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脑的恶性胶质瘤,目前仍普遍采用肿瘤切除、放疗及化疗等方法,尽管能使症状得到某些缓解,但疗效依然不佳,92%以上的病人存活不到2年。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光敏剂加光照诊断和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动物试验及实验室研究,证明恶性脑胶质瘤有浓聚光敏剂的作用并有少量的临床报道。 我院自1984年3月~12月,对22例脑肿瘤病人进行光敏剂 photosensitive drug PSD-007)  相似文献   

2.
曾有报道肠道疾病(Celiac disease,CD)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和小脑疾病,痴呆仅为独立病例。作者对5例60岁以前病人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CD可引起脑萎缩和痴呆。本组病人均选自某中心医院,年龄37~58岁。所有病人均作了有关诊断和疑为痴呆的有关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腺、肝肾疾病和血清心脂质(cardi  相似文献   

3.
路易小体型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小体型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是一种脑变性疾病,目前此病还未载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及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尸解报道证实,DLB在痴呆病人中占15%~20%。在脑退行性病变所致的痴呆中,其发生率排在第2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大脑皮层Lewy小体(LB);临床症状特征为波动性认知功能损害、反复发作的幻视和自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可逆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痴呆是指智能的全面衰退,过去精神病学家倾向于把痴呆的概念应用于这样的病人,即他们的认识功能障碍是基于不可逆性或进行性的、广泛性的、弥漫性的脑结构损害。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痴呆必然与不可逆性相联系之传统概念已经有了改变,现在已发现不少表现为痴呆的疾病,一旦明确了病因,给予合适的治疗,可以使痴呆恢复或部分恢复,这称为可逆性痴呆或可治性痴呆。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血管性痴呆(VD)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后的脑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神经科医师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有不少脑功能改善的药物,但效果不尽人意,现报道我们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VD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6.
OPCA23例报告     
<正>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是Dejerina和Thomas(1990)首次报道以桥脑腹侧部下橄榄核及小脑皮质神经元丧失为主的-组遗传性神经病症。以后发现脊髓、延髓也可有损伤,出现广泛的神经元变性,因而Oppenheim(1984)等提出将其与Shy-Drager综合征,黑质纹状体变性-道归于多系统萎缩。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将我院1985年~1999年住院诊治的23例OPCA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痴呆的行为与精神症状的治疗综述如下。1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BPSD)的概念Alzheimer在其首次报道的痴呆病例时就描述过 :病人既有进行性的智能减退 ,又有妄想、吵闹和活动过多等症状。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有关痴呆的研究中 ,医疗工作者一直只是关注对痴呆病人认知障碍的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面的研究 ,而对痴呆病人所伴有的幻觉、妄想和行为问题则不甚重视 ,认为它们只是继发于认知障碍之后的人格改变 ,是不可治疗的。因此 ,对痴呆伴发的幻觉、妄想、行为障碍的现象也一直缺乏统一的描述 ,有的学者称之为“非认知的行为症状”,也有学…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脑梗死、脑萎缩性痴呆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CT特点等,我们将收治的有痴呆表现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共40例,分析报道如下:本组40例均为住院老年人,男38例,女2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岁,有高血压史26例,脑动脉硬化18例,脑梗死28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15例。40例患者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 1985年 6月— 2 0 0 0年 4月 ,应用手术治疗的 2 2例脑囊虫所致癫痫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为脑囊虫致癫痫的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均有癫痫发作及CT检查占位病灶存在 ,并确诊为脑囊虫病而来神经外科治疗 ,其中男 15例 ,女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性痴呆: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8例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脑囊虫病,占同期住院脑囊虫病患者13.79%,其临床特征为皮质性痴呆和皮质下痴呆共存,常以记忆障碍首发表现,讨论了其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痴呆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痴呆是脑卒中的常见后果,是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本文观察了首次发生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痴呆的发病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11 一般资料:选自1995年1月~1996年12月本院和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房首次卒中,生存时间大于30天的151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卒中后3个月内进行评定。所有病人经CT或MRI证实存在大脑半球梗死或出血,无痴呆个人史及家族史,痴呆诊断符合美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协会(NINDSAIREN)1993年制订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某些作者已报道过痴呆病人有不同的临床症状.痴呆有二种类型:脑皮质型,Alzheimer型是最典型的例子;皮质下型(即基底节、丘脑和脑干内病变所致),例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享廷顿午蹈病和帕金森病.然而,由于对痴呆的皮质—皮质下分型仍有争论,因而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ID)病人的脑病变和痴呆综合征之间的定性关系目前尚不能确定.某些研究认为血管病变的部位对产生痴呆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出的是,位于优势半球的丘脑病变或两侧丘脑核及大脑中动脉供血的皮质区损害可能对引起痴呆综合征起重要的作用.本文评价了CT证实的脑病变和MID病人精神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Creutzfeldt-Jakob 病的诊断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reutzfeldt-Jakob病(CJD)为1920年和1921年由Creutzfeldt和Jakob先后报道的,是以迅速进展的痴呆为特征,伴有共济失调、肌阵挛、视力障碍、锥体系及锥体外系受损的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病例。其发病率为1/100万,是人类最常见的朊蛋白病之一,为异常的朊蛋白(prP^se)在脑内沉积所致。该病主要分为4型,即散发型、家族型、医源型和新变异型。目前只有神经病理检查或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在人脑组织中有异常PrP^se沉积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诊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头部外伤病人在伤后出现并持续昏迷,伴有去脑强直,结合其他眼部体征和锥体束征,被认为是原发性脑于损伤的典型临床表现,近年来,对这一观点已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完全否定有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存在,认为上述临床表现应属于弥漫性脑损伤的一部分,预后很差。1984年Shakir报道1例临床表现并无持续昏迷与去脑强直,但经头部CT确诊为外伤性脑干血肿,白质无弥漫性损伤,经保守治疗恢复良好。作者于1984年8~10月,在湖南医学院附一院工作期间,亦曾发现2例类似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1,2],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1.38%~4.20%)和致残率均高,而痴呆又是其主要临床表现[1,2],虽然引起AD的危险因素已有报道[3],但哪些因素可影响AD痴呆的严重程度呢?作者为此作了如下分析。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系1998~2003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确为AD的患者;病程在5年以内;按CCMD-3诊断标准进行再诊断均符合AD的有关诊断标准;入组病例均进行常规体检和头颅CT(MRI)检查,排除了其它原因引起的痴呆;入院后或在门诊对患者均作简易智力状态量表检查(MMSE),同时调查了患者的有关病情资料。1.2①采用自编调查表以收集病人的人口学…  相似文献   

