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11~2015-10该院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3例作为脑梗死组,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26例,IMT增厚组22例,斑块组45例三个亚组,另选择同期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Hcy、SUA水平及IMT值,并分析指标间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SU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内各亚组之间血清Hcy、SUA水平及IM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T增厚组和斑块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5),而斑块组各指标则均明显高于IMT增厚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IMT值与血清Hcy、SUA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SUA水平明显增高,且血清Hcy、SUA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61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64例(对照组),并将ACI组按照患者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各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中、大梗死亚组和轻、中、重脑卒中亚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依次增高,hs-CRP水平均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84,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而hs-CRP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性;且两者的变化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β淀粉样蛋白42(Aβ4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梗死面积、神经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SE、hs-CRP、Hcy、和Aβ42表达水平,另根据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分级及不同梗死面积分组观察患者NSE、hsCRP、Hcy、和Aβ42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3.168、10.162、26.907、8.685,P 0.05);重度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270、89.840、73.820、63.470,P 0.01);大面积梗死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770、94.980、49.850、83.630,P 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365、0.743、0.426、0.687,P 0.01),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与梗死面积大小呈正相关(r=0.421、0.721、0.419、0.532,P 0.0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较正常人群高,随着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加重和梗死面积的增大,NSE、hs-CRP、Hcy和Aβ42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中食欲素(Ox)A对急性脑梗死(ACI)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食欲素A及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CI组在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OxA、β淀粉样蛋白(Aβ)_(1~42)、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ys)-C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高血压史、OxA、Hcy及HDL-C为ACI的影响因素。④ACI患者血清OxA水平对其发病30 d时预后无影响(P0.05)。⑤ACI患者血清OxA水平与Aβ_(1~42)、Hcy及hs-CRP呈正相关(r=0.533,0.179,0.238,均P0.05),而与入院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30 d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OxA水平与ACI的发生有关,可能为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与ACI的病情轻重及近期预后无关,但可能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ACI组),检测患者入院第2天和治疗14 d后血清NSE,并与健康体检对照组40名清晨检测的NSE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治疗前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灶大、病情重者NSE水平显著升高(P0.01)。ACI组治疗后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对梗死灶大小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13例合并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设为病例组,将103例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Hcy和hs-CRP水平,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Hcy、hs-CRP水平与患者Mo CA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Hcy、hs-CRP水平痴呆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o CA总分痴呆组MCI组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知正常组患者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力等项目评分均高于认知障碍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 CA总分与Hcy(r=-0.445,P=0.012)、hs-CRP(r=-0.677,P=0.005)水平呈线性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病、高Hcy、高hs-CRP、血脂异常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Hcy和hs-CRP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33例ACI、32例ACI合并OSAH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记录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 ACI合并OSAHS组患者血清hs-CRP及Hcy分别为:(5.35±0.77)mg/L、(23.38±7.96)μmol/L,均高于ACI组(P0.05),且hs-CRP、Hcy与AHI均呈正相关。结论 OSAHS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的途径促进AC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质量浓度与梗死面积、梗死位置、神经功能缺损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8例ACI患者(梗死组),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90名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梗死组入院前后及对照组血清NSE质量浓度,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梗死位置及梗死面积大小分组并比较。结果梗死组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出院前血清NSE质量浓度(P0.05)。不同梗死面积组间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与梗死面积正相关(r=0.536,P0.01)。皮层梗死组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高于皮层下组(P0.01)。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间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血清NSE质量浓度与发病90 d后mRS评分(P0.05)及病情恶化情况相关(P0.01)。