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6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的30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原则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本组30例,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16例,改善8例,无效4例,死亡2例。其中术后早期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7例,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后痊愈5例,2例死亡;术后发生MG危象23.3%,病死率为6.6%。结论: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胸腺瘤。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可获良好疗效。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切除的彻底性与胸腺瘤合并MG的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3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86例,其中单纯重症肌无力(MG)3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TTMG)53例,正中纵劈胸骨切口82例,后外侧切口4例。结果:83例行完全切除,3例行大部切除,1例于肌无力危象期行手术治疗,78例术前、术后加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26例患者术后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胸腺瘤术后病理分期Ⅱ期以上者进行放、化疗。术后随访6月至10年,30例缓解(34.88%),41例改善或明显改善(47.67%),8例无改善(9.30%),总有效率91.86%,5例恶化,2例术后半年内爆发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结论:手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手段,纵劈胸骨切口可以在较好的显露下行全胸腺切除加纵隔脂肪清除术;而抗胆碱酯酶药物及激素的使用是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术后应注意机械通气的应用。处于肌无力危象期的患者抓好围手术期处理可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孙继红  姬同超刘平 《中原医刊》2005,32(21):F0003-F0004
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有效方法,但胸腺瘤术后常并发MG危象,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1992年2月~2003年2月共手术89例胸腺瘤合并MG病人,术后发生MG危象30例,经过我们护理,病人都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为了探讨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自1983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对76例MG病人实施了胸腺瘤切除术,术后69例病人出院后被随访6个月~20年。结果 28例病人的胸腺瘤为良性,48例病人的胸腺瘤为恶性。术后有35.5%的病人出现了MG危象。主要见于Ⅱb和Ⅲ型病例。术后在院死亡率为6.6%。随访结果为31.9%病人的MG症状得以治愈;23.2%病人的MG症状得以改善;5.8%病人症状同术前;36.2%病人死亡于该病。结论 MG合并胸腺瘤病例特点为病情较重,发展快,术前术后易出现MG危象,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预后欠佳。术前药物治疗和胸腺瘤切除的早期行气管切开对于治疗重症病例非常重要。这也是预防治疗MG危象及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6月~200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径路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术后28.1%的患者发生MG危象,在院死亡率为6.2%。MG临床分型与胸腺瘤病理类型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胸腺瘤。完善围手术期管理,减少MG危象发生,手术治疗MG合并胸腺瘤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30例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永京  何海生  林涛  金哲 《医学争鸣》2005,26(13):1162-1162
0引言 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有效方法,有效率可达80%[1],但胸腺瘤术后常并发MG危象,导致死亡. 1992 02/2003 02我们共手术治疗89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术后发生MG 危象 30例,均抢救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  相似文献   

7.
5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力  杨双强 《重庆医学》2008,37(13):1447-1449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6月至200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路径及术后危象的预防及处理。结果本组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21例,发生率36.2%。术后死亡5例。术后随访47例,肌无力症状消失19例,缓解15例,改善不明显或加重13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置胃管,术中经胸骨正中切口彻底切除胸腺瘤及前纵隔淋巴脂肪组织,术后延长呼吸机辅助通气,合理、及时使用胆碱酶抑制剂及激素,加强呼吸道管理、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是预防及治疗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单纯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78年~2004年5月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287例中单纯MG 216例手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危象的预防及处理.结果 216例发生危象13例(6.0%),肺部并发症11例(5.1%),术后死亡2例(0.93%),其余病例均顺利出院.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单纯重症肌无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围手术期处理技术提高,手术的并发症、死亡率已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报告1988年2月-2001年10月手术治疗1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结果。方法:按Masaora分期,属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1例;全组病人均行胸腺切除。结果:全组病人术后均痊愈,4例发生危象,全为Ⅲ期病人。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发生危象率高,及时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是处理关键,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积极的术前、术后处理,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和预后,预后与胸腺瘤的Masaora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吴波猛  梁雄烈  方宁  陈莹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159-159,162
目的:探讨胸腺瘤(TT)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胸腺瘤合并MG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该组患者均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后,经随访1~6年,症状完全缓解17例,改善9例,无一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9.7%。术后4例患者出现MG危象。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可获良好疗效,完善围术期管理,减少MG危象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围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研究分析15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围术期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除2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外,其余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8例,改善7例。结论: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病人术前通过抗胆碱酯酶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应使病人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术前插胃管,于麻醉前、术中、术后早期鼻饲给药;胸骨正中切口能充分显露前纵隔结构,清除彻底,术中对瘤体周围的可疑组织(包括脂肪组织)按瘤体组织处理,必要时电灼灭活,术毕顺铂冲洗;麻醉要求相对较高,带咽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回病房可防止早期重症肌无力危象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00mg/日)肌注及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是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78年至2003年5月所行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43例病人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及肌无力危象的预防及处理.结果243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15例(肺部感染6例,肺不张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危象44例,占18.1%,术后死亡3例(1.2%).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预防及正确处理术后危象是保证手术安全,降低术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吴克 《吉林医学》2010,(30):5271-5272
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对50例胸腺切除术患者应用胸腺切除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过顺利,手术时间60~160min,平均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120ml,平均80ml,住院时间7~15d,平均8.5d。本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无肌无力危象发生,无气管切开,手术无上腔静脉、无名静脉损伤,无纵隔、胸骨感染。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治愈27例,改善17例,无效6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8.0%。结论:重症肌无力发病与胸腺异常有密切关系,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最本质、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胸腺增生的和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明确且有手术适应证,主张尽早手术治疗,提高术后缓解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的机理,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胸骨正中入路或胸腺瘤切除及周围脂肪组织清扫。结果:术后死于呼衰2例。术后3a死于复发1例。87%病例有效(完全停药 小剂量维持),13%无缓解,结论:重症肌无力病人,特别是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多数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994年1月~2008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随访1年半,3例术后早期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痊愈.手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4例,在术后4个月因重症肌无力、发生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死亡1例,还有1例术后半年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其余16例情况良好,有效率77.7%.结论 扩大胸腺切除术与术后肿瘤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防治并发症及危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全切除胸腺组织,同时彻底清除前纵隔脂肪组织,术前后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肌无力危象者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术后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经抢救好转,余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5个月~5年,症状完全缓解14例,改善11例,无效2例,死亡3例。结论:胸骨正中切口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对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