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与常规开窗手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椎间盘镜组(MED)39例和常规开窗组36例。75例术前1d、术后1、6、12d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并比较。结果:75例术前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同组手术前后比较:术后6d,MED组TNF-α、IL-6、IL-8降至术前水平,而常规开窗组仍明显高于术前。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炎性反应轻,与术后患者恢复快的临床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雷蕾  彭军  姜丹 《西南军医》2016,(6):511-514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PS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5例)采用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n=35例)待确定活动性出血已稳定或已趋于稳定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HBO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NE表达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脑卒中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NE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C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HBO辅助治疗可明显升高PSD患者血清5-HT、NE表达水平,改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共23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33~35℃,持续5d;对照组20例(GCS3~8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监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IL-8在伤后第1,2,3,4天的动态变化。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8浓度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亚低温通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减少了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急性肺挫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ARDS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显著减少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 测定10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TNF-α、IL-6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以评估颅脑损伤患者IR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火性。结果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高细胞因子水平。IAI与TNF-α及IL-6的直线回归分析,直线关系r分别为-0.87和-0.8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IR程度与颅脑损伤的程度、TNF-α、IL-6的水平有显著相关性,其IR程度与TNF-α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德忠  陈清  李小健 《武警医学》2010,21(9):773-774,777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检测137例肝纤维化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10(IL-10)及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C)水平,并进行Child-Pugh分级和分析.结果 肝纤维化患者血浆TNF-α、IL-6、HA、LN、PⅢNP、Ⅳ-C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10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并随Child-Pugh评分增加而递增或递减(P<0.05或P<0.01).TNF-α、IL-6与HA、LN、PⅢNP、Ⅳ-C水平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IL-10与HA、LN、PⅢNP、Ⅳ-C水平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TNF-α、IL-6、IL-10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在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抑制TNF-α、IL-6的活性,加强IL-10的作用,可能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开始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5、TNF-α水平,并与同期住院的70例COPD缓解期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IL-5、TNF-α浓度明显高于COPD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IL-5、TNF-α浓度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IL-5、TNF-α明显升高,提示均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COPD缓解期虽然炎症明显减轻,但细胞因子仍持续升高并持续引起组织损伤。IL-5、TNF-α等细胞因子的监测对COPD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术后采用曲马多镇痛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术后,按照镇痛方法随机均分成曲马多组(S组)和对照组(N组)。分别记录患者术毕以及术后12、24h的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评分(CRIES评分)等指标;同时检测外周血IL-1、IL-6、IL-12、TNF-α含量。结果术后12、24hS组镇痛满意率明显高于N组(P〈0.05),细胞因子较S组明显降低(P〈0.05);N组CRIES评分与S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曲马多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切除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10 d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探讨所有患者治疗前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10 d,观察组患者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与血清s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632,P<0.05),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664,P<0.05),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 sICAM-1、IL-6、TNF-α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牙本质细胞中P2X7受体(P2X7R)表达在牙髓炎发病及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取轻度牙髓炎、重度牙髓炎患者和健康者第三磨牙各20例,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P2X7R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X7R蛋白表达水平;另采用ELISA法检测上述第三磨牙供者的血清样本中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按健康组、轻度牙髓炎组、重度牙髓炎组的顺序,第三磨牙成牙本质细胞中P2X7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患者血清中IL-1β、IL-6的水平显著增高;轻度牙髓炎患者血清中TNF-α与健康人比较,显著升高(P<0.05);但重度牙髓炎患者与轻度牙髓炎患者比较,血清中TNF-α则显著降低(P<0.05)。在轻度牙髓炎患者中,P2X7R mRNA表达与IL-1β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P2X7R蛋白表达与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在重度牙髓炎患者,P2X7R mRNA表达与IL-1β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P2X7R蛋白表达与IL-1β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成牙本质细胞P2X7R表达在牙髓炎发病和病情进展过程中表达增高,且该过程伴随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IL-6、TNF-α水平对判断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0例入组的HIE患儿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1例)及重度组(18例)三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急性期、恢复期患儿及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正常新生儿血清IL-6、TNF-α水平极低,HIE急性期各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以重度HIE组升高最为明显,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IE恢复期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HIE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动态监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变化趋势有助于HIE新生儿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对肥胖基因NYGGF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取适量大网膜脂肪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以10 ng/ml TNF-α和20 ng/ml IL-6干预6、12、24、48、72 h,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NYGGF4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1)TNF-α对人脂肪组织NYGGF4 mRNA表达具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呈现随作用时间延长,效应逐渐增加的趋势。