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以及解决影响患者服务满意度的相关对策。方法采用医院自制调查表对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56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结果。结果 560例门诊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6.07%,其中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满意率为98.93%,仪容仪表满意率为96.43%,护理人员语言及态度满意率为95.89%,就医环境满意率为94.82%,耐心回答患者问题满意率为93.75%,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解决困难满意率为92.68%,候诊时护理人员主动关心满意率为91.25%。结论我院通过对门诊就诊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可知,门诊护理服务总体评价基本是满意的,但其服务态度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门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辨认患者就诊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改善护士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门诊的部分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率为87.5%,其中门诊护士仪表、举止满意率为92.5%;门诊护士服务态度满意为88.3%;当您有问题或困难时门诊护士能否帮助解决满意率为87.5%;门诊预栓护士对您提出的问题是否耐心解释满意意为85.0%;导医护士能否为您提供帮助满意率为85.8%在您等候就诊过程中,诊室护士能否为您进行健康宣教并主动维持就诊秩序满意率为80.0%。调查中女性患者的满意度低于男性患者,文化程度较高患者的满意度较低,青壮年患者的满意度低于老年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儿科患者家长的满意底低于其他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较高,但仍有进步的空间。应抓好门诊护士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才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根据输液室的特点,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更新服务理念,开展微笑服务、爱心服务等活动改变工作作风,加强护士培训,落实查对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体评价显著上升(Z=2.566,P=0.010),满意率由去年同期的91%上升到97%,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由原来的62%上升到78%。患者对输液室护士的穿刺技术、输液滴数准确性、输液卡的填写、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率较实施前提高7%。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地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门诊注射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并进行分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分别调查门诊注射室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门诊注射室护理服务患者对排队等侯的及时处理的满意度最低,为82.3%;其次为护士交待用药的注意事项满意度82.8%;再次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83.0%;对满意度各项目进行鱼骨头及排列图分析,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是造成满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护士缺乏药物使用知识,护士说话不够婉转,语气生硬。结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必须服务护理人员,拓展知识,开展人性化服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等方面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门诊窗口单位开展365天晨间服务礼仪培训的效果。方法对门诊全部护理人员进行晨间服务礼仪培训,于培训前后对新毕业或新入科护士的培训作用、培训必要性的认识、服务礼仪和临床应用考核、患者的满意度及投诉发生率、院内同行对门诊护士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服务礼仪培训后对新毕业、新入科护士作用明显、护士对礼仪培训必要性的认识明显提高(P<0.01)、服务礼仪和临床应用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0.01),患者的服务满意率明显上升,患者的投诉发生率下降,院内同行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精神面貌等方面的评价明显提高,塑造了门诊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达到了对外宣传医院优质服务品牌的社会效应。结论 365天晨间服务礼仪培训可以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建立门诊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适合在门诊等窗口单位的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0例就诊患者的一般资料,医院实施人性化管理,门诊所有医护工作人员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人性化服务贯穿于整个工作中,患者对医院的门诊环境及管理、护士的行为举止、服务态度、专业技术的满意率均在92.0%以上。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实施到医院门诊护理管理日常工作中,能够提高护士的素质和工作的积极性,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及医院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为医院赢得医疗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80例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人性化服务,调查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调查发现,家属对我院就医环境、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护士仪表等满意度均有良好的反应,满意度高达95%以上。结论在医院儿科门诊护理管理方面进行人性化的服务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医患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门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82例门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进行手术室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手术室环境和健康宣教。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手术室环境和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有助于改善门诊手术室患者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推行规范化护理礼仪服务的效果。方法统计未实施护理礼仪服务的2008年及实施规范化护理礼仪相对成熟的2011年护理满意度调查资料各200份,2008年作为对照组,2011年作为观察组,观察实施前及实施后患者对护士仪表、入院接待安排、治疗解释、交代注意事项、沟通技巧、服务态度、出院健康指导、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连,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从各个方面体现,比如护理人员的举止、言谈以及衣着打扮等,一定要与自己的本身工作相符合,这样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对于优化护士整体社会形象产生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医院和患者相互沟通的平台之一,门诊护士是为患者提供就医服务的主体。笔者长期从事门诊护理工作,为了解患者对门诊护理满意服务评价及需求,对来院就诊的312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对影响护理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改进护理满意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服务在儿科门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年10月份期间,在改进就医环境及就医秩序的同时,对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近1.5万名(人次)患者及其家长主动实施就诊预检,主动巡视了解病情,安排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就诊和抢救,为高热患者及时退热以及提供常见病护理及生活护理措施等主动服务,并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法,对360名儿科门诊患者及家长进行护理主动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实施主动服务,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主动服务给予肯定,对护士主动指导、巡视、告知,及对安排急症患者优先就诊及处理等均表示非常满意,统计10月份的儿科门诊综合满意度达到99.09%,环比及同比均有较好提高。