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陶平  吴建军 《重庆医学》2011,40(12):1185-1186
目的探讨经颈、胸骨上段劈开径路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本科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21例患者,应用纵劈上胸骨径路的方法,暴露并予以切除病变的食管,中、下段食管内翻拔脱,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颈胸骨劈开径路手术治疗食管上段癌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避免开胸、创伤小,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显露满意,操作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上胸骨劈开切除胸上段食管癌进行临床研究,并评估此术式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12月—2Q03年12月我科48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上胸骨劈开径路切除肿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100%,术后3年生存率58.3%,5年生存率3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主要为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等.手术死亡1例,上切缘阳性1例。结论该术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显露好、切除率高,同时避免开胸,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徐涛 《中外医疗》2010,29(16):79-80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治疗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6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均采用左后外侧六肋间切口,行上段食管的次全切除同时清扫淋巴结。取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上置颈部,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 26例患者使用吻合器行颈部食管胃吻合均吻合一次成功,1例气胸,1例颈部刀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亦无手术死亡。结论使用吻合器做颈部吻合治疗上段食管癌,该术式复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径路。方法对3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侧卧位45°固定于手术台,先左转手术台30°,右胸前外侧切口第6肋间入胸行食管癌游离切除和清扫,再右转手术台30°,延长切口至上腹成联合切口,游离胃成管状,过食管裂孔经食管床移植至左颈部与食管吻合。结果32例均手术切除, 切口甲级愈合,无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瘘发生,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均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3(6-3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本手术切口,配合术中手术台调节,术野显露充分,有利于淋巴结清扫,缩短手术时间, 创伤小,并发症少,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陶红竹  夏梅 《重庆医学》2011,40(12):1196-1197
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切除中上段食管癌是经右胸游离胸段食管,开腹游离胃,经颈部切口游离颈段食管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的手术,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部位和易发部位并彻底清扫颈、胸、腹部淋巴结。但三切口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患者体质虚弱,咳嗽困难造成肺复张延迟,机体缺O2,CO2潴留,严重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窒息。本文根据本科近年来行食管癌三切口手  相似文献   

6.
左胸颈部二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左胸、颈部二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57例中上段食管癌,均采用左胸、颈部二切口,胃位于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内,57例均行左颈部胃食管吻合,全组均行颈、胸、腹部淋巴清扫.结果 全组无手术期死亡,2例出现颈部吻合口漏,经引流治愈.结论 本术式能最大限度切除食管,且最大限度清除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吻合口位于颈部可避免胸腔漏致命并发症,胃位于主动脉后食管床内,对术后肺呼吸影响小,术后胃酸反流小.左胸、颈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能保证手术彻底,且术式更安全,对食管中上段癌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吴才  章五一 《中原医刊》2006,33(1):11-13
目的评估左胸径路手术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左胸径路组与右胸径路组进行对比。结果左胸径路切除胸中、上段食管癌92例,手术时间3.00~6.40h,平均4.34h;术中出血200~1300m l,平均578m l;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0例(21.74%),伤口感染13例(14.13%),吻合口瘘5例(5.43%),乳糜瘘2例(2.17%),死亡3例(3.26%)。结论左胸径路对食管、胃的显露、游离较右胸径路满意;唯独奇静脉的出血处理没有右胸径路方便;左胸二切口较右胸三切口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手术切口选择。  相似文献   

8.
杨春畴 《华夏医学》2005,18(4):561-562
目的:探讨胸上段食管癌根治切除,胃食管一期吻合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6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三切口,经右侧开胸切除全胸段食管,胸骨后移置隧道胃,在颈部完成胃食管吻合手术,并随访10年.结果:本术式66例全获成功,无围术期病死患者,5年生存率30.9%,10年生存率12.7%,明显优于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接近零).结论:胸上段食管癌一期手术切除这一术式,并发症少,生存率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亦志  章响艳 《浙江医学》1995,17(5):270-271
对11例因胃良性或恶性病变行胃大部或上半胃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癌或贲门癌,按癌灶部位及首次手术情况,分别选用结肠代食管胸骨后径路颈部吻合8例、空肠代食管间置弓上吻合1例、空肠代胃代食管弓下Roux-en-Y吻合2例。术后颈部切口感染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文中对结肠代食管的技术问题作了探讨,强调术中大量、反复灌洗移植的结肠段,并保证其有适当长度及充足的血运;并认为作残胃全切、空肠代胃、弓下吻合时以切除左第八肋骨后外切口进胸为好,此径路显露良好,便于胸内吻合、腹部粘连松解及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0.
