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聚桂醇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淋巴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聚桂醇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淋巴管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采用聚桂醇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淋巴管瘤39例的临床资料.39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CT或MRI检查确诊,治疗时在彩色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尽囊液后注入药物,对多囊性患儿由深到浅依次抽液后分别注入药物.根据瘤腔位置和大小不同,对眼眶周、口腔、颌下及瘤体容积超过100 ml的18例采用聚桂醇泡沫进行注射,其余21例采用聚桂醇原液进行注射.观察瘤体大小变化、治疗次数和并发症.疗效以瘤体消失,1年后无复发为显效;瘤体缩小50%以上,1年后无增大为有效;瘤体缩小50%以下或治疗后1年内复发为无效.结果 39例治疗1~5次,平均(2.85±0.87)次.显效36例(92.3%),有效2例(5.1%),无效1例(2.6%),总有效率为97.4%(38/39).其中,采用聚桂醇泡沫治疗的次数为(2.72±0.75)次,采用聚桂醇原液治疗的次数为(2.95±0.97)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05).有3例第一次注射治疗后当天轻度发热,经物理降温后缓解;5例治疗后局部肿胀,轻微疼痛,观察1~3 d后消失.其余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聚桂醇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疗法和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儿童单纯肾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2013年5月至2020年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经超声和CT尿路成像诊断单纯性肾囊肿(囊肿直径>4 cm或囊肿伴有症状者)且接受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或腹腔镜去顶减压术的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记录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手术细节和随访等资料。根据既往手术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聚桂醇治疗组(21例)和腹腔镜去顶减压组(27例), 对比两种干预方法的术后不良反应及长期疗效。在治疗后的第1、6、12个月及每年复查1次, 通过最后复诊时超声测量囊肿体积与治疗前囊肿体积的比较来评估治疗效果。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两两比较。结果单纯性肾囊肿引起的症状以腰腹部疼痛与包块为主。聚桂醇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 (36.1±8.5)min比(94.7±17.2)min、(29.2±12.3)h比(81.9±12.8)h、(8193.8±1305.4)元比(13905.7±2089.9)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桂醇治疗组术后无感...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儿童单纯肾囊肿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尤水酒精注射治疗儿童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 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尤水酒精注射治疗14例单纯性肾囊肿患儿(男6例.女8例).术后随访1~24个月,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并复查B超.结果 14例患儿治疗1个月后囊肿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6个月后,7例患儿8个囊肿完全消失.3例体积缩小50%以上;治疗12个月后,10例患儿11个囊肿完全消失.2例体积缩小50%以卜.随访期问.患儿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对于有症状的儿童单纯性肾囊肿,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洒精注射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和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 (O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185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85例患儿实施LA(LA组),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30例,化脓性阑尾炎36例,坏疽穿孔阑尾炎19例;另外100例同期行OA患儿作为对照组(OA组),术后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28例,化脓性阑尾炎38例,坏疽穿孔阑尾炎34例.比较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LA及OA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发生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梗阻例数.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患儿行LA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OA组,手术时间长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坏疽穿孔阑尾炎患儿行LA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与O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腔脓肿、切口感染例数均低于O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对于单纯性和化脓性阑尾炎,LA在缩短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发生腹腔脓肿、术后切口感染、发生肠梗阻方面存在优势,但对于坏疽穿孔阑尾炎,LA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发生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对临床发作缓解而脑电图明显异常的癫痫患儿的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就诊于我院神经专科门诊临床发作得到控制1年以上而脑电图依然明显异常的39例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中的部分性或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癫痫患儿按来诊顺序交叉分为对照组、丙戊酸钠组及左乙拉西坦组,各13例.入组前半个月内均行脑电图检查,入组后分别予以维持原药治疗、加用丙戊酸钠口服及加用左乙拉西坦口服.观察时间6个月,6个月后复查脑电图,分析其疗效.结果 3组患儿脑电图改善率(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失访人数)分别为9.1%、23.1%和66.7%;3组患儿脑电图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戊酸钠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左乙拉西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5).结论 添加左乙拉西坦可以有效减少癫痫患儿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放电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治疗川崎病(K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1例住院K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治疗5~7d.