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汉族.40周足月,在家中自然分娩.患儿出生时发现后枕部有一25 cm×30 cm×25 cl大小肿物.肿物质软暗红色、有波动感.肿物与后枕部有一2 cm×2 cm瘘道相连.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5岁.因"枕部肿块7个月"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尚可,顶枕部正中有一4 cm×5 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固定,轻微压痛,无溃破,皮温、皮色及毛发分布正常.头颅CT示:顶枕部正中皮下有一2.5 cm×4.0 cm ×5.0 cm大小略高密度肿块影,局部颅骨侵蚀缺损,缺损边缘略增厚.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74岁。因发现左顶枕部渐增性肿物10年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顶枕部头皮下有一蚕豆样大小之肿物,继而逐渐增大,近3个月肿物破溃,伴疼痛,遂来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正常位置甲状腺,未触及肿物;左侧顶枕部见一隆起肿物,局部破溃,有脓苔,伴压痛,触之大小为10cm×10cm×10cm,活动度差,质地稍韧。颅骨平片示左顶枕骨有9.5cm×10.5cm骨质破坏区。CT平扫:左顶枕骨大片状骨质破坏,相应部位有8.5cm×6.6cm×11cm的软组织肿块,向颅外突出,边缘有环形高密度影。初步诊断颅骨肿瘤。全麻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  相似文献   

4.
特大型上皮样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42岁,生后即发现顶枕部肿块,约鹅蛋样大小,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病程中无抽搐及肢体运动障碍.入院前2个月,自觉头晕、四肢乏力、因抬头无力并呈进行性加重而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一般查体正常.头颅畸形,头围77 cm,顶枕部皮下有一半球形包块,表面膨隆,约25 cm×22 cm×18 cm,中心部可扪及颅骨缺损3 cm×5 cm.  相似文献   

5.
颅外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资料 吴某,男,40岁.右后枕部包块四十年,逐渐增大入院.查体:右后枕部一质韧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椭圆球状,活动差,囊性改变.CT示右枕骨变薄,囊液性包块,大小9.3 cm×7.1 cm×3.6 cm,手术全切.病理检查:(右后枕部)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例1 女,67岁,枕部包块60余年。查体:枕下有一12cm×8cm×4cm包块,质软,无压痛,无波动,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颅骨平片:枕骨类圆形缺损。头颅CT示枕部等密度病变,枕骨近中线处缺损。入院拟诊:①枕部脑膜脑膨出;②枕骨胆脂瘤。局麻下行包块梭形切口,于腱膜下层见灰白色、包膜完整肿瘤,起源于枕骨板障,瘤内有大量淡黄色、豆渣样粘稠物。局部颅骨破坏缺如,囊壁与硬脑膜粘连紧密。仔细彻底切除肿瘤及包膜,咬除变性颅骨,并一期成形。病理诊断:枕骨胆脂瘤。 例2 男,35岁,右颞包块3年。检查:以乳突为中心有一6cm×5cm×2cm包块,触之橡胶感,无压痛,不活动,无搏动,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头颅CT:右颞乳突处混杂密度病变,无  相似文献   

7.
板障内脑膜瘤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介绍:男性,21岁,以外伤后枕部包块8年主诉入院,8年前枕部着地后出现一小包块,质软,近年来包块较前增大。查体:枕部近枕外粗隆处有4cm×4cm×2cm包块,与皮肤无黏连,质坚韧,无压痛,表面皮肤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性,1月龄。发现左顶枕部肿块1个月入院。足月顺产,出生时助产士发现其左顶枕部6cm×6cm×4cm 肿块,生命体征平稳,未作特殊处理。1个月来肿块无明显变化,母乳喂养。其母孕期无明显疾患史,无遗传病史。体检:左顶枕部触及7cm×5cm×3cm 肿块,质韧、光滑边界不清,略活动;头皮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9岁,因发现枕部包块缓慢增大50余年于2012年4月2日入院.查体:左侧枕部可见一巨大包块,大小约10.5cm×11.5cm×14cm,  相似文献   

