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和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患者623例和药物治疗+PCI治疗患者41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PCI治疗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和中位生存时间,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PCI治疗组不同TIMI评分和不同年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 结果 药物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药物治疗+PCI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药物治疗+PCI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和药物治疗+PCI组TIMI评分0~2分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TIMI评分3~5分和6~7分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药物治疗+PCI组(P<0.05)。药物治疗组的<65岁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和药物治疗+PCI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的65~75岁及>75岁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药物治疗+PCI组(P<0.05)。 结论 PCI治疗能够降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良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延长中位生存时间,对TIMI分级中高危患者及年龄>65岁的患者进行PCI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冠脉病变特点。方法:连续住院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STEMI患者57例和NSTEMI患者19例,于梗死后7~14d内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病变的类型、范围、部位、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等。结果:NSTEMI组的多支病变≥90%的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比率均高于STEMI组,而完全闭塞率则低于STEMI组,两组病变类型无差异。结论:NSTEMI组的多支病变率多于STEMI组,且前者的远期预后有可能较后者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不同药物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行PCI与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术后加用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7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的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前他汀类药物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于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血栓抽吸方法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5年在该院就诊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给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手术中采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所有患者在手术中使用手动抽吸导管,并将患者使用抽吸方式的不同分为3个小组:A组(单独Diver抽吸导管抽吸)、B组(单独Export抽吸导管抽吸)和C组(两种导管组合),每组各30例患者,比较3组患者血流分级(TIMI)以及治疗半年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3组患者的血流分级0级的患者C组患者5例,占16.7%,其余各组在术前和术后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组合的方式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不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AMI时剧烈胸痛使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产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心肌收缩功能增强,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并易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应迅速给予有效镇痛剂.对S T段抬高的A M I应该尽早进行心肌再灌注治疗.1小时内溶栓治疗的开通率可达80%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开通率不断降低,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前3小时内.  相似文献   

6.
杨学成 《中外医疗》2014,(31):74-75
目的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特点及临床特征等。方法选取100例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将所有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无ST段抬高分为两组。其中48例为非ST段抬高患者作为A组;另52例为ST段抬高患者作为B组。对比研究两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检查两组患者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3支病变较多,其余为B组较多,P〈0.05;A组CK-MB、c TNT水平低于B组,P〈0.05;基础病中,A组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均较多,心率失常为B组较多,P〈0.05。结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常伴有心绞痛,常见于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农村地区院间不同转院方式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患者再灌注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入院、农村地区发病、6 h内完成首次医疗接触( FMC)并转诊到本院的STEMI患者155例,根据院间转运方式分为基层医院直接转院组(直接转院组)及经一、二级医院逐级转院组(间接转院组),比较2组间早期再灌注情况及住院病死率。结果直接转院组64例、逐级转院组91例;直接转院组中发病12 h内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率高于间接转院组(64.1% vs.30.8%,P<0.001),直接PCI比非直接PCI的OR=4.025(95% CI 1.934~8.377,P=0.000),总缺血时间较短〔(6.92±1.89)h vs.(9.37±1.66)h,P<0.001〕。直接转院组住院死亡1例,逐级转院组住院死亡6例,2组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1.6%vs.6.6%,P=0.241),死亡患者均未接受PCI。结论 FMC后的STEMI患者转院至具备PCI条件的医疗单位有较高的直接PCI率;逐级转院方式使更多的患者延迟至12 h以后到达三级医院。  相似文献   

8.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l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和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临床病死率很高。STEMI发生后,血管开通越早.挽救心肌越多,及时地再灌注治疗是患者存活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文涛  刘蕊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290-1291
目的:观察入院血糖升高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43例急性STEMI患者,根据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血糖>11 mmol/L,55例)和血塘正常组(血糖≤11 mmol/L,188例),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率较血糖正常组患者显著增加(14.5%比5.3%.P=0.009),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增多(32.7%比20.7%,P=0.026).结论:急性STEMI高血糖患者院内死亡及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入院血糖正常者.  相似文献   

10.