结论 ACI患者急性期的血清NSE质量浓度对梗死面积、梗死位置、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梗死严重程度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32例年龄18岁~45岁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按CISS分型、神经功能缺失程度(NIHSS评分)进行分组,将各亚组之间以及与179例年龄18岁~45岁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07±10.83)μmol/L vs(7.48±3.68)μmol/L,t=16.36,P0.01];轻、中、重型患者Hcy水平分别为(16.26±6.37)μmol/L、(20.81±6.21)μmol/L、(24.88.46±6.49)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在青年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ACI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但在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患者血清Hcy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组59例、中型组41例和重型组31例;根据梗死面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5例)、小梗死组(46例)和大梗死组(3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8例,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sCRP、Hcy水平,并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01);与轻型组比较,中型组和重型组hsCRP[(4.43±0.42)mg/L比(6.78±1.48)mg/L比(9.52±1.73)mg/L]、Hcy[(17.49±1.32)μmol/L比(22.18±1.83)μmol/L比(26.01±2.37)μmol/L]水平明显升高,且重型组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中型组(P均=0.001);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小梗死组和大梗死组hsCRP[(4.13±0.53)mg/L比(7.61±1.47)mg/L比(9.49±2.18)mg/L]、Hcy[(18.49±3.27)μmol/L比(22.53±4.28)μmol/L比(27.38±5.12)μmol/L]水平明显升高,且大梗死组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小梗死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Hcy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梗死面积均呈明显正相关(r=0.253~0.641,P均0.01)。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73例,按照患者的认知功能分为正常组(n=62)、轻度组(n=71)和痴呆组(n=40)。比较三组血浆中UA、Hcy及hs-CRP表达水平及其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分析UA、Hcy及hs-CRP之间的相关性,并筛选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血浆UA、Hcy、hs-CRP表达水平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正常组和轻度组血浆UA、Hcy及hs-CR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痴呆组,而MoCA评分显著高于痴呆组(P0. 05);与轻度组相比,正常组血浆UA、Hcy及hs-CR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MoCA评分显著升高(P0. 05);血浆UA、Hcy及hs-CRP表达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 712、-0. 722、-0. 701,均P0. 05);血浆UA表达水平与Hcy及hs-CRP呈正相关(r=0. 734、0. 697,均P0. 05),血浆Hcy与hs-CRP呈正相关(r=0. 709,P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血浆UA、Hcy及hs-CRP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UA、Hcy及hs-CRP水平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并且各指标之间联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ACI患者52例(ACI组),分别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ACI组10例(1~4分)、中度ACI组26例(5~15分)和重度ACI组16例(15分)。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清Lp-PLA2、NSE水平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ACI组血清Lp-PLA2、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89.3±19.4)μg/L vs(123.4±28.4)μg/L、(22.1±2.8)μg/L vs(7.2±1.9)μg/L,P0.05)]。中度ACI组和重度ACI组患者血清Lp-PLA2、NSE水平显著高于轻度ACI组(P0.05)。与治疗后第1天比较,ACI组患者第2~7天血清Lp-PLA2、NSE水平和NIHSS评分显著增加(P0.05),与治疗后第5天比较,第6~7天血清Lp-PLA2、NSE水平和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I组患者血清Lp-PLA2、NSE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88,P=0.035;r=0.950,P=0.001)。结论 Lp-PLA2和NSE在ACI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为ACI患者的治疗、预后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及其意义,以及分别同颈部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ACI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中度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依据梗死灶的大小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比较不同组别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ox-LDL、hs-CRP、Hcy、FIB水平差异。同时观察ox-LDL、hs-CRP、Hcy、FIB水平分别与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脉斑块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NIHSS评分和梗死灶面积的增加与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ox-LDL、hs-CRP、Hcy、FIB表达水平均呈增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稳定斑块亚组四项指标水平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ox-LDL、hs-CRP、Hcy、FIB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及CAS密切相关,同时ox-LDL、hs-CRP、Hcy、FIB在ACI患者CAS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着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马王堆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8例,作为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100B蛋白、NSE、Hcy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NIHSS评分将108例ACI病人分为轻型梗死组(32例)、中型梗死组(62例)、重型梗死组(14例),根据患病后是否并发意识障碍分为伴意识障碍组(22例)与不伴意识障碍组(86例)。结果 ACI组S100B蛋白、NSE、Hcy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间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00;r=0.420,P=0.002;r=0.458,P=0.001)。