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根社 《华夏医学》2008,21(1):98-99
目的:探讨胸外手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胸外手术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至胸腔、胸壁相应部位进行包裹、填塞及缝合固定。结果:22例食管贲门癌手术、食管胃吻合口大网膜包裹病例均在术后第7天进食流质,无吻合口瘘发生,1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21例慢性脓胸,3例支气管胸膜瘘,5例胸壁结核性脓肿并慢性窦道形成,2例胸骨正中切口术后纵隔感染等病例术中均采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诊3个月至3年,无吻合口异常或复发。结论:带蒂大网膜移植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应用于胸外科预防术后并发症及治疗部分难治性胸外疾病可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带蒂大网膜胸内移植治疗支气管胸膜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带蒂大风膜胸内移植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体会,探讨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方法对8例肺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患者行带蒂大网膜胸内移植方法治疗。结果全组8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13d,平均8d。随访无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复发或脓胸。  相似文献   

3.
杜成刚 《四川医学》2013,34(3):414-415
目的探讨带蒂肌瓣修补术和带蒂大网膜修补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9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有效抗感染治疗,营养不良患者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其中6例采用肋间肌瓣修补,3例采用带蒂大网膜修补。结果 8例患者治愈,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1例采用带蒂肌瓣修补术患者术后瘘口闭合不良,并发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带蒂肌瓣修补术和带蒂大网膜修补术能就近取材、应用范围较广,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6年以来,对慢性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采用带蒂大网膜胸内移植填塞支胸瘘孔加胸膜纤维板剥脱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9~55岁。右侧脓胸3例,左侧2例。全脓胸4例,局限件脓胸1例。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慢性脓胸24例(包括单纯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胸改失败、全肺切除术后脓胸等),占同期胸外科手术总数的2%。手术方法主要有胸膜剥脱术或附加胸改、大网膜充填术等。对脓胸手术处理,特别是胸膜剥脱及带蒂网膜充填脓腔的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陷闭肺综合征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4例陷闭肺病例均作胸腔镜探查,纤维板剥脱术,其中6例凝固性血胸需行肺楔形切除,6例支气管胸膜瘘作带蒂大网膜转移术修补,3例乳糜胸需作胸导管结扎术,3例脓胸需作带蒂大网膜转移术,2例食道自发性破裂作带蒂大网膜转移修补术,2例结核毁损肺作左侧全肺切除,2例肺癌行左全肺切除,结果:全部病例症状缓解,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陷闭肺的治疗要实施个体人方案,胸腔镜手术可提供准确的诊断同时可施行清创术和纤维板剥脱术,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肺萎陷的最有效术式,带蒂大网膜转移术对瘘的治疗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总结用带蒂大网膜包盖高位食管胃吻合口预防吻合口漏的经验.方法 40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吻合口周围包盖带蒂大网膜.结果 没有发生术后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用带蒂大网膜包盖高位食管胃吻合口,可以预防高位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带蒂大网膜进行治疗的胸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5~74岁,平均51.2岁;其中食管贲门癌37例,慢性脓胸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4例,胸壁结核性脓肿并慢性窦道形成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后均顺利康复。结论带蒂大网膜应用于胸外科治疗部分胸科疾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郭虹  范黄新  顾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237-2238
目的:总结机械吻合并带蒂大网膜包裹吻合口预防食管癌吻合口瘘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31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在全麻下行经左胸食管癌根治,胃、食管端侧机械吻合术,术中沿横结肠上缘裁剪适当大网膜备用,使用预留大网膜包裹吻合口全周。结果:本组无一例并发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胸腔胃坏死穿孔及胸内感染,无死亡。结论:机械吻合并带蒂大网膜包裹吻合口,能有效降低食管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胸腔镜治疗小儿慢性脓胸并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胸腔镜下肺纤维膜剥脱,胸膜瘘口修补,冲洗引流术.结果 10 例全部治愈.术后胸引量76±37ml,带引流管时间 36±14h,术后平均住院 10±7天.随访4月至 2年,无复发.结论 对于小儿慢性脓胸并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自体组织移植修复气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用自体支气管修复气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杂种犬切除其左主支气管,埋入自体大网膜中。2周后二次开腹开胸,用带网膜蒂的左主支气管段替代一段气管,观察移植物及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除2犬于Ⅱ期手术时死亡外,其余8只均存活至观察期满(3个月),气管镜及组织学检查,见吻合口愈合良好,移植物血供丰富。结论:本动物实验表明,采用分期自体左主支气管移植、修复气管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计算机手术导航系统SpineNav-01辅助手术与传统X线透视辅助手术在辅助胸、腰骶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手术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评价该手术导航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 纳入33例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辅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传统组,螺钉置入在X线透视辅助下完成;导航组,螺钉置入在基于术前三维CT数据的手术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术后三维CT评价两组螺钉的位置情况,比较两组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记录每枚螺钉置入时间、置钉相关并发症,导航组另记录注册时间。