解决食管癌术后胸内高位吻合口狭窄。方法:采用半哈状切口径路,显露胸顶部食管胃吻合区并游离,行吻合口狭窄成形治疗。结果。4例严重胸内高位吻合口狭窄的直视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能正常进食。结论:该手术径路浅显,易于对接近胸顶部高位吻合区的显露,减少了经原部胸切口需文泛分离粘连的较大创伤,行吻合口成形术亦甚方便,为胸内高位吻合口狭窄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显示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的银染技术用于消化道142例标本研究,标本有食管、胃和结肠的正常上皮,食管和胃的增生上皮,胃印戒细胞癌,结肠腺瘤样息肉和食管、胃和结肠癌肿。结果显示在正常上皮和癌细胞核中Ag-NOR均数有显著性差异。且癌的Ag-NOR计数高于增生上皮(P<0.01),从而认为Ag-NOR的定量研究在某些消化道疾患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癌基因研究:Ⅱ,鼻咽癌癌基因属性—Ha—ras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已知癌基因片段作为探针,检测经鼻咽癌CNE-2DNA二轮转染的NIH3T3转化细胞株,结果证实在转化细胞株中存在着与C-Ha-ras基因的同源基因,但该基因在带型和杂交强度上与CNE-2细胞DNA Ha-ras基因相比,没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例采用空肠食管吻合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的临床资料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残胃食管癌的外科疗效。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患者均存活。结论:空肠食管吻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仍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端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肉瘤样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卵管肉瘤样癌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输卵管肉瘤样癌1例,光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肉瘤样癌CK、EMA、S-100蛋白、Desmin、SMA、Leu-7、CD68、actin及Vimentin等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学表现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结果 光镜下肉瘤样成分与癌成分共存.瘤体多以肉瘤样成分为主,肉瘤样组织中未见明确的骨、软骨、横纹肌肉瘤等异源成分.免疫组化检测表明:CK7、EMA和Vimentin表达均呈强阳性;S-100蛋白、SMA、Leu-7、CD68和actin表达呈部分阳性.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困难;B超、CT、MRI对分期有帮助.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输卵管肉瘤样癌极为少见,该肿瘤早期就可发生血行转移,预后极差,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大脑中动脉交界处巨大动脉瘤手术治疗一例龚常成,杨期斌郧阳医学院临床学院,东风汽车公司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十堰442000)患者,男,39岁,司机。因头晕精神差右侧肢体轻瘫三年于1992年4月2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神清,吐词略不清,口角向左歪斜,皱额对称...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对82例人食管鳞状上皮和鳞癌标本进行6种凝集素标记观察。结果表明,食管非癌上皮和鳞癌中6种凝集素的分布和含量有明显差异,非癌上皮的凝集素受体主要分布在胞膜上,而从异型增生开始到高分化鳞癌至低分化鳞癌,所结合的凝集素受体的分布逐渐从胞膜移至胞浆和核膜上,凝集素结合的阳性率随细胞分化水平的降低而逐渐升高,表明慢性炎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粘膜癌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大肠正常粘膜为对照,利用Northern印迹杂交、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大肠癌、腺瘤中肿瘤抑制基因(RB和p53)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大肠癌有RB基因、p53基因或二者同时存在的过表达现象,在个别腺瘤中也可见到这种现象。推测;可能由于RB、p53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导致基因产物失活,引起细胞增殖活动增强,反过来通过某种调节机制诱导RB基因出现过表达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人食管癌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取-临床手术切除的50例食管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癌中E-cadherin、β-catenin及Podoplani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与β-catenin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表达率随食管癌的发生、进展而降低,Podoplanin只表达于淋巴管,食管癌组织周边部淋巴管密度比内部明显增高(P〈0.01)。结论E-cadherin、β-catenin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减少,推测使食管癌细胞间的粘附能力减弱,促进了癌细胞的转移。食管癌周边大量淋巴管为癌细胞的淋巴道转移提供了条件。Podoplanin可以作为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放疗前鼻咽癌活检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③结果 5年以上复发组Caspase-3表达高于3年以下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④结论 Caspase-3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鼻咽癌放疗敏感性和预测鼻咽癌放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的死亡原因。方法:对56例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肺部并发症29例(51.8%),吻合口瘘11例(19.6%),失血性休克6例(10.6%),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5.4%),乳糜胸致全身衰竭3例(5.4%),胃后坏死、脓胸1例(1.8%),心脏性猝死1例(1.8%),心力衰竭1例(1.8%),膈疝引起绞窄性肠梗阻中毒性休克1例(1.8%)。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改善患者术前肺功能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及术式、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对降低食管癌、贲门癌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