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及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证实为急性双侧脑梗死的患者55例,根据梗死灶分布进行分组,双侧前循环梗死12例(前循环组),双侧后循环梗死28例(后循环组),一侧前循环合并对侧后循环梗死15例(合并组)。按照TOAST分型标准,分析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在各组的分布差异。结果 55例患者中,病因分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42例,心源性栓塞9例,小动脉闭塞1例,其他和不明原因型3例。与后循环组比较,前循环组和合并组大动脉粥样硬化(21.4%、23.8%vs 54.8%)、心源性栓塞(33.3%、22.2%vs 44.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机制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20例,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15例,心源性栓塞9例,血栓形成4例,血管变异合并动脉-动脉栓塞4例,机制不明3例。与后循环组比较,前循环组和合并组动脉-动脉栓塞(10.0%、15.0%vs 75.0%),心源性栓塞(33.3%、22.2%vs44.4%)明显降低,而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40.0%、46.7%vs 1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双侧脑梗死患者主要病因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栓塞,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动脉栓塞、心源性栓塞和低灌注。  相似文献   

2.
左心室-股动脉转流直接使左心室减压,故在心力衰竭时可以用来支持循环。如在左心转流的装置中加用氧合器,则可在心源性休克、肺水肿、低血氧症时同时支持心肺功能。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1)在实验犬造成心源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模型;(2)设计和试验带有薄膜式氧合器的左心室-股动脉转流系统。方法:实验犬分两组,每组10头。第一组作不带氧合器的左心转流,以估价左心室减压对肺功能及维持生理性动脉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是目前唯一适用于严重双心室功能衰竭患者的短期循环辅助装置.近年来VA-ECMO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抢救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该文介绍VA-ECMO在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为VA-ECMO在心源性休克中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3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4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Bioz.com)连续监测患者IABP术前和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顺应指数、左心室做功指数、胸液量、系统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中,2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5例行球囊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术后死亡7例.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死亡2例;治疗组总病死率为9/20(45%).未治疗组14例,死亡12例(12/14,86%);4例病毒性心肌炎死于心源性休克患者3例.结论 IABP能明显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升主动脉经导管注射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生理盐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并心源性休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脉途径组(46例,常规静脉补液及泵入多巴胺治疗)和经导管给药组(50例,指引导管在升主动脉分次少量注射盐水和多巴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与静脉途径组比较,经导管给药组总有效率(69.6%比96.0%)显著提高,HR[(92.28±4.09)次/min比(83.6±3.29)次/min]显著降低,MAP[(68.13±4.82)mmHg比(74.34±4.87)mmHg]、TIMI3级比例(76.1%比92.0%)显著增加,P均0.01;术后40d,与静脉途径组比较,经导管给药组eGFR[(55.42±2.63)ml·min~(-1)·1.73m~(-2)比(62.42±2.56) ml·min~(-1)·1.73m~(-2)]及LVEF[(43.02±2.67)%比(46.35±2.66)%]显著提高(P均=0.001)。结论:相比常规静脉输注液体及多巴胺,经导管主动脉内分次注射小剂量的盐水及多巴胺,能迅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冠脉血供,减慢心率,改善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1988年4月至7月间作者为连续8例(年龄42~80岁)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在冠状动脉成形术前紧急经皮插管建立心肺转流作为辅助循环。心肌梗塞的部位如下:下壁4例,前壁3例、外侧壁1例。8例中4例有心肌梗塞史。在正性肌力药物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下,收缩压≤80mmHg,判为心源性休克,平均持续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循环支持主要分为全身循环支持与局部心肌支持。全身循环支持主要包括主动脉内气囊泵或气囊反搏 (intra aorticballoonpump/couterpulsation ,通常简称I ABP)、心肺旁路术 (cardiopulmonarybypasssupport,CPS)、心室辅助装置和左心房 股动脉旁路等 ,其中以IAB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58例行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和50例未经急诊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浆B型尿钠肽前体(PRO-BNP)、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PRO-BNP水平、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PRO-BNP水平、、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IABP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开通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6年1月至9月采用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模式治疗的63例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在发病≤4.5 h,血管内治疗开始时间(股动脉穿刺)在发病≤6 h。根据取栓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支架取栓组(41例)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闭塞部位及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 TICI)评价血管开通效果,分析静脉桥接下两种动脉内治疗方式的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入院时、术后72 h和90 d的NIHSS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单纯支架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37例(90.2%),后循环闭塞4例(9.8%);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中,前循环闭塞20例(90.9%),后循环闭塞2例(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大血管均获得良好开通(m TICI分级:Ⅱb~Ⅲ级)。(2)单纯支架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6±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8±0.9)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症状性出血5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1.2%(21/41)。支架联合抽吸取栓组血管平均再通时间为(83±11)min,平均动脉取栓次数为(2.2±0.8)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症状性出血2例,心源性死亡1例),90 d随访mRS(0~2分)患者占59.1%(13/22)。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和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均能快速使颅内闭塞大血管获得再通,并且支架联合抽吸取栓具有更好的再通率。