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细胞性肝癌病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清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LPS)、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及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方法收集初诊为原发性肝癌病人11例,均采取常规TACE治疗,治疗前后不加服任何影响肠道微生态变化的药物制剂,观察此组病人术前1 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病人LPS、TLR4含量以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病人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血清内LPS、TLR4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Bonferroni两两比较分析发现,LPS含量术前1 d低于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TLR4含量术后1个月低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病人术后1周时肠道菌群丰度稍升高,而随后1个月其丰度下降,且低于术前1 d的水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拟杆菌、毛螺菌等益生菌丰度高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且链球菌、乳杆菌等潜在致病菌属低于术前1 d及术后1周,且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后,通过肝肠轴能显著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肠道微生物稳态不仅能作为肝癌TACE术后评价的指标,还能促进肝癌预后。  相似文献   

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36例,肝转移瘤6例)第一次TACE术前、术后1天、1周、2周、4-6周及多次TACE后的肝功能。结果 术后1天、1周的ALT、TBIL、DBIL及术后1天的AST,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01);术后2周、4-6周的ALT、AST、TBIL、DBI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次TACE后Child-Pugh分级虽有改变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ACE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有一定损伤,但术后2-4周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术中及术后应关注肝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郑里  张建新 《当代医学》2010,16(5):62-65
目的探讨sICAM-l在判断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后的疗效方面的临床意义及sICAM-1与肿瘤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6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肿瘤最大径10~17cm,13.73±1.27cm)患者首次TACE术前,术后1月,第二次术后1月和14例健康人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含量。对比TACE术前、术后1月血清sICAM-l水平变化与肿块体积大小及甲胎蛋白(AFP)变化的关系。结果TACE术前原发性肝癌患者sICAM-l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ICAM-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AFP组术前sICAM-l的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1月sICAM-1的水平,与术前sICAM-l的水平比较显著下降(P〈0.001),二次术后1月血清sICAM-1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6)。第一次术后1个月肿瘤体积减小比例下降幅度与slCAM-1含量下降幅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0.512,P〈0.05,术后slCAM-1变化水平与AFP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584,P〈0.05。结论TACE能够降低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ICAM-1的水平,sICAM-1水平的变化与肿瘤负荷和活性密切相关。对巨块型肝癌病人,sICAM-1的含量在评价TACE疗效和判断再次TACE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对AFP阴性者更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血吸虫病结直肠癌转化生长因子-α血清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因慢性腹泻或伴有血便或黏液便,来我院做肠镜检查证实为血吸虫病结直肠癌的48例患者(试验组)术前、术后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测定,并以同期因慢性腹泻做肠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血吸虫病结直肠炎患者40例(对照组)的血清TGF-α进行对比,2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血吸虫病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TGF-α浓度(296&#177;99)pg/mL较血吸虫病结肠炎患者高(167&#177;28)pg/mL (P&lt;0.01)。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TGF-α浓度与肿瘤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gt;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类呈正相关(P&lt;0.05),根治术后血清TGF-α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lt;0.05),姑息术后血清TGF-α浓度与术前浓度无差异(P&gt;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GF-α浓度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肿瘤是否根治的一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 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后3 d、1周、3周观察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肿瘤变化。结果术前两组血清 AFP、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3 d及1周血清AFP、CEA高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观察组血清 AFP、CE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肿瘤复发率(22.5%)明显低于对照组(45.0%),且生存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 TACE联合 RF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 AFP、CEA水平,同时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的程度,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SE联合TACE在伴有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组34例采用PSE联合TACE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2例仅用TACE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外周血WBC、RBC、PLT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治疗组WBC、PLT计数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RBC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后无明显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联合PSE术临床应用于合并明显脾功能亢进的肝癌病例,可以明显提高外周白细胞和/或血小板数量,为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血清VEGF,SIL-2R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前后水平变化。