结论护士实施主动服务,为儿科门诊提供就诊良好秩序,为患者就诊安全提供有效保证,有效提高患者及家长满意度,对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神经外科护理水平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选择同期神经外科住院患者62例,以上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组(n=31例)和扁平化组(n=31例),传统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扁平化组在扁平化管理模式下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结果住院期间传统组基础护理(93.77±1.65)、重危护理(96.92±1.38)、护理文书(90.69±2.46)、健康教育(94.83±2.11),扁平化组基础护理(98.26±1.24)、重危护理(99.06±0.52)、护理文书(95.27±2.06)、健康教育(97.71±1.6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满意率为80.6%、医生满意率为55.6%、自身满意率为55.6%,扁平化组患者满意率为96.8%、医生满意率为100.0%、自身满意率为88.9%,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护理中的效果,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要点c方法 以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的68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本院2011年1月至12月应用前护理的59例眼科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16.18%、抑郁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2.20%、抑郁发生率为22.03%,对照组中有焦虑或抑郁心理症状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9.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眼科门诊当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应于门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3,(31):123-125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6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2011年7~12月本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很满意72例(80.0%)、满意15例(16.7%),对照组很满意38例(42.2%)、满意25例(27.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妇产科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医、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6月门诊患儿家属225名和护士26名作为对照组,7~9月门诊患儿家属229名和门诊护士31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士职业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t=17.764,P<0.01),护士职业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t=5.780,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门诊患儿家属满意度和门诊护士职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最佳方式,以获得准确信息,提高科室一级质控的质量,为护理管理措施的制定及改进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采用护理部与科室共同设计的护理质量问卷调查表对即将出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在不同时间段分别由护士长、值班护士、责任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以P< 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责任护士月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率、满意率分别为95.17%,98.9%,均显著高于护士长组(42.51%,91.6%)及值班护士组(56.38%,92.4%),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率、满意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责任护士进行即将出院患者的满意调查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调查的回收率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革及护理对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服务态度、服务措施、心理护理、操作技术、健康宣教及环境布置等六方面为调查内容,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281名门诊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从六个调查项目中发现,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护士重视患者的主诉、手术中心情紧张时护士能主动给予心理安慰及操作技术方面很满意,对手术候诊时间、手术前惧怕心理和手术后的疼痛护理、候诊区宣教设施及材料、门诊手术室环境布置不满意。结论强化高质量的护理管理和优质服务的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重视患者术前惧怕、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合理安排手术,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做好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创建良好的手术室环境是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洁  王宁霞 《首都医药》2014,(24):21-2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总结150例来我院输液室输液的患者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心里护理、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并作无记名满意度调查。结果全组150例患者满意率为94.7%。结论从点滴和细微做起,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陈月春  陈晓燕 《中国医药科学》2013,(20):130-131,146
目的分析并评价知心护理对冠心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顺序将17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根据健康宣教护理临床路径表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实施知心护理服务。并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以及出院后90d时对患者的冠心病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率进行调查。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90d观察组冠心病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率为85.06%(74/87),观察组满意率为97.70%(85/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9,P〈0.05)。结论知心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贯彻人性化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内科门诊自2010年开始应用人性化服务,在2010~2012年期间随机抽取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在2008~2009年随机抽取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2组患者对各项服务内容满意率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具有优越性,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重要的社会以及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