10.
颅骨瓣帽状腱膜下埋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自1989年起将颅骨瓣埋藏于帽状腱膜下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男女各4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6岁。颅骨缺损部位有颞部、颞枕部、颞顶部、额部等。颅骨瓣直径面积最大者10cm×7cm,最小者5cm×5cm。 2.操作方法:术中将颅骨瓣离体浸泡于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男,21岁。因“后枕部正中肿块进行性增大4个月余”入院。查体:后枕部可见10cm×5cm突起肿块,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颅骨位置固定,轻度压痛,与头皮无粘连。图1MRI示见局部骨缺失、肿瘤突出,增强后无明显强化CT检查:后枕部骨质呈虫蚀样破坏,局部突起等密度肿块,与颅骨界限不清,骨窗位见局部骨质稀疏缺失。MRI:病变大部位于头皮与硬脑膜之间,T1WI、T2WI呈等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图1)。术中见肿瘤位于骨膜下(图2),肉红色,质韧。肿瘤侵犯骨质及硬脑膜表面,部分长入矢状窦内及硬脑膜下,肿瘤周边有骨质增生。沿肿瘤周边2cm外切…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岁。2005年5月12日因车祸致枕部外伤2h伴头疼、呕吐入院。查体:神清,精神欠佳。右枕部旁开中线3.0处有一2.0cm头皮裂口已缝合,近乳突后侧头皮有一约3.0cm×3.0cm淤血斑。颅脑CT片示:右枕骨近乳突后处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范围约2.5cm×2.5cm。入院24h后出现头疼、呕吐症状加重并烦躁不安症状,复查颅脑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2岁。因枕部肿物进行性增大40余年,头痛6个月、视野改变1个月,于2003年5月28日入院。体格检查:枕部触及一6cm×5cm×4cm大小肿物,头皮表面无红肿、压痛,基底固定,质中,双颞侧偏盲,右侧尤甚。头部CT检查显示左枕类圆形低密度影,后枕部颅骨破坏,颅骨内外板间软组织密度影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颅骨缺损多次修补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18岁。于出生时后枕部即有两处颅骨缺损(呈裂隙状,宽度约1cm),脑组织无膨出,此后裂隙逐渐增宽,于6岁时出现剧烈呕吐及患处压痛,行头颅CT:枕骨两处骨质缺损.大小分别为:3cm×4.5cm、2.5cm×2cm,骨缘轻度外翻,枕大池囊性扩大,四脑室略大(图1)。即行钛网修补术。此后随着患者年龄增长,颅骨缺损逐渐增大,修补物逐渐游离浮动,局部膨出。12岁时行头颅CT示:缺损较前明显扩大,分别为8cm×9cm及3cm×3cm,颅骨边缘外翻,右侧钛网游离,脑膜轻度膨出(图2)。于18岁时行头颅CT:枕部颅骨缺损约11cm×12cm及4cm×4cm,颅骨边缘外翻,两块钛网均游离。枕大池囊性扩大,并向外局限性膨出。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9岁。因“顶枕部肿块渐进性增大伴疼痛2年”入院。查体:右顶枕部可触及一大小约10cm×8cm的椭圆形肿块,质稍硬,有压乒乓球样感,与皮肤粘连紧密,瘤体表面光滑,有轻压痛,皮温正常,无红肿及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未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颅脑CT示:右顶枕部头皮下可见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10cm×8cm×8cm,相应部位颅骨骨质破坏,肿块向颅内扩展,其内缘光滑,邻近脑组织受压,周围可见水肿带。术前行常规腹部(肝胆胰脾双肾)B超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各项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术中见肿块与头皮粘连紧密,不易分离,无包膜,瘤体血供…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性,7岁。因头顶部无痛性肿物进行性增大1个月入院。1个月前家属发现患儿顶部一大小约2cm×2cm肿物,当地医院CT检查示:骨性肿瘤,1个月来肿物进行性增大,既往体健。查体:顶枕部正中偏左6cm×6cm,局部骨性隆起,无红肿压痛,余未见阳性体征。头颅X线平片(图  相似文献   

17.
男,61岁。因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双侧颅骨缺失1年余入院。体格检查:睁眼昏迷,双侧额颞部颅骨缺损,右侧12cm×12cm,左侧10cm×10cm,右顶枕交界区有一4.0cm×4.0cm无毛发区,皮肤菲薄。既往有头皮切口反复感染史。行原切口入路右侧颅骨缺损修补术。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16岁,因枕部摔伤后头痛、头晕2 h入院。2 h前从高约2 m的梯子上后仰摔下,头后枕部着地,伤后有数分钟意识丧失,清醒后头痛、头晕。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不能回忆受伤经过,右枕部有3 cm×4 cm头皮肿胀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颅CT示:右枕颅骨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4岁。因头痛伴口角歪斜1d就诊。查体中枢性面瘫。头颅CT:平扫,见右枕顶约8.0cm×6.0cm×6.0cm类圆形均匀高密度占位,与颅骨有粘连,其CT值与颅骨接近;骨窗,见右枕顶类圆形混杂密度影,肿瘤周边为高密度,中心为混杂密度。MRI检查:平扫见右枕顶类圆形等短T1、等短T2混杂信号区,病灶边缘不规整,内部信号混杂,大脑镰左移,且与矢状窦关系密切,肿瘤前部脑水肿明显,MRI增强扫描示病灶在板障下部分不均匀轻度强化,余肿瘤区无强化。DSA:未见明显供瘤血管。手术:肿瘤位于右侧枕顶部,硬脑膜部分侵蚀缺损,局部颅骨增生明显,肿瘤呈灰红色,包…  相似文献   

20.
头皮巨大神经纤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纤维瘤好发于头面部,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组织学特点,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特别是巨大头皮神经纤维瘤更加困难。我院1996~1997年间收治此类患者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4例,女1例。年龄24~57岁。病程2~24年。肿瘤部位:左额颞2例,左颞顶枕1例,额顶1例,右顶枕1例。最小肿瘤14cm×16cm,最大肿瘤20cm×21.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