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调查绍兴市区中学生生命早期应激及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绍兴市区6所中学的518例初中生和468例高中生以生命早期应激问卷(ELSQ)调查生命早期应激发生情况;根据有无生命早期应激及其数量,共分成6组:初中生高应激组(应激数量≥3个,75例)、低应激组(应激数量1~2个,279例)、对照组(无应激,164例)和高中生高应激组(应激数量≥3个,92例)、低应激组(应激数量1~2个,260例)、对照组(无应激,116例),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定各组的情绪障碍情况。结果绍兴市中学生焦虑、抑郁症状等情绪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6.73%和31.54%,初中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的焦虑症状发生率高于初中生;绍兴中学生生命早期应激发生率为71.60%,以家庭暴力、遭受欺凌、与父母分离及家庭冲突发生率最高;初中生经历自己患重大疾病、遭受欺凌、情感虐待或忽视、家庭暴力、家庭灾祸等应激事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而高中生在经历家庭冲突、与父母分离、家庭暴力、遭受欺凌、亲人死亡、情感虐待或忽视及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等应激事件时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生命早期应激与中学生情绪障碍的发生有相关性,特别是抑郁情绪与ELS数量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达2/3以上的青少年存在生命早期应激,生命早期应激与中学生焦虑、抑郁密切相关,生命早期应激可能是导致中学生出现情绪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布特点及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延边大学的1 075名医学生进行健康测试.[结果]延边地区医学生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的项目依次为强迫症状(26.6%)、人际关系敏感(18.6%)及抑郁(14.6%);调整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及父母双方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后,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延边地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和医学生常模,且与生活事件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依据CCMD-3进行诊断,然后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测试,分为三组.按starkstein法将病灶定位,采用多因素分析.[结果]①急性PSD发生率为62%,其中轻度抑郁占52%,中度抑郁占38%,重度抑郁占10%.②病灶最前点与额极的距离,以及病灶最后点与枕极的距离,均与抑郁症成负相关.③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合并症、经济状况是影响抑郁症的主要相关因素,而病灶所在的大脑半球、CT扫描上显示的陈旧病灶、性别、年龄、中风性质与抑郁症的发生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SD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朝鲜族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方法]以189名朝鲜族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进行调查.[结果]朝鲜族大学生在人格特征精神质维度上,与父亲及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负相关;与父亲的过度干涉,父亲及母亲的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呈正相关.在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上,与父亲及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正相关;与父亲的过度干涉呈负相关.在人格特征的神经质维度上,与父亲的拒绝、否认,父亲的惩罚、严厉呈正相关.在人格特征的掩饰性或幼稚的维度上,与父亲及母亲的偏爱被试,父亲的过度保护呈负相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呈正相关.[结论]朝鲜族家庭父母对子女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对255名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 ①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5.4%;②心理问题组的P、N因子分显著高于健康组(P,t=2.727,P<0.05;N,t=9.077,P<0.05);③心理问题组的生活事件总分的秩次显著高于健康组(U=1228.00,P<0.05);④Logistic回归方程:Y=-7.985+0.229N+0.12 alesc1+0.172 alesc2+0.875×父母感情状况.结论 稳定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学习氛围、父母的婚姻幸福是保证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水平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方法]于2004年8月—9月间,在延边地区图们市选择2个镇,随机抽取30岁以上的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并测定空腹血脂及血糖.[结果]朝鲜族和汉族男性代谢综合征的粗患病率分别为27.6%,13.8%,女性分别为28.0%,12.1%;朝鲜族和汉族男性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24.97%,12.98%,女性分别为24.06%,11.67%;朝鲜族男女粗患病率及标准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汉族.朝鲜族人群无代谢异常发生率和1种代谢异常患病率显著低于汉族,而2种以上代谢异常患病率却明显高于汉族.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朝鲜族代谢综合征与性别、吸烟量、饮酒量、腰臀比值、腰围、总胆固醇及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有密切关系;汉族与性别、吸烟量、饮酒量、腰围及总胆固醇有密切关系.[结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间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人格、社交、学习等状况,探讨影响他们再适应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10例研究对象作SCL-90、EPQ、社交回避苦恼量表、学习成绩以及相关因素调查,对适应良好和不良组作特质应对、父母养育方式以及精神卫生、离异时间、抚养对象、亲子关系等对照研究.结果 SCL-90大多数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P<0.05),有自杀观念占23%,人格问卷中P、N、E,一个或多个因子高于常模占56%,社交困难占40%,成绩显著低于平均分(P<0.05).