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都向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0,18(4):100-102
目的 探讨循环护理对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人患者为延安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共计163例,均为在我院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TURBT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效果优于开腹膀胱肿瘤切除术,能够减轻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观察组则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进行治疗,将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在社会关系与环境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T1T2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3例行TURBT术,对照组4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a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2.7±5.8)min,术中出血量(51.9±11.2)mL,导尿管留置时间(2.2±0.4)d,住院时间(5.6±1.1)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8.9±6.5)min,(98.6±30.3)mL,(4.8±0.9)d,(11.7±1.2)d,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a复发率为27.9%,对照组患者5a复发率为28.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a复发率相当,但TURBT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近4年的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无菌蒸馏水50mL加吡柔比星30 mg,保留1小时后排出,1次/w ×8次后改为1次/m,持续1年);对照组单纯给予TURBt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天数、复发率及并发症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5.0±10.4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34.1±9.2分钟,2组差异无显著性(t=0.3550,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天数3.2±0.6天,对照组留置尿管天数4.7±0.8天,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8.2158,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7%vs 33.3%,x2=6.6667,P<0.01);2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方面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确切,患者复发率低,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2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2~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7min(5~30min),无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3—7d,术后定期使用丝裂霉素等药物膀胱内灌注化疗,术后随访平均24.6个月,4例复发(14.3%),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5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0.5—10年。术后3年内38例复发。16例T3-4期膀胱癌全部复发,多次行TURBT;1例膀胱肉瘤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21例患者5例行膀胱全切术,其他再行TURBT。共计再次TURBT32例,切除65次。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对于T3-4期不能耐受膀胱全切的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的姑息疗法。合并前列腺增生可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4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随访9~4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42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70分钟,平均45分钟。无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7d,术后定期向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羟喜树碱。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18例复发(44.4%),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7例,其余病例转上级医院行膀胱全切治疗。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但复发率较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该手术方式或采取更好联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癌电切(TURBt)术中及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产生原因,以提高TURBt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应用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肿瘤均一次切除,手术时间25-45min,平均35min。l例膀胱穿孔,出血l例。随访6个月~25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复发4例(12.5%)。结论:TURBt术的主要并发症是膀胱穿孔和出血,掌握手术操作要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4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随机分配为干预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轻度膀胱痉挛率(54.2%)明显高于对照组(37.5%),而干预组患者重度膀胱痉挛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8.3%,P <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膀胱痉挛程度,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35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2年采用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35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35例病人中,男28例,女7例,男:女为4:1。年龄32岁~71岁,平均年龄47.2岁。部位:三角区11例,两侧壁24例,颈部2例,顶后壁6例,输尿管旁4例。单发肿瘤31例,多发7例。肿瘤最大3.0cm×2.0cm×2.0cm,最小0.2cm×0.2cm×0.11cm。全部病例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B超检查,其中27例行CT扫描。病史1月~36月,平均7月。其中4例系肿瘤复发。根据国际抗癌协会(UTCC)分类法:Tis0例,Ta12例,T117例,T1-28例。病理检查:乳头状移行上皮细胞癌31例,… 相似文献
13.
对36例膀胱肿瘤患者行TUR—Bt术,术后一周予卡介苗100mg^ 生理盐水50ml膀胱内灌注,药物于膀胱内保留2h,每周一次,连续6~8周,以后每月一次,连续12个月。结果所有膀胱肿瘤一次性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5min,术中无输血,发生膀胱穿孔。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36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复发4例(11%)。认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和防止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河南医学研究》2017,(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肿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膀胱痉挛严重程度及痉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重度和中度膀胱痉挛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3%比19.05%,11.63%比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痉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分别为:(36.18±10.92)s比(101.87±12.6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可缓解其膀胱痉挛程度,缩短痉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14)
目的:探析单发膀胱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以94例单发膀胱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比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的围术期各项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和并发症率及复发率。结果:对比组围术期各项指标情况均长于研究组;术后,对比组的IL-10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而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对比组的并发症率、复发率分别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膀胱部分切除术,对单发膀胱癌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安全性高,加快患者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2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随访3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30 min,平均17 min。无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30 min,平均17 min。无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7 d,术后定期向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等。术后随访平均24.6个月,4例复发(14.3%),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临床价值,为治疗膀胱癌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进行膀胱癌治疗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手术后24 h,患者采用表柔比星膀胱灌注,40 mg表柔比星溶于40 ml 5%葡萄糖溶液中,每次灌注的药物在膀胱停留1 h。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术后12个月,随访记录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膀胱癌原位复发的例数分别为4例、7例,异位复发的例数分别为2例、3例,总的复发率分别为15.38%、25.64%。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可反复进行、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呼峰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6):560-56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UST)是目前治疗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针对膀胱肿瘤易复发的特性,对浸润到浅肌层以内的非多发性肿瘤,采取经尿道电切术具有可重复、创伤小的特点,病人无手术疤痕,恢复快,而且可以反复多次进行电切术。我们通过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和术中配合,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率也有所下降。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治疗和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灌注治疗膀胱肿瘤63例患者。结果:随访6~60个月,复发率15.9%。结论:采用此方法治疗膀胱肿瘤预防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