温永生 《吉林医学》2012,33(18):3823-3824
目的:对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就诊的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54例,分别将其定义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相关检验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吸烟、胸痛、心律失常的人数明显多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人数明显少于B组患者;该组患者的CK-MB、cTnI检测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结论:对患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使临床对上述两种病症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患者的近期预后指标及其血浆硫氧还蛋白(TRX)水平变化,了解GSH治疗对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研究中共收入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4)和联合GSH治疗组(n=38),分别随访12周,观察患者在随访期内的临床非心血管病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绞痛再发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等预后指标,并在入选后第1天和第1、2、4、12周各时间点获取外周血浆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分析其外周血浆内TRX水平,最后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比较,联合GSH治疗组自第1周起血浆TRX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心绞痛再发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无发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心血管病死亡事件.结论 联合GSH治疗能够降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外周血浆TRX水平,减轻患者体内氧化应激过程,同时明显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肝损害的风险,长远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arly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but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patients experiencing STEMI symptoms often fail to call an ambulance as recommended.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current ambulance transport frequency and ascertain predictors and reasons for not choosing ambulance transportation by the patients with STEMI in Beijing. Methods A p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1,2006 through until June 30, 2007 in two tertiary hospitals in Beijing and included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TEMI admitted within 24 hours of onset of symptoms. Data were collected by 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medical records review. Results Of the 572 patients, only 172 (30.1%) used an ambulance, and the remaining 400 (69.9%) presented by self-transport.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65 years (OR: 1.220; 95% CI: 1.001-2.043), lower education level (OR: 1.582; 95% CI: 1.003-2.512), presence of pre-infarction angina (OR: 1.595; 95% CI: 1.086-2.347), and attribution of symptoms to non-cardiac origin (OR: 1.519; 95% CI: 1.011-2.284)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not using an ambulance. However, histor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dyspnea, perceiving symptoms to be serious, and knowing the meaning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ppeared to b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ambulance use. The main reasons for not using an ambulance were convenience and quickness of self-transport and the decreased severity of symptoms. Conclusions A larg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in Beijing do not call for an ambulance after onset of STEMI symptoms.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demographics, previous CAD, symptoms and cognitive factors of pati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mbulance use. The public should be educated that an ambulance is not merely a transportation modality and that it also provides rapi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参照中国胸痛中心的要求建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和救治流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未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之前2012年1-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共入选患者624例,观察组374例,对照组250例.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观察组入院后采取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进行救治,对照组在胸痛中心成立前入院进行常规救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院内病死、心力衰竭)发生率;所有出院患者随访1年,分别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壁瘤形成、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死亡、再次入院)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平均完成时间缩短(P=0.001),入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院内病死、心力衰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LVEDD、pro-BNP、CRP、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室壁瘤形成率和Scr水平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LVEF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DD、pro-BNP、CREA、CRP、室壁瘤形成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建立不仅有效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分析入选的69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观察J波的形态,出现最明显的部位,出现的时间和消失的时间,所出现的心律失常类型.结果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有明显J波的4例,占总J波综合征人数的5.8%;JT部分融合J波尚可分辨的11例,占总J波综合征人数的15.9%;JT完全融合,J波不可分辨的54例,占总J波综合征人数的78.3%.下壁受累的患者共有57例(82.6%),所有前壁受累(除去含下壁)的患者共12例(17.4%).无J波伴病理性Q波及J波伴T波倒置的病例.发病后(3.9±2.5)h出现J波,(26.7±17.8)h后消失.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可能仅出现在心肌梗死的超急期,J波形态多变,下壁多受累,且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保守及介入治疗(PCI)后B型钠尿肽(BNP)水平,探讨PCI对BNP水平的影响及BNP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3例,依据入院后治疗方式分为6h内介入治疗40例(组1),6~12h介入治疗33例(组2),药物保守治疗30例(组3)。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发病48h及7d时从周围静脉中留取血样测定BNP,并于发病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检查,随访3个月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⑴3组在入院时基础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48h、7d时BNP水平组1较组2均显著下降(P<0.01,P<0.05);组1较组3也显著下降(P<0.05,P<0.01);组2与组3比较,7d时BNP水平前者显著下降(P<0.05)。⑵发病7d的BNP水平与1个月时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与Tei指数显著正相关。⑶发病3个月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者(P<0.01)。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中,发病7d时BNP水平与近期心功能显著相关,对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作用,早期介入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7d时BN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前与认证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情况,为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与认证后的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数据,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救治的119例患者纳入认证前组,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救治的160例患者纳入认证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确认时间、肌钙蛋白报告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住院检查费、住院检验费、住院总费用、救治效果等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导管室激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证后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Z=-7.247,P<0.001)、首份心电图确认时间(Z=-5.072,P<0.001)、肌钙蛋白报告时间(Z=-3.210,P=0.001)、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Z=-7.025,P<0.001)均短于认证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住院检查费、住院检验费、住院总费用和死亡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和规范化运行可缩短急性STEMI患者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17.