适应不良组的消极应对分、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干涉过度、母亲偏爱分显著高于适应良好组(P<0.01,P<0.05),成绩以及与非监护人关系差(P<0.05),监护人心理卫生问题多(P<0.05).而离异时间、抚养对象、人口学指标等无显著差异(P>0.05),男生个性问题发生率高,成绩差,较女生适应困难.结论研究对象不良心理、社会交往及学习困难发生率高,影响他们再适应的主要因素有: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和监护人心理状况以及能否获得非监护人的关爱.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状况.[方法]整群抽取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朝鲜族中小学校30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总体水平得分明显低于我国城市常模(P<0.01),但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分量表得分上,朝鲜族中小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我国城市常模(P<0.05);朝鲜族男生与女生自我意识总体水平及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朝鲜族学生在自我意识总分、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小学5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得分最高.[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总体水平较低;不同年级朝鲜族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田海静 《吉林医学》2013,34(16):3153-3154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卒中患者共计180例,同时选取一般情况接近的老年体检组及非老年体检组人群各150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评分,评判抑郁状态。结果:老年卒中组总发病率为48.33%,明显高于老年体检组(30.66%)和非老年体检组(14.00%),特别是重度抑郁的发生率老年卒中组与另外两组人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家庭关系、照料情况、患者性格、神经缺损程度等是老年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而与年龄、性别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卒中后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而卒中后患者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神经缺失程度则与抑郁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方法:用自制生活量表及社会支持问卷、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200例产妇进行问卷测查,同时于产后48h抽血检测孕酮及雌二醇.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4%,剖宫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21%(P<0.05).抑郁组产后孕酮值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组产后孕酮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抑郁组比对照组有较多不良的心理体验和负性生活事件;生活压力大、家庭问题复杂在剖宫产组比顺产组多.结论:剖宫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比顺产高;产后血孕酮明显降低可能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而不良的心理因素是其心理学基础,负性生活事件是其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1.
应用UPI检测大学生抑郁症状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群组分布。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检测大学生3558例,筛查无抑郁症状、抑郁反应和有抑郁症状者,x^2检验抑郁分类组间差异。结果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12.8%;女生检出率15.3%、农村检出率13.8%、多子女家庭的学生检出率13.7%和大三学生检出率20.6%,分别高于男性(11.3%)、城市(11.0%)、独生子女(9.8%)、大一学生(11.9%)和大二学生(12.2%)。结论大学生抑郁症状易患群组为女生、农村籍、多子女家庭的学生和大三学生;女生重抑郁症状为男生的1.7倍;UPI抑郁症症状检测与CCMD-3抑郁症状诊断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北京市某区的1379名中学生进行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结果:有6.73%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女生焦虑、躯体化、抑郁.恐怖因子分显著地高于男生。初中生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地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分高于初中生。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社会各界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了解中学生抑郁的发生率,分析抑郁发生与性别、年龄、是否留守等变量上的差异.方法:使用自评抑郁量表对南充市营山县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719名学生进行抑郁情绪现状调查分析.结果:1.全体被试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43.5%,其中留守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46.8%.2.抑郁多因素的方差分析显示,年龄、是否留守的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从天津市中学中抽取有初中部的中学8所,共1933名初中学生,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33名青春期初中学生中,近一年内有者自杀意念者496例(24.26%),男女之比为1∶2.2,毕业班高于非毕业班。初中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与父母有矛盾、学习压力大、与同学关系不好、家庭不和睦、家长教育方式不良、饮酒、抑郁等。结论自杀意念在初中学生中并不罕见,社会、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其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初中独生子女情绪障碍的效果。