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CRP、ESR、心肌同工酶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用药后热退时间为(16.27±3.42)h,对照组患儿为(22.78±7.53)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CRP降至(9.72±2.82) mg?L-1,对照组患儿CRP降至(14.68±2.90) mg?L-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在疾病初诊时冠状动脉扩张率分别为20.69%、21.8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3周、1个月、2个月治疗组冠状动脉扩张率分别为6.90%、3.45%、3.45%,在病程3个月冠状动脉扩张全部恢复正常;在病程2~3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对照组冠状动脉扩张率分别为18.75%、12.50%、3.13%、3.13%、3.13%,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恢复的快,但2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联合阿司匹林治疗KD可缩短患儿用药后热退时间,降低CRP水平,一定程度的促进冠状动脉损害修复;用药过程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治疗小儿佝偻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1~3岁的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治疗1组每日口服骨化三醇1粒(0.25 μg),治疗2组每日2粒(0.50 μg),对照组则每日给予普通维生素D22000 IU.治疗1个月后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夜惊、多汗、烦闹、枕秃等)改善情况,以及身高、血清钙、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25羟维生素D3、骨密度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儿临床表现(夜惊、多汗、烦闹、枕秃)均有改善;各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均有增长,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间血清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BALP下降、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骨密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治疗2组最明显.结论 骨化三醇治疗儿童佝偻病疗效显著,0.50μ g· d-1对北方地区儿童佝偻病能够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运动、饮食、教育联合干预时单纯性肥胖儿童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2005年5月至2008年3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5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单纯饮食控制治疗前后和5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在饮食控制基础上再制定有计划运动及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治疗前后肾功能进行测定,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单纯治疗组、联合干预组尿白蛋白Alb、IgG、TR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纯治疗组治疗前与联合干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Alb、IgG、TR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Alb、IgG、TR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治疗组治疗后、联合干预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干预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饮食及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时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肾功能改善效果较好,对患儿以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儿童ITP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ITP患儿血清病毒抗体,包括EB病毒(EBV)及巨细胞病毒(CMV)等,比较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感染组及非病毒感染组ITP患儿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病毒血清学检测:病毒感染36例,非病毒感染24例.病毒感染组与非病毒感染组比较:(1)皮肤黏膜出血点及瘀斑例数、鼻出血例数及消化道出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2组Hb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3)治疗2个月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初始疗效较非病毒感染组治疗有效率低.(4)治疗6个月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病毒感染组无效13例,39.4%呈慢性倾向,明显高于非病毒感染组(10.0%).结论 多数ITP患儿伴有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相关的ITP疗效较非病毒感染的ITP疗效差,导致病程迁延.对并病毒感染的TTP患儿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35例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隐睾患儿(单部位腹腔镜组)和同期47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隐睾患儿(传统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患儿对切口瘢痕满意程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单部位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44.89±4.16)min长于传统腹腔镜组(40.85±3.0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h疼痛评分(3.11±0.93)分低于传统腹腔镜组(4.09±0.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止痛药物应用率(11.43%)低于传统腹腔镜组(2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儿对切口的满意度评分(4.60±0.81)分高于传统腹腔镜组(3.96±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0~16个月,平均13个月,均无睾丸萎缩或回缩,无腹股沟斜疝或脐疝发生.结论 经脐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安全、有效,且术后疼痛轻,腹部瘢痕不明显,为小儿隐睾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血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40例HSP患儿肾主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以3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HSP患儿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HSP组患儿肾主动脉和叶间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谷值血流速度(Vmin)和阻力指数(RI)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弓状动脉Vmax、Vmin、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儿中多普勒肾血流异常28例(70%),尿常规异常14例(35%),尿微量白蛋白异常18例(45%).彩超肾血流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普勒肾血流检测是早期发现HSP患儿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UPJO患儿手术后患肾功能能否提高,及术前各种因素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手术的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分析手术前后分肾功能的变化,以增加5%作为分肾功能好转的标准.