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五年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5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变迁,探讨预防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5年间死亡的6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男女比例1.7:1,早产儿占34.8%,胎龄≤32周的早产儿占早产儿死亡病例的70.8%;(2)以早期新生儿死亡为主,占59.4%,住院3 d内死亡占69.6%;(3)早产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硬肿症,占早产儿死亡数的70.8%;足月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败血症、重度窒息、肺炎,占足月儿死亡数的77.1%;(4)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逐年下降,败血症、重度窒息病死率无下降趋势.结论 要降低我省新生儿的病死率,必须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出生,深入推广新生儿新法复苏,积极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5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变迁,探讨预防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5年间死亡的6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男女比例1.7:1,早产儿占34.8%,胎龄≤32周的早产儿占早产儿死亡病例的70.8%;(2)以早期新生儿死亡为主,占59.4%,住院3 d内死亡占69.6%;(3)早产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硬肿症,占早产儿死亡数的70.8%;足月儿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败血症、重度窒息、肺炎,占足月儿死亡数的77.1%;(4)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逐年下降,败血症、重度窒息病死率无下降趋势.结论 要降低我省新生儿的病死率,必须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儿的出生,深入推广新生儿新法复苏,积极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产儿早期血脂代谢特点及其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关系。方法:将100例适于胎龄早产儿按胎龄或出生体重分组,并以40例足月适于胎龄儿作为对照组,于出生后12 h内静脉采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另外,分别根据胎龄及出生体重进一步比较发生RDS与未发生RDS早产儿的血脂水平。结果:随胎龄及体重增加,TG水平呈递增趋势,28~30周组及31~33周组早产儿血浆TG水平均明显低于34~36周早产儿及足月儿(P<0.01);出生体重≤1499 g组及1500~2499 g组早产儿血浆TG水平均明显低于出生体重≥2500 g早产儿及足月儿(P<0.05),且出生体重≤1499 g组与1500~2499 g组早产儿之间TG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组新生儿HDL-C、LDL-C及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S与非RDS早产儿血浆TC、LDL-C及HDL-C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胎龄28~30周组,RDS早产儿的TG水平比非RDS早产儿明显降低(P<0.05);体重≤1499 g RDS早产儿TG水平低于非RDS早产儿(P<0.05)。结论:早产儿血脂水平与胎龄及体重相关,低TG水平可能是胎龄28~30周及体重≤1499 g早产儿出现RDS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产儿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 通过病案室记录、出入院登记本查对并记录早产儿的基本信息,统计其发生率、病死率、死亡原因。结果 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共有76 812例新生儿出生,其中早产儿5 585例,早产儿发生率为7.27%,其发生率呈增长趋势(P < 0.001);总体病死率为5.01%(280/5 585),其病死率呈下降趋势(P < 0.001)。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病死率越高(P < 0.001)。早产儿死亡主要病因前4位依次为呼吸窘迫综合征(44.3%)、重度窒息(12.9%)、新生儿畸形(4.3%)、肺出血(2.9%)。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重度窒息的早产儿死亡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P < 0.001)。结论 2006~2016年11年间早产儿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早产儿病死率与出生胎龄及体重有关。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窒息是早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道分泌物解脲脲原体(UU)阳性与肺部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入院时呼吸道分泌物UU核酸,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感染标记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以及住院时间28天以上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结果 17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UU阳性69例,阴性105例;UU阳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26.1%,18/69)低于阴性组(56.2%,59/105);先天性肺炎发生率(47.8%,33/69)高于阴性组(31.4%,33/105);住院28天以上的VLBWI 145例,其中UU阳性56例,阴性89例,两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体重〈125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UU阳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74.1%,20/27)高于阴性组(45.0%,18/40)。结论 呼吸道分泌物UU阳性增加了极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肺炎、出生体重〈125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风险,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临床特点及影响早期救治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VLBWI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早期救治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VLBWI主要分布在1250 ~ 1499 g(57.1%),胎龄29~32周(72.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在<1000 g组、胎龄25~28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喂养不耐受在1250~1499 g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肺炎在33~ 36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贫血在1250~1499 g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临床转归差108例(38.6%),转归好172例(6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越大VLBWI的转归越好(OR=0.979,95%CI0.955 ~ 0.997),RDS(OR=3.739,95% CI1.955~7.007)、肺炎(OR =2.315,95%CI1.097 ~4.677)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对VLBWI可根据胎龄及出生体重不同,有目的的预防及治疗并发症,可以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2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的原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早产主要原因,分析出生孕周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在本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组比无产前检查组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降低,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龄愈小,出生体质量愈低,其病死率愈高,特别是胎龄〈32周者;阴道分娩与剖宫产2种分娩方式早产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期产前检查能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预防发生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重度窒息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院五年内收治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并发症、死亡原因及相关围产期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出生的E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五年期间我院共分娩36 991名活产新生儿,出生ELBWI 47例,出生率0.13%;其中4例出生后即转院治疗,故43例纳入研究,胎龄(27.8±2.6)周,出生体重(853±108)g.43例ELBWI中,早期存活并进行救治27例,其中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发生率74.1% (20/27);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例,发生率25.9% (7/27).43例ELBWI中存活至出院13例,总存活率30.2%(13/43);30例死亡,其中21例放弃治疗死亡,9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感染各3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肺出血1例.死亡婴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存活者(P<0.05).结论 医患同盟积极救治ELBWI,减少出生窒息,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提高ELBWI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8例胎龄≤32周、体质量≤2 000 g的早产儿预防性静脉滴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组),并与38例未用盐酸氨溴索的早产儿(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二组均予常规治疗,比较二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吸氧时间、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发生RDS 12例,发生率31.5%;对照组发生RDS15例,发生率39.6%,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RDS后治疗组病情、吸氧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早产儿预防性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不能减少RDS发病,但可减轻RDS病情、减少吸氧时间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胎合并早产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院一年内收治的56例双胎早产儿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单胎早产儿168例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同胎龄双胎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病率高于单胎早产儿(P0.05),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二者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双胎合并早产由于体重较同胎龄单胎早产儿低,呼吸暂停发病率升高,临床应针对此因素积极处理,以提升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超未成熟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原因、相关影响因素及转归情况.方法 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NICU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0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及超未成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母孕期病史、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103例患儿存活67例,死亡36例,存活率65.0% (67/10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胎膜早破等为发生超未成熟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因素,影响两者的转归因素包括胎龄、性别、出生体重、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0.05).长期住院的存活患儿后期易并发贫血.死亡直接原因前4位包括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 加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预防早产,加强NICU超未成熟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管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是提高两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早产儿发生出生窒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超早产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超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窒息组184例,对照组153例.回顾性收集超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分析超早产儿发生出生窒息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单自变量和多自变...  相似文献   

13.
Two hundred and sixty three pregnant diabetic mothers' perinatal outcome was evaluated. Two hundred and twenty five infants were born to gestational diabetic mothers (IGDM) and 38 infants to mothers with established diabetes mellitus (IDM). In IGDM group, 34 babies (15%) were preterm and 45 (20%) were low birth weight (less than 2500 g). Thirty eight babies (17%) were large-for-dates (LFD) and 14 (6.2%) were small-for-dates (SFD). Among IDM group, 8 (21%) babies were preterm and 8 (21%) were low birth weight (less than 2500 g). Fifteen babies (39.5%) were LFD and 3 (8%) were SFD. Out of all babies, hypoglycemia occurred in 43 (16%), birth asphyxia in 24 (9%) and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21 (8%). Nearly half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were due to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less than 0.001) in IDM (237/1000 live birth) as compared to IGDM (40/1000 live birth).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吸毒孕妇围生儿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吸毒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颅内出血、先天畸形及死亡,并与50例健康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105例吸毒孕妇中,自然分娩80例,剖宫产25例.早产56例(53.3%),平均出生体重(2 534±1 234)g,新生儿窒息25例(23.8%),NRDS 18例(17.1%),颅内出血16例(15.2%),先天畸形3例(2.9%).