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耐力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有氧能力和动脉血酮体比(AKBR)的影响。方法:18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4周耐力训练前后,测定其递增负荷运动实验中VO2max、血乳酸和心率变化,以及恒定负荷运动实验后酮体含量和动脉血酮体比。结果:4周耐力训练后,受试者VO2max、最大运动时的负荷、心率、血乳酸水平较训练前显著提高,个体乳酸阈呈升高趋势;递增负荷运动中的摄氧量、心率和血乳酸动力学曲线右移;动脉血酮体比显著提高。结果表明,伴随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改善,在等量负荷运动条件下其肝线粒体氧化还原状态和能荷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递增运动负荷训练过程中机体VO2max、PWC170及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9名自愿参加实验的无运动训练经历的男性青年,采用蹬骑功率自行车方式,进行5周递增运动负荷训练,每周训练5天。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个人最大摄氧量;训练开始前及训练期间自第2周开始每周日测试个人PWC170(YCMA方法)和CD3+、CD4+、CD8+、NK细胞数。结果显示,通过5周训练,受试者VO2max、PWC170较训练前显著升高;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改变;CD4+/CD8+比值显著增高;NK细胞数在总负荷最大的第4周显著下降,但在总负荷降低的第5周随即明显恢复,表明该负荷未引起机体疲劳累积。结果提示,相对于淋巴细胞总数及CD4+/CD8+比值,NK细胞数对运动负荷表现更敏感,建议考虑作为运动疲劳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试分析有潜力的学生跳水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方法:清华大学跳水队优秀跳水运动员9名,年龄13~15岁,采用递增负荷试验,运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对运动员有氧能力进行测试与分析,测试过程中监测心率和心电图。结果:男运动员VO2max和VO2max/kg显著高于女运动员(P<0.01),男运动员无氧阈时的VO2和VO2/kg、%VO2max、HR、氧脉搏也显著高于女运动员(P<0.01)。结果提示:男运动员有氧能力显著优于女运动员,男子运动员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与潜能大于女子,表明在13~1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优秀学生跳水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存在性别差异,但整体水平还较弱,故训练中应给予重视,以保证长时间、大强度高难度动作的重复训练和比赛中技术水平的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作用的细胞因子学发生机制。方法:25名中老年女性进行为期6个月的有规律太极拳训练,分别于实验前、运动后第4和第6个月应用多色荧光标记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结合细胞表型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长期太极拳运动后中老年女性IFN-γ、IL-4百分含量明显上升,IFN-γ/IL-4比率呈上升趋势。练习4个月,IFN-γ百分含量与实验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IL-4百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练习6个月,IFN-γ百分含量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长期太极拳运动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上调作用,而且有促进免疫机能的重心向细胞免疫漂移的现象,这意味着Th1细胞免疫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5.