(2)IL-6具有降低人脂肪组织NYGGF4 mRNA表达的作用,但起效较慢,IL-6作用时间与脂肪组织NYGGF4 mRN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对人脂肪组织NYGGF4基因的表达呈现不同模式的调控作用,TNF-α可以促进人脂肪组织NYGGF4基因表达,而IL-6对NYGGF4的表达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设为LC-COPD组,同期收治的未合并COPD的40例患者设为LC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6、IL-10的表达水平,Th1、Th2细胞比例及两种细胞比值。结果 LC-COPD组患者血清中IL-2、TNF-α、IL-10水平明显高于LC组,IL-4、IL-6水平明显低于LC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COPD组和LC组中,Th1/Th2比值分别为(5.99±0.22)和(4.62±0.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合并COPD患者血清中Th1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较高,提示Th1/Th2比值可以作为预测疾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损伤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B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0μg/kg,之后以0.40μg/(kg·h)静脉输注2 h。比较两组患者的瑞芬太尼、七氟醚、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与蛋白的表达。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瑞芬太尼、七氟醚、异丙酚的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时、术后1 d,B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孙永年  龚守军  徐斌  黄祝青 《武警医学》2002,13(12):716-7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e-6,IL-6)、白细胞介素-8(Ntereukine-8,IL-8)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46例乙肝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同时对其血清透明质酸(Hyaline acid,HA)、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C-Ⅳ)水平亦进行同步测定;并对68例行肝穿刺。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肝损害程度及肝纤维化(HA、PCⅢ、C-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清TNF-α、IL-6、IL-8水平同血清胆红素(Total biliribin)、谷丙转氨酶(ALT)亦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损害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能反映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COPD患者IL-4、IL-6、TNFα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4、IL-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TNFα水平.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肺功能检测,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IL-4、IL-6、TNFα在B组及C组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A组血中的水平(P<0.01);且B组、C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与FEV1%pre值(一秒量比预计值)呈直线负相关(r=-0.77,P<0.05);而IL-4、TNFα水平与FEV1%pre值未呈直线负相关(r=-0.09、-0.08,P>0.05);(2)治疗后:B组血清中IL-4、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A组血清中IL-4、IL-6、TNFα水平(P<0.05);而C组血清中IL-4、IL-6、TNF水平较治疗前稍有下降(P>0.05);(3)B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测定FEV1(一秒量)、FVC(用力肺活量)值明显上升(P<0.05),C组治疗前后FEV1、FVC值上升幅度不大(P>0.05).结论: (1)IL-4、IL-6、TNFα在COPD患者外周血清中水平升高,且IL-6水平升高与COPD患者肺功能恶化密切相关;(2)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能下调外周血血清中IL-4、IL-6、TNFα水平,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患者。对照组口服西乐葆,观察组采用中医针刺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疗效,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2.45±0.43)分、(1.73±0.27)分]较治疗前[(5.32±0.68)分、(5.29±0.59)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与TNF-α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6与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可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降低其外周血血清中IL-1β、IL-6与TNF-α炎性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和超敏酶免疫分析法测定12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SA)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1 β(IL-1 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hs-CRP水平,并与5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24例冠心病患者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较54名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tIL-1β=3.145,tIL-6=3.627,tIL-8=3.054,tTNF-α=3.301,P均<0.01).其中,41例SA患者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与54名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L-1β=1.431,tIL-6=1.587,tIL-8=1.745,tTNF-α=1.461,P均>0.05);38例USA和45例AMI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较54名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USA:tIL-1β=2871,tIL-6=2.748,tIL-8=2.687,tTNF-α=3.145,P均<0.01;AMI:tIL-1β=2.776,tIL-6=2.874,tIL-8=2.689,tINF-α=3.212,P均<0.01);SA、USA和AMI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对照者升高(tSA=2.617,P<0.05;tUSA=3.018,P<0.01;tAMT=3.189,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以AMI患者为最高.结论 血清IL-1β、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的测定是诊断SA、USA和AMI疾病的重要指标,并可作为诊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轴功能平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扬州大学医学院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患者初次发作(初发组)、38例患者为脑卒中复发(复发组),并随机选取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Th17、Treg细胞百分率,血清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抗人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mRNA、血浆ox-LDL水平,以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Th17/Treg轴相关效应分子水平。结果初发组、复发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RORγt mRNA、血浆ox-LDL、IL-6、IL-17、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IL-10、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发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RORγt mRNA、血浆ox-LDL、IL-6、IL-17、IL-23水平高于初发组,Treg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IL-10、TGF-β水平低于初发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ox-LDL与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RORγt mRNA、IL-6、IL-17、IL-23呈正相关(P<0.05),与Treg细胞百分率、Foxp3 mRNA、IL-10、TGF-β呈负相关(P<0.05)。结论 ox-LDL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显著升高,且预后越差的患者,ox-LDL水平越高,其可能通过诱导Th17/Treg的轴功能失衡而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炎症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炎症反应蛋白和炎症因子在T2DM合并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76例)和T2DM合并CHD组(75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及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T2DM患者外周血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CHD患者组的外周血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与T2DM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T2DM合并CHD组外周血hs-CRP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762、P〈0.05,r=0.785、P〈0.05);IL-6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827,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CRP、TNF-α及IL-6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CRP、TNF-α及IL-6参与了T2DM合并CHD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合并C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