将术前患儿性别、月龄分组、积水的左右侧、积水肾的SFU分级及DRF分级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与术后肾功能是否改善作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IBM SPSS v21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有213例患儿进入本研究,手术后随访DRF由术前32.61%±14.09%增加到40.43%±11.32%,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得到P<0.05,即术后首次随访分肾功能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以5%变化来判断,110例术后分肾功能恢复.术前各影响因素与术后肾功能是否改善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的分肾功能、肾积水的程度以及手术时的年龄是影响术后分肾功能恢复的因素,而性别、积水的左右侧、术前患肾肾图则不是.术后分肾功能并不随访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长.结论 小儿肾积水手术解除梗阻后,患肾的分肾功能是可以得到提高的,术前的分肾功能、肾积水的程度以及手术时的年龄都是影响术后分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Simple renal cysts are rare in children and managed conservatively unless symptomatic. Objective: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acy and long-term results of single-session ethanol sclerotherapy in symptomatic simple renal cysts in children.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ree simple renal cysts in three children (age 1, 5 and 16 year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Indications for treatment were flank pain (n=1), hypertension (n=1), and increasing cyst size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n=1).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5.5 years (range 3–7 years). The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guidance of US and fluoroscopy and under IV sedation. After the cystogram, 95% ethanol with a volume of 40% of the cyst volume (but not more than 100 ml) was used as the sclerosing agent. Results: Two cysts disappeared completely, while the volume reduction was 99% for the third cyst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year. CT demonstrated calcification of the cyst without an enhancing soft-tissue component in the third one 7 years after sclerotherapy. After the procedures, hypertension and pain resolved without any medication.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procedures or during follow-up.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unremarkable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simple renal cysts in children with single-session ethanol sclerotherapy is a safe, effectiv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Calcification owing to sclerotherapy can be observed on follow-u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早期肾损害诊断的实验室指标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3例多次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进一步检测尿微量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a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尿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y-谷氨酰转肽酶(y-GT)]的含量.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将131例检查异常的HSP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干预组66例).两组均给予甲氰咪胍、氯雷他定、钙剂等综合治疗,干预组6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微量泵持续定时静脉滴注及甘利欣口服治疗,对照组65例未给予其他治疗.结果 143例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中尿微量蛋白和尿酶异常131例(91.61%),干预组治疗2个月、4个月尿微量蛋白、尿酶各项指标均较治j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2个月仅尿β2-MG、NAG、y-GT 3项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个月尿微量蛋白、尿酶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治疗2个月、4个月尿微量蛋白、尿酶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尿IgG、MA、TRF 、NAG恢复较快,干预组治疗4个月时已基本接近正常,而尿α1-MG、β2-MG、γ-GT恢复较慢,干预组治疗4个月时仍有轻重不一的异常.两组治疗4个月时,对照组尿常规异常率高于干预组(36.92% vs 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及尿酶7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是早期诊断HSP肾损害的良好指标.应用肝素钠、甘利欣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预防肾损害,延缓疾病进展.对HSP肾损害须强调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生长因子β1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及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其的影响。方法 筛选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哮喘专病门诊轻度持续哮喘患儿60例及来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将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孟鲁司特钠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RT-PCR技术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浆中TGF-β1水平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GF-β1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达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的CD4T调节细胞(Foxp3+ CD4+ Treg)及各亚型的比例。