最大摄氧量(VO2max)是评价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的金指标,递增负荷运动测试(GXT)是最常用的测定VO2max的方法,摄氧量平台是确定VO2max的金标准,但其确定标准和发生率均报道不一,而判定VO2max的次级指标(RERmax、HRmax、BlAmax、RPE)缺乏明确标准、敏感性和可靠性。近些年来,verification phase作为判定VO2max的新方法,在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具有实用性和敏感性,目前国内关于verification phase的相关研究报道尚少,本文就verification phase的开展要素如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方案、恢复时间、采样时间间隔及其判定标准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恒定负荷运动方式测定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可行性,以寻找相对简单易行且相关度较高的测试方法。方法:首先运用递增负荷运动方式测定武汉体育学院195名男大学生的VO2max,确定100%最大摄氧量速度(100%vVO2max)范围(本实验中95%的受试者100%vVO2max为16~18km·h-)。然后令1其中15名受试者分别以100%vVO2max、110%vVO2max恒定负荷运动至力竭,记录3次运动至力竭的时间(Tlim)并进行统计,分析3种运动负荷下Tlim的相关性。结果:①递增负荷与100%vVO2max恒定负荷运动所测得的VO2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5s取值时递增负荷与100%vVO2max恒定负荷运动所测得的VO2max相关系数为0.77,30s取值时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6,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②递增负荷与100%vVO2max及110%vVO2max恒定负荷运动至力竭的时间Tlim分别为596.87±61.48s、214.0±77.65s和144.6±53.12s,三者两两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且100%和110%vVO2max恒定负荷下Tlim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80(P<0.01)。结论:采用恒定负荷运动测定VO2max具有时间短、与递增负荷测试结果相关度较高及测试相对便捷等优点,适于在基层社区和学校应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有氧训练对老年人最大吸氧量的影响及有氧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老年人进行科学监控运动强度的有氧训练,探讨老年人最大吸氧量的可训练性及有氧训练的方法。10名老年人(66±5岁)参加为期12个月的有氧训练,通过心率监测每次训练的强度。结果发现有氧训练6个月后受试者的体重(BW)和体成分指数(BMI)明显下降,而最大吸氧量(VO2max)显著上升(P<0.05);有氧训练12个月后,受试者BW和BMI比6个月前仅略有下降(P>0.05),VO2max则较训练前有更显著的提高(P<0.001)。结果提示,长期有氧训练有助于老年人控体重,且即使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VO2max的可训练性依然存在,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而以心率监测运动强度,结合多种运动形式和伙伴式锻炼,有助于老年人坚持有氧训练并获得有氧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戒烟教育干预对吸烟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检测仪对自愿戒烟,接受个性化戒烟教育干预并成功戒烟的吸烟者12例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评,并比较戒烟前后不同时间节点最大做功能力(Wmax)、氧耗量(VO2max)、无氧阈氧耗量与最大预计氧耗量比值(VO2AT/VO2max)、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max)、氧脉搏(VO2/HRmax)、每分通气量(VEmax)和呼吸储备(BRmax)水平的变化。结果:戒烟3个月后,戒烟者的Wmax、VO2/HRmax和BRmax水平均显著高于戒烟前水平(P<0.05);6个月后,戒烟者的Wmax、VCO2max、VO2max、VO2AT/VO2max、VEmax和BRmax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戒烟前水平(P<0.05,P<0.01);9个月后,戒烟者所有心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戒烟前水平(P<0.05,P<0.01),其中VO2max、VCO2max、VO2AT/VO2max和VEmax水平显著高于6个月时的水平(P<0.05);12个月后,戒烟者所有心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戒烟前水平(P<0.05,P<0.01),其中VEmax水平显著高于9个月时的水平(P<0.05)。结论:戒烟可显著改善戒烟者运动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普通大学生VO2 maxPD(最大吸氧量平台持续时间 )水平、极量和亚极量状态下耐力运动能力进行测试与分析 ,初步将VO2 maxPD应用于大学生有氧能力评定 ,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有氧能力的评定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 :普通大学生存在最大VO2 maxPD ,男生VO2 maxPD明显低于女生 ;与VO2 max相比 ,VO2 maxPD和AT能更全面地评价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 ,VO2 maxPD与VO2 max和AT均无相关关系 ,可能是从另一方面反映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长期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女性血清IGF-Ⅰ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拳运动具有健身促进作用,但机理尚待更多研究.