伴意识障碍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不伴意识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Hcy可作为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对疾病的预测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51例ACI病人以及同时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97名,检测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hs-CRP水平,对ACI病人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人群的hs-CRP水平以及不同NIHSS分型、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量表(CISS)分型、梗死面积、疾病进展类型病人hs-CRP水平。结果 ACI组病人hs-CRP、Hcy、TC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NIHSS评分≤8分以及8分病人的hs-CRP水平分别为(2.11±1.44)mg/L、(5.88±4.1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P=0.000)。大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hs-CRP水平较其他原因导致的ACI病人明显升高,大面积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病人hs-CRP水平分别为(1.80±0.42)mg/dL、(0.94±0.33)mg/dL、(0.44±0.26)mg/dL,中等面积组与小面积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脑梗死病人以及完全型脑梗死病人的hs-CRP水平分别为(1.56±0.53)mg/dL、(0.64±0.32)mg/d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混杂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病情的严重度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型hs-CRP水平最高,对于hs-CRP水平的检测可以反映ACI病人的疾病严重度以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测量并计算其脑梗死面积,采集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浆中NSE、ET和CGRP水平,与各60例同年龄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照,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NSE和ET含量较老年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及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P〈0.01及P〈0.05),且随时间延长,二者含量均逐渐降低,NSE水平2d时达高峰,14d时基本恢复,而ET水平则始终高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及高血压患者,且梗死面积越大,二者的水平越高,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老年高血压患者ET的水平亦明显高于老年脑动脉硬化症患者(P〈0.01);不同时间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及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及高血压病患者(P〈0.01),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梗死面积越大CGRP的水平则越低。结论NSE、ET和CGRP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SE的监测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ACI组,又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LA)法测定ACI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的Hcy水平.结果 ACI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加重,Hcy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各亚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1).ACI组经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且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接受有效治疗后显著降低,Hcy可作为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2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健康成年人45例为对照组。根据脑梗死面积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大面积亚组24例、中面积亚组42例及小面积亚组54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病例组患者分为轻型梗死亚组57例、中型梗死亚组44例及重型梗死亚组19例。检测各组患者RDW、CIMT及血清Lp(a)水平,并分析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RDW、CIMT及血清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亚组患者RDW、CIMT及血清Lp(a)水平高于中面积亚组及小面积亚组,中面积亚组患者RDW、CIMT及血清Lp(a)水平高于小面积亚组(P0.05);重型梗死亚组患者RDW、CIMT及血清Lp(a)水平高于中型梗死亚组,中型梗死亚组患者RDW、CIMT及血清Lp(a)水平高于轻型梗死亚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DW、CIMT及血清Lp(a)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RDW、CIMT及血清Lp(a)水平可以作为反映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葛丹仲饮对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阳亢血瘀型)病人随机分为麻葛丹仲饮+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治疗组)和络活喜+叶酸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病人服药8周前后临床症状、血压、血清Hcy和血浆D-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临床症状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cy和血浆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降低血浆D-D水平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血清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葛丹仲饮可改善阳亢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症状和Hcy、D-D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壳质酶蛋白(YKL)-40水平变化特征,分析其与老年ACI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招募106例老年ACI患者(研究组)和100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老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CRP、VEGF、YKL-40水平。分析老年ACI患者血清CRP、VEGF、YKL-40水平动态变化与神经损伤程度(轻、中、重度)、脑梗死病灶直径(大梗死、小梗死、腔隙性)、预后(好转、未好转)的相关性。结果ACI患者血清CRP、VEGF、YKL-40水平随着病程进展呈动态变化,于发病3 d达峰值,7 d后出现下降(P<0.05)。CRP、VEGF、YKL-40水平随着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和梗死病灶直径的增加而升高(P<0.05)。好转组发病后各时间点血清CRP、YKL-40水平明显低于未好转组(P<0.05),VEGF明显高于未好转组(P<0.05)。相关分析示血清CRP、VEGF、YKL-40水平与NIHSS评分、梗死病灶直径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VEGF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VEGF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β=-0.913,P=0.001)、VEGF(β=1.354,P=0.000)、YKL-40(β=-0.861,P=0.006)与老年ACI患者预后独立相关。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CRP、VEGF、YKL-40水平显著增高,其水平可以作为评价ACI患者病情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