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B病毒(EBV)是一种人类疟疾病毒,感染全世界90%的成年人。虽然EBV一般在临床上作为隐性感染而携带病毒,但EBV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EBV1964年首先发现于培养的Burkitts淋巴瘤的细胞内,以后已证明与各种恶性淋巴瘤有关,不仅B细胞淋巴瘤,而且  相似文献   

2.
收集汕头市白血病患者及南澳岛健康人血清标本218份,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TLV-I抗体,结果检测阳性3份,阳性率为1.37%,其中急性白血病阳性率为3.33%(1/30),淋巴瘤为16.6(1/6),健康人为0.62%,阳性率虽低于日本(9-26%)及加勒比海(3.7%)等流行区,但高于非流行区(0.05-0.08%)以及曾毅(0.08%)报道,与福建省沿海地区(1%)相似。首次报道广东汕头沿海地区也有HTLV-I病毒感染,也可能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  相似文献   

3.
例1,男,63岁。因颈部及腹部包块半年余于1988年5月入院。查体:颈部、腋窝、腰股沟均可触及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肝剑下2cm,肋下1cm,脾左肋下11cm。淋巴结病理示恶性淋巴瘤(滤泡型)。骨髓象大致正常。经COPP方案治疗64d,症状消失出院。1989年9月因发热而来院复诊。血象:Hb80g/L,WBC92×10~9/L,N20%,L10%,幼稚细胞70%。骨髓象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_2)。例2,女,54岁。因颈部肿物4月余于1986年2月入院。查体:颈部有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与恶性淋巴瘤均为血液系统常见肿瘤,但二者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同一患者的机率甚微。国内仅10余例报道。其发生的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均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潘某,男,41岁。1987年9月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恶性淋巴瘤伴发白血病发病率为6.7%。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块部位,年龄等有关系。伴发白血病的特点:周围血象白血球多在1万~10万之间;骨髓象以淋巴系统变化明显,粒系统,红系统常受抑制,表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恶性淋巴瘤伴发白血病是预后不良的晚期表现,多数在1年内死亡;但伴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者,经适当的治疗生存时间可较长。  相似文献   

6.
7.
8.
湖南省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解湖南省境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发病情况,探索发病因素,对湖南省内十多个地区,1988~1997年中发生的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作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湖南省十年中共发生3733例恶性淋巴瘤病例,6291例白血病病例。恶性淋巴瘤平均发病率为1.22/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2∶1,其中何杰金瘤占22.9%,非何杰金淋巴瘤占77.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40~70岁为发病高峰;白血病平均发病率2.05/10万,其中急性白血病占83%,慢性白血病占17%,各年龄分组均可发病,以0~14岁、55~64岁为发病高峰。调查证实以X线照射、药物、病毒、环境污染等为常见致病因素,生活水平低、营养状况差可能为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发病有关的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是否为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发病因素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男患,32岁,因双侧颈部肿物一年,在当地系统抗炎治疗无效于1988年11月29日入院。3年前因腹部肿物来我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间断服马利兰治疗。查体:轻度贫血外观,皮肤粘膜无出血及黄染,双侧颈部可触及10cm×8cm×5cm大小的淋巴结2枚,表面尚光滑,触痛不明显,活动欠  相似文献   

10.
对74例恶性淋巴瘤中并发白血病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淋巴瘤并发白血病以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多见,预后极差。恶性淋巴瘤并发白血病的危险因素为:晚期淋巴瘤、纵隔淋巴瘤、骨髓受侵、肝脾进行性肿大,以及发热、出血倾向、骨痛等。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院治疗1例浆细胞肉瘤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患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前驱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是高度恶性淋巴瘤,具有很高的侵袭性,预后很差,规范化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期.鉴于前驱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转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较为罕见,特此报道.  相似文献   

13.
14.
李颂文  肖扬  严定安 《广东医学》2000,21(7):544-544
恶性淋巴瘤常侵犯骨髓并发白血病,为临床诊治带来困难。我们1992~1998年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216例,其中合并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25例,骨髓侵犯(BMI)33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16例恶性淋巴瘤中发生LMCL25例,BMI33例。其中男39例,女19例;平均年龄31岁(4~75岁)。入院时确诊LMCL21例,BMI23例,住院中转为LMCL4例,BMI10例。12 诊断标准 病理确诊恶性淋巴瘤,骨髓中淋巴瘤细胞≥0.05,外周血基本正表1 LMCL与BMI血常规比较x±sHb(g/L)WBC(×109/L)Plt(×109/…  相似文献   

15.
16.
唐某,男,30岁,因肝脾淋巴结进行性肿大6个月,反复低热2个月,于1987年11月10日入院。1987年7月14日因查体发现肝脾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一个月第一次住院,经血液学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经用马利兰冲击治疗2次及HOMP方案一个疗程后,肝脾明显回缩,淋巴结消失,血象及骨髓象缓解于同年8月17日出院。约一个月后第二次住院,低热;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如葡萄、核桃大小,质地硬,活动度差,左颈部淋巴结融合成串,左锁骨上区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4岁。主诉:双侧颈部肿物,鼻塞20余天。患者于1997年1月下旬发现颈部肿块,同时有鼻塞,听力下降,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颈部肿块增多、增大,到我院就诊,鼻咽部组织活检为:“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于1997年2月20日入院。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简介患者 ,女 ,62岁。确诊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1年 7个月 ,全身软困 1月 ,于 2 0 0 1年 4月 2 4日入院。患者于 1 999年 9月因全身体表淋巴结肿大 ,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诊断为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给予COP及CHOP方案化疗 ,病情缓解。近 1月来出现全身无力、软困。体格检查 :T 36 .6℃、P86/min、R2 0 /min、BP1 4 / 8.7kPa,贫血外观 ,皮肤、巩膜无黄染 ,无出血点及瘀斑。双侧腋下触及花生米大淋巴结各 1个 ,活动 ,无压痛。胸骨无压痛、叩痛。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血常规检查 :Hb65g/L、…  相似文献   

19.
病史摘要患者男,66岁,1989年5月因右腹股沟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出血不止,查血白细胞200×10~9/L,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165×10~9/L,骨髓穿刺涂片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  相似文献   

20.
套细胞淋巴瘤(MCL)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近年来其发病率出现了增高的趋势,患者预后往往较差。虽然临床上常常采用化学免疫疗法和自体干细胞移植,但是在几个疗程后大部分患者复发,疗效不理想。最近有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会对肿瘤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