吸毒孕妇所生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吸毒孕妇围生儿发生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NRDS及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毒时间≤2年者比较,吸毒时间>2年者所生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NRDS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吸毒孕妇发生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NRDS的比例高于口服吸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组新生儿红细胞、白细胞、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及白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30例新生儿出现新生儿戒断综合征表现.105例新生儿中治愈99例,死亡6例,死亡原因包括3例NRDS合并肺部感染,1例严重颅内出血,1例窒息,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吸毒会导致新生儿早产增加,窒息及NRDS的比例升高.妊娠晚期吸毒会导致新生儿戒断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院近两年内出生体重小于1500 g早产儿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方法 2009-2010年本院共出生12907名活产新生儿,选取出生体重小于1500 g的早产儿,通过登记表获取患儿基本信息,进入电子病历,核对并登记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住院经过、呼吸支持、吸氧时间、眼底筛查、头颅超声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43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 g的早产儿,死亡34例,死亡率23.8%.胎龄和出生体重与死亡率呈负相关(胎龄:r=-0.93,P=0.002;出生体重:r=-0.92,P=0.01).存活的109例婴儿中,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6例,发生率14.7%;早产儿视网膜病38例,发生率34.9%,需要激光治疗11例;脑室内出血(Ⅰ~Ⅲ级)15例,发生率13.8%,存活者中无Ⅳ级脑室内出血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例,发生率3.7%.存活者中至少有一种严重并发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需要激光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脑室内出血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7例,占所有存活婴儿的33.9%.体重低于1000 g者16例,死亡或合并严重并发症15例(93.8%);体重大于1000 g者127例,死亡或合并严重并发症56例(4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提高对并发症的管理有助于改善该类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不同胎龄足月儿选择性剖宫产(ECD)分娩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探讨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ECD时机.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ECD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标准:胎龄37 ~ 39周,单胎,母亲无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前无胎膜早破及临产征象.分析胎龄37、38、39周三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及呼吸系统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1152例胎龄37~39周的ECD新生儿纳入研究,37周组136例,38周组401例,39周组615例,因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转入新生儿科的病例94例,其中37周组20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14.7%;38周组38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9.5%;39周组36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5.8%.胎龄越大,ECD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7 ~ 39周ECD新生儿中,发生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湿肺、窒息及肺炎为主,湿肺共51例,占54.2%;窒息共9例,占9.6%;肺炎共17例,占18.1%.胎龄37周和38周进行ECD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均较胎龄39周增高(OR分别为2.5和1.8,P均<0.05).结论 胎龄37 ~ 38周进行ECD可增加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ECD尽可能在妊娠39周后进行.  相似文献   

17.
胎膜早破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胎膜早破(PROM)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后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胎龄在37周以上、诊断为RDS的患儿205例为病例组,同期入院、主要诊断为新生儿黄疸(除外感染因素所致者)的4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有无PROM、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羊水污染等,探讨PROM与足月儿RDS的关系.结果 1.RDS组RPOM所占比例(30.2%,62/20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5.5%,63/4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76,P<0.001).2.经单因素分析,PROM、选择性剖宫产、男性、小于胎龄儿、羊水量少、妊娠期血糖偏高及糖尿病、羊水Ⅲ度污染、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等因素均与足月儿RDS具有相关性(Pa<0.05),均为RDS的危险因素,而孕母年龄≥35岁、脐带绕颈、胎盘早剥与RDS均无相关性(Pa>0.05).3.经Logistic回归分析:PROM、选择性剖宫产、男性、妊娠期血糖异常及糖尿病、出生时窒息等与足月儿RDS密切相关.结论 PROM与足月儿RDS密切相关,是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产儿早期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并于生后2h内转入新生儿科的早产儿197例,根据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HCA阳性组与阴性组,并根据绒毛膜羊膜炎分度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组,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早产儿早期血清PCT水平与HCA程度的相关性,并判断其在预测早期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 HCA病理改变组的胎龄、出生体重较正常组低,PCT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民族、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NEU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HCA组在胎龄、WBC、CRP、PCT水平之间均有统计学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2年1~12月收治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分为28~31周组、32~34周组及35~36周组,选取同期本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30名为对照组。分别在生后第1天和第14天检测新生儿静脉血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各组新生儿生后14天血清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生后第1天(P〈0.05)。35~36周组和对照组生后第1、14天血清FT3、FT4水平均高于28~31周组和32~34周组,32~34周组高于28~31周组(P〈0.05)。TSH水平生后第1天35~36周组和对照组高于28~31周组和32~34周组,生后第14天28~31周组和32~34周组高于35~36周组和对照组(P〈0.05)。早产儿生后第1天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及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窘迫征综合征、休克等严重疾病;生后第14天影响因素为胎龄和出生体重。结论 早产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育不成熟,生后14天检测甲状腺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