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肿块与乳头溢液是促使病人就诊的两大症征,以下从临床病理角度就其类型、鉴别诊断、乳头溢液的原因、意义及外科处理的依据等加以叙述。一、乳腺良性肿块的基本类型良性肿块系指乳腺结构不良及乳腺良性肿瘤,前者属乳腺小叶及间质的增生,包括腺病、导管扩张、囊肿、导管上皮增生、间质纤维化、部分区域呈腺瘤样变以及男性乳腺发育等病变。乳腺良性肿瘤则包括腺瘤、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及分化好的叶状囊肉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方法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法致雌性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分别于造模开始(预防给药)和造模结束后(治疗给药)经口灌胃给予鳖甲煎丸(1.5、0.75、0.375、0.188 g/kg),一日1次,连续30 d。给药末取血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水平,并测量乳头直径和乳头高度,乳腺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预防给药时,1.5 g/kg鳖甲煎丸组大鼠乳头直径缩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375和0.188 g/kg鳖甲煎丸组大鼠血清孕激素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75和0.375 g/kg鳖甲煎丸组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的程度明显受抑,腺细胞增生减少,并且在雌孕激素作用下增生的腺细胞形成结构基本正常的腺泡腔(P<0.05,P<0.01)。治疗给药时,1.5 g/kg鳖甲煎丸组大鼠乳头高度和直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鳖甲煎丸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激素的作用抑制雌性大鼠乳腺腺体的增生,并使增生的腺细胞形成正常的腺腔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期纳米银颗粒(Ag-NP)暴露对子代雌性成年小鼠乳腺干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并研究其增加乳腺癌风险的潜在机制。方法孕小鼠于孕第12天分别ig给予超纯水(正常对照组)或Ag-NP5 mg·kg-1,7 d后停止暴露。取各组3月龄子代雌性小鼠,测量子宫长度和直径和体质量;洋红-硫酸铝钾染色观察乳腺导管形态,测量淋巴结面积;HE染色观察乳腺导管增生并定量增生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干细胞亚群比例;集落形成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管腔干细胞亚群集落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代小鼠乳腺导管环氧化酶2(Cox-2)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5(Stat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孕期暴露Ag-NP后子代小鼠的子宫长度和直径无显著影响,但体质量显著升高〔(25.7±2.5)g vs(18.3±2.7)g,P<0.01〕。洋红-硫酸铝钾染色发现,孕期暴露Ag-NP后子代成年雌性小鼠乳腺导管变细,结构发生紊乱。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g-NP暴露组乳腺导管增生比例增加,为(54.6±2.8)%(P<0.05)。流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管腔干细胞数目减少...  相似文献   

4.
雌性小鼠孕6到15天时给予苯(100mg/m~3)、甲苯(1000mg/m~3)及二甲苯1000mg/m~3)混合吸入染毒,胎鼠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及骨骼发育未见明显异常;出生仔鼠生后3周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雄住仔鼠四肢肌力及协调运动发育较对照组显著延迟,雌性仔鼠兴奋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孕鼠器官发生期给予苯系混合物染毒,其仔代末见结构异常,但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5.
王凤良  殷虹  陈飞  张敏  杲圣  陆澄 《江苏医药》2012,38(21):2589-2590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血性溢液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乳头血性溢液女性患者108例,年龄21-69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108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乳腺导管上皮增生12例,乳腺导管扩张16例,乳腺腺病8例,导管内癌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纤维乳管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72.2%,诊断符合率85.2%.结论 纤维乳管镜是乳头血性溢液有效的诊治手段之一,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乳腺之畸形种类甚多,常見的有:无乳腺,小乳腺、乳腺过多、乳腺肥大、錯位乳、乳头扁平、乳头陷沒、男样女乳等。副乳在临床上較为少見,易于誤診。近来我院門診曾連續发現数例,其中两例經病理証实。乳腺在胚胎期为外胚叶发育而成。开始、外胚叶上皮增厚,形成乳头之始基,即乳腺发生腺。此种乳头始基有多个,在腋下至腹股沟  相似文献   

7.
174例乳腺增生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乳腺解剖、病理结构为基础,分析乳腺增生声像图特征.方法 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连续转动扫查显示乳腺管长轴;以乳腺边缘开始至乳头横向扫查显示乳腺管短轴及乳腺质地特征.结果 参照WHO对乳腺结构不良病理分类,将乳腺增生超声表现分五型: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囊肿型、局灶性纤维化型及纤维腺瘤样增生型.结论 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发病年龄稍低;囊肿型、局灶纤维化型与纤维腺瘤样增生型发病年龄稍高.随着年龄增长,间质型增多,导管型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彩超、乳腺导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导管镜检查和乳腺彩超结果,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本组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彩超检查的阳性率为75.0%;乳腺导管镜的阳性率为84.6%;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乳头溢液患者采取乳腺彩超或乳腺导管镜检查,均有一定的假阴性率,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达到满意的病因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荔枝核提取物对大鼠乳腺增生病以及激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未孕雌性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荔枝核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44、22、11g/kg),乳结平组(3.3g/kg),每组10只。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大鼠乳头高度,光镜检查乳腺组织病理变化,用放射免疫法(RIA)分析测量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的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红肿或增生明显,导管上皮细胞层数、腺泡数明显增加,血清激素B和PRL水平明显升高,而P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结平组和荔枝核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均能逆转病鼠乳头直径、高度、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和腺泡数(P〈0.01),并降低B和PRL水平(P〈0.01),而提高P含量(P〈0.05或0.01);荔枝核提取物低剂量组也能不同程度地逆转大鼠乳头红肿或乳腺组织增生(P〈0.01),提高P含量(P〈0.05),但B和PRL水平则未见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结论:荔枝核提取物可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病理形态变化。推测荔枝核的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紊乱,从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性大鼠乳腺增生病。  相似文献   

