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笔者对71例气虚、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4个证型的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以探讨中医辨证与甲皱微循环的关系及为中医“证”的实质研究提供部分客观依据。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喘证患者的甲皱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光倒喘证患者的甲皱微循环临床观察.并同时设立健康组进行检测,其结果:健康组甲皱微循环积分1.16士O.85.喘证组中的肺肾气虚、风寒袭肺、疫法阻肺、痰热空肺其微循环积分分别为2.91士1.47、3.SO士1.71、3.73士1.77、4.16土1.gO。经统计学处理.喘证各证候的甲皱微循环积分与健康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门);且上述等证患者甲皱微循环积分呈递增改变.说明本病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情况与病情演变、证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江西九江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本地区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各证型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活动度指标、ASDAS评分、BASDAI评分、BASM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各证型间比较,年龄、性别及HLA-B27阳性比无显著性差异,病程及疾病活动度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SDAS评分、BASDAI评分、BASMI各证型均有升高,但各证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及疾病活动度指标与该病中医证候有相关性,对治疗本病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甲皱微循环变化与辨证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表明UC组甲皱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周围状态的综合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01);UC患者单纯湿热内蕴型或兼脾胃虚弱型或兼气滞血瘀型或兼脾虚气滞血瘀型或阴血亏虚型与正常组甲皱微循环的形态积分、流态积分、周围状态积分及综合积分比较,均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甲皱微循环的流态、周围状态和形态方面的特征性变化,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有参考意义;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不论中医辨证属于哪一型,甲皱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周围状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微循环障碍的表现,且其中与甲皱微循环的形态及流态关系密切,与中医的瘀血证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胡益利  刘明华 《光明中医》2011,26(7):1453-1453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常见证候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性,从中进行逆行性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6.
李奇  张艳珍  喻建平 《光明中医》2011,26(4):625-626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常见证候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性,从中进行逆行性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年老多瘀”、“年老多虚”,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改变。老年虚证与老年本虚标实证、虚中夹瘀证、血瘀证有否联系?本文以甲皱微循环为指标,观察老年虚证等的甲皱循微环变化,以探讨其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82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表明UC组甲皱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周围状态的综合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01);UC患者单纯湿热内蕴型或兼脾胃虚弱型或兼气滞血瘀型或兼脾虚气滞血瘀型或阴血亏虚型与正常组甲皱微循环的形态积分、流态积分、周围状态积分及综合积分比较,均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甲皱微循环的流态、周围状态和形态才面的特征性变化,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有参考意义;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不论中医辨证属于哪一型,甲皱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周围状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微循环障碍的表现,且其中与甲皱微循环的形态及液态关系密切,与中医的瘀血证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甲皱微循环(100例)和血液粘度(76例)观测及中医辨证分析,发现本病的甲皱微循环和血粘度改变特点与中医辨证(阳虚8例、阴虚37例、阴阳两虚55例)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表现。提示:甲皱微循环观察及血粘度检测,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中医辨证及观察疗效的一种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血瘀证与单皱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5~1991年以来,我们以中医气、血痰理论为指导,对220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进行甲皱微循环活体观察,同时以同龄组20例为对照,旨在为冠心病血瘀证的辨证提供客观指标,并探索甲皱微循环在冠心病血瘀证辨证论治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的性别、病程与HLAB27的关系,以及HLAB27与病情的关系,采用BASDAI和BASFI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病程之间差异不大;不同组中医证型间的HLAB27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的BASDAI和BASFI存在显著差异(P1=0.532,P2=0.664);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阳性患者BASDAI和BASFI高于阴性患者,病情重于阴性患者;各中医证型与BASDAI和BASFI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与HLAB27检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HLAB27有可能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活动和病程发展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和脊柱强直的主要特点,将其归属为中医学"骨痹""大偻""脊强"范畴论治。在古代医家对本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应用及临床实践,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病机以湿热瘀阻为标、肾督亏虚为本,其中肾虚是发病基础,湿热既是致病因素又是主要病理产物,而瘀血贯穿于疾病始终。基于此,提出湿热瘀阻证是病情处于转折阶段的重要证型,而清热利湿法应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基本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血瘀证患者甲皱微循环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瘀证患者甲皱微循环检测的研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蔡辉,宁静,吴利群,胡兵,苏全胜指导于德勇陈林囡(210002)在祖国医学领域中,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较为活跃。近十余年来人们对血瘀证本质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有从微循环方面研究者。本研究以甲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占有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与不同年龄组、各证型与病程之间差异不大;各中医分型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从其趋势上可看到寒湿痹阻证组低于其他3型组,似与寒湿痹阻证出现在AS急性期较少有关,其病例数量少于其他3型组,可能与寒痹日久化热,或虚痹多夹寒并易外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为强直性脊柱炎证候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以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以系统聚类分析法归纳证候群,确定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通过因子分析,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取出24个公因子;利用因子得分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的4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证候群,即肾虚督寒证、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和瘀血痹阻证;其中肾阴虚证可兼见阳虚和湿热,湿热痹阻证可兼有脾虚。结论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归纳强直性脊柱炎的证候分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与磷脂抗体及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各证型与磷脂抗体及微循环的关系。结果:脾肾阳虚证的抗心磷脂抗体值最高,气滞血瘀证的雷诺氏现象最明显,甲皱微循环积分最高。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Bath活动和功能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n)评价。方法:对8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证型分组,研究各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采用Bath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进行评价。结果:各证型占有比例有显著差异(P=0.023),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较大,湿热阻络证超过寒湿痹阻证和气滞血瘀证,且有性别差异;各证型与不同年龄组、各证型与病程之问差异不大;各中医分型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从其趋势上可看到寒湿痹阻证组低于其他3型组,似与寒湿痹阻证出现在AS急性期较少有关,其病例数量少于其他3型组,可能与寒痹日久化热,或虚痹多夹寒并易外感有关。  相似文献   

18.
气虚证与甲皱微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各种虚证中气虚证是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老年人或久病体弱者中多见,涉及病种十分广泛。甲皱微循环检测,因其部位暴露,观察方便,是最常用的活体微循环动态观察窗口。本文在对160例气虚证患者作甲皱微循环检测的基础上,随机选择其中40例进行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检测和临床观  相似文献   

19.
外周微循环与中医辨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对于微循环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报导尚不多。近有人观察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发现肾虚型的甲皱微循环障碍比肺虚型及脾虚型患者为重。还有人认为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与气血有密切关系。我们观察了部分病员外周微循环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杨仓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主要分为溯病源,探病机,抓主证,毒邪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根本;辨诸虚,分寒热,别风湿,七毒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证型;补内虚,祛外毒,化痰瘀,攻毒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治则大法;守病机,治毒证,用峻法,毒药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劲率将材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