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刘长英主任运用中药循周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刘长英主任临诊,从月经周期的规律、阴阳的变化,认识经间期出血的病因及辨证治疗,并附验案。结果:刘长英主任认为经间期出血主要病因是肾阴虚,治疗的重点在月经后期,根据月经周期的变化规律,经后期益肾滋阴养血,重阴转阳;经间期平调阴阳,调理气血;经前期补肾养血温阳,重阳转阴;行经期行气活血益肾通经。结论:刘长英主任中药循周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正>经间期出血又称排卵期出血,指妇女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中间排卵期前后,发生周期性的出血者,量或多或少,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一般不超过7d,常伴有腰酸,少腹作胀,带下量多等症状。笔者于2013年8月~2014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口服仙子益真、仙芪益真胶囊周期序贯疗法治疗肾虚型经间期出血45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年龄18~45岁,共90例符合肾虚型经间期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  相似文献   

3.
经间期出血在1982年全国第一次中医妇科学术交流大会上被正式命名。在月经问期,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少量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其治疗可参考月经先期、崩漏、赤白带下等相关病证。刁军成教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多年,擅长辨证治疗月经病、功能性不孕、妇科疼痛性疾病等。对于经间期出血,刁师认为月经中期是冲任阴精充实,阳气渐长,由阴盛向阳盛转化的生理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检索近8年中医药干预经间期出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15篇临床研究文献入选,研究结果异质性检验:x2=14.93,P=0.3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后OR值为5.21,95%,可信区间为3.54~7.66,菱形位于中间线的右侧,经Z检验,Z=8.39,P〈0.00001,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漏斗图”图形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①中医药治疗经间期出血与西药治疗疗效相当,且可发挥其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优势;②在有力证据方面,中医药(尤其针灸)治疗经间期出血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文献,现阶段文献资料欠严谨。  相似文献   

5.
康晴 《陕西中医》1990,11(4):147-148
<正> 夏桂成老师是南京中医学院附院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对中医妇科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用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各种妇科疾病,结合现代医学,有一套较完善、新颖的理论观点,是指导我们新一代中医的良师。现就他对经间期出血一症的理论及临床经验整理如下。一、经间期出血症的认识经间期出血,现代医学又称排卵期出血,是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0~14天左右的阴道少量出血,持续时间约1~4天,出血时间较短暂。夏老认为:  相似文献   

6.
经间期出血指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的少量阴道出血,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病.笔者于2006年1月~2010年8月,运用滋肾阴、疏肝解郁法治疗经间期出血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经间期出血亦称排卵期子宫出血,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少量出血,短则1~2d,长则1周以上[1]。笔者用加味固阴煎治疗经间期出血47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经间期出血指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少量出血,经间期出血的治疗重点不在于止血,而是在于经后期尚未出血前进行预防[1]。经后期依据不同证型给予相应治疗,主要以滋阴养血、调血固冲、疏肝清火、利湿祛浊为主要治则。现介绍以耳穴压豆联合乌鸡白凤丸治疗经间期出血验案1例。患者,女,31岁。有经间期出血病史10年。月经周期28d,排卵期规律,月经干净后5d开始腹胀痛,腰酸胀,腰部酸困甚至不能直立,白带增多,呈透明拉丝样  相似文献   

9.
两次月经中间周期性阴道出血称经间期出血。经间期出血一般发生于月经周期第12~16天,出血量较月经量少,持续1~4天,现代医学称排卵期出血。经间期出血常见于月经初潮后l~2年和近更年期,有人认为有些不孕症由此而引起。对于经间期出血的治疗,由于病因有异,因此治疗亦不相同。笔者本着经水出诸于肾,肾为月经之本的原则,根据月经周期性阴阳消长转化规律,从肾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祖国医学对经间期的认识经间期即织组期,如《女科准绳》中引古人袁了凡之言回:“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细组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  相似文献   

10.
经间期出血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介绍了卓毅主任医师在临床上以滋水清肝饮为主方治疗肾虚肝郁型经间期出血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间期出血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鸿雁  霍玉梅 《现代中医药》2008,28(1):20-20,47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煎剂滋肾止血汤配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6例经间期出血病例,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各33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78.8%,较西药组54.5%有显著性差异;中西药结合组无复发,西药组复发率14.3%.结论 自拟中药煎剂滋肾止血汤配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快且持久.  相似文献   

12.
经间期出血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的少量阴道出血,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病。运用二至丸合丹栀逍遥丸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经间期出血5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经间期出血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付钧 《吉林中医药》2006,26(7):22-22
经间期出血是指妇女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在两次月经之间,氤氲之时发生周期性的阴道出血现象。临床常见有肾阴不足、湿热扰动、肝郁血滞3型最为常见。笔者自2000年以来,共治疗经间期出血患者5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52例,年龄在16~44岁之间,病程3个月~2年不等。已  相似文献   

14.
郭海红  郭丽丽 《光明中医》2011,26(12):2538-2538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近年随师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多为肾阴亏虚,虚火内扰,治疗以六味地黄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经间期出血临床特点为两次月经中间,约在周期的第12~16天出现规律性的少量阴道出血,出血持续数日,可伴有腰酸、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乳胀、白带增多[1]。1病因病机吴克明教授认为,经间期是月经净后,血海空虚、冲任衰少、经气由衰到盛之转折,由阴转阳之时,精血渐充。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滋肾调经方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滋肾调经方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46例.结果:46例中痊愈3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结论:中医药方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整理王孝莹有关著作,书稿,临床医案及临床教学论述,总结出王孝莹教授对经间期出血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所提出的基本治疗原则。认为经间期出血,当首辨有无肾水不足、气郁化火,烦劳生火,以及肝郁克脾等证;提出经间期出血的治疗原则:当以疏肝解郁、凉血固冲为主,佐以滋阴补肾。自拟加味黑逍遥散治疗。  相似文献   

18.
经间期出血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2次月经之间发生周期性出血,相当于西医学排卵期出血[1]。笔者随导师郭荣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经间期出血进行治疗观察,体会如下。1病因病机本病多由于排卵期雌激素高峰波动,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肾益阴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60例经间期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滋肾益阴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并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滋肾益阴法治疗经间期出血,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益阴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经间期出血治验1则邓惠春(江西省崇仁县航埠中心医院344218)关键词经间期出血,中医药治疗许某某,女,24岁,已婚.1993年7月20日初诊.17岁月经初潮,21岁结婚,婚后3年未孕。据诉:3年来每于月经过后11天左右即见有少量阴道出血,色暗红,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