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兒作乙狀結腸鏡檢查前,以往均需作清潔灌腸(晚上作兩次灌腸,早上禁食並灌腸,直到排出清水为止),一般要灌3—4次,多則6—7次。多次的灌腸不但增加病孩的痛苦,亦增加了护理人員的工作;如果病孩在灌腸时哭吵,他的腹壁肌肉就收縮,腹內压力也增加,液体往往不易灌入,因而不能清除腸腔內的粪便;多次  相似文献   

2.
在乙狀結腸鏡檢查前,一貫用清潔灌腸法清洗腸腔,即在檢查的前晚用肥皂水灌腸一次;檢查日晨,禁止早餐,並多次用清水灌腸,直到排出物無大便为止。此种方法不但手續煩瑣,患者也感到痛苦;同时由于多次的清洗,刺激  相似文献   

3.
过去作乙狀結腸鏡檢查者,均需作清潔灌腸,一般要作三、五次,多則六、七次,直到解出清水时为止。这样多次的灌腸,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影响他們的休息,同时也增加护理工作的繁忙,因此我們在医生的建議下,不作清潔灌腸,仅在檢查前讓病人解一次大便。因一般人均有早晨大便的習惜,並且大便主要是聚集在  相似文献   

4.
过去作乙狀結腸鏡檢查前,均需作清洁灌腸,一般要灌腸3—5次或更多,才能保証肠腔清潔;这不但給患者增加了很多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忙碌,由于过度刺激腸腔,使粘膜充血,全部分泌物被冲洗掉,失去了檢查的真实性;有时因排出不良,腸腔有水儲留而影响檢查,也無法采集标本。在工作人員少、病員多的情况下,亟需寻求一种簡便易行,能減少病人痛苦的新方法。于1957年开始采用生理鹽水一次低压灌  相似文献   

5.
我科经常收治痢疾患者。慢性痢疾患者常需用磺胺噻唑银胶悬液、2%黄连素液、1∶5,000呋喃西林液及1.5%卡巴肿液作药物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接触病变而达到治疗目的。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的长短与疗效有直接关系。不能保留的原因:(1)药物的刺激性大;(2)药液的温度不当;(3)灌入的速度过快;(4)肛管太粗;(5)有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并发症。两年来,我科曾作保留灌肠1,718人次,其中包括插管后边退边灌者871人次,保留效果良好。灌肠前应向病人说明药物灌肠后保留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合作;同时告诉病人在前几次灌肠时可能有腹胀、腹鸣等不适,要尽量忍耐。用物按常规准备,肛管采用小号的。药液温度一般与体温相近为宜。我院位于高原,气候寒冷。灌肠过去准备41℃的药液,灌入时约有半数病人反映药液太凉,灌后腹鸣及腹部不适,影响保留时间。根据病人的意见,我们逐渐提高药液温  相似文献   

6.
胆汁灌腸     
一胆汁灌腸的目的使便秘病人能通暢排便,減輕痛苦。大肠分升结腸、横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五部,圍繞小腸。当固体、气体或液体充实腸部时,就是一种机械刺激,使腸蠕动。当粪便降入直腸时,就引起排便的威觉,在这种感觉發生时,如受到大腦皮質抑制而不即刻排便,長此以往,直腸壁会松弛,对于机械性刺激(粪便的存在),便  相似文献   

7.
结肠造口灌肠是从造口灌入液体对肠道进行清洗的操作,是结肠造口病人进行各种检查、手术前清洁肠道,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异味的方法。临床常规方法为直接将肛管从造口插入,由于造口无括约肌,灌肠过程中和灌肠后液体会自行从造口溢出或喷溅,从而使灌入肠内的液量减少而影响灌肠效果;灌  相似文献   

8.
修瑞霞  郭英蕾 《护理研究》2007,21(6):519-519
保留灌肠是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通过将药物灌入结肠内,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的。但据临床观察,用常用的肛管做保留灌肠,效果欠佳,许多病人有强烈便意感,且插入的深度不够,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较短,不能够很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注射器乳头与一次性肛管衔接不好,易造成药液外漏,污染被服。为此,我科采用一次性烟斗型接头吸痰管进行保留灌肠,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和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药物保留灌肠是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经肛门灌入药物对直肠、乙状结肠及低位降结肠的炎症起直接治疗作用,并且一定量的液体对肠道的机械刺激,可反射性的改善肠道功能。但对此治疗方法若掌握不当,势必影响其治疗效果。我  相似文献   