本研究动态观察6个月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中老年女性血清IGF-Ⅰ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为中老年健身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案训练对新兵耐力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训练对新兵耐力及运动成绩的影响,为优化部队体能训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2名健康男性新兵随机被分为现行训练组、有氧耐力组、无氧耐力组,均进行连续8周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4周末、训练8周末进行最大耗氧量(VO2max)、台阶试验及PWC150耐力指标测定和3 000 m、50 m跑考核。结果:与训练前相比,3个组别所有指标均随时间显著进行性提高。且至训练8周末有氧耐力组台阶指数、VO2max3、000 m成绩显著优于现行训练组(P值分别为0.013、0.029、0.001);无氧耐力组台阶指数、50 m跑成绩显著优于现行训练组(P分别为0.012、0.026);各组间PWC150无显著差异。结论:科学、合理、规范的耐力训练更利于提高战士耐力素质,基层部队应根据担负任务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强有氧耐力和/或无氧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负荷形式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武警战士的有氧代谢能力的关系,为有氧代谢能力的评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通过亚极量踏阶运动间接法,测定VO2max(最大摄氧量),选取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氧耐力训练后,VO2max较高的1组作为实验组,较低的1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战士分别进行极量负荷和定量负荷实验,测定负荷后和某负荷阶段的有关生理生化、生理心理指标.结果定量负荷后,实验组的血乳酸(Bla)和心率(H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负荷后的恢复期,实验组的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运动过程中,随着负荷量的增加,实验组的主体感觉(RPE)值低于对照组.极量负荷后,两组间的HR值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Bla高于对照组.结论不同负荷形式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武警战士不同的有氧代谢能力,在选择有氧耐力训练安排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VO2max、BLA和T/C值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训练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VO2max、BLA和T/C值及VO2max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16名游泳运动员(男7名,女9名)进行为期9周的高原训练,分别在上高原前1周、下高原后第1周、第2周和第3周测定VO2max、BLA和T/C值及VO2max相关指标.VO2max测定采用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方案,起始负荷为50W、转速60~70r/min,男子运动员递增40W/3min,女子运动员递增30W/3min,转速不变.结果:上高原前和下高原后VO2max、BLA和T/C值及VO2max相关指标发生变化,但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不同;且男、女游泳运动员的VO2max、BLA和T/C值及VO2max相关指标发生不同变化.结论: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的VO2max、BLA和T/C值及VO2max相关指标产生影响,经过下高原后17天的训练,运动员多数指标能够恢复至上高原前水平,并在相同运动负荷下BLA值降低,表明高原训练下高原后17天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军校大学生5000 m跑成绩与相对最大摄氧量(VO2ma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评估他们的有氧耐力素质,为提高5000 m跑训练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测量67名某军校大学生的各项身体形态指标,通过PWC170台阶实验间接推算VO2max,对5000 m跑成绩和VO2max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受试对象5000 m跑时间(Y)与相对VO2max(X)呈显著负相关(r=-0.813,P〈0.01),线性方程式为:Y=32.997-0.205X(r^2=0.661,P〈0.01);二次曲线方程为:Y=56.067-1.147X+0.0094X2(r^2=0.686,P〈0.01).结论 相对VO2max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5000 m跑成绩.可通过降低体脂率等方法提高相对VO2max,达到提高5000 m跑训练成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男子现代五项运动员有氧能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男子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特征。方法:测试对象为中国国家男子现代五项队运动员10名,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判定运动员的无氧阈(AT)。测试仪器采用德国产Jaeger Oxycon Pro心肺功能仪以及LE6000跑台进行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测试程序是以10km/h、0.5%坡度起始,每分钟递增0.8km/h,速度达到18.0km/h时每分钟递增1%坡度。运动至力竭。结果:我国现代五项运动员的VO2max测值为4.86±0.43L/min和62.9±4.58ml·kg-1·min-1,VEmax为153.8±15.25L/min,HRmax为195.8±12.69b/min,O2/HR为24.67±2.83ml。VT-VO2为3.72±0.43L/min和48.12±3.35ml·kg-1·min-1,VT%VO2max为76.50±4.03,VT-HR为176.5±10.16b/min,VT-V为15.44±0.21km/h。结果表明:我国男子现代五项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水平低于其他相关的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应加强有氧能力的训练,提高有氧能力。我国男子现代五项重点运动员有氧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应根据个性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16.