方法将60例初中独生子女情绪障碍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采用团体心理干预的形式及一般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采用综合心理干预。2组干预时间8周。对2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疗效。结果干预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值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初中独生子女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市两所中小学校“学生饮用奶”干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配合中国“学生奶计划”在新疆的开展,研究“学生饮用奶”对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乌木齐市经济水平中下等的2所中小学校进行“学生饮用奶”干预的实验研究。小学二、三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的各1个班作为干预组,另1班作为对照组。研究干预前后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体重、2项皮脂厚度及BMI指数,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女生的4项指标的增加较男生明显。在中学生中,BMI指数和肩胛下角部位的皮脂厚度比对照组也显著增加。另外干预后,身高和血红蛋白指标均未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结论:“学生饮用奶”干预可促进学生的体质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考和高考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与家长的焦虑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初一、初三、高一和高三共208名学生进行测试, 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SAS测试.结果: 初三和高三学生及其父母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初一和高一学生及其父母, 初三学生的SAS评分高于高三学生, 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TAS评分在初三和高三学生差异不显著.结论: 升学考试的学生及父母的焦虑水平高于非升学考试的学生及父母; 中考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高于高考学生的焦虑程度.因此, 为缓解学生考试焦虑,对考生及家长采取恰当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49-151
目的 通过筛查了解和分析仙桃市初中学生视力状态,为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相应数据。方法 依据湖北省《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实施细则》,本组数据来自2018年12月仙桃市青少年近视普查数据库,着重对仙桃市初中学生视力状态从年龄、性别、年级、城区与乡镇进行比较,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本组615例,双眼正视154例,占25.04%;单眼正视77例,占12.52%;双眼低常384例,占62.44%。615例1230眼,正视385眼,占31.30%;低常845眼,占68.70%。初中生视力低常率为68.70%,初一年级为63.04%,初二年级71.84%,初三年级为71.33%。本组学生不同区域视力状态比较、不同性别视力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视力状态比较,不同年龄学生视力状态不同;初一学生视力状态优于初二、初三。结论 仙桃市初中学生的视力状态与眼别、性别、城乡区域状态无明确的相关性,与年龄、学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睡眠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既往研究提示欺凌可能是睡眠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目前初中生校园欺凌与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初中生睡眠质量与校园欺凌经历的相关性。方法 2020-03-18至04-18选取三亚市公立学校在读的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参与本次调研的9所公立学校分布在三亚市三个主要常住人口聚集区:天涯区5所、吉阳区3所、崖州区1所。以电子问卷方式调查三亚市初中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评分、临床失眠诊断、既往被欺凌经历及其造成的困扰或伤害程度等信息,根据有无被欺凌经历分为有欺凌组和无欺凌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被欺凌经历与睡眠状况之间的关联。结果 发放问卷3 050份,共回收2 727份问卷,最终合格问卷2 167份,有效应答率为79.5%。初中生报告有被欺凌经历者125例(有欺凌组),无被欺凌经历者2 042例(无欺凌组)。两组年龄、性别、年级、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同学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女同学,初二、初三学生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初一学生,有焦虑、抑郁者有被欺凌经历比例高于无焦虑、抑郁者(P<0.05)。两组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差比例、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紊乱累加问题、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ISI量表总分、失眠症状比例、医生诊断失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评因校园欺凌造成的困扰或伤害的程度与PSQI量表总分(rs=0.166,P<0.001)、ISI量表总分(rs=0.151,P<0.001)呈正相关。调整年龄、性别、BMI、年级、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学习成绩后,被欺凌经历与睡眠质量差(OR=3.54,P<0.001)及主观睡眠质量(OR=3.47,P<0.001)、入睡时间(OR=2.28,P<0.001)、睡眠时长(OR=1.88,P<0.001)、睡眠紊乱累加问题(OR=2.93,P<0.001)、使用睡眠药物(OR=10.49,P<0.001)、日间功能障碍(OR=4.31,P<0.001)、失眠症状(OR=4.95,P<0.001)及医生诊断失眠(OR=2.76,P<0.001)均相关。在模型1中协变量的基础上,增加焦虑、抑郁作为协变量后,被欺凌经历与睡眠质量差(OR=2.45,P=0.001)及主观睡眠质量(OR=2.71,P<0.001)、入睡时间(OR=1.92,P=0.002)、睡眠时长(OR=1.59,P=0.025)、睡眠紊乱累加问题(OR=2.27,P<0.001)、使用睡眠药物(OR=4.75,P=0.039)、日间功能障碍(OR=3.19,P<0.001)、失眠症状(OR=3.18,P<0.001)均相关。结论 被欺凌经历可能是初中生睡眠质量差和失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