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验方集锦     
小儿过敏性紫癜方药:甘草15g,大黄6g,紫草20g,生地黄15g,牡丹皮8g,赤芍8g,金银花12g,连翘8g。加减:风热偏重者加牛蒡子、薄荷、荆芥各6g;痒甚加防风9g,蝉蜕15g;腹痛便血加白芍8g,延胡索8g,木香9g,地榆炭9g,槐花9g;关节痛加牛膝6g,秦艽8g;鼻衄加仙鹤草18g;蛋白尿、血尿加黄芪18g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药:桂枝、川芎、当归、木瓜、牛膝各12g,白芍20g,生姜9g,甘草6g,大枣6枚。气虚者加黄芪30g;下肢凉者加制附片9g,细辛5g;腰痛重者加杜仲、威灵仙各15g,香附9g;舌紫暗有瘀点或痛久者加鸡血藤,地龙各15g,独活9g,蜈蚣2条。每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3.
近年产后缺乳的患者增多,笔者在临床以化痰法为主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治疗方法基础方以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9g,陈皮15g,生姜6g,甘草6g,漏芦15g,蛇蜕9g,竹茹9g,郁金12g,杏仁6g,路路通15g,牡蛎15g;加减法:产后恶露不尽者加当归,益母草;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党参,当归;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者加丹皮,柴胡,薄荷;脾虚湿胜者加苍术,藿香,白术;腹胀,便秘者加大黄,桃仁,蜂蜜.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 当归饮子药物组成:当归20g,川芎、荆芥各9g,赤芍、防风各12g,生地、黄芪各30g,白蒺藜、何首乌各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药物剂量可随病情酌加变更。伴发热者加金银花15g,连翘9g;伴大便秘结者加槐角15g,生大黄9g;伴腹痛、腹泻者加薏米20g,秦皮9g。 疗效标准及结果 临床治愈(30例):风团及瘙痒症状消失,半年随访风团未作;好转(6例):服药后风团消  相似文献   

5.
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痹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7年以来应用麻黄加术汤治疗寒湿痹9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病人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58岁;病程最短者6天,最长者达22年之久 病例选择:症见肢体关节冷痛、重着、屈伸不利,局部喜暖恶寒,脉沉缓。2 治疗方法 麻黄加术汤:麻黄6~9g、杏仁9g、桂枝6~12g、甘草6g、苍术30g,水煎服日一剂。若肢体冷痛剧烈者加制川乌6~10g(先煎),肩关节痛者加片姜黄15g,四肢沉重者加云苓30g,苔白腻加藿香20g,腰痛加杜仲15g、川  相似文献   

6.
<正>方药:黄芪20g,人参、当归各10g,白术9g,柴胡、升麻、陈皮、炙甘草各6g。加减:腹胀、腹痛者加厚朴10g,白芍15g;泄泻无度,腹中肠鸣者加诃子、罂粟壳各10g;伴  相似文献   

7.
1 一般资料   2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70岁,最小20岁,其中男18例,女5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2个月。 2 处方用药   基本方:丁香6g,柿蒂15个,旋复花6g(包),代赭石12g,甘草6g。加减:胃寒者加高良姜6g,寒重者加吴茱萸6g,肉桂6g,附子6g;胃火盛者加石膏60g,淡竹叶12g,麦门冬3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g,枳实10g;脾胃阳虚者加人参6g,白术12g,干姜6g;胃阴不足者加枇杷叶15g,石斛30g,生地30g,太子参30g;气机郁滞者加木香9g,乌药9g,枳壳9g,郁金15g。 3 治疗结果   23例患者中,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18例;症状明显减轻,但每遇情绪激动或紧张偶有复发者4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   

8.
中重度痤疮     
<正>方药:茵陈15g,栀子9g,连翘15g,蒲公英30g,皂角刺1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10g,丹参30g,女贞子12g,早莲草30g,太子参30g,薏苡仁30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6g。加减:瘙痒甚者加白鲜皮15g、地肤子15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g;皮疹结节较重者加浙贝母12g、乳香9g、没药9g;油脂多者加生山楂15g。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300ml,分早晚2次饭后服,连用4周(若在少于4周的时间里上述症  相似文献   

9.
排卵障碍     
<正>方药:紫石英24g,当归12g,川椒1.5g,川牛膝12g,淫羊藿18g,牡丹皮9g,香附9g,菟丝子9g,枸杞子9g,川续断15g,肉桂6g,川芎9g。加减:闭经日久、气血亏虚者加党参15g,黄芪15g,阿胶15g;形体肥胖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方法:桃仁、当归、川芎、甘草各9g,红花6g,熟地15g,白芍40g,木瓜、威灵仙各12g,日1剂,水煎服,7d为1疗程,可持续4疗程。呕恶者加法半夏6g,竹茹10g;耳鸣者加黄精20g,石菖蒲6g;心烦不寐者加酸枣仁15g,夜交藤20g。  相似文献   

11.
<正> 治疗方法:生黄芪各30g,当归15g,龙眼肉、明天麻、鹿角胶(烊化冲服)各12g,乳香6g,甘松9g,水煎服,1d1次。加减:低血压加桂枝15g,颈椎病加鹿衔草30g;高血脂症、脑动脉硬化加何首乌、草决明各30g;肢体麻木加秦艽9g,威灵仙15g;头疼、头重加川芎12g,羌活9g;苔黄腻加黄连6g,胆南星9g。水煎服,每日1剂。3d为1疗程,同时口服环扁桃酯0.28,日3次;维生素B_1 20mg,日3次,西比灵12mg,每晚1次。血脂高者口服澡酸双酯钠50mg,日3次。  相似文献   