结果 (1)血浆中TGF-β1水平:治疗前哮喘组[(11.51±1.12) n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7.92±1.52) ng/L](q=20.01,P<0.01);治疗后,孟鲁司特钠组[ (20.03±1.14)ng/L]高于安慰剂组[(12.10±3.91) ng/L](q=14.62,P<0.05),但均值仍低于健康对照组;(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GF-β1 mRNA表达:治疗前哮喘组(0.31 +0.07)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61±0.2) (q =8.97,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钠组(0.46±0.13)表达高于安慰剂组(0.32±0.04)(q=8.25,P<0.05),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3)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oxp3+ CD4+ Treg细胞比例增加[(8.30±1.30)%,(6.05±1.80)%];其中CD45 RA+ Foxp3lo比例增高[(4.60±1.04)%,(3.27±1.03)%];CD45 RA - Foxp3h1比例降低[(0.75±0.13)%,(0.93±0.26)%];CD45 RA-Foxp3lo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孟鲁司特钠组较安慰剂组,aTreg细胞占Foxp3+ CD4+ Treg比例增加[(1.16±0.24)%,(0.8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儿童体内存在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GF-β1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孟鲁司特钠能有效改善TGF-β1的表达并通过调节Foxp3的表达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重症心肌炎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23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Ⅰ及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变化。结果 重症心肌炎组患儿CTn-Ⅰ为(18.67 ±12.31) 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2 ±0.0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CTn-Ⅰ为(0.55±0.24) ng/ml,呈逐渐下降趋势,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0.06±0.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心肌炎组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 067.26 ±902.79) pg/ml vs (80.04±17.79) pg/ml,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NT-proBNP为(648.63±342.37) pg/ml,病程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213.58±129.51) pg/ml](P<0.05)。重症心肌炎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52.63±6.98)%vs(71.39±2.41)%]及左室短轴缩短率[(32.1±2.97)%vs(40.04±2.3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重症心肌炎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遗尿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关系,筛选小儿VUR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以遗尿为主诉就诊并且神经功能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83例(男36例,女47例),年龄5~16岁,平均(9.42±3.21)岁.所有患儿进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以评估VUR情况,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肾脏和膀胱超声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盆地肌电图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泌尿系检查的准入标准包括泌尿系超声异常、白天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异常、尿路感染或者同胞兄妹中有VUR病史等.结果 48例(57.8%)出现单症状性夜遗尿(MNE),35例(42.2%)非单症状性夜遗尿(NMNE).13例(15.7%)出现VUR.t检验结果显示,白天尿失禁患儿、女性患儿和当前伴有尿路感染的患儿VUR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性别、白天尿失禁和当前尿尿路感染的回归系数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VUR与患儿年龄、遗尿类型(原发性、继发性)、遗尿频率、有无遗尿家族史、尿路感染病史、有无排便异常和除白天尿失禁外的白天尿路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UR明显常见于白天尿失禁的遗尿患儿,建议存在白天尿失禁的遗尿患儿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当前尿路感染是遗尿患儿发生VUR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并发囊内出血的硬化治疗效果。方法将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儿外科收治的50例儿童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患者按是否发生囊内出血分为出血组(22例)和未出血组(28例),术前根据包块发现时间、彩超、MRI及穿刺结果确诊。在彩超引导下抽尽囊液后向囊腔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局部加压包扎2~3天。两周后包块未消失者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治疗,直至包块消失为止。观察第一次硬化治疗后及最终包块大小的变化、治疗次数。包块消失判定为显效,包块缩小50%及以上判定为有效,包块缩小50%以下判定为无效。结果两组均成功进行硬化治疗,第一次治疗后出血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9.09%;未出血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71%;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P<0.05)。最终两组包块均完全消失,有效率均为100%,其中出血组平均治疗(3.55±1.26)次;未出血组平均治疗(2.57±1.35)次,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11,P<0.05)。结论儿童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并发囊内出血会降低首次硬化治疗效果,最终疗效满意,但需增加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隐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SBO)对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门诊PNE患儿163例,年龄(9.2±2.1)岁,男98例,女65例,这些患儿每周至少出现1次夜间遗尿,均有觉醒困难,无其他泌尿系疾病或脊柱裂引起的临床症状.记录患儿有无SBO体征(背部多毛、色素沉着、潜毛窦等).常规拍摄腰骶椎X线正位片、尿常规.治疗前均记录排尿日记,治疗开始后每月记录1次排尿日记,统计功能性膀胱容量(functional bladder capacity,FBC).根据有无SBO分为非SBO组和SBO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每周记录遗尿次数,每月随访一次,至少随访半年.通过比较非SBO组和SBO组遗尿次数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发现SBO 122例(占74.8%),男69例(56.6%),平均年龄(9.8±2.3)岁,伴有隐性脊柱裂阳性体征者55例(45.1%).非SBO者41例,平均年龄(9.5±2.5)岁,男24例(58.5%),女17例(41.5%).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SBO组FBC为(216.5±49.6)ml,非SBO组为(217.4±47.3)ml,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BC增加量SBO组为(11.9±4.4)ml,非SBO组为(24.1±6.6)m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SBO组每周遗尿次数为(3.4±1.2)次,非SBO组为(3.1±1.0)次,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SBO组完全有效25例(20.5%),有效25例(20.5%),部分有效34例(27.9%),无效38例(31.1%);非SBO组完全有效20例(48.8%),有效10例(24.4%),部分有效9例(22.0%),无效2例(4.8%).SBO组和非SBO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SBO组完全有效率明显高于SBO组(P<0.001).结论 SBO显著影响儿童PN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