肌红蛋白基因多态与有氧训练效果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第2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A79G)与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对中国北方新征入伍的104名汉族士兵进行每次5000米、每周3次、训练强度为95~105%通气无氧阈(VT)、为期20周的耐力训练。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定受试对象训练前后最大摄氧量(VO2max)和通气无氧阈(VT),PCR-RFLP法测定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训练效果之间的关联性。结果: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AA(0.52)、AG(0.45)、GG(0.03),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训练后3种基因型VO2max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后GG组和AG组VT显著提高(P<0.05),AA组达到VT时仅HR显著升高,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VO2max和VT的变化率(Δ%)方面,GG组受试者提高最多,AG组居中,AA组提高最少。提示肌红蛋白基因第2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A79G)与有氧耐力训练效果有一定关联,79G等位基因携带者对有氧耐力训练可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观察18周5000米长跑耐力训练效果,为基因多态与训练效果的关联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102名中国汉族士兵每周训练3次,采用前10周95%VTHR(通气无氧阈时的心率)±3和后8周105%VTHR±3来控制跑速。用体成分测定仪测定18周训练前后受试者的体成分,通过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分别于训练前后测定VO2max(最大摄氧量)、VT(通气无氧阈)、RE(跑节省化)实验中相关有氧耐力指标,通过定量负荷蹬车运动测定训练前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相关指标。结果:18周训练后受试者VO2max较训练前平均增加了1·56%(P<0·01),VT时摄氧量提高了2·59%(P<0·05),RE时的摄氧量较训练前下降7·60%~9·43%(P<0·01);训练后左心室每搏量增加、心输出量节省化和左室重量增加。结论:5000跑耐力训练可明显提高受试者有氧耐力水平,递增负荷下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呈现良好的顺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中老年女性30名,年龄64·41岁±10·09岁(50岁~65岁),体重54kg±3·54kg,均为近期无运动习惯的太极拳运动的初学者。临床医学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肺疾患。1.2方法1.2.1训练计划(1)运动项目:以学练国际推广套路24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剑为项目内容。(2)运动强度:采用遥测心率仪对运动强度进行监控。每月调整一次强度,通过改变练习时重心高度、练习间歇时间调节运动强度。(3)运动时间和频率:每次练习持续60分钟,每周练习4次。实验共6个月。1.2.2测试指标和方法(1)血样采集:分别于实验前、运动第4个月、第6个月末的某日清晨,空腹…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运动具有健身促进作用 ,但机理尚待更多研究。本研究动态观察 6个月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中老年女性血清IGF -I浓度的变化 ,旨在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 ,为中老年健身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中老年女性 30名 ,年龄 6 4 4 1± 10 0 9岁 (5 0~6 5岁 ) ,体重 5 4± 3 5 4kg ,均为近期无运动习惯的太极拳运动初学者。临床医学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肺疾患。1.2 方法1.2 .1 训练计划(1)运动项目 :以学练国际推广套路 2 4式太极拳和 4 2式太极剑为项目内容。(2 )运动强度 :采用遥测心率仪对运动强度进行…  相似文献   

20.
田径运动员集训期间服用活血皇浆后运动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田径运动员夏季集训期服用活血皇浆后运动能力的变化。方法 :集美大学田径代表队 2 9人 ,在夏季和比赛期间 ,每人每日早晚各服活血皇浆 2 0毫升 ,共服 2 8天 ,服液前一天和停服后次日上午进行PWC170 、VO2 max、BLA和ECG检测。结果显示 :服液后PWC170 绝对值和相对值以及VO2 max绝对值明显提高 (P <0 0 5或P <0 0 1 ) ,安静时和亚极量负荷后 1 5分钟BLA较服液前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 ,BLA1 0分钟清除率 (RdL10 % )明显增大 (P <0 0 1 ) ,心电图监护未发现运动性疲劳征象。结果表明 :田径运动员集训期间服用活血皇浆能增强身体工作能力 ,加快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