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表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有关。而微量蛋白尿(MAU)已被广泛接受为2型糖尿病(T2DM)患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但其机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MAU一般反映广泛内皮功能紊乱和(或)血管损伤。本旨在探讨伴有MAU的T2DM患CRP的变化,并与尿蛋白正常的患及正常人比较,了解CRP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王中心  黄一鑫 《临床荟萃》2006,21(7):493-495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危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T2DM大血管并发症在T2DM的各种并发症中约占75%,是T2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累及的血管常见的有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等。临床上常见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下肢动脉硬化、坏疽等。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T2DM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假说,认为T2DM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T2DM大血管并发症被认为是以AS为病理基础的,T2DM与AS存在相同的前期危险因子及有着共同的炎症反应基础,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 )是一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代谢性疾病,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 K PDS )等重要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呈渐进性丧失,其大血管并发症及其终点事件的风险无明显下降,凸显了DM及其并发症的复杂性和难治性。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非特异免疫系统的激活和慢性低度炎症参与了T2DM的发生和发展,这为研究DM及其并发症(包括AS、CVE、和感染等)的发生和预防提供了新思路,其中以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 DPP‐Ⅳ)为靶点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初发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222例初发T2DM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MD)分为两组:MD组与非MD组,对两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及CRP水平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1)初发T2DM患者MD组的CRP水平显著高于非MD组(P=0.022)。(2)CRP水平与平均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2,P=0.018)。结论 CRP与仞发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CRP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80例,T2DM患者162例;将T2DM分为A、B组:A组为单纯T2DM患者组81例、B组为T2DM大血管病变组81例;测定各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的hs—CRP、IL-6、TNF-α、I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大血管病变组的hs—CRP、IL-6、TNF-α、IR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患者组。T2DM组患者hs—CRP、IL-6、TNF-α与IR均呈正相关。结论炎性反应与胰岛素抵抗同步存在,而且与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炎症因子能较好的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胰岛素抵抗程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98例T2DM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分为T2DM伴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q-LLVD组)和r12DM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T2DM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48例作为正常对照(NC)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浆Hcy浓度,分析了Hcy与Hs—CRP和血小板参数及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T2DM组和T2DM+LLV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NC组(17.3±4.1μmol/Lvs.13.7±2.6)μmol/Lvs.8.9±1.5μmol/L,P〈0.05);T2DM+LIⅣ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17.3±4.1μmol/Lvs.13.7±2.6μmol/L,P〈0.05)。T2DM-I-LLV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Hs—CRP、ABI、空腹血糖(FBG)、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HOMA一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Hs—CRP、ABI和MPV是影响T2DM+LLV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T2DM患者尤其是伴有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与血小板参数及炎症反应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AS)密切相关,可能与r1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甘油三酯(TG)的相关性.方法 对33例T2DM患者行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并对股浅动脉和腘动脉IMT与空腹血清CRP、TG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患者股浅动脉和腘动脉IMT与CRP、TG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评价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清CRP、TG水平与T2DM患者下肢大动脉IMT明显相关,检测血清CRP、TG对于早期发现T2DM患者下肢动脉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事件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4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显示,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同属一种慢性、亚临床性的炎症疾病。C反应蛋白(CRP)是体内慢性炎症的主要标志物,随着生化技术的发展,高敏CRP(hsCRP)的测定已成为现实,hsCRP在评估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事件中比常规方法检测的CRP更敏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是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形态学上的最早证据,是公认的检测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有用指标之一。有学者报道,在T2DM人群中血清hsCRP水平是增高的,颈动脉IMT也是增厚的。而关于T2DM人群中hsCRP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国内外均尚少,且研究结果存在争议。研究T2DM人群中hsCRP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有助于阐明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为评价hsCRP作为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的可行性及探讨是否可将控制炎症作为早期防治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樊华英  成兴波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315-13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水平及阿司匹林对其影响。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30例,T2DM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35例,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组)30例,分别检测hs—CRP、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组和C组患者服阿刮匹林,4周后复查hs—CRP。