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痛风灵抗炎、镇痛、抗痛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传统古方痛风灵的抗炎、镇痛、抗痛风等作用。方法:采用了炎症、疼痛及痛风模型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痛风灵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及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痛风灵能明显对抗尿酸钠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引起小鼠足痛有对抗作用。结论:痛风灵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和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忍冬藤痛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等炎症模型研究忍冬藤痛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忍冬藤痛风颗粒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忍冬藤痛风颗粒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痛风定冲剂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祥  王希  黄少斌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05-2506
目的研究痛风定冲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耳廓肿胀、大鼠足跖肿胀、大鼠踝关节肿胀等实验观察其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痛风定冲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尿酸钠致大鼠踝关节肿胀;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值,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痛反应。结论痛风定冲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尿酸钠结晶(MSU)诱导大鼠足肿胀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小鼠琼脂肉芽肿模型等观察了痛风宁Ⅰ号的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及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结果痛风宁Ⅰ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痛风宁I号抗炎及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尿酸钠结晶(MSU)诱导大鼠足肿胀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小鼠琼脂肉芽肿模型等观察了I号的抗炎作用,用小鼠热板法及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结果痛风宁I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金铃子散水煎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观察金铃子散水煎液对热板法所致小鼠出现舔足时间(痛阈值)及醋酸扭体法所致小鼠扭体次数(15min内)的影响。结果:金铃子散水煎液高剂量组可使热板法小鼠在给药后30min、60min及90min痛阈值明显延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金铃子散水煎液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痛风颗粒防治痛风作用及其相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痛风颗粒防治痛风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运用酚红排泄法、Oxonic acid,potassium salt(OAPS)诱导大鼠高尿酸血症、热板法、醋酸致小鼠扭体、二甲苯致耳肿胀、角叉菜胶或尿酸致小鼠足肿胀等方法探讨药物的作用。结果:痛风颗粒可显著减少尿酸生成,同时增加其尿酸排泄,并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痛风颗粒的抗痛风作用与其具有减少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镇痛及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芪桂痛风片对大鼠关节炎模型、小鼠热板和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的影响。方法 给予芪桂痛风片5 d后,观察芪桂痛风片对尿酸钠致大鼠关节炎模型痛阈改变的影响;采用小鼠热板模型,观察小鼠给予芪桂痛风片后舔足潜伏期的变化;小鼠ip 0.7%醋酸,观察给予芪桂痛风片后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大鼠关节炎模型造模1 h后,芪桂痛风片8.10 g/kg剂量组大鼠痛阈降低值和降低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造模3、5 h后,芪桂痛风片4.05、8.10 g/kg剂量组大鼠痛阈降低值和降低率较模型组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0.01)。末次给药60、90、120 min后,芪桂痛风片各剂量(11.70、5.85、2.93 g/kg)组小鼠舔足潜伏期均比模型组延长。芪桂痛风片各剂量(11.70、5.85、2.93 g/kg)组小鼠扭体次数和扭体率均低于模型组,小鼠扭体潜伏期高于模型组。结论 芪桂痛风片能够减轻尿酸钠注射引起的大鼠关节痛阈降低,并减轻小鼠热板和醋酸引起的疼痛,提示芪桂痛风片具有抗实验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黄汤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黄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耳肿胀法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三黄汤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三黄汤的镇痛作用。结果:三黄汤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扭体次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三黄汤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独活胶囊镇痛和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独活胶囊的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热板法及醋酸扭体反应观察其镇痛效果;通过对晶体牛血清白蛋白引起的Ⅲ型超敏反应及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观察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结果:独活胶囊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提高痛阈分率;明显减少醋酸腹腔注射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可明显减少BSA引起的家兔尿蛋白量,明显减轻BNCD小鼠两耳片重量差。结论:独活胶囊有明显的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藏药桑当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藏药桑当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探讨该药抗痛风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上寻找安全、有效、具有藏医药特色的痛风药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鸡蛋清致炎法、棉球植入法、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观察藏药桑当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及扭体法观察藏药桑当的镇痛作用。结果:桑当对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的程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减少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和升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结论:桑当具有良好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棉丹通肺化淤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醋酸刺激扭体、痛经扭体和热板法观察药物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肿胀法、足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抗炎作用.结果:棉丹通肺化淤胶囊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及痛经扭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提高小鼠在热板上的热痛阈.对二甲苯诱发的耳肿胀、5-羟色胺诱发的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棉丹通肺化淤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通脉祛浊汤的抗炎、镇痛效果。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掌肿胀两种急性炎症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通脉祛浊汤可减轻小鼠耳及足炎症反应的肿胀度,显著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可明显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值,延长舔足反应时间;其中通脉祛浊汤高、中剂量组的抗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阳性对照药物组(P0.05)。结论通脉祛浊汤的抗炎、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龙胆泻肝汤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的镇痛作用。方法 :(1)扭体法 :腹腔注射 0 .6 %的醋酸使小鼠产生剧烈疼痛而出现扭体反应。记录腹腔注射醋酸后 15 min内小鼠的扭体反应数。 (2 )热板法 :将筛选合格的小鼠在给药后 0 .5 ,1,2 h置于热板〔温度为 (5 5 .0± 0 .5 )℃〕上 ,记录小鼠因热刺激产生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结果 :龙胆泻肝汤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反应数 ;显著延长给药后 (热板法 ) 1,2 h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结论 :龙胆泻肝汤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藏方猫乳儿散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藏方猫乳儿散的抗炎镇痛实验研究,探讨该方抗痛风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上寻找安全、有效、具有藏医药特色的痛风药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鸡蛋清致炎法、棉球植入法、二甲苯致耳肿胀法观察藏方猫乳儿散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及扭体法观察藏方猫乳儿散的镇痛作用;结果:藏方猫乳儿散对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的程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减少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和升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结论:藏方猫儿散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鞭草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马鞭草的镇痛作用.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马鞭草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可明显延长热板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痈阈值.结论:马鞭草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味清浊散乙醇提取物镇痛镇静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味清浊散乙醇提取物(WWQZSAE)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刺激法、光热尾痛法、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作用研究;采用小鼠自主活动计数法观察镇静作用。结果:WWQZSAE ig能提高热板法和光热尾痛法试验小鼠痛阈值;减少由醋酸引起的试验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结论:WWQZSAE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苓丹痛风康胶囊抗痛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苓丹痛风康胶囊抗痛风作用的研究,探讨该药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口服给药,运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运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运用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法观察其对尿酸、黄嘌呤氧化酶、尿素氮的影响;结果:苓丹痛风康胶囊有明显的抗炎、镇痛、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作用,并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血尿素氮。结论:苓丹痛风康胶囊具有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靖胆汤(黄连、白芍、附子、金钱草、枳壳等)镇痛、抗炎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板刺激法、醋酸刺激扭体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郭炎症等方法研究靖胆汤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结果:靖胆汤对热板刺激法、醋酸刺激扭体法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二甲苯致小鼠耳郭炎症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结论:靖胆汤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八味痛风康微丸的抗痛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盐结晶(MSU)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次黄嘌呤所致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八味痛风康微丸的抗痛风作用,并通过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和甲醛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八味痛风康微丸16.4g/kg以上剂量可明显抑制尿酸盐结晶(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并能降低次黄嘌呤所致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能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并能够降低甲醛致小鼠镇痛实验中足中PGE2含量;八味痛风康微丸也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抑制角叉菜胶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八味痛风康微丸具有抗痛风、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PGE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