方法:30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介入术前1天、术后1天、7天、1月清晨空腹留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70℃保存。VEGF,SIL-2R的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术前1天、术后1天、7天、1月的均值与术前比较,术后1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值明显下降,与术前及术后1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7天比较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2R水平术后1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与术前及术后1天比较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7天比较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VEGF,SIL-2R水平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存在明显的动态变化。(2)血清VEGF,SIL-2R检测有望成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甲胎蛋白(AF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分别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及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和AFP值;将95例行TACE术治疗的PHC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好转组和进展组,分析观察术前和术后DCP、AFP动态变化与TACE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1);进展组术后第2、4个月血清DCP和术后第4个月AF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AFP〈400 ng/ml的PHC患者中进展组术后第1、2、4个月血清DC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前、术后AFP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P和AFP都可以作为PHC患者TACE术疗效判断的指标,在AFP较低时DCP在判断TACE术治疗效果方面比AFP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孙春涛  李伟  坚永彬  王振杰  郝刚 《当代医学》2009,15(29):561-563
目的探讨用患者自体毛发作为栓塞材料行脾动脉栓塞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意义和方法,寻找理想的脾动脉栓塞材料。方法肝癌TACE同时用患者自体毛发做为栓塞材料行PS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30例,根据病人肝功能情况及脾亢程度决定脾脏栓塞范围和次数。栓塞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结果本组经1~4次PSE累积脾栓塞面积为30%~70%脾功能亢进完全或部分缓解,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TACE联合PSE治疗后1周,WBC和PLT有显著提高(P&lt;0.01),并能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无明显改变(P&gt;0.05)。TBIL、ALT和AST升高,ALB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lt;0.05)。在8~24个月随访内,6,12,18,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85%,76%,62%,15个月内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结论自体毛发脾动脉栓塞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方法,患者自体毛发是一种理想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对肝癌TACE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60例首次TACE术前经MSCT血管重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首次TACE术前未经MSCT血管重建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MSCT对肝癌异位血管的显示,比较TACE术后两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37.5、348.5天.研究组前两次介入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88.7vs65.4天,P<0.05),3年生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9% vs 6%,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有利于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可作为肝癌TACE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动态变化,探讨sICAM-1与肿瘤活性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第1次TACE术前、术后3d、7d及术后1个月血清ICAM-l的水平。结果TACE术前原发性肝癌患者sICAM-1的水平(647.94±95.69)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ICAM-1的水平(201.07±68.8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sICAM-1水平在不同甲胎蛋白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dsICAM-1的水平(567.85±99.79)μg/L与术后7dsICAM-1的水平(542.84±89.94)μg/L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并且术后7d低于3d的slCAM-1水平(P=0.022),术后1个月sICAM-1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术后1个月sICAM-1水平减少率在碘油沉积良好组(16/18)中与碘油沉积不良组(2/10)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sICAM-1水平的变化与肿瘤活性密切相关,对判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尤其在甲胎蛋白阴性的患者再次TACE的指征及评价TACE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TACE治疗组、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在术后3 d均显著升高,术后1个月恩度加TACE治疗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MV密度明显低于单纯TACE组(P均<0.05),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明显低于恩度加TACE治疗组(P<0.05)。结论: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肿瘤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方法肝细胞癌患者35例,健康人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健康人及介入治疗前后的肝细胞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结果介入治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肝细胞癌患者介入治疗前sICAM-1明显高于介入治疗后(P<0.05).结论 TACE可降低肝细胞癌患者血清sICAM-1的水平,提示检测血清sICAM-1有可能作为诊断肝细胞癌及评价其TACE疗效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51例肝癌患者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奥曲肽+TACE,单纯TACE组仅给予TACE.