16.
额叶萎缩伴进行性痴呆是Pick于1892年首先描述的,随后已有300余例报道。阿尔茨海默最早阐述了此病的显微镜下特征,描述了典型的Pick细胞和Pick小体,以及受累脑叶皮质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脑囊虫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已成为继发性癫的主要原因,而癫发作是脑囊虫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症状。据报道脑囊虫病人癫发生率可达80%左右,一旦发生癫往往反复发作,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痴呆,甚至危及生命。2009-01—2009-11山东囊虫病治疗中心住院确诊263例癫型脑囊虫病患者,现将抗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Alzheimer病的病理,生化和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lzheimer病(AD)是引起痴呆最常见的病因,约占痴呆病人的2/3。随着人口的老龄化。AD的发病率也与日俱增,目前全美约有400万AD病人,并成为75~85岁间老人的第四位死因[1]。我国人口老龄化也日趋明显,AD也必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天幕脑膜瘤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邻近脑千和重要的动静脉,故外科治疗很困难.本文作者报道了1951~1985年间共手术治疗61例天幕脑膜瘤的经验和远期疗效.女性41例,男20例,平均年龄50.7岁.占同期全部颅内脑膜瘤手术病人的4.8%.本组平均病程29个月,个别病例达5年之久.其部  相似文献   

20.
1974年Drachman指出脑内乙酰胆碱(Ach)与记忆、认识有密切关系。1976年后相继报导Alzheimer型痴呆(Dementia ofAlzheimer type;DAT病人脑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异常。其后,Smith根据实验及临床神经药理学资料,提出DAT病人的记忆障碍与中隔—海马胆碱能通路障碍有关的假说。本文对DAT病人Ach缺乏这一问题,综述其最近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