但两种技术在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医院中心肌梗塞(心梗)后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为80~90%,静注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及利尿药等传统疗法对死亡率改善不明显。在心肌梗塞后的急性心衰中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作者报道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对心梗后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患者年龄55~68岁,在心梗后12~24h尽管静脉应用了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及硝普钠但仍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用巯甲丙脯酸来治疗。2例心梗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给予13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急诊行IABP循环支持治疗,以同时期同一疾病未经IABP治疗的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循环复苏前后的基础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功能、尿量、多脏器衰竭、恶性心律失常、30d病死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间年龄、性别、院前时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发心梗次数及IABP治疗前心功能分级(Killips分级)、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30d病死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循环支持药物的应用等有显著性差异(P〈0.01),IABP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获益(P〈0.01)。与治疗前比较,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功能分级、尿量明显提高,心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尽早进行IABP治疗具有明显的循环支持疗效,可以为下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例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经验. 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2月,对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所有患者都有难以控制的心源性休克,7例患者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6例患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9例患者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患者予无创呼吸机辅助;10例患者均予主动脉内气囊泵辅助;患者均行深静脉穿刺,前稀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结果:持续肾脏替代支持72~480 h,平均216 h.6例患者顺利脱离持续肾脏替代治疗,5例存活,1例死亡;4例患者心源性休克不能纠正死亡.5例存活病例随访1个月~3年,均存活.结论: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可对心源性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提供有效支持治疗,延长这部分高危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规范,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逐渐普及,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对此,包括Impella、TendemHeart和ECMO在内的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可通过提供较之IABP更强的血流动力学支持而有望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尽管现有临床证据较少,仍不足以充分证明应用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救治的临床获益,同时应用后血管和全身并发症不容忽视,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经验的日益增加,经皮机械循环支持设备有望成为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静脉注入硝酸甘油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经过有良好影响文献早有报告,但对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还研究得不够。本文报告作者关于静脉注入大剂量硝酸甘油对老年人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进行研究的结果。共选择22例老年人心源性休克病人(治疗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由AMI(14例)、梗死后心肌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静脉使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都给予IABP泵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静脉给予心脉隆注射液5mg/kg,2次/日,治疗两个疗程共10d。比较两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利钠肽(BNP)浓度,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两组心功能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IABP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动物实验和临床经验证明,急性心源性休克病人可藉机械暂时维持循环以获得挽救。作者的早期实验表明,不予氧合的静脉-动脉转流能提高和维持急性心力衰竭实验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5例,其中IABP组30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35例,单纯行急诊PCI治疗。结果IABP组患者在IABP支持下,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2~8 h血流动力学稳定,均完成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没有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无术中死亡,院内死亡率40%;对照组患者院内死亡率74.3%,其中6例在术中死亡。结论IABP可明显改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IABP可提高急诊PCI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管再闭塞事件的发生,降低院内死亡率,明显改善了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高危AMI患者,左心衰竭50例,心源性休克38例,在IABP支持下行直接PCI。观察住院期间心脏事件、临床疗效和出院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前安置好IABP,冠状动脉造影示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全部TIMI0级。1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术中因室颤死亡,其余成功实施PCI,手术成功率98.9%,术后81例(93.1%)血流TIMI3级,6例(6.9%)血流TIMI2级。IABP持续使用36 ̄154(52.6±29.8)h。多支病变者在术后3 ̄7d再次PCI。住院总生存率70.5%,左心衰竭组80%,心源性休克组57.9%。出院前测平均LVEF40%,左心衰竭组48%,心源性休克组38%。结论合并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高危AMI患者,及时行IABP支持下直接PCI,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多见于起病后效小时内,早期鉴定高危险病例并予以积极治疗(急诊外科手术、冠脉成形术、机械性循环辅助等),可能提高存活率。顺序入院的5839例AMI,入院后共371例(6.4%)发生心源性休克。其中入院时无心衰者共3465例(59%),入院后共89例(2.6%)发生心源性休克,占全部休克的24%(89/371例);从入院至休克平均4.4日(3小时至16日),66%休克发生于入院24h后。入院时无心衰的AMI患者发生休克的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素(PG)是强力的血管活性物质,存在于已测定过的人类所有组织中。在成人,肺部能起中和作用的酶,可将进入静脉系统的PG约95%消除。但在胎儿循环,PG能通过动脉导管(及其他分流)绕过肺血管床,并作为循环的血管活性激素对大的动脉(包括动脉导管)起作用。体外实验表明,PGE类有使羊、牛及人的动脉导管扩张的作用。PGF2α能使牛及人的动脉导管收缩,使兔的扩张。Coceani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