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对37例早产儿和15例足月儿进行PT、APTT、TT、Fbg检测。结果无论孕周大小的早产儿PT、APTT、TT均延长,<35周者PT、APTT、TT与≥35周早产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bg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处于低凝血因子状态,易患出血性疾病,应及早监测凝血指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纠正出凝血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持续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4例为正常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患者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抗凝治疗,对比三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患者对照组PT(12.68±1.69s、12.53±1.52s)、TT(18.38±5.13s、18.97±4.68s)、aPTT(23.22±5.26s、22.63±7.62s)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5.69±1.23s、23.65±3.58s、28.75±6.67s),而Fbg(2.31±0.86s、24±0.73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76±0.5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aPTT和Fbg指标水平与患者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T(16.52±2.69s)、TT(23.16±4.69s)、aPTT(27.67±5.03s)显著高于患者对照组(11.69±3.47s、19.02±4.03s、21.04±5.68s),而Fbg(1.68±0.65g/L)显著低于患者对照组(2.49±0.71g/L),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aPTT和Fbg指标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对照组PT、TT、aPT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Fb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遍存在持续高凝状态,有必要采取抗凝治疗,以改善其持续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标本因素对凝血五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本院检验科583例不同因素的凝血标本,通过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采血量大于和小于2.0 ml标本检测PT、aPTT、TT、INR结果均大于重新取样合格样本,Fbg检测结果小于重新取样合格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经3000 r/min转速下离心15 min与4000 r/min转速下离心5 min条件下PT、aPTT、TT、Fbg、IN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经3000 r/min转速下离心5 min、10 min、15 min后PT、aPTT、TT、Fbg、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标本储存时间PT、Fbg、IN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储存时间为4 h时,aPTT结果大于0 h和2 h,TT结果小于0 h和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检测PT、aPTT、INR结果均小于未溶血样本,TT结果大于未溶血标本,Fbg检测结果小于未溶血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采集量、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情况因素影响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64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C三级,分别为A组19例、B组28例、C组17例,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钙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及低血钙发生率,并分析血钙水平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血钙水平分别为(2.08±0.17)mmol/L、(1.92±0.15)mmol/L、(1.81±0.16)mmol/L均低于对照组(2.39±0.19)mmol/L,Fbg含量低于对照组,PT、aPTT、TT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血钙水平、Fbg呈递减趋势,PT、aPTT、TT呈递增趋势,三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低钙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低钙血症发生率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血钙与PT、aPTT存在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钙水平、Fbg含量较低,PT、aPTT、TT延长,且肝功能损害越严重,凝血障碍越明显;肝硬化患者血钙与PT、aPTT存在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血钙水平可影响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的变化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凝血异常的关系。方法以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观察组,以同期8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按照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高TBIL组(n=41,TBIL≥257μmol/L)和低TBIL组(n=39,TBIL<257μmol/L)。检测患者TBIL、凝血指标水平,分析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为20.00%,高于对照组6.25%(P<0.05)。高TBIL组PLT、aPTT、PT、TT水平高于低TBIL组,Fbg水平低于低TBIL组(P<0.05);两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未见差异(P>0.05)。血小板增多症患者TBIL恢复时间为高于PLT正常组TBIL恢复时间(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PLT水平升高,凝血功能受到损伤;随TBIL水平升高,可加重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并且血小板增多症患儿TBIL恢复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凝血功能与D二聚体水平(D-D)在胃癌患者临床检测中的意义,对疾病临床诊疗有一定借鉴作用。方法取2016.4至2017.8期间具有明确诊断的50例胃癌患者,纳入胃癌组;取同期体检健康45例志愿者,纳入健康组,对比两组受检对象凝血功能(PT、aPTT、Fbg、TT)与D-D水平。结果胃癌组PT、aPTT低于健康组,Fbg、D-D水平较高于健康组,差异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T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期胃癌者Fbg、D-D水平明显高于Ⅰ~Ⅱ者(P0.05);TT、PT、aPTT差异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凝血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凝倾向,加强对凝血功能与D-D水平的检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骨活血汤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微循环、骨代谢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6例下肢骨折患者进,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取内固定手术,观察组于术后第3 d开始服用强骨活血汤,连续服用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微循环指标(包括患肢足甲襞总积分、毛细血管流速与白微栓)、骨代谢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LP)、磷(P)、钙(Ca)浓度]、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甲襞总积分、毛细血管流速、白微栓、ALP、P、Ca浓度、TT、PT、aPTT、Fb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甲襞总积分、白微栓与PAgR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毛细血管流速、ALP、P、Ca浓度、TT、PT、aPTT、Fbg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甲襞总积分、毛细血管流速、白微栓、ALP、P、Ca浓度、TT、PT、aPTT、Fbg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甲襞总积分、白微栓低于对照组,毛细血管流速、ALP、P、Ca浓度、TT、PT、aPTT、Fb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活血汤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微循环、骨代谢及凝血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165例为研究对象,将早产儿出生第1天按照胎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28~31+6周)44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50例以及晚期早产儿(34~36+6周)71例.另选取正常足月儿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上述早产儿及产妇临床资料及凝血状态.结果 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组早产儿相比,足月儿PT、APTT、TT下降,FIB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早产儿产妇及足月儿产妇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较足月儿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早产儿及足月儿黄疸期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黄疸患儿94例,其中早产黄疸患儿41例,足月黄疸患儿53例.将上述两组患儿设置为早产儿组以及足月组.并以同期的健康新生儿47例进行对比分析,观察3组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同时对黄疸患儿的血胆红素水平进行分析,观察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相较于对照组,在PT、APTT以及TT上均明显增加,而FIB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越高越容易引发凝血功能变化.结论 足月和早产黄疸因素会引发凝血功能出现变化,且会增加血胆红素的水平,所以,在新生儿科临床中应增加对黄疸患儿的凝血功能监测,并采取针对措施来预防凝血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止凝血功能指标及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了解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将498例乳腺癌病人按病理分期分为Ⅰ-Ⅱ期组(177例)、Ⅲ-Ⅳ期组(312)例,检测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和13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PLT)]和分子标志物D-dimer。结果乳腺癌患者的D-dimer、Fbg、PLT水平和乳腺良性肿瘤相比明显增加(P<0.01)且PT时间缩短;而aPTT、TT水平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的恶性程度分期为Ⅰ-Ⅱ期患者血浆D-dimer、Fbg、PLT水平均高于Ⅲ-Ⅳ期的患者(P<0.05),而PT、aPTT、T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常伴随凝血功能异常,监测患者体内PT、Fbg、D-dimer、PLT的改变可作为预防血栓形成及慢性DIC等凝血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并指导临床抗凝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