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手术的伤害刺激来自于切割伤口引起的初始阶段和受损组织释放化学物质及酶引起的继发阶段,两阶段都可使中枢神经过敏,且后者可延至术后较长时间。可通过阻滞导致中枢敏感化的形成达到镇痛的目的。小剂量氯胺  相似文献   

2.
有研究表明,中枢敏感化是疼痛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超前镇痛作为防止中枢敏感化形成的方法,能降低甚至消除中枢致敏作用达到镇痛的目的.我们对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于术前预先硬膜外注入吗啡,并与术毕注入相比较,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扈家强  王大柱 《天津医药》2004,32(12):782-784
氯胺酮(ketamine)是临床常用的非阿片类麻醉镇痛药物,大剂量可作为临床麻醉药物使用,而小剂量氯胺酮则可作为镇痛药物用于术后患者的镇痛。氯胺酮超前镇痛是指在手术切皮前静脉给予或硬膜外给予小剂量氯胺酮,以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或)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超前镇痛机制为在伤害性冲动形成之前给予镇痛措施以降低中枢神经敏感化,从而减轻疼痛。术后患者早期伤口疼痛引起机体明显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超前镇痛,即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及外周神经敏化以消除或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抑制D-氨基酸氧化酶能够缓解中枢敏感化疼痛。本实验旨在观察中枢敏感化疼痛大鼠脊髓D-氨基酸氧化酶表达的改变,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大鼠足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和L5/L6脊神经结扎致神经源性疼痛模型复制中枢敏感化疼痛大鼠模型,利用半定量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中枢敏感化疼痛大鼠腰膨大段脊髓组织中D-氨基酸氧化酶mRNA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手术的伤害刺激来自于切割伤口引起的初始阶段和受损组织释放化学物质及酶引起的继发阶段,两阶段都可使中枢神经过敏,且后者可延至术后较长时间.可通过阻滞导致中枢敏感化的形成达到镇痛的目的.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射超前镇痛现已应用于临床麻醉,尤其应用于加强术后镇痛.本文旨在观察通过氯胺酮与吗啡复合液硬膜外腔注入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郭燕芬  韩超  顾达民  葛志军 《中国医药》2013,8(10):1494-1494
超前镇痛是指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中枢或外周神经敏化,从而减轻伤害后疼痛。地佐辛是一种新型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强。本研究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骨科下肢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及其安全陛。  相似文献   

8.
超前镇痛指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即采取镇痛治疗,预防外周及中枢敏感化,以消除或减轻术后疼痛。我院2004-2009年以局部浸润复合静脉麻醉法用于阑尾切除术501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蝎毒性心肌病蝎蜇伤是儿童的常见问题,主要临床表现为兴奋,流涎,出汗呕吐,腹部痉挛,过速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外周血管收缩增强。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蝎毒能直接或通过中枢下丘脑通路刺激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使其突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从而引起高血压、外周...  相似文献   

10.
<正>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基层医院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手术方式,但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强度大,不利术后康复,影响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超前镇痛是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疼痛干预,减轻疼痛的中枢和外周敏化,达到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1]。但手术疼痛机制复杂,参与递质、传导途径众多,单一给予镇痛药物效果不佳[2]。因此,采取不同镇痛药物和不同镇痛方法(多模式超前镇痛)应能产生较为理想的超前镇痛效果。为此,我们在  相似文献   