结果B组和C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1),C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经阿司匹林治疗后,hs—CRP浓度变化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T2DM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长期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hs—CRP水平,从而可延缓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检疫100例T2DM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其中无糖尿病肾病(DN)组55例,早期DN组25例,临床DN组20例,并与50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无DN组、早期DN组及临床DN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DN组,临床DN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DN组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检测对T2DM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230例T2DM患者分为AS组(110例)和非AS组(120例),对两组多项临床指标及线粒体DNA(mtDNA)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AS组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指数(SI)、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线粒体DNA16189T→C变异高于非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合并早期大血管病变主要与腹型肥胖、吸烟、血压、SUA、CRP及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陈雅静  张彦平  赵英剑 《临床荟萃》2011,26(22):1991-1993
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S)。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均已证实他汀类药物除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AS作用,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AS的一个表现,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可早期发现A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T2DM组hs—CRP、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项目,分析各检测指标与T2DM的关系。结果T2DM无高尿酸血症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并高尿酸血症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组和对照组(P〈0.05)。hs—ClIP与UA、FBG呈明显相关性。结论hs—CRP水平在T2DM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明显升高,炎症可能与T2DM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炎性反应的关系,以及炎性反应蛋白和炎性因子在合并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76例)和T2DM合并CHD组(7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T2DM患者外周血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CHD患者组的外周血血清Leptin和IL-6、hs—CRP水平与T2DM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合并CHD组外周血Leptin水平与IL-6、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76、P〈0.05,r=0.791、P〈0.05);hs—CRP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824、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Leptin和IL-6、CRP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Leptin及IL-6、CRP参与了T2DM合并CHD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合并C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餐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T2DM早期动脉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确诊T2DM患者201例,按CAIMT分为CAIMT增厚组(CAIMT〉0.9mm)103例及CAIMT正常组(CAIMT〈0.9ram)98例,另选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脂负荷餐,采集空腹及餐后4h的血标本,测定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及餐后4h甘油三酯(4hTG)。使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各组受试者的CAIMT。【结果】①T2DM组血清hs—CRP、4h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2DM组中CAIMT增厚组hs—CRP、4hTG显著高于cAIMT正常组(P〈0.01)。②T2DM患者hs—CRP、4hTG与CAIMT均呈正相关(P〈0.01),hs—CRP与4hTG也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及餐后高脂血症与T2DM患者早期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付氧酶(paraoxonase,PON)是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的危险因子之一。PON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主要集中在其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有文献报道PON与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脑梗死发病相关。本研究从T2DM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入手,采用基质辅助激光吸收-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对PON1(Q192R)多态性进行分析,以探讨PON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s)与DN之间的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明  梁玮  刘畅 《临床荟萃》2006,21(1):68-70
糖尿病(DM)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并发症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急性时相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近年来的研究证实,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有关,对2型糖尿病的预后预测有一定的价值。现就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方法180例T2DM患者根据尿肾功能指标(包括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分为尿肾功正常组和尿肾功异常组各90例,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中的Cysc以及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患者Cysc以及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尿肾功异常组患者的Cysc以及hs—CRP水平也明显高于尿肾功正常组(P〈0.01),在T2DM患者中,血清中的Cysc与hs—CRP呈正相关(r=0.39)。结论Cyse、hs—CRP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18基因-607C/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河北唐山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22名T2DM患者和161名健康对照者(NC)行IL-18启动子-607C/A基因型检测,并测定血清hs-CRP。结果糖尿病与对照组比较,IL-18基因-607C/A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1.883倍(OR=1.883,95%CI:1.28-2.771)。两组人群中CC和CA基因型个体CRP浓度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IL-18基因-607C/A多态性与T2DM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的遗传易感基因,并导致血清CRP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在2型糖尿病(T2DM )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2DM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120例(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T2DM 非感染患者10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CRP和M A水平,分析其在T2DM 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CPR 和 M A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RP 敏感度99.17%,特异度83.00%;M A敏感度85.83%,特异度98.00%;CRP+M A敏感度85.00%,特异度99.00%。【结论】CRP和M A在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