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Shih和Kurman将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这一术语用于滋养细胞肿瘤,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不同,该肿瘤起源于绒毛膜型中间型滋养细胞.2003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其作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的单独类型列出.其发病较罕见,机制尚不清楚.组织学形态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上皮样平滑肌肿瘤极其相似,易误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ETT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al trophoblastic tumor ETT)是一种独特而罕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1998年Shih和Kurman首先报道并命名了该肿瘤,在此之前,本病曾被称为“非典型绒毛膜癌、多发性中间滋养细胞结节”。迄今仅有约40例的病例报道,因本病极少见且形态特征类似于癌,很易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进行超声观察及血hCG测定,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葡萄胎23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毛膜癌4例。不同类型的滋养细胞疾病超声图像特征不同,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超声图像与血hCG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超声检查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早期诊断、良恶性的鉴别、监测化疗效果、指导治疗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绒毛膜癌是滋养母细胞构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子宫,且与妊娠有关,但也有极少数与妊娠无关,而属于畸胎瘤的性质,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女性卵巢及男性睾丸,而发生在纵隔者尤为罕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兔抗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抗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9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18例葡萄胎和2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hTERT的表达,结合Leica Qwin图像分析系统对hTERT阳性细胞进行灰度分析。结果hTERT表达定位于细胞质。hTERT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分别为123.31±11.93、99.00±11.21和102.55±16.35。hTERT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葡萄胎和早孕绒毛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的活化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是预测葡萄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卵巢上皮性癌好发于老年妇女,年轻妇女少见,35岁以下者仅约8%.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对年轻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已取得比较成熟和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妊娠滋养叶肿瘤对化疗十分敏感,即使有广泛转移,化疗也仍能取得惊人的效果,因为滋养叶肿瘤具有三个独特的特征:(1) 妊娠滋养叶肿瘤本身对一些化疗药物很敏感;(2) 所有滋养叶肿瘤分泌绒毛促性腺激素(以下简称HCG),它可作为一个十分敏感和特异的肿瘤标志物,用于诊断和评定治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将近7年来有关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103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进行经CDFI显像检测,分别测定其子宫血流信号,子宫动脉及病灶阻力指数(RI)值,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葡萄胎81,侵蚀性葡萄胎16例,绒毛膜癌5例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结论:经阴道CDFI检查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早期诊断,良、恶性的鉴别,监测化疗效果,预后评价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形态学指标。方法:对1例PSTT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光镜下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呈片状、条索状在子宫肌壁间浸润生长,并伴有特征性的血管侵犯,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肿瘤细胞PLAP、CK、EMA、β-HCG、α-inhibin均阳性,Vim、S-100、P53、Calponin、Des、SMA均阴性,ki-67阳性率为60%。结论:PST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特殊临床生物学行为及病理特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可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上皮样平滑肌肉瘤、透明细胞癌及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1.
血清CG测定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林  段东  朱玉泉 《重庆医学》2007,36(7):636-637
目的 评价血清CG测定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110名正常孕妇和66例ICP患者进行了血清CG含量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孕妇中期和晚期妊娠组CG测定结果分别为(243±73)μg/dl、(386±133)μg/dl,ICP组CG测定结果为(4 536±2 251)μg/dl,其中ICP轻度组CG测定结果为(2 645±366)μg/dl,重度组(4 890±1 892)μg/dl.正常孕妇晚期妊娠组血清CG含量明显高于中期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血清C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中期及晚期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重度组CG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血清CG是诊断及治疗监测ICP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作为孕妇(特别是中晚期孕妇)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2.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是一组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肿瘤,是目前唯一可以通过化疗治愈的妇科恶性肿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于2000年建议将侵蚀性葡萄胎(IM)和绒毛膜癌(CC)合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并根据病变范围分为无转移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和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1] .临床以转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为多见,而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以肺转移最常见、脑转移最凶险,故为本章介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自1956年Li首次使用甲氨蝶呤治愈绒癌以来,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已成为人体中第一个能单独用化疗治愈的实体瘤。虽然对化疗耐受(即临床耐药)仍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但随着新细胞毒药物的发现和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化疗作为其首选治疗方法,正发挥巨大作用。本文概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一些基本概念。1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分类和分期根据WHO的最新分类,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可分为侵蚀性葡萄胎、城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三大类。根据病史、体征、血或尿HCG、超声、放射线等检查,多数GTN均可作出临床诊断。目前国内多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应用价值及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132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葡萄胎68例,侵蚀性葡萄胎58例,绒癌6例,结合化疗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不同类型的滋养细胞疾病超声图像特征不同,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超声图像随着血清HCG下降而改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滋养细胞肿瘤,指导治疗及监测化疗效果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误诊为异位妊娠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并经病理复核证实为误诊为异位妊娠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1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停经、下腹痛、异常阴道出血.行血清HCG测定者10例, 8例患者血清HCG值>10 000 IU/L,其中3例患者血清HCG值>50 000 IU/L;误诊为异位妊娠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部位可见于输卵管、宫角、腹腔内、大网膜及子宫直肠陷凹腹膜等;FIGO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 2例,Ⅲ期3例,Ⅳ期5例.组织病理诊断:绒癌10例,侵蚀性水泡状胎块3例.结论 血HCG监测对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及时诊断和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周慧丽  段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2060-2062
目的 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二者在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临床诊断的35例子宫角部位妊娠和3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清β-hCG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角部位妊娠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更常见条状血流信号(62.9%与29.4%),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较子宫角部位妊娠更常见筛网状血流信号(44.1%与17.1%).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参数: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显著低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而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水平显著低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检查,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临床意义;超声诊断结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收集200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8例经病理确诊的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18例ETT患者都属于育龄妇女,先行妊娠包括足月产、流产、葡萄胎、绒毛膜癌。先行妊娠至疾病诊断的时间间隔的范围为2-312个月,平均间隔范围为71.8个月,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血HCG范围为0.01-174315IU/L,血HCG平均为31515.55IU/L,ETT患者中血HCG升高者所占比重为94.4%(17/18),ETT患者血HCG处于正常范围者1例。治疗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方式首选为手术治疗,采用局部放疗和化疗进行辅助治疗。结论 ETT的诊断需临床结合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才能明确,且ETT发病率比较低,故对其临床特征及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特性了解较少,引起ETT的病因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仍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余海云  姜桦 《浙江医学》2007,29(8):860-861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1981年由Scully和Young命名,成为与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并列的第4种滋养细胞肿瘤。本病临床一般呈良性经过,但有15%~25%的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PSTT来源于绒毛外中间型滋养细胞嘲,临床表现不典型,易与异位妊娠、绒癌等疾病混淆,从而导致治疗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9.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死因分析(附10例报告)鹿欣,董英河北医学院第三医院(05005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除葡萄胎外,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绒癌)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本病具有病情发展快,且很早就可出现广泛转移的特点[1...  相似文献   

20.
PEB方案化疗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顺铂(DDP)、依托泊苷(VP-16)、博莱霉素(BLM)联合方案(PEB)化学治疗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56例,绒癌36例,侵蚀性葡萄胎20例,采用PEB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56例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学治疗总疗程为353个,平均疗程为6.3个,化疗后54例临床治愈,临床治愈率96.4%;PEB化学治疗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PEB方案联合化学治疗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作为恶性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学治疗的首选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