12.
<正> 治疗方药:怀牛膝、生赭石各30g,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版、生杭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6~9g。痰热腑实者加大黄15g;肝阳暴亢者加生石决明20g,草决明25g;头胀痛,面潮红者加菊花、钩藤各10g;阴虚风动者重用玄参,生地各30g;痰多加南星15g,半夏10g;痰浊蒙蔽者加菖蒲30g;瘀血阻络者加红花、全蝎、蜈蚣等活血祛瘀通络之品。言语不利者加远志30g;肾虚者加山萸肉30g。  相似文献   

13.
<正> 治疗方药:代赭石(打)30~60g,地龙、磁石(打)各15~30g,炙麻黄15~12g,僵蚕15g,杏仁、苦参各9g,百部、款冬花、远志各12g,甘草6g,橘络10g,诃子3~6g,水煎服,重者早晚各1剂。属寒者加干姜、细辛;属热者加公英、黄芩;痰多者去诃子,加葶苈子、瓜蒌;属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乌梅;有表症者加荆防;便秘者加大黄。48h为1疗程(服药2~4剂)。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治疗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5~60岁,平均30岁;病程1~5d;伴有慢性胃炎10例,胃下垂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6例。本组患者皆有大量进食山楂史,均经X线钡餐透视确诊。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大黄10g,枳实10g,郁金12g,鸡内金10g,木香10g,三棱9g,莪术9g,槟榔9g,白术10g。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紫苏梗10g、半夏10g;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中气下陷者加黄芪30g、升麻9g、柴胡9g;邪郁化热者加蒲公英20g、黄芩10g。水煎早晚分服,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上消化道钡透复查。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 SLE 取得一定疗效。处方一:生熟地各12g 山药18g 丹皮9g 茯苓9g 泽泻9g 山萸肉(或女贞子)9g 秦艽15g南、北沙参各30g。加减:有紫癜者加归脾丸;肾受累者加黄芪12g,党参9g,车前子9g;胃肠出血者加  相似文献   

16.
<正> 治疗方法 羚羊角粉0.5至1.0g(冲服),青黛3—6g(包煎)、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各15g,连翘、黄芩各6g,柴胡、生地各10g,川军、甘草各3g。加减:咳喘甚加麻黄6g,杏仁9g,石膏30g,吐黄痰者加鱼腥草15g,川贝6g;咽痛甚者加山豆根10g,射干6g;鼻流浊涕者加辛夷、白芷6g;水煎2次共取250ml,5岁以上儿童分2—3次服下,5  相似文献   

17.
1 一般资料 43例中均为门诊治疗观察病例,其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12岁;病程最长4个月,最短15d;原有浅表性胃炎4例,慢性肠炎5例。43例均经钡餐透视确诊。2 治疗方法 基本方四逆三术汤:柴胡、白术各12g,枳实、白芍、苍术各15g,莪术10g,甘草6g。脘腹胀满者加香附12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砂仁各10g;烧心吞酸,舌红苔黄者加公英20g、黄连6g;大便稀溏者加党参、山药各15g、干姜9g;舌质暗者加丹参15g。3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各种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饮食增  相似文献   

18.
养心通脉饮     
<正> 性质功效:益气活血剂。益气养阴,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病证:心痛(冠心病心绞痛)证见气阴两虚而兼瘀者。服用方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加减运用:方中党参可易红参6g。心痛甚者加延胡索9g,木香3g,佩兰10g,头晕、血压偏高者,加杜仲10g,钩藤10g,夏枯草10g;有痰浊者加制半夏10g,茯苓15g;舌质暗或有瘀斑者,加桃仁10g,红花6g;脉有结代者,加防风10g,延胡索9g,远志6g,酸枣仁10g,炙甘草重用至10~15g。方义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心痛)病机责之于“本虚标实”。临床上以气阴两虚为多见。其治疗常是标本同治,而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法。本方由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味组成。方中  相似文献   

19.
1997~ 1999年笔者用复元活血汤治疗蛇窜疮 2 6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1岁 ;病程最长 3.5个月 ,最短 9天 ,其中 10~ 2 0天 19例 ,2 0天以上 7例。蛇窜疮后疼痛 2 4例。1.2 治疗方法 :活血祛瘀 ,理气止痛 ,佐清热利湿。基本方 :柴胡 15 g、当归 9g、红花 6g、甘草 6g、山甲 6g、酒大黄 30 g、桃仁 9g,水疱显著者加大青叶 15 g、板蓝根15 g、龙胆草 15 g、双花 10 g、薏米 10 g;呈窜痛者加川楝子 9g、元胡 6g;呈隐痛、灼痛加杞果 10 g、生地 15 g。1.3 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20.
化痰祛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症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临床资料 43例均属门诊病人,年龄24~38岁,病程1~8年,其中原发不育28例,继发不育15例。精液液化时间:1~24h液化者25例,24h以上液化者18例。精液中有红白细胞者15例,有絮状团块者4例。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瓜蒌15g,竹茹9g,陈皮9g,白术9g,茯苓12g,山药12g,丹参30g,赤芍9g,丹皮9g,路路通9g,巴戟天9g,甘草6g。精液有红白细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