11.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其客观指征有肌电活动、血流量变化、心理变化等,临床上使用缺血性按压手法和针刺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分别从疼痛与止痛方面予以概述,主要包括:钙离子理论:肌纤维损伤或者被施加过多非正常压力时,胞浆内钙离子增多,肌纤维发生自动收缩、变短,加剧了能量代谢障碍,不良循环继续恶化,出现紧张性条索状物,局部出现疼痛等不适,针刺使中脑中央灰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痛觉阈值升高,痛觉减退;生理生化改变;运动终板:运动终板出现机能障碍,敏感病灶接受到刺激后可引起一系列疼痛症状,针刺激痛点产生负性电位波,化解疼痛;经络理论;针刺止痛;针刺与病损性疼痛信号在大脑整合,针刺信号与疼痛等伤害刺激信号传至到巨细胞核,两种信号相互叠加作用,产生干扰,抑制伤害性疼痛刺激;针刺与神经传导通路理论;缺血性按压使局部缺氧改善,肌电图改变等;激痛点与针灸穴位的相关性;针灸使交感神经活动度降低;针灸与缺血性按压治疗肌筋膜等疼痛的临床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其机制涉及异位放电、交感一感觉耦联、解剖重构、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感化、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功能下降、高位中枢的敏感化等。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虽然各种治疗已经在动物试验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距离临床应用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本文就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类抗炎药奥湿克的作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一类临床常用的药物,它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继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而起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的。这类药物主要有乙酸水杨酸、布洛芬、奈普生、炎痛喜康、舒林酸、禁丁美酮、双氧芬酸等。上述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但也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损害,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疼痛、溃疡、穿孔或出血,这是由于NSAID抑制PG时,减轻了炎症,但也减少了PG保护胃、十二指肠粘膜完整的作用。因为PG具有刺激胃肠道粘液分泌,刺激碳酸氢盐的分泌,抑制酸的分泌和促进粘膜血流量等胃肠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合行为学依据 ,验证曲马多能否降低福尔马林疼痛模型的脊髓中枢敏感化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醒大鼠右后爪掌心皮下注射 10 0μl5 %的福尔马林。在福尔马林注射前 10分钟 ,各组分别在颈背部皮下注射曲马多 2 .5 ,5 ,10 ,2 0 mg/ kg或生理盐水。为了证实曲马多有无预先镇痛效应 ,另设一伤害刺激后给药组 ,即福尔马林刺激后 10分钟 ,皮下注射曲马多 10 mg/ kg。 2小时后将大鼠处死、心脏灌注 ,取出腰 3~ 5脊髓节段 ,冰冻切片 ,片厚 30μm。行 NADPH- d组化反应、生长抑素 (Som )免疫细胞反应并观察相应指标在脊髓上的变化情况。结果 曲马多显著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疼痛反应 ;曲马多预先给药组在抑制痛反应方面优于痛刺激后给药组 (P<0 .0 5 ) ;在10 mg/ kg和 2 0 mg/ kg曲马多预先给药组 ,痛刺激侧的脊髓 NADPH- d阳性神经元、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 (Som- L I)阳性细胞均有减少 ,同生理盐水福尔马林组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曲马多 (s.c.)可抑制福尔马林疼痛反应。预先给药 ,抗伤害作用更好 ;曲马多通过加强脑干下行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 ,抑制外周痛觉信号在脊髓水平的传入 ,达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温和镇痛剂之一,对于感受伤害系统它的作用方式还是大多未知的。本文叙述32名健康的医学学生志愿者(年龄20~30岁)对阿司匹林的中枢作用。应用非炎症疼痛模型:以皮下应用电流脉冲活化感受伤害传入。测定个体疼痛阈、疼痛等级和刺激引起的脑电图(EEG)变化。这些作用表示出对具有中枢作用方式的广泛疼痛的敏感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二水杨酸赖氨酸的制备及其镇痛作用。二水杨酸赖氨酸的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90%),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01),而毒性比乙酰水杨酸明显地降低。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器官储备功能较差,术中易损性增加,对麻醉打击、术后疼痛等应激反应明显,老年患者免疫调节功能较弱,炎症反应强烈,易造成患者术后不适感,同时也是诱发围术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对于身体机能及耐受能力较弱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镇痛方式非常重要。为提升术后镇痛效果,有效地抑制疼痛中枢及外周敏感化形成,临床对多种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及不同镇痛模式进行了大量探索及研究。近期,占霖森等~([2])研究指出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应  相似文献   

18.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DM)是临床上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同时作为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它在提高痛阈,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改善疼痛状态方面的作用,在许多国外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都得以证实。超前镇痛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措施阻断刺激向中枢传入,防止或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评价。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沙芬超前镇痛作用在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合理使用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娅  平成斌 《医药导报》2000,19(3):286-286
目前各种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新合成的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断更新,使大多数疼痛得到缓解。但有时用药不当,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和成瘾性,导致了严重后果,所以镇痛药与解热镇痛抗炎药在临床上应严格区分并慎用。1 镇痛药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镇痛剂量下选择性地减轻或缓解疼痛感觉以及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不影响意识、触觉、听觉等,但多数镇痛药连续使用可致成瘾性[1]。1.1 吗啡(美施康定,MScontin,硫酸吗啡控释片) 为强效中枢镇痛药,作用时间可持续12h,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可…  相似文献   

20.
杨敏 《重庆医药》2009,38(15):1958-1960
在内脏高敏感状态下,机体对非伤害性刺激和伤害性刺激均表现为外周和中枢水平的改变。其中,中枢敏感化(centralsensitization)的作用是当前研究热点,也被认为是内脏高敏感性及其内脏痛觉过敏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本文收集新近文献,集中讨论内脏高敏感性形成的中枢敏感化机制,试图为内脏高敏感性一中枢敏感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理念与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