10.
散结止痛凝胶膏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散结止痛凝胶膏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30 d,观察大鼠乳头形态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并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散结止痛凝胶膏能明显减小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头高度,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孕酮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凝胶膏可显著减少乳腺增生小叶和腺泡的数量,改善导管上皮增生程度,抑制腺腔和导管腔分泌现象。结论 散结止痛凝胶膏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有效调整大鼠体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发生在35-55岁(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多发)。乳腺癌的发生主要与性激素紊乱有关,应强化认识。1 正常乳腺的结构和功能 乳腺由15-20个叶所组成,每叶都有一条排泄管,其末端扩张为乳窦,开口于乳头。每条排泄管由乳头向下更分为许多小导管,从而形成许多小叶,每一小叶由10-100个或更多的腺管所组成。静息期乳腺小叶内无明显腺泡,而在妊娠和哺乳期则腺泡明显增多,因此小叶的大小和数量的变异性很大。青年人小叶数量很多,绝经期后小叶数量减少,且体积也缩小。  相似文献   

12.
男性乳腺发育症也称为男性乳腺肥大症、男子女性型乳房或者男性乳腺增生.男性乳腺发育症是指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发育,是男性乳腺疾病中较常见的良性疾病,约占男性乳腺疾病的60%~80%.在病理上,只有腺管增生而无腺泡增生,发病者几乎可见任何年龄,但是中老年及青春期最多见. 患者,男,48岁,2011年开始自觉乳腺区开始肿痛,患者本人并未在意,到2012年3月,发现右乳肿痛明显,并感觉有肿块来就诊.男性乳房发育症病理生理过程主要由于乳房组织中游离雌激素和雄激素不平衡所致.多种机制可导致这种不平衡.①生理性:多见于青春期及老年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有乳头溢液症状的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改良根治术30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39例,单纯性乳房切除术29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10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32例、乳腺癌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4例。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腺癌阳性率46.7%;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82.1%;乳管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0%。随访1—5年,2例复发。结论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中,良性病变最为常见,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乳管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手术是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乳头溢液45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妇女非哺乳期间发生的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乳头溢液的常见原因有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构不良性囊肿、乳腺癌等。我院对收治的乳头溢液4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乳腺增生是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病变。其本质是乳腺组织结构紊乱,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前言促性腺激素是一类刺激雄、雌性腺生长的物质,包括促黄体激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由于LH和FSH能刺激雌激素或黄体酮从卵巢分泌和释放,因而它们是保证生育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在雄性动物中,FSH和LH对精子的发育和生育力来说,也是必需的。由于促性腺激素对于维持雄、雌性生育力是必需的,所以抗促性腺素物质,作为一种抗生育或抑制生育的物质而被人们所寻求。哺乳动物的松果体腺是抗促性腺素物质的一个丰富来源。从松果体腺中已分离出二大类抗促性腺素物质,即多肽类物质和吲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乳头溢液涂片的病理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男性乳腺发育症伴有乳头溢液病理误诊患者3例,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3例均为青春期男性乳腺发育症,14~19岁,均伴有上皮增生,及细胞异型性。结论对伴有明显上皮细胞增生及异型性的病例,容易误诊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结构及乳腺导管内微小病灶在造影剂充盈后成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探讨了以往乳腺导管造影、导管内病变形态、特点及导管造影后导管显影形态、分支走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导管造影检查可分三种类型:干型:主导管显影;支干型:主导管和分支导管显影;支叶型:主导管、分支导管、小分支导管和未支小叶腺泡;全部显影。②导管病变形态及导管内病变成像类型:a导管呈柱状,串珠状及囊状扩张;b导管受压移位,分支紊乱;c导管内充盈缺损,导管堵塞以后呈杯口状充盈缺损;d导管狭窄、中断、破坏出现虫蚀征及“鼠尾征”;e“瘤湖征”也叫”潭湖征”。结论乳腺导管造影适合于观察乳腺导管形态及乳腺导管内微小病灶,尤其触诊阳性及X线片不容易看到的微小病灶,非内分泌紊乱而乳头溢液。X线片上乳腺导管增粗,乳腺局部增厚。不明原因乳腺皮肤增厚,乳头内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导管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乳头溢液患者钼靶平片及乳腺导管造影的X线表现。结果导管乳头状瘤24例,表现为边缘光滑的"杯口"状、圆形或类圆形充盈缺损;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表现为乳腺周围区小导管及末稍导管多发条状,斑点状充盈缺损;导管扩张11例,表现导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迂曲,伴炎症可见管壁模糊,毛糙;乳腺囊性增生6例,表现为末支导管、腺泡呈较均匀的小囊样及串珠样扩张;导管内癌7例,表现导管内形状不规则的充盈缺损或截断,管壁僵硬,毛糙。结论乳腺导管造影能对乳导管疾病作出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乳腺导管造影对异常的乳头溢液、乳腺导管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开展乳腺导官造影检查的10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乳腺类型:腺体型6例、退化型3例、萎缩型1例。10例患者的乳头均有乳白色及血性溢液,其中5例可明显触及肿块。钼靶平片除1例显示边缘不清、大小不等的密度增高影外,其余均未见异常。X线征象:乳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