10.
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目的,而反复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灌肠技术更多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及护理。国内护理同行对灌肠技术的更新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满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经常会给一些行直肠造瘘术后的患者灌肠。由于造瘘口部位无括约肌 ,当肛管插入造瘘口灌入液体时 ,液体会从造瘘口流出 ,保留于肠内的灌肠液减少 ,使灌肠效果降低 ,且液体会喷溅 ,给护理操作带来较大难度。通过对 3 0余例造瘘术后肠梗阻患者进行灌肠 ,找出一些方法 ,提高灌肠成功率 ,特介绍如下。1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 ,使造瘘口方向向上 ,下肢稍曲 ,腹部放松 ,嘱病人精神放松 ,浅呼吸 ,以胸式呼吸为主 ;肛管润滑后插入造瘘口 ,调整肛管方向 ,把肛管缓慢插入体内 ,为使插入顺畅 ,稍微打开液体开关 ,但注意液体速…  相似文献   

12.
保持肠道清洁是很多手术前的必备工作。临床通过反复多次的不保留灌肠来完成。婴幼儿由于生理及心理等因素,每次灌入的液体少,患儿不能配合灌肠和排便,为此临床上常采用灌肠时留置肛管在直肠内,反复把灌肠液灌入直肠,利用回流或灌洗器抽吸排出灌肠液,直至排出液体清亮为止,灌肠所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3.
保留灌肠是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现临床上灌肠筒为瓶装灌肠液,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肛管。我科灌肠液大部分为中药(大黄、芒硝等),用一次性输液器,液体容易堵塞,一次灌肠需要更换几次输液器。因此,我科采用一次性输血器代替一次性输液器来灌肠,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其中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清洁肠道使用的灌肠液为0.1%~0.2%肥皂液,成人用量为500~1000ml.以往在配制软皂液时,多使用药勺随意挖取软皂,以经验估量,无法精确计量,临床应用弊端很多,浓度大大超度0.1%~0.2%,造成无法准确治疗,物资浪费.  相似文献   

15.
<正>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的技术,其目的是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或向肠内注入药物,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由于直肠是对刺激较敏感的部位,因此一次性肛管插入7~10cm时直肠壁受到粪便或灌肠液的刺激后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排便反射,从而导致灌肠液外溢,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本科利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一次性肛  相似文献   

16.
中药保留灌肠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临床各科已广泛应用。特别在肛肠科对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等肛肠疾病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以往多采用中药肛门注入法,此法由于停药推入速度较快,对肠道刺激大,在肠道中留时间短,病人不易接受;中药易外溢,因而药物不易充分发挥作用,护士操作时也费时费力很不方便。我们改用吊瓶中药灌滴法,此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病人易接受;由于药物缓慢滴入减少了对肠壁的刺激,使药物在肠道停留的时间长,同时也不易外溢,因此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 ,病变多位于结肠粘膜层且以溃疡为主 ,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 ,以至遍及整个结肠。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插管深度、灌肠液温度、采取体位、精神因素等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就操作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1 插管深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程较长 ,一般为 30d ,插管过深若 >2 0cm ,患者会自觉不适 ,且创伤大 ;若插入过浅 <5cm ,药物进入直肠后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从而使药液排出。最适宜的插管深度为 15~ 2 0cm ,该长度患者创伤较小 ,易接受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对肠道清洁度及安全性。方法:将需要大量不保留灌肠后做肠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25例,其灌肠方法同(基础护理学〉操作规程。改良组25例,用吸痰管替换肛管,插入深度约18-22cm。灌肠后嘱病人先取膝胸卧位约三分钟再改平卧位,每次灌入液体在肠道中保留10-20分钟,平均15分钟。用电子结肠镜来观察肠道清洁、黏膜损伤情况。结果:改进灌肠方法对肠道的清洁效果显著,对肠黏膜损伤少,(P〈0.01)。结论:改进大量不保留灌肠对肠道清洁度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基础护理学》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细菌性痢疾后继发结肠、直肠炎(经肠镜检查和细菌培养确诊),采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在临床上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用药方法;黄连素0.6、奴夫卡因5ml,生理盐水100ml,加温至39—40℃后保留灌肠。操作步骤:嘱病人排便后休息30min取左侧屈膝卧位,将配好的药液加温39—40℃,取100ml注射器一付备用,将肛管涂抹石腊油后,缓慢插入肛门10—15cm,注射器乳头接于肛管末端,将注射器活塞拨出,药液缓慢灌入(约5min),灌后将臀部抬高15—20cm,保持屈膝卧位,30min后改为自由体位,使药液充分保留在肠道内。  相似文献   

20.
保留灌肠是指由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用于治疗急性腹泻、便秘、中毒患者导泻等,效果快且明显。护士在使用普通灌肠管灌肠时,因患者耐受度不同,灌入药液很快部分或全部被排出体外,达不到理想的保留时间,影响了治疗效果。用气囊导尿管是利用冲气后扩大的气囊阻塞肛门,可以根据需要,延长药液在直肠内保留时问,不用抬高臀部和专人堵塞肛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管口流量小,使药液均匀灌入,可减少肛内的刺激。此方法成功率高,无并发症,且操作容易、简单、方便,可减少污染,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