结果 两组间年龄、性别以及螺钉节段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共置入108枚螺钉,其中胸椎22枚,腰、骶椎86枚,准确率为73.1% (79/108),安全率为96.3% (104/108),出现神经相关并发症2例,1例接受翻修手术;导航组共置入108枚螺钉,其中胸椎30枚,腰、骶椎78枚,准确率为87.0% (94/108),安全率为100% (108/108),出现神经相关并发症1例。两组间螺钉置入准确率及安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导航组螺钉置入准确性及安全性优于传统组。传统组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2~5 min,平均3.2 min;导航组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1~4 min,平均2.2 min;导航组共注册25次,每次注册时间3~9 min,平均4.8 min。 结论 基于术前三维CT数据的SpineNav-01手术导航系统能显著提高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程琳  何生  陈波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0):563-564,6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胆囊切除出血的处理。方法:对18例肝硬化胆囊切除出血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人完成了胆囊切除手术,术中大出血5例,平均出血400ml,18例病人应用带蒂大网膜填塞胆囊床止血,效果满意,术后未再出血。结论:带蒂大网膜填塞胆囊床止血法是较好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治疗严重肝损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5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严重肝损伤应用带蒂大网膜填塞治疗的 2 5例患者。结果 采用此法治愈 17例 (治愈率 6 8% ) ,死亡 8例(死亡率 32 % )。术后再发肝出血 8例 (占 32 % ) ,膈下脓肿 9例 (占 36 % ) ,肝脓肿 2例 (占 8% )。结论 在严重肝损伤创面彻底清创止血后 ,填塞带蒂大网膜并施之一定的压力 ,是治疗肝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网膜对自体支气管修复气管缺损的作用.方法 取10只杂种犬切除其左主支气管,埋入自体大网膜中,2周后2次开腹开胸,用带蒂网膜的左主支气管段替代一段气管,观察移植物及吻合口愈合情况,确定大网膜对自体支气管修复气管缺损的作用.结果 除2犬于Ⅱ期手术时死亡外,其余8只均存活至观察期满3个月.气管镜及组织学检查,见吻合口愈合良好,移植物血供丰富.结论 大网膜在自体支气管修复气管缺损时可提供必要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徒手置钉术的比较来评价一种新的椎弓根置钉技术——Ball tip技术置入中上胸椎椎弓根钉的准确性。【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对40例需行中上胸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患者,术中应用ball tip技术或徒手置钉技术置入椎弓根钉。椎弓根球形探针包括一个金属球端和一个具有良好弹性的金属柄,金属球端的直径分别有1.5、2.5、3.5mm三种。Ball tip技术要点:按标准椎弓根钉进钉点定位,高速磨钻钻孔去除皮质,将椎弓根球形探针按直径从小到大依次缓慢敲入椎弓根内直至达到椎体前方骨皮质。术后采用CT扫描评价椎弓根钉钉道情况。同样方法评价同期徒手置钉组。【结果】采用Ball tip技术共置入104枚椎弓根钉,传统徒手技术置入98枚。术后CT扫描显示Ball tip组胸椎椎弓根钉钉道准确率为84.6%,16枚(15.4%)螺钉出现置钉不良,其中3枚(2.9%)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6枚(5.8%)穿透椎弓根外侧骨皮质;7枚(6.7%)穿透椎体前壁骨皮质。徒手置钉组准确率为65.3%,共有34枚(34.7%)置钉不良螺钉,其中10枚(10.2%)穿透椎弓根内侧骨皮质;16枚(16.3%)穿透椎弓根外侧骨皮质;8枚(8.2%)穿透椎体前壁骨皮质。两组置钉准确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螺钉穿透椎弓根内侧、外侧骨皮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神经、 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与徒手置钉技术相比,Ball tip置钉技术,可更准确地置入中上胸椎椎弓根钉,减少因螺钉误置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成形术在预防T管拔除后胆漏发生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357例。按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成形术及常规手术病例分为两组,手术后2-3周拔出T管,同时观察有无胆漏发生。结果:两组在术后T管拔除致胆漏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施行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成形术组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结论:在胆管探查,T管引流病人中应用带蒂大网膜人工窦道成形术可有效减少T管带管时间,降低术后拔管胆漏发生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椎弓根螺丁治疗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56例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术后伤椎的高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患者术后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以上,患者Cobb角从术前(26.75±2.18)°降低为(10.75±4.85)°,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前伤椎前后缘高度差为(23.16±10.86),术后为(2.33±0.95)mm.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经后路椎弓根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脊柱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Zhou D  Xu NW  Nong LM  Zh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3):1612-1614
目的 探讨CT三维导航技术在胸椎椎弓根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植钉准确性.方法 采用CT三维导航技术对24例胸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102枚)植入手术进行立体引导,术后行CT内固定层面扫描,观察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同时总结C臂机透视引导下22例胸椎骨折椎弓根钉(98)的植钉准确性,并与CT三维导航引导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CT扫描显示CT三维导航组102枚胸椎椎弓根钉I级99枚(97.1%),Ⅱ级(突破椎弓根皮质≤2 mm)3枚,Ⅲ级(突破椎弓根皮质>2 mm)0枚.Ⅱ级有1枚螺钉位置偏于椎弓根内侧,其余均偏在椎弓根外侧.c臂机透视组98枚胸椎椎弓根钉I级88枚(89.8%),Ⅱ级8枚,Ⅲ级2枚.Ⅱ级和Ⅲ级所有螺钉位置偏于椎弓根外侧,Ⅲ级中一例患者出现顽固性胸背痛.余两组临床无神经损伤症状.两组I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利用CT三维重建影像进行术中导航给术者提供即时的,多维的清晰图像,准确地按照计算机设计的精确进钉路线进行手术内固定.提高了胸椎椎弓根钉植入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