阙华星 《海南医学》2008,19(10):19-20
目的 探讨强化降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辛伐他汀20mg/d(传统降脂组)及40mg/d(强化降脂组)治疗,观察1、3、6、12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一年后心脏事件发生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强化降脂组LDL-C下降明显(P<0.05),心脏事件减少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40mg/d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转归,分析其病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因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大致正常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性别选择32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基本临床情况、可能病因、随诊临床预后等。结果冠脉造影正常组与冠心病组在吸烟率、冠心病家族史方面无差异。冠心病组患者有更高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发生率(P=0.02~0.05)。冠脉正常组24例疑为冠脉痉挛或血栓自溶,1例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1例有结缔组织病,1例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冠状动脉畸形,3例发现有梗死相关血管肌桥。冠脉正常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冠心病组(P=0.04)。平均随访42个月(12~118个月),联合终点(死亡、再发心梗、心衰、中风)在冠脉正常组为28.2%,冠心病组为68.8%(P<0.01)。冠脉正常组生存率为93.7%,冠心病组90.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单变量分析冠脉正常组的预后预测因子为左室射血分数、年龄、糖尿病和吸烟,多变量分析冠脉正常组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左室射血分数和糖尿病。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比冠心病所致心肌梗死者要好,死亡率亦明显低。冠脉正常并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差的两个独立预测因素为左室射血分数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陈亚南  郭秋红  冯雁△  秦雷 《广东医学》2020,41(20):2085-2090
目的 通过实时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介入术后微循环灌注情况及其对AMI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108例AMI且行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术后3~5 d行心肌声学造影,记录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二尖瓣E峰速度(MVE)、二尖瓣A峰速度(MVA)、左室质量指数(Lvmassi)及造影剂评分指数(CSI)。出院后1年对108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结果(1)MACE组患者WMSI、CSI、LVESV更高,而LVEF则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前壁心肌梗死MACE事件的发生和更多的心肌灌注缺损有关系。(3)CSI可以作为AMI急诊介入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CSI≥1.58较 CSI<1.58的AMI患者1年后MACE事件发生率更高(45% vs. 9% P=0.001)。结论MCE能评估AMI急诊介入术后患者微循环灌注情况; CSI能独立预测AMI患者急诊介入术后MACE事件,从而对该类人群进行危险分层,尽早识别高危患者,规避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吸烟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梧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年龄≤4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吸烟分为两组,吸烟组51例,不吸烟组17例,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吸烟组患者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多支血管病变病例明显多于不吸烟组,两组心肌梗死类型与病变血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5l例患者猝死2例,死亡率为3.92%;治疗后再发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各1例,发生率为1.96%,随访12个月后,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吸烟组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69%,不吸烟组为5.88%;吸烟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不吸烟组差,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者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较不吸烟者重,易引起猝死,预后较不吸烟患者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