味地黄汤,附子加山茱萸、山药、肉桂、丹皮、泽泻、地黄、茯苓共煎液以及次乌头碱加山茱萸、山药共煎液进行系统考察。结果次乌头碱加山药、山茱萸,附子加山药等共煎液中次乌头碱含量较高;八味地黄汤、附子加山茱萸共煎液中次乌头碱含量较低;肉桂、丹皮、泽泻、地黄、茯苓等对附子生物碱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八味地黄汤中乌头碱和中乌头碱水解和溶出比较完全,次乌头碱的含量较少,次乌头碱的减少是由于水解以及溶出受到抑制导致。其中山茱萸对制附子起减毒作用,其减毒机制主要是抑制了制附子中次乌头碱的溶出。而山药则能导致附子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建立附子炮制新方法。方法附子饮片25%氨水提取物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R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二乙胺-乙腈,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分别考察炮制过程中所用不同生物酶比例及用量、甘草与干姜的用量以及蒸制时间对附片生物碱含有量的影响,进而筛选出最优的炮制工艺。结果 6种生物碱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5),平均加样回收率91.51%~102.3%, RSD 0.90%~2.41%。在炮制过程中,加入混合酶,随后使用甘草粉-干姜粉的混合粉均匀挂粉后进行高压蒸制40 min,得到效毒比最高的新型附片。此新型附片的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有量可达0.035%,而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低至0.010%。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控,所得附片有效且可安全使用,可作为替代附子传统加工工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GC-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四逆汤和缺甘草四逆汤干预后大鼠血浆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变化,研究四逆汤中甘草对附子的减毒作用。1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四逆汤组和缺甘草四逆汤组。四逆汤组和缺甘草四逆汤组分别灌胃药液(生药质量浓度为0.8 g·m L~(-1)),剂量为0.02 m L·g~(-1),每日1次,连续7 d;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0.5 h,收集血浆样本,应用GC-MS检测。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得到14个潜在代谢标志物(指认13个),并对其相对含量及代谢途径进行分析。与缺甘草方组相比,四逆汤组对7个代谢标志物进行了回调。通过对这些代谢标志物的生理功能分析,推测四逆汤中甘草可以通过调节方中附子对糖酵解、脂质代谢、三羧酸循环和部分氨基酸等生物代谢途径的影响减低附子之毒性。  相似文献   

18.
增液汤和四逆汤抗心室重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寒性方增液汤和热性方四逆汤对实验性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及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法分别制备小鼠和大鼠心室重构模型、观察增液汤和四逆汤对心脏指数、血压、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羟脯氨酸(Hyp)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或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脏指数显著增加,血压升高,心肌组织AngⅡ、ET、HyP含量明显增加,血清ALD含量明显增加;增液汤能明显减少心脏指数,降低血压,减少AngⅡ、ET、Hyp、ALD含量;四逆汤除了对心肌组织ET含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外,对其他指标作用不明显.结论寒性方增液汤抗心室重构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压、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有关.热性方四逆汤无明显抗心室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附子、干姜、肉桂复方及小复方喂大鼠,研究其对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素,垂体TSH、LH合成及释放的影响以选择有效组方,简化热证动物模型用药。结果证明各复方均使心率略为加快,动情周期略有缩短,肾上腺皮质素合成增多,垂体TSH,LH的合成和释放均增多。其中附子和干姜组与大复方的作用一致,可用作虚热证动物模型的复方。  相似文献   

20.
用附子、干姜、肉桂复方及小复方喂大鼠,研究其对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素,垂体TSH、LH合成及释放的影响以选择有效组方,简化热证动物模型用药。结果证明各复方均使心率略为加快,动情周期略有缩短,肾上腺皮质素合成增多,垂体TSH,LH的合成和释放均增多。其中附子和干姜组与大复方的作用一致,可用作虚热证动物模型的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