分别于TACE前和TACE后1、7、14、21、28天检测血清AFP和VEGF水平.结果 2组TACE后血清AFP均显著降低,其中联合治疗组TACE后21、28天血清AFP水平又显著低于单纯TACE组.2组TACE后1天血清 VE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ACE后7天则显著下降,至TACE后14天再次升高;2组TACE后21、28天血清 VEGF水平又再度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的部分缓解(PR)和总有效率(RR)显著高于单纯TACE组.结论 奥曲肽联合TACE较单纯TACE能更显著抑制肝癌增殖,其协同抗癌的部分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化疗敏感试验(CST)指导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32例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及32例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甲胎蛋白(AFP)、组织间粘附分子-1(ICAM-1)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含量.彩色B超测量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治疗组A37例采用肽胺哌啶酮联合TACE治疗,治疗组B35例单纯行TACE术,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2周、4周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同时观察患者的体重和KPS评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A和B的CD3+、CD4+、CD4+/CD8+和CD3-CD56+NK,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与正常对照比较,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组治疗后2周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4周CD3+、CD4+、CD4+/CD8+和CD3-CD56+NK水平已部分接近正常。B组的免疫功能的恢复较慢,2周时略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4周时显著升高。治疗组A的KPS评分高于B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ACE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随着肿瘤负荷减小,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肽胺哌啶酮能改善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VEGF表达水平和对32例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分别检测术前1天、术后28天血清VEGF和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水平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2例PHC患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225.13±120.24)ng/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27.28±22.86)ng/L(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术前1天、术后28天血清中VEGF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225.13±120.24)ng/L、(160.52±80.57)ng/L(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证实VEGF在肝癌的生长转移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TACE治疗前后血清VEGF下降变化与术后病灶区碘油沉积情况和/或伴有门静脉癌栓有明显相关性,对肝癌近期治疗疗效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尤其是在AFP阴性病例中其意义尤为显著;能够更直观地反映肿瘤血管的破坏程度和治疗疗效。结论血清VEGF是一项独立于AFP的、能够更好地做为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效评价标准的指标,能够反映肝癌的进展、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uPA和uPAR水平变化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肝细胞癌患者5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浆TF,uPA和uPAR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统计学意义.结果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uPA及uPAR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在低分化组,肿瘤较大组及合并肝硬化组显著升高(P<0.05),而在不同癌灶数目及包膜情况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uPA水平只在合并肝硬化组升高(P<0.05),uPAR水平与以上病理指标均无关(P>0.05).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uPA和uPAR水平均与侵袭转移指标有关,在有淋巴转移,肝外脏器转移及门脉癌栓组较无转移及癌栓组升高(P<0.05).结论 肝细胞癌患者存在凝血,纤溶激活状态.血浆TF,uPA和uPAR升高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其检测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肾动脉选择性化疗栓塞(TACE)治疗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9例肾癌患者,均经TACE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规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NK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术前比较,TACE治疗后2周,CD3~+、CD4~+、CD4~+/CD8~+及NK降低,CD8~+升高(P均<0.01).TACE后4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中CD4~+值较术前升高(P<0.01),CD3~+、CD4~+/CD8~+及CD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术后2周与4周各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血尿、腰疼等症状逐渐缓解至完全消失;术前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12.335±2.072)cm,术后30~40d复查,平均缩小(3.025±1.1 849)cm(P<0.01).结论 TACE治疗肾癌安全、有效,但短期内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在TACE治疗同时,应辅以免疫增强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与栓塞(TACE)及门静脉栓塞(PVE)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采用碘化油、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经导管行肝右动脉栓塞后2周再行门静脉右支栓塞。PVE术前、术后用CT测量左侧肝叶的体积,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肝功能改变、二期手术切除率等指标。结果患者均成功施行TACE及PVE。PVE术前左侧肝叶的体积为(390±116)cm3,术后1周、2周、4周分别为(456±127)cm3、(506±138)cm3、(595±124)cm3,术前、术后肝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E后2~4周,7例(47%)顺利实行肝癌二期切除术。PVE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济实用的碘化油、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经导管TACE及PVE,诱导肝叶代偿性增生在临床上是可行的、有效的,可增加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对于